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宗金鑒

《幼科心法要訣》~ 疳證門 (3)

回本書目錄

疳證門 (3)

1. 心疳

心疳而赤脈絡赤,壯熱有汗時煩驚,咬牙弄舌口躁渴,口舌生瘡小便紅,胸膈滿悶喜伏臥,懶食乾瘦吐利頻,瀉心導赤方1),珍珠方2),治,茯神方3),調理可收功。

〔附方〕

1.瀉心導赤湯

白話文:

  • 心疳而赤,脈絡赤色,壯熱有汗,有時心煩驚慌,咬牙、伸舌、口乾渴,口舌生瘡,小便發紅,胸膈滿悶,喜歡趴著睡覺,不愛吃東西,身體乾瘦,經常嘔吐和腹瀉,可以用瀉心導赤方(1)、珍珠方(2)來治療。

  • 茯神方(3)可以調理身體,收斂效果好。

2.珍珠散:珍珠(三錢),麥冬(去心,五錢),天竺黃(三錢),金鉑(二十五片),牛黃(一錢),胡黃連(三錢),生甘草(二錢),羚羊角,大黃,當歸(各三錢),硃砂(二錢),雄黃(一錢),茯神(五錢),犀角(三錢)

上為細末,每服五分,茵陳湯調服。

白話文:

  1. 珍珠散:珍珠(15克),麥冬(去心,25克),天竺黃(15克),金箔(25片),牛黃(5克),胡黃連(15克),生甘草(10克),羚羊角,大黃,當歸(各15克),硃砂(10克),雄黃(5克),茯神(25克),犀角(15克)

3.茯神湯:茯神,當歸,炙甘草,人參

白話文:

3.茯神湯:茯神、當歸、炙甘草、人參。

引用龍眼肉,水煎服。煩熱者加麥冬。

方歌,茯神湯內用茯神,當歸甘草共人參,若是煩熱麥冬入,清補兼施功最純。

白話文:

用龍眼肉煎水服用。如果感到煩躁和熱,可以加入麥冬。 有一首方歌提到,在茯神湯中使用茯神,加上當歸、甘草和人參一起煮。如果出現煩熱的情況,就加入麥冬,這樣既能清熱又能補益,效果非常好。

2. 疳渴

肥甘積熱傷津液,大渴引飲心煩熱,速用清熱甘露方1),宜,熱減津生渴自歇。

〔附方〕

白話文:

食用過多肥膩甘甜的食物會導致體內熱量積聚,傷害津液,使人感到非常口渴,並且心情煩躁發熱。應該迅速使用清熱甘露的方劑,這樣可以減少體內的熱量,滋補津液,自然就會減輕口渴的症狀。 〔附方〕

1.清熱甘露飲:生地黃,麥冬(去心),石斛,知母(生),枇杷葉(蜜炙),石膏〔煅(按,宜用生者為是)〕,甘草(生),茵陳蒿,黃芩

引用燈心,水煎服。

白話文:

清熱甘露飲:

生地黃:滋陰清熱、涼血止血。

麥冬(去心):養陰生津、清熱潤肺。

石斛:益胃生津、滋陰清熱。

知母(生):清熱生津、瀉火除煩。

枇杷葉(蜜炙):清肺化痰、潤肺止咳。

石膏(按,宜用生者為是):清熱瀉火、除煩止渴。

甘草(生):益氣生津、調和諸藥。

茵陳蒿:清熱利濕、退黃。

黃芩: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方歌,耗液傷津成疳渴,清熱甘露飲如神,生地麥冬斛知母,枇杷石膏草茵芩。

白話文:

方歌:耗液傷津成疳渴,清熱甘露飲如神。生地麥冬斛知母,枇杷石膏草茵芩。

耗費體液損傷津液而變​​成疳渴證,治法是清熱生津甘露飲像神藥一樣。生地、麥冬、天花粉、知母、枇杷葉、石膏、茵陳、芩草。

3. 肺疳

面白氣逆時咳嗽,毛髮焦枯皮粟干,發熱憎寒流清涕,鼻頰生瘡號肺疳。疏散生地清肺方1),效,清熱甘露飲方2),為先,肺虛補肺散方3),最妙,隨證加減莫遲延。

〔附方〕

白話文:

  1. 面色發白,呼吸不順時咳嗽,毛髮焦枯,皮膚乾燥起粟粒狀的小疙瘩,發熱畏寒,流清涕,鼻頰生瘡,稱為肺疳。

  2. 使用疏散生地清肺方時,有效果,使用清熱甘露飲方時,在最先服用時,有效果。

  3. 肺虛時,使用補肺散方最妙,要根據症狀隨時加減藥物,不要耽誤。

1.生地清肺飲:桑皮(炒),生地黃,天冬,前胡,桔梗,蘇葉,防風,黃芩,生甘草,當歸,連翹(去心),赤苓

白話文:

  1. 生地清肺飲:

桑皮(炒)、生地黃、天冬、前胡、桔梗、蘇葉、防風、黃芩、生甘草、當歸、連翹(去心)、赤苓

引用生薑、紅棗,水煎服。

方歌,生地清肺用桑皮,生地天冬前桔齊,蘇葉防風黃芩草,當歸連翹赤苓宜。

白話文:

生薑、紅棗用水煎煮後服用。 方歌:使用生地和桑白皮來清肺,加上天冬和桔梗;蘇葉、防風、黃芩和甘草一起使用,再加上當歸、連翹和赤茯苓是合適的。

2.甘露飲:生地黃,熟地,天冬,麥冬(去心),枳殼(麩炒),桔梗,黃芩,枇杷葉(蜜炙),茵陳蒿,石斛

引用紅棗肉,水煎服。

白話文:

甘露飲處方: 生地黃、熟地、天冬、麥冬(去心),枳殼(麩炒),桔梗、黃芩、枇杷葉(蜜炙)、茵陳蒿、石斛。

方歌,甘露飲治肺火壅,生熟地黃二門冬,枳桔黃芩枇杷葉,茵陳石斛共煎成。

白話文:

甘露飲,治肺火壅盛。

生熟地黃、二門冬、枳殼、黃芩、枇杷葉、茵陳、石斛,一起煎煮成藥湯。

3.補肺散:白茯苓,阿膠(蛤粉炒),糯米,馬兜鈴,炙甘草,杏仁(炒,去皮尖)

水煎服。

方歌,肺虛補肺散通仙,茯苓阿膠糯米攢,馬兜鈴配炙甘草,杏仁微炒去皮尖。

白話文:

3.補肺散:白茯苓、阿膠(用蛤粉炒過)、糯米、馬兜鈴、炙甘草、杏仁(炒過、去皮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