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農本草經百種錄》~ 上品 (11)
上品 (11)
1. 松脂
味苦溫。主疽惡瘡,頭瘍白禿,疥瘙除濕火所化之病。風氣,香散風。安五臟,補脂液。除熱。性耐寒暑。久服,輕身,不老延年。松多脂而壽故也。
松之精氣在皮,故其脂皆生於皮。其質黏膩似濕,而性極燥,故凡濕熱之在皮膚者,皆能治之。凡癰疽瘡疥之疾,皆皮膚濕火所郁,必腐肉傷皮,流膿結痂而後愈。松之皮,日易月新,脂從皮出,全無傷損,感其氣者,即成膿脫痂而愈。義取其象之肖也。
白話文:
松脂味道苦,性溫。主要治療疔瘡、惡性瘡瘍、頭部潰瘍、白禿頭瘡、疥癬等因濕熱引起的疾病。它能驅除風邪,香氣可以疏散風邪。能安定五臟,補充體內的脂液。可以去除體內熱氣,性質能耐寒耐熱。長期服用,可以使身體輕盈,延緩衰老。因為松樹含有很多油脂,所以壽命很長。
松樹的精氣主要在樹皮,所以它的油脂都從樹皮產生。松脂質地黏稠像濕潤,但本性卻極為乾燥,因此凡是皮膚上的濕熱問題,都能夠治療。各種癰疽、瘡疥等疾病,都是由於皮膚濕熱鬱積所致,必定會導致腐肉、皮膚損傷、流膿結痂後才能痊癒。松樹的樹皮,每天每月都會更新,油脂從樹皮中分泌出來,卻完全沒有損傷,感受到松脂的氣息,就能夠化膿脫痂而痊癒。取松脂的療效,是比擬其樹皮生長更新的形象。
2. 槐實
味苦寒。主五內邪氣熱,清浮游不歸之根火。止涎唾,清肺經濕火。補絕傷,陽明主機關,此能滋養陽明也。五痔火瘡,婦人乳瘕,皆陽明燥金之疾。子臟急痛。亦陽明經脈之病。
槐當秋而實,得金之令。色黃,得金之色,故其性體清肅,乃手太陰、手陽明之要藥也。金衰則為火所侮,凡有餘之火,不能歸藏其宅,必犯肺與大腸,得此清肅之氣以助之,則火不能傷而自歸其宅,不治火而火自退。此從本之治,醫之良法也。
白話文:
槐實味道苦澀,性寒涼。主要治療體內五臟的邪氣熱症,能清除漂浮不定的虛火,使其歸於根本。槐實能止住口水過多的情況,並清除肺經的濕熱。它能修復斷裂的損傷,陽明經主管身體的關節活動,槐實能夠滋養陽明經。痔瘡、火瘡,以及婦女的乳房腫塊,都屬於陽明經燥熱所引起的疾病。子宮的急痛,也屬於陽明經脈的病變。
槐樹在秋天結果實,是應金的時令而生。果實顏色呈現黃色,是金的顏色,所以它的性質清肅,是手太陰肺經和手陽明大腸經的重要藥材。金氣衰弱就會被火氣侵擾,凡是多餘的火氣,無法歸回原位,必定會侵犯肺和大腸。使用槐實的清肅之氣來輔助,火氣就不會傷害身體,並且能夠自然回歸原位,不直接治療火氣,火氣也能自行消退,這是從根本治療的方法,也是醫學上的良方。
3. 柏實
味甘平。主驚悸,清火經之遊火。安五臟,滋潤之功。益氣,壯火食氣,火寧則氣益也。除風濕痹。得秋金之令能燥濕平肝也。久服,令人潤澤美色,耳目聰明,滋潤皮膚及諸竅。不飢不老,輕身延年。柏之性不假,灌溉而能壽也。
柏得天地堅剛之性以生,不與物變遷,經冬彌翠,故能寧心神斂心氣,而不為邪風遊火所侵克也。人之生謂理之仁,仁藏於心。物之生機在於實,故實亦謂之仁。凡草木之仁,皆能養心氣,以類相應也。
白話文:
味道甘甜平和。主要治療驚恐心悸,清除經絡中游走的火氣。能安定五臟,有滋潤的功效。能補益氣,壯盛的火氣能使氣更強盛,火氣平穩則氣也更加旺盛。能去除風濕麻痹。在秋天金氣旺盛的時候,能燥濕平肝。長期服用,能使人容光煥發、皮膚潤澤,耳聰目明,滋潤皮膚和各個孔竅。能使人不感到飢餓,延緩衰老,身體輕盈,延年益壽。柏樹的特性是不需依靠灌溉就能長久生存。
柏樹得到天地間堅韌剛強的本性而生長,不隨外物變化而改變,即使在寒冬也依然翠綠,所以能夠安定心神,收斂心氣,不被邪風和游走的火氣侵襲。人的生命根本在於仁德,仁德藏於心中。萬物生機在於果實,所以果實也稱為仁。凡是草木的果實,都能夠滋養心氣,因為同類相應的緣故。
4. 茯苓
古注茯苓,皆云松脂入地所結,無苗葉花實。今之茯苓,皆有蔓可種,疑古今有異同也。味甘平。主胸脅逆氣,憂恚,驚邪恐悸,心下結痛,寒熱煩滿,咳逆,皆脾虛不能化水,痰飲留結諸經之疾。口焦舌乾,胸有飲,則水下聚而津液不升。利小便。淡滲利水道。久服,安魂養神,不飢延年。心脾和通之效。
茯苓生山谷之中,得松柏之餘氣,其味極淡,故為調補脾陰之藥,義見石斛條下。凡人邪氣鬱結,津液不行,則為痰為飲。痰濃稠為火之所結,飲清稀為水之所停。故治痰則咸以降之,治飲則淡以利之。若投以重劑,反拒而不相入,惟茯苓極輕淡,屬土,土勝水能疏之滌之,令從膀胱以出,病漸去而不覺也。觀仲景豬苓湯等方,五苓散義自見矣。
白話文:
古時對茯苓的註解,都說它是松樹樹脂進入地底後形成的,沒有莖葉花果。現在的茯苓,都有藤蔓可以種植,懷疑古代和現在的茯苓有所不同。茯苓味道甘淡性平和。主要治療胸脅部位氣機不順、憂愁憤怒、驚嚇邪氣、恐懼心悸、心下結痛、寒熱交替、煩悶脹滿、咳嗽氣逆等症狀,這些都是因為脾虛不能化解水濕,導致痰飲停留在各個經絡所引起的疾病。口乾舌燥,胸腔有痰飲,就會使水分往下聚集而津液無法上升。茯苓能利小便,通過淡味滲利的方式疏通水道。長期服用,可以安定魂魄、滋養精神、不會感到飢餓而延年益壽。它能使心脾氣機調和暢通。
茯苓生長在山谷中,得到松柏的剩餘之氣,它的味道極其淡薄,因此是調養脾陰的藥物,道理就像石斛那條所說的。凡是人體邪氣鬱結,津液無法運行,就會形成痰或飲。痰濃稠是因為火邪凝結,飲清稀是因為水液停留。所以治療痰要用鹹味藥物使之下降,治療飲要用淡味藥物使其利出。如果使用厚重藥物,反而會被身體拒絕而無法吸收,只有茯苓最為輕淡,屬於土性,土能克水,可以疏導和排除體內水濕,使其從膀胱排出,病症就會逐漸減輕而不自覺。觀察張仲景的豬苓湯等方劑,以及五苓散的含義就可以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