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宗金鑒

《幼科心法要訣》~ 瀉證門 (3)

回本書目錄

瀉證門 (3)

1. 水瀉

脾胃濕盛成水瀉,懶食溏瀉色多黃,清濁不分溺短澀,胃苓方1),升陽除濕湯方2),。

〔附方〕

白話文:

1)脾胃濕盛成水瀉。

脾胃濕盛是指脾胃的運化水濕功能失常,導致水濕積聚在體內。水瀉是指以腹瀉為主要表現的症狀。水瀉的症狀包括大便稀溏、腹部疼痛、嘔吐、口渴等。

脾胃濕盛成水瀉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 飲食不節制:經常吃生冷寒涼的食物,損傷脾胃陽氣,導致脾胃運化水濕功能失常。
  • 過度勞累:過度勞累會導致脾胃功能失調,從而誘發脾胃濕盛成水瀉。
  • 情志不暢:不良的情緒會影響脾胃的功能,導致脾胃濕盛成水瀉。

脾胃濕盛成水瀉的治療以健脾益氣、祛濕除濁為主。常用的方劑包括胃苓湯、升陽除濕湯等。

2)胃苓湯方

胃苓湯方是治療脾胃濕盛成水瀉的常用方劑。本方由茯苓、白朮、甘草、澤瀉、皮硝組成。

  • 茯苓:茯苓具有健脾祛濕、利尿的功效。
  • 白朮:白朮具有健脾益氣、燥濕止瀉的功效。
  • 甘草:甘草具有益氣補中、調和諸藥的功效。
  • 澤瀉:澤瀉具有利尿通淋、清熱除濕的功效。
  • 皮硝:皮硝具有清熱瀉火、通便導滯的功效。

3)升陽除濕湯方

升陽除濕湯方是治療脾胃濕盛成水瀉的另一種常用方劑。本方由黨參、白朮、蒼朮、茯苓、甘草、川芎、升麻、柴胡、陳皮、藿香、佩蘭、厚朴、砂仁組成。

  • 黨參:黨參具有補氣健脾、益氣生津的功效。
  • 白朮:白朮具有健脾益氣、燥濕止瀉的功效。
  • 蒼朮:蒼朮具有燥濕健脾、散寒止瀉的功效。
  • 茯苓:茯苓具有健脾祛濕、利尿的功效。
  • 甘草:甘草具有益氣補中、調和諸藥的功效。
  • 川芎:川芎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
  • 升麻:升麻具有升陽舉陷、解毒透疹的功效。
  • 柴胡:柴胡具有疏肝解鬱、退燒止痛的功效。
  • 陳皮:陳皮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功效。
  • 藿香:藿香具有芳香化濕、解暑闢穢的功效。
  • 佩蘭:佩蘭具有芳香化濕、止瀉止痢的功效。
  • 厚朴:厚朴具有芳香化濕、溫中止瀉的功效。
  • 砂仁:砂仁具有芳香化濕、溫中止瀉的功效。

1.胃苓湯:蒼朮(炒),陳皮,厚朴(薑炒),白朮(土炒),茯苓,炙甘草,肉桂,澤瀉,豬苓

白話文:

胃苓湯:

  1. 蒼朮(炒過的):具有祛濕健脾、燥濕利尿的功效。

  2. 陳皮: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功效。

  3. 厚朴(與生薑一起炒過的):具有溫中燥濕、下氣除痞的功效。

  4. 白朮(土炒過的):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尿的功效。

  5. 茯苓:具有健脾益氣、利水滲濕的功效。

  6. 炙甘草:具有補氣和中、益氣健脾的功效。

  7. 肉桂:具有溫中散寒、補火助陽的功效。

  8. 澤瀉:具有利水滲濕、清熱除濕的功效。

  9. 豬苓:具有利水滲濕、清熱除濕的功效。

胃苓湯的整體功效是健脾益氣、燥濕利尿、清熱除濕。常被用於治療脾虛濕盛引起的腹脹、腹瀉、噁心、嘔吐等症狀。

引用生薑紅棗,水煎服。

方歌,濕瀉胃苓湯堪行,蒼朮陳皮厚朴同,白朮茯苓炙甘草,肉桂澤瀉共豬苓。

白話文:

生薑和紅棗用水煎煮後服用。 這首方歌描述的濕瀉胃苓湯,包含蒼朮、陳皮、厚朴、白朮、茯苓、炙甘草、肉桂、澤瀉以及豬苓這些成分。

2.升陽除濕湯:蒼朮(炒),陳皮,防風,神麯(炒),麥芽(炒),澤瀉,升麻,炙甘草,羌活,柴胡,豬苓

引用生薑,水煎服。

方歌,升陽除濕瀉不停,蒼朮陳皮共防風,神麯麥芽澤甘草,升麻羌活柴豬苓。

白話文:

2.升陽除濕湯:用炒蒼朮、陳皮、防風、炒神麯、炒麥芽、澤瀉、升麻、炙甘草、羌活、柴胡、豬苓等藥材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