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農本草經百種錄》~ 上品 (8)
上品 (8)
1. 細辛
味辛溫。主咳逆,散肺經之風。頭痛腦動,散頭風。百節拘攣,風濕痹痛,死肌。散筋骨肌肉之風。久服,明目,利九竅,散諸竅之風。輕身長年。風氣除,則身健而壽矣。
此以氣為治也,凡藥香者,皆能疏散風邪。細辛氣盛而味烈,其疏散之力更大。且風必挾寒以來,而又本熱而標寒。細辛性溫,又能驅逐寒氣,其疏散上下之風邪,能無微不入,無處不到也。
白話文:
細辛的味道辛辣且性溫。主要治療咳嗽、氣逆,能夠驅散肺經的風邪。對於頭痛、頭部震動,可以驅散頭部的風邪。對於全身關節僵硬、風濕引起的關節疼痛、以及肌肉壞死,能夠驅散筋骨肌肉的風邪。長期服用,可以明亮眼睛,通利九竅,驅散各個孔竅的風邪,使身體輕盈,延年益壽。風邪消除,身體自然健康長壽。
這主要是利用氣的特性來治療。凡是氣味芳香的藥物,都能夠疏散風邪。細辛的氣味濃厚且味道強烈,其疏散風邪的力量更強大。而且風邪通常挾帶寒氣而來,其本質是熱,但表現出來的是寒。細辛的藥性溫熱,又能驅逐寒氣,所以它疏散上下各種風邪的能力,可說是無微不入、無處不到。
2. 石斛
石斛其說不一,出盧江六安者色青,長三二寸,如釵股,世謂之金釵石斛,折之有肉而實,咀之有膩涎黏齒,味甘淡,此為最佳。如市中長而黃色及枯槁無味者,皆木斛也。因近日無不誤用,故附記於此。味甘平。主傷中,培脾土。除痹,治肉痹。下氣,使中氣不失守。補五臟虛勞,後天得養,則五臟皆補也。
羸瘦,長肌肉。強陰。補脾陰。久服,厚腸胃,腸胃為中臟之府。輕身延年。補益後天之效。
凡五味各有所屬,甘味屬土,然土實無味也。故洪範論五行之味,潤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從革作辛,皆即其物言之。惟於土則曰稼穡作甘,不指土,而指土之所生者,可知土本無味也,無味即為淡,淡者五味之所從出,即土之正味也,故味之淡者,皆屬土。石斛味甘而實淡,得土味之全,故其功專補脾胃,而又和平不偏也。
白話文:
關於石斛的說法不一,產自盧江、六安一帶的,顏色青綠,長約六到十公分,像髮釵的股狀,世人稱之為金釵石斛。這種石斛折斷後內部有肉且飽滿,咀嚼後會有黏稠的汁液黏在牙齒上,味道甘甜清淡,是品質最好的。至於市面上那些又長又黃,或是乾枯無味的,都是木斛。因為現在很多人都誤用,所以特別在此說明。
石斛味甘性平,主要作用是治療因傷損而導致的脾胃功能失調,可以培補脾土,祛除肢體麻木,治療肌肉麻木。它能降氣,使中氣不至於散失而能固守。能補五臟虛損,後天能得到滋養,五臟都能得到補益。
石斛能使人消瘦變得強壯,增長肌肉,增強陰氣,補益脾陰。長期服用可以增厚腸胃,因為腸胃是中焦之府。可以使身體輕盈,延年益壽,是補益後天的好藥。
各種味道都有其所屬,甘味屬於土,然而土其實沒有味道。所以《洪範》討論五行之味時,滋潤下行的屬鹹,向上炎熱的屬苦,彎曲的屬酸,革新的屬辛,都是依照其物性來說的。唯獨提到土時,卻說「稼穡作甘」,不指土本身,而是指土所生長的東西,可知土本身沒有味道。沒有味道就是淡,淡味是五味之源,是土的正味,所以味道清淡的都屬於土。石斛味甘卻又實為淡味,得到土味的全部特性,所以它專門補益脾胃,而且藥性平和不偏頗。
