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宗金鑒

《幼科心法要訣》~ 瀉證門 (2)

回本書目錄

瀉證門 (2)

1. 臍寒瀉

剪臍失護受寒冷,糞色青白腹痛鳴,散寒和氣飲方1),極效,溫補調中湯方2),最靈。

〔附方〕

1.和氣飲:蒼朮,紫蘇,防風,赤苓,豆豉,藿香,陳皮,厚朴(姜炒),炙甘草

引用生薑燈心,水煎服。

方歌,和氣飲具溫散功,蒼朮紫蘇共防風,赤苓豆豉藿香葉,陳皮厚朴甘草同。

2.調中湯:人參,茯苓,藿香,白朮(土炒),炙甘草,木香(煨),香附(制),縮砂仁

引用煨姜,水煎服。

方歌,臍寒瀉用調中湯,人參白朮煨木香,藿香茯苓同香附,縮砂炙草引煨姜。

白話文:

因為剪臍帶後沒有好好保護,導致肚臍受寒,所以大便顏色呈現青白色,肚子疼痛且腸鳴。可以用「散寒和氣飲」這個方子,效果很好;或者用「溫補調中湯」這個方子,效果極佳。

〔附方〕

  1. 和氣飲: 蒼朮、紫蘇、防風、赤茯苓、豆豉、藿香、陳皮、厚朴(用薑炒過)、炙甘草。 加生薑和燈心草一起用水煎服。

方歌: 和氣飲具有溫散寒氣的功效,蒼朮、紫蘇和防風一起使用,加上赤茯苓、豆豉、藿香葉,以及陳皮、厚朴和甘草。

  1. 調中湯: 人參、茯苓、藿香、白朮(用土炒過)、炙甘草、木香(煨過)、香附(炮製過)、縮砂仁。 加煨過的生薑一起用水煎服。

方歌: 肚臍受寒引起的腹瀉,用調中湯來治療,人參、白朮和煨過的木香一起使用,加上藿香、茯苓和香附,還有縮砂仁和炙甘草,用煨過的生薑引藥。

2. 脾虛瀉

脾虛食後即作瀉,腹滿不渴少精神,面黃懶食肌消瘦,參苓白朮方1),奏奇勳。

〔附方〕

1.參苓白朮散

白話文:

脾胃虛弱的人,通常在吃完飯後就拉肚子,肚子會覺得脹脹的,但不覺得口渴,而且精神不佳。臉色會比較黃,懶得吃東西,肌肉也會消瘦。這種情況可以用參苓白朮散這個方子來治療,效果很好。

3. 飧泄

清氣下陷失健運,完穀不化飧瀉名,補中益氣湯方1),升補,久瀉腸滑用四神方2),。

〔附方〕

1.補中益氣湯:人參,黃耆(蜜炙),當歸(土炒),白朮(土炒),炙甘草,陳皮,升麻(土炒),柴胡(醋炒)

引用薑棗,水煎服。

方歌,飧瀉多因清陽陷,補中益氣湯最驗,參耆歸術草陳皮,升麻柴胡功無限。

2.四神丸:補骨脂(四兩),五味子,肉豆蔻(麵裹煨,各二兩),吳茱萸(水浸炒,一兩)

上為細末,生薑棗肉為丸,每服一錢,米飲下。

白話文:

清氣下陷導致脾胃功能失調,無法消化食物,就形成所謂的「飧泄」,也就是吃了東西還沒消化就直接拉出來。可以用補中益氣湯這個藥方來處理,主要功效是升舉陽氣,恢復脾胃運化功能。如果是長期腹瀉,導致腸道滑脫,可以用四神丸這個藥方。

附方:

  1. 補中益氣湯: 藥材包含:人參、蜜炙黃耆、土炒當歸、土炒白朮、炙甘草、陳皮、土炒升麻、醋炒柴胡。 用水加上薑片、紅棗一起煎煮服用。 這藥方的重點在於,飧泄多半是清陽下陷導致的,補中益氣湯是最佳選擇。藥方組成包含人參、黃耆、當歸、白朮、甘草、陳皮、升麻、柴胡,這些藥材有著極佳的功效。

  2. 四神丸: 藥材包含:補骨脂(四兩)、五味子、麵裹煨肉豆蔻(各二兩)、水浸炒吳茱萸(一兩)。 將上述藥材磨成細末,用生薑、紅棗肉一起製作成藥丸,每次服用一錢,用米湯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