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宗金鑒

《幼科心法要訣》~ 失血門 (2)

回本書目錄

失血門 (2)

1. 便血

熱傷陰絡病便血,臟毒血黯腸風紅,須辨腹痛肛腫痛,熱盛濕盛要分明。臟毒初起腫痛甚,大黃皂刺方1),莫稍停,熱盛俱宜槐花散方2),,濕盛平胃地榆方3)靈,日久脈微氣血弱,升陽和血方4),共養榮方5),。

白話文:

熱毒傷陰血絡導致的便血,臟器有毒血暗紅腸風紅腫,必須辨別腹痛肛門腫痛,熱盛濕盛要分別清楚。臟毒初起腫痛特別嚴重,大黃皁刺方不可稍停,熱盛都可用槐花散方,濕盛的話用平胃地榆方最靈驗,日久脈搏微弱氣血虛弱,用升陽和血方,加上共養榮方。

〔附方〕

1.皂刺大黃湯:皂刺,生川大黃(各等分)

量小兒年歲大小虛實,酌其多少,水酒煎服。

2.槐花散:槐花(炒),側柏葉枳殼(麩炒),川黃連荊芥穗(炒)

白話文:

2.槐花散:

槐花(炒熟),側柏葉,枳殼(麩炒),川黃連,荊芥穗(炒熟)。

水煎服,臟毒加蒼朮苦楝;腸風加秦艽防風

白話文:

以水煎服,若臟有毒熱,可再加入蒼朮、苦楝。若腸臟氣滯,可再加入秦艽、防風。

方歌,臟毒腸風槐花散,黃連枳殼槐柏荊,臟毒蒼朮苦楝入,腸風須加艽防風。

3.平胃地榆湯:蒼朮(炒),陳皮厚朴(姜炒),甘草,地榆

白話文:

平胃地榆湯:炒蒼朮、陳皮、姜炒厚朴、甘草、地榆。

引用生薑,水煎服。

方歌,便血濕盛腹不痛,須用平胃地榆湯,蒼朮陳皮厚朴草,地榆同煎引生薑。

白話文:

以下提供中醫古文

方劑名稱:平胃地榆湯

適用症狀:便血、濕氣過盛、腹中不痛

處方:蒼朮、陳皮、厚朴草、地榆四味

煎服方法:將蒼朮、陳皮、厚朴草、地榆四味藥材一起煎煮,再加入生薑引導藥力。

藥理:蒼朮、厚朴草可以乾燥濕氣,幫助消化,陳皮可以理氣降逆,將胃氣引導至下方,地榆則具有涼血止血的功效。

功用:平胃地榆湯能夠調理胃氣,止血化瘀,改善便血、腹中不痛等症狀。

4.升陽和血湯黃耆(炙),當歸(酒洗),白芍(炒),牡丹皮,陳皮,肉桂,秦艽,生地黃熟地,生甘草,炙甘草,蒼朮(炒),升麻

白話文:

  1. 升陽和血湯:
  • 黃耆(炙):補氣固表,益氣升陽
  • 當歸(酒洗):活血補血,調經止痛
  • 白芍(炒):養血柔肝,緩中止痛
  • 牡丹皮:清熱涼血,活血化瘀
  • 陳皮:理氣健脾,燥濕化痰
  • 肉桂:溫中散寒,活血通脈
  • 秦艽:散風勝濕,通絡止痛
  • 生地黃:滋陰涼血,養陰清熱
  • 熟地黃:滋陰補血,填精益髓
  • 生甘草:益氣補中,調和諸藥
  • 炙甘草:補中益氣,緩急止痛
  • 蒼朮(炒):燥濕健脾,化痰止瀉
  • 升麻:升發清陽,疏風通竅

水煎服。

方歌,下血日久腹中痛,治宜升陽和血湯,二地二草耆歸芍,陳丹秦艽升桂蒼。

5.人參養榮湯人參,黃耆(炙),白朮(土炒),白茯苓,白芍藥(炒),肉桂,熟地黃,當歸(酒洗),甘草(炙),陳皮

白話文:

  1. 人參養榮湯:人參、黃耆(炙)、白朮(土炒)、白茯苓、白芍藥(炒)、肉桂、熟地黃、當歸(酒洗)、甘草(炙)、陳皮

引用薑棗,水煎服。

方歌,失血日久氣血虛,人參養榮湯頗宜,參耆朮草白芍桂,地黃當歸草陳皮。

白話文:

方歌:如果一個人失血過多,導致氣血虛弱,那麼人參養榮湯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這個湯包含人參、黃耆、白朮、茯苓、白芍、桂枝、當歸、地黃和陳皮。

2. 溺血

溺血多緣精竅病,尿血分出莖或疼,牛膝四物湯方1),調治,急宜煎服效從容。

白話文:

尿血多與腎精病變有關,如果尿液中出現血絲,並伴有尿頻、尿急、尿痛等症狀,就要考慮是莖部或腎臟部位出現問題了。治療時,可以採用牛膝四物湯來調理,此方能迅速止血,緩解疼痛,效果顯著。

〔附方〕

1.牛膝四物湯:牛膝,木通鬱金甘草梢瞿麥當歸川芎生地黃赤芍

白話文:

  1. 牛膝四物湯:

牛膝:滋補肝腎,活血通經,利尿通淋。

木通:利尿通淋,清熱解毒。

鬱金:行氣活血,止痛消腫。

甘草梢:補氣益中,調和諸藥。

瞿麥:清熱利尿,涼血止血。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

川芎:活血行氣,祛風止痛。

生地黃:滋陰涼血,養心安神。

赤芍藥:活血化瘀,涼血止痛。

水煎服。

方歌,小兒溺血精竅病,宜用牛膝四物湯,牛膝鬱金通瞿草,歸芍赤芍生地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