《幼科鐵鏡》~ 卷四 (4)
卷四 (4)
1. 辨吐
胃虛發吐,其候面白神疲,不熱不渴,口氣溫和而帶微冷,額前微汗。治宜助胃膏。
白話文:
如果脾胃虛弱引起嘔吐,症狀是:臉色蒼白、精神疲倦、不熱也不渴、口氣溫和帶有微冷、額頭微微出汗,治療應以「助胃膏」等方劑為主。
胃熱發吐,面赤唇紅,煩渴溺赤,口氣蒸手。宜用熟石膏七分八分研細末,以茶送下。
白話文:
胃中過熱出現嘔吐,臉紅嘴脣紅,煩躁口渴,小便赤紅,口中呼出的氣能薰熱手。適用研磨細緻的熟石膏七分到八分,用茶水送服。
胃氣不和發吐,其候惡食,此由積滯在胃復為傷食,搖兒之頭便噯氣。治用火酒麴一枚,火煨黃色研細,白湯調下,用枳殼、木香、陳皮、半夏、香附服之。
白話文:
當胃氣不和諧時容易嘔吐,病徵有食慾不振等,這是由於胃中有積食所致,當彎下腰時便會噯氣。可服用火酒麴一顆,在火中焙成黃色後研磨成細粉,並以白開水沖服;也可服用枳殼、木香、陳皮、半夏、香附等中藥以緩解症狀。
有盛夏外感暑氣吐者,宜六和湯。
有霍亂而吐者、吐不出者,手足厥冷,臍腹之上絞痛,名曰轉筋火。治用滾水一碗,冷水一碗相和,飲下即愈。
有內傷飲食、外感風邪而吐者,身熱眼燒疲倦,治用藿香正氣散。
有傷風嗽吐者,治用清金飲。
白話文:
有在盛夏因外感暑氣而嘔吐的人,適合使用六和湯。 有患霍亂而嘔吐的人,或者嘔吐不出,手腳冰涼,肚臍上方絞痛,稱為轉筋火。治療方法是用一碗開水和一碗冷水混合後飲用,馬上就能好轉。 有因內傷飲食、外感風邪而嘔吐的人,身體發熱、眼睛紅腫、感到疲倦,應使用藿香正氣散治療。 有因感冒咳嗽而嘔吐的人,應使用清金飲治療。
2. 辨瀉
夏禹鑄曰:吐從面色辨之,不爽,瀉更宜辨。所瀉之色暴傾下迫屬火,水液澄清屬寒;老黃色屬心肺脾實熱,宜清;淡黃色屬虛熱,宜補;青色屬寒,宜溫;淡白色屬脾虛,宜補;醬色屬濕氣,宜蒼朮燥濕;醙臭屬傷食,宜消導二陳湯。
白話文:
夏禹鑄說:嘔吐要從面色來辨別,面色不舒爽,拉肚子更應該仔細辨別。拉出來的顏色急傾而下,類似火焰,屬熱證;水液澄清透明,屬寒證;老黃色屬心肺脾實證而發熱,宜清瀉;淡黃色屬虛熱,宜補;青色屬寒證,宜溫暖;淡白色屬脾虛,宜補;醬色屬濕氣,宜用蒼朮燥濕;醙臭的顏色屬傷食,宜消導,如二陳湯。
脾虛作瀉,瀉下白色,或穀食不化,或水液澄清,其候面白神疲,唇口慘淡,舌白,口氣溫冷,治宜理中湯加附子,或六君子湯。
白話文:
脾虛導致腹瀉,排出物呈現白色,或食物未消化,或排出澄清的水液,其症狀為臉色蒼白、精神疲倦、嘴脣慘淡、舌頭發白,口氣溫冷,治療方法適合作理中湯加附子,或六君子湯。
脾熱作瀉,瀉時暴注下迫,便黃溺赤,口氣蒸手,煩渴少食,治宜五苓散加山梔仁。
有氣虛下陷瀉者,宜補中益氣湯,其候與脾虛差同。
白話文:
脾胃有熱,容易引起腹瀉。腹瀉時,熱邪迅速向下攻到腸道,導致大便黃色、尿液發紅,嘴巴呼出的氣味熱烘烘的,手心發熱,煩渴,飲食減少。治療這種腹瀉,應該使用五苓散加山梔仁。
有傷食兼滯瀉者,其候噯醙氣,吞酸脹滿,一痛則瀉,一瀉痛減,治宜用大腹皮、神麯、麥芽、山楂、白朮、木香、檳榔。如食已消,痛已止而瀉不止者,乃脾失清升之氣,宜補中益氣湯。若食消而腹猶痛,乃脾痛也,宜小異功散。
白話文:
如果又損傷了脾胃,又患有腹瀉,症狀會有噯氣打嗝、吞酸脹滿,一疼痛就腹瀉,瀉了之後疼痛減輕,治療方面可以使用大腹皮、神麴、麥芽、山楂、白朮、木香、檳榔等藥物。如果食物已經消化,疼痛已經停止,但腹瀉仍然持續,這是脾胃清升之氣受損,應該使用補中益氣湯。如果食物已經消化,但腹部仍然疼痛,這是脾胃疼痛,應該使用小異功散。
有肝瀉者,瀉青稠黏,乃肝木乘脾。治宜麥冬、桔梗、白朮、白茯、人參、木香、酸棗仁、甘草。
白話文:
如果出現肝瀉的症狀,大便呈青色且黏稠,説明是肝木剋制脾土。治療宜採用麥冬、桔梗、白朮、白茯、人參、木香、酸棗仁、甘草等中藥材。
先瀉數日已止,又瀉隨發驚,此症多不可治。蓋瀉而又瀉,脾敗之極,加之外邪由肺克肝,肝又動風克脾,脾敗將死,不受肝克,故肝風烈極毫無泄處,如祛風解熱,元氣將盡,將謂療驚不能救脾,將謂救脾驚不能止,無法可治。
白話文:
大便先瀉了幾天而停止,又瀉時就發作驚風,這種病多數無法治癒。因為瀉而再瀉,脾臟已經衰敗到了極點,再加上外邪通過肺剋制肝臟,肝臟又會引起風邪剋制脾臟,脾臟衰敗將要死亡,不會再受到肝臟的剋制,所以肝臟的風邪極其猛烈,沒有辦法宣洩出去,如果祛除風邪,解除熱象,元氣就會耗盡。說要治療驚風,就無法挽救脾臟;說要挽救脾臟,就無法阻止驚風發作,已經沒有辦法治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