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宗金鑒

《幼科心法要訣》~

回本書目錄

1. 咳嗽門

2. 咳嗽總括

肺病咳嗽有痰聲,有聲無痰咳之名,有痰無聲謂之嗽,為病寒熱食與風。

白話文:

肺部疾病引起的咳嗽,如果咳嗽時有痰聲,就稱為咳嗽;如果咳嗽有聲音卻沒有痰,就稱之為咳。如果咳嗽沒有聲音卻有痰,就稱之為嗽。這些症狀的發生,可能與體內的寒熱狀況、飲食以及感受風邪有關。

3. 肺寒咳嗽

肺虛飲冷致咳嗽,面色㿠白痰涕清,聖惠橘皮方1),宜初進,補肺阿膠方2),久嗽靈。

〔附方〕

1.聖惠橘皮散:人參,貝母,蘇葉,陳皮,桔梗,杏仁(去皮尖炒)

引用紅棗,水煎服。

方歌,肺虛受寒頻咳嗽,橘皮散治效通仙,參貝蘇葉陳皮桔,杏仁微炒去皮尖。

2.補肺阿膠散:人參,阿膠(麩炒),牛蒡子(炒),馬兜鈴,杏仁(去皮尖,炒),糯米,甘草(炙)

水煎,食後服。

方歌,小兒肺寒時時嗽,補肺阿膠效若神,人參阿膠牛蒡子,杏仁糯米草兜鈴。

白話文:

因為肺部虛弱又喝了冷飲導致咳嗽,臉色蒼白,痰和鼻涕都是清清的。初期可以服用聖惠橘皮散,如果咳嗽很久了就適合服用補肺阿膠散。

〔附方〕

  1. 聖惠橘皮散: 使用人參、貝母、蘇葉、陳皮、桔梗、杏仁(去掉外皮和尖端後炒過),再加上紅棗一起用水煎煮後服用。

歌訣說: 肺虛又受寒而頻繁咳嗽,用橘皮散治療效果像神仙一樣。方子裡面有:人參、貝母、蘇葉、陳皮、桔梗,還有稍微炒過的杏仁(需去掉外皮和尖端)。

  1. 補肺阿膠散: 使用人參、阿膠(用麩皮炒過)、牛蒡子(炒過)、馬兜鈴、杏仁(去掉外皮和尖端後炒過)、糯米、甘草(炙燒過),用水煎煮後,在飯後服用。

歌訣說: 小孩子因為肺寒而時常咳嗽,用補肺阿膠散治療效果非常神奇。方子裡面有:人參、阿膠、牛蒡子、杏仁、糯米和馬兜鈴。

4. 肺熱咳嗽

火嗽面赤咽乾燥,痰黃氣穢帶稠黏,便軟加味瀉白散方1),便硬加味涼膈方2),煎。

〔附方〕

1.加味瀉白散:桑皮(蜜炙),地骨皮,甘草(生),桔梗,川貝母(去心碾),麥冬(去心),黃芩,知母(生),薄荷

水煎服。

方歌,加味瀉白治火咳,桑皮地骨甘草合,貝母麥冬生知母,桔梗黃芩同薄荷。

2.涼膈散

白話文:

肺熱引起的咳嗽,會臉色發紅、喉嚨乾燥,咳出來的痰是黃色的,氣味難聞,而且濃稠黏膩。如果大便偏軟,可以使用加味瀉白散這個藥方;如果大便偏硬,則可以使用加味涼膈散這個藥方,煎煮後服用。

[附方]

  1. 加味瀉白散: 桑白皮(用蜂蜜炙過)、地骨皮、甘草(生的)、桔梗、川貝母(去除內心後磨成粉)、麥門冬(去除內心)、黃芩、知母(生的)、薄荷。用水煎煮後服用。

這個藥方的歌訣是:「加味瀉白治火咳,桑皮地骨甘草合,貝母麥冬生知母,桔梗黃芩同薄荷。」意思是加味瀉白散用來治療因火熱引起的咳嗽,主要藥材有桑白皮、地骨皮、甘草,搭配貝母、麥門冬、生知母,再加入桔梗、黃芩和薄荷。

  1. 涼膈散(原文未列出藥材,故無法翻譯具體內容)

5. 食積咳嗽

食積生痰熱熏蒸,氣促痰壅咳嗽頻,便溏曲麥二陳方1),治,便燥蘇葶滾痰方2),攻。

〔附方〕

1.曲麥二陳湯:陳皮,半夏(薑製),茯苓,甘草(生),黃連(薑製),山楂,麥芽(炒),神麯(炒),栝蔞仁,枳實(麩炒)

引用生薑、紅棗,水煎服。

方歌,曲麥二陳食積嗽,陳半苓草川黃連,山楂麥芽神麯炒,栝蔞枳實一同煎。

2.蘇葶滾痰丸:蘇子(炒,一兩),苦葶藶(微炒,一兩),大黃(酒蒸一次,四兩),沉香(五錢),黃芩(四兩),青礞石(火煅如金為度,五錢)

上為末,水為丸,量兒虛實服之,薑湯送下。

白話文:

因為食物積滯導致產生痰熱,熱氣向上蒸騰,造成呼吸急促、痰液阻塞,咳嗽頻繁。如果大便稀溏,就用「曲麥二陳湯」來治療;如果大便乾燥,則用「蘇葶滾痰丸」來攻下。

〔附方〕

  1. 曲麥二陳湯: 使用陳皮、半夏(用薑汁炮製過)、茯苓、甘草(生的)、黃連(用薑汁炮製過)、山楂、麥芽(炒過)、神麯(炒過)、栝蔞仁、枳實(用麩皮炒過)。

加生薑、紅棗,用水煎煮後服用。

方歌: 曲麥二陳治療食積咳嗽,使用陳皮、半夏、茯苓、甘草、黃連,加上炒過的山楂、麥芽、神麯,還有栝蔞仁、枳實一起煎煮。

  1. 蘇葶滾痰丸: 使用炒過的蘇子(一兩)、稍微炒過的苦葶藶(一兩)、用酒蒸過一次的大黃(四兩)、沉香(五錢)、黃芩(四兩)、青礞石(用火煅燒至如金黃色,五錢)。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水做成藥丸,根據小孩的體質虛實情況服用,用薑湯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