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科心法要訣》~
1. 瘟疫門
2. 瘟疫總括
溫病傷寒傳變同,感寒即病傷寒名,冬受寒邪春復感,因感而發溫病成,至夏感發為熱病,逐戶相傳乃天行,四時不正為時氣,痧疹瘟癍要詳明。
白話文:
溫病和傷寒的傳變途徑是相同的,感受到寒邪就會生病,這種病稱為傷寒。冬天感受寒邪,春天又再次感受,因為感受寒邪而發病,就形成了溫病。到了夏天發病就成為熱病,一家接著一家傳染,這種情況就稱為天行。四季氣候不正就會產生時氣,像是痧疹、瘟斑這些疾病,都需要詳細分辨清楚。
3. 溫病
冬受寒邪不即病,復感春寒發名溫,證同傷寒治雙解方1),,嘔加生薑半夏均。
〔附方〕
1.雙解通聖湯
白話文:
冬天感受寒邪,當時沒有立刻發病,後來又感受到春天的寒冷,這時發病就叫做溫病。它的症狀和傷寒類似,治療可以使用雙解散這類型的方子。如果出現嘔吐,可以加入生薑和半夏來處理。
〔附方〕
- 雙解通聖湯
4. 風溫
風溫復感春風發,汗熱身重睡鼾眠,汗少荊防敗毒方1),治,汗多桂枝白虎方2),煎。
〔附方〕
1.荊防敗毒散:荊芥,防風,羌活,獨活,柴胡,前胡,甘草(生),川芎,枳殼(麩炒),桔梗,茯苓
引用生薑,水煎服。
方歌,荊防敗毒宜時氣,風溫無汗用之靈,荊防羌獨柴前草,川芎枳桔與茯苓。
2.桂枝合白虎湯:桂枝,芍藥,石膏〔煅(按:石膏以生用為是)〕,知母(生),粳米,甘草(生)
引加生薑、大棗,水煎服。
方歌,桂枝湯合白虎湯,壯熱多汗服此方,桂芍石膏知母草,粳米大棗共生薑。
白話文:
風溫這種病如果再次感染春天的風邪就會發作,症狀是發燒、身體沉重、睡覺打呼。如果流汗不多,就用荊防敗毒散這個藥方來治療;如果流很多汗,就用桂枝白虎湯這個藥方來煎煮服用。
荊防敗毒散: 藥材包含荊芥、防風、羌活、獨活、柴胡、前胡、生甘草、川芎、麩炒枳殼、桔梗、茯苓,另外加入生薑一起用水煎煮服用。這個藥方適合用在治療時行疫病,風溫且無汗的症狀,效果很好。藥方組成的口訣是:荊防敗毒宜時氣,風溫無汗用之靈,荊防羌獨柴前草,川芎枳桔與茯苓。
桂枝合白虎湯: 藥材包含桂枝、芍藥、煅石膏(石膏最好用生的)、生知母、粳米、生甘草,另外加入生薑、大棗一起用水煎煮服用。這個藥方適合用在發高燒且流很多汗的症狀。藥方組成的口訣是:桂枝湯合白虎湯,壯熱多汗服此方,桂芍石膏知母草,粳米大棗共生薑。
5. 熱病
冬受寒邪不即病,至夏復感暑熱成,身不惡寒而多渴,證同溫病治亦同。
白話文:
冬天感受寒邪,當時沒有立即發病,到了夏天又感受暑熱才會發病,身體不會怕冷反而口渴,這種病症和溫病相似,治療方法也相同。
6. 瘟疫
天行厲氣瘟疫病,為病挨門合境同,皆由邪自口鼻入,故此傳染迅如風。當分表裡陰陽毒,因時取治審重輕,古法皆以攻為急,荊防方1),普濟方2),救苦方3),攻。
〔附方〕
1.荊防敗毒散
2.普濟消毒飲:黃芩(酒炒),黃連(酒炒),陳皮,桔梗,板藍根,升麻,柴胡,薄荷,連翹(去心),牛蒡子(炒研),殭蠶(炒),馬勃,甘草(生),元參
引用燈心,水煎服。
方歌,普濟消毒清時瘟,芩連陳桔板藍根,升柴薄荷翹牛蒡,殭蠶馬勃草元參。
3.二聖救苦丹:大黃(四兩),皂角(二兩)
上為末,水丸,每服一錢,量兒大小與之,用無根水下。
白話文:
瘟疫這種病,是因天地間瀰漫著強烈的疫氣所致,發病時常常是整戶人家、整個地區的人都同時生病,都是因為邪氣從口鼻侵入人體,所以傳染速度像風一樣迅速。治療時應當區分病情的表裡、陰陽和毒性,並根據發病時節來判斷病情的輕重緩急,古代的治療方法多採用攻邪的急迫方式,例如使用荊防方、普濟方和救苦方來進行攻邪治療。
〔附方〕
-
荊防敗毒散(此方未列出具體藥材,故略過)
-
普濟消毒飲:黃芩(用酒炒過),黃連(用酒炒過),陳皮,桔梗,板藍根,升麻,柴胡,薄荷,連翹(去除心部),牛蒡子(炒過並研磨),殭蠶(炒過),馬勃,甘草(生的),元參。
用燈心草引藥,用水煎煮後服用。
此方的歌訣是:普濟消毒能清瘟疫,黃芩黃連陳皮桔梗板藍根,升麻柴胡薄荷連翹牛蒡子,殭蠶馬勃甘草元參。
- 二聖救苦丹:大黃(四兩),皂角(二兩)。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粉末,用水製成藥丸,每次服用一錢,根據孩童的體型大小調整用量,用無根水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