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鼎

《幼科鐵鏡》~ 卷三 (5)

回本書目錄

卷三 (5)

1. 辨痓病

果如期熱退,二服全愈。此陽癇已死揉肺俞探肺竅之一驗也。

庠友張孔邇婿邑庠王紹宗年可二十餘歲,一時癇死不知人事約半月餘,他醫純用連芩之劑毫不見瘳,邀余看治。余以症屬大方脈,固辭。孔邇力迫之行,一見顏色便知痰患,拿精威二穴不應,於老龍穴一掐直視乎余,有哄哄若甕里音,用半夏四錢,桔梗二錢,枳殼、防風、甘草各一錢,一劑稍蘇,五劑全愈。足見肺雖無聲非金碎,何不可藥。

此中痰望形審竅大小皆同之一驗也。

竹塘陳諱春者一子十一歲,患病十餘日不省人事,初人見其不醒以為驚死,於鞋帶穴人中掐咬,破爛不堪,請余往治。見其唇口晦色如醬,不抽不掣不渴,肢冷如冰,治用燈火十五元宵,隨服小續命湯去麻黃一劑,即蘇。此望色審竅而知為柔痓之一驗也。

白話文:

如果發燒如預期般消退,吃兩次藥就會痊癒。這證明了陽癇(一種癲癇)死亡時,按揉肺俞穴和探查肺竅的方法是有效的。

我的朋友張孔邇的女婿,縣學學生王紹宗,年約二十多歲,突然癲癇發作,昏迷不省人事約半個多月。其他醫生都只用黃連、黃芩等寒涼藥物治療,完全沒有效果,於是邀請我去看診。我認為這屬於內科的疑難雜症,原本推辭不肯。但張孔邇強烈要求我前往,我一看他的氣色就知道是痰的病患。我按壓精威二穴,沒有反應,按壓老龍穴時,他的眼睛就直視著我,喉嚨發出像甕裡發出的聲音。我開了半夏四錢、桔梗二錢、枳殼、防風、甘草各一錢的藥方,吃一劑就稍有恢復,吃五劑就完全痊癒了。由此可見,肺臟雖然沒有發出聲音,但並非就完全壞死,還是可以靠藥物治療的。

這證明了透過觀察外形,審查竅穴的大小,可以判斷痰的病因。

竹塘的陳春,他一個十一歲的兒子,生病十多天不省人事。一開始大家以為他是受到驚嚇而死,所以按壓他腳上的鞋帶穴和人中,都按壓到破皮,於是請我前去治療。我看他嘴唇的顏色像醬油一樣暗沉,不抽搐、不抖動、不口渴,四肢冰冷。我用燈火燒灼十五個元宵節燈泡,同時讓他服用小續命湯(去除麻黃)一劑,他就清醒了。這證明了透過觀察氣色,審查竅穴,可以知道這是屬於柔痓(一種痙攣)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