3. 蓍實
味苦平。主益氣,充肌膚,得天地之和氣以生,故亦能益人之正氣而強健也。明目,聰慧先知。蓍草神物,揲之能前知。蓋得天地之靈氣以生,故亦能益人之神明也。久服,不飢,不老輕身。氣足神全,故有此效。
此因其物之所能以益人之能也。昔聖人幽贊於神明而生蓍,此草中之神物也。服之則補人之神,自能聰慧前知,食肉者鄙,不益信夫。
白話文:
味道苦,性平和。主要功效是補益氣力,使肌肉豐滿。它稟受天地間調和的氣而生長,所以也能增強人的正氣,使身體強健。它能使眼睛明亮,頭腦聰明,有預知的能力。蓍草是神奇的植物,用它來占卜能預知未來。這是因為它稟受天地間的靈氣而生長,所以也能增強人的精神。長期服用,不會感到飢餓,能延緩衰老,使身體輕盈。因為它能使氣充足,精神完滿,所以會有這些功效。
這是因為蓍實這種東西所具有的增益人體機能的能力。過去聖人通過感應神明而創造蓍草,這真可說是草中的神物。服用它能補益人的精神,自然就能變得聰明有預知能力,那些吃肉的人見識淺薄,實在不值得相信啊。
4. 黃連
味苦寒。主熱氣,除熱在氣分者。目痛,眥傷淚出,明目,除濕熱在上之病。腸澼,腹痛下痢,除濕熱在中之病。婦人陰中腫痛。除濕熱在下之病。久服,令人不忘。苦入心能補心也。
苦味屬火,其性皆熱,此固常理。黃連至苦,而反至寒,則得火之味,與水之性者也,故能除水火相亂之病。水火相亂者,濕熱是也。凡藥能去濕者,必增熱,能除熱者,必不能去濕。惟黃連能以苦燥濕,以寒除熱,一舉兩得,莫神於此。心屬火,寒勝則火,黃連宜為瀉心之藥,而反能補心何也?蓋苦為火之正味,乃以味補之也。若心家有邪火,則此亦能瀉之,而真火反得寧,是瀉之即所以補之也。
苦之極者,其性反寒,即《內經》亢害承製之義。所謂火盛之極,反兼水化也。
白話文:
黃連,味道苦,藥性寒涼。主要治療體內熱氣,清除在氣分(指身體的能量運行層面)的熱邪。可以治療眼睛疼痛、眼角損傷流淚,有明目的作用,也能夠清除上半身的濕熱疾病。對於腸道疾病,腹痛腹瀉,可以清除中焦(指脾胃所在的部位)的濕熱。還可以治療婦女陰部腫痛,能夠清除下焦(指肝腎所在的部位)的濕熱。長期服用,可以讓人記憶力增強,這是因為苦味可以入心,有補益心臟的作用。
苦味屬性為火,通常來說,藥性都偏熱,這是普遍的道理。黃連味道極苦,反而藥性寒涼,這是因為它兼具了火的滋味和水的性質,所以能夠治療水火不相協調的疾病,而水火不相協調指的就是濕熱。一般來說,能夠去除濕氣的藥物,必定會增加熱性;能夠去除熱邪的藥物,必定不能去除濕氣。只有黃連能夠通過苦味來燥濕,通過寒性來清除熱邪,一舉兩得,功效非常神奇。心臟屬性為火,寒性過強會克制火,黃連應該是瀉心火的藥物,為什麼反而能夠補心呢?這是因為苦味是火的本味,所以能夠以味補心。如果心臟有邪火,黃連也能夠瀉火,使心臟的真火反而得到安寧,這是瀉火的同時也補益了心臟。
苦味到了極點,它的藥性反而會變為寒涼,這就是《內經》裡面講的“亢害承製”的道理。也就是說火盛到了極點,反而會兼具水化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