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宗金鑒

《幼科心法要訣》~ 疳證門 (1)

回本書目錄

疳證門 (1)

1. 疳證總括

大人為勞小兒疳,乳食傷脾是病原,甘肥失節生積熱,氣血津液被熬煎。初患尿泔午潮熱,日久青筋肚大堅,面色青黃肌肉瘦,皮毛憔悴眼睛䀽。

白話文:

成年人因勞累而引起小兒疳病,乳食損傷脾胃是發病的根源,甘肥食物缺乏節制,產生積熱,使氣血津液受到煎熬。發病初期,小便混濁,午時發熱,日久以後,青筋暴露,肚子脹大而且堅硬,面色青黃,肌肉消瘦,皮膚毛髮乾枯憔悴,眼睛無神。

2. 脾疳

脾疳面黃肌消瘦,身熱困倦喜睡眠,心下痞硬滿腫脹,臥冷食泥腹痛堅,頭大頸細食懶進,吐瀉煩渴便腥黏,攻積消疳方1),肥兒方2),治,補脾參苓白朮方3),先。

〔附方〕

白話文:

  1. 小兒脾胃失調,表現為臉色發黃,肌肉消瘦,感到身體發熱,容易疲倦嗜睡。心下部位堅硬,腹部腫脹飽滿,喜歡睡在涼的地方,喜食泥土,腹部疼痛堅硬。頭大頸細,食慾不振,嘔吐腹瀉,口渴難耐,大便黏稠且腥臭。治療方法為攻積消疳方。

  2. 對於肥胖兒童,應使用肥兒方進行治療。

  3. 對於脾虛導致的疳症,應先採用補脾參苓白朮方進行治療。

1.消疳理脾湯:蕪荑,三稜,莪朮,青皮(炒),陳皮,蘆薈,檳榔,使君子肉,甘草(生),川黃連,胡黃連,麥芽(炒),神麯(炒)

引用燈心,水煎服。

方歌,消疳理脾用蕪荑,三稜莪朮青陳皮,蘆薈檳榔使君草,川連胡連麥芽曲。

白話文:

  1. 消疳理脾湯:
  • 蕪荑:益氣健脾,化痰止咳。
  • 三稜:健脾開胃,理氣消食。
  • 莪朮:健脾祛濕,消食止瀉。
  • 青皮(炒):行氣化痰,燥濕消積。
  • 陳皮:理氣健脾,燥濕化痰。
  • 蘆薈:清熱瀉火,涼血止血。
  • 檳榔:驅蟲殺蟲,止痢止瀉。
  • 使君子肉:補腎固精,澀精縮尿。
  • 甘草(生):補脾益氣,清熱解毒。
  • 川黃連: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 胡黃連: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 麥芽(炒):健脾消食,化痰止瀉。
  • 神麯(炒):健脾消食,化痰止瀉。

2.肥兒丸:人參(二錢半),白朮(土炒,五錢),茯苓(三錢),黃連(二錢),胡黃連(五錢),使君子肉(四錢),神麯(炒),麥芽(炒),山楂肉(各三錢半),甘草(炙,錢半),蘆薈(煨,二錢半)

上為末,黃米糊丸,如黍米大,每服二三十丸,米湯化下。

白話文:

  1. 肥兒丸:人參(2.5錢),白朮(土炒,5錢),茯苓(3錢),黃連(2錢),胡黃連(5錢),使君子肉(4錢),神麯(炒),麥芽(炒),山楂肉(各3.5錢),甘草(炙,1.5錢),蘆薈(煨,2.5錢)

3.參苓白朮散:人參(二錢),茯苓,白朮(土炒),扁豆(炒),薏米(炒),山藥(炒,各五錢),陳皮(三錢),縮砂,桔梗(各二錢),甘草(炙,一錢),建蓮子(去心,五錢)

共為細末,每服一錢,老米湯調服。

白話文:

3.參苓白朮散:人參(四公克),茯苓、白朮(炒製),扁豆(炒過),薏米(炒過),山藥(炒過,各十公克),陳皮(六公克),縮砂、桔梗(各四公克),甘草(炙製,二公克),蓮子(去心,十公克)

3. 疳瀉

疳疾傷脾因作瀉,先清後補為妙訣,初宜清熱和中湯方1),,久瀉參苓白朮方2),捷。

〔附方〕

白話文:

疳積病損傷脾臟而引起腹瀉,先清熱去積,然後再補益脾胃,這是治療的妙訣。初期宜用清熱和中的湯藥一方,服後久瀉不止,可用黨參、茯苓、白朮等藥組成的方子二,見效快。

方一:黃連4克,炒山梔2克,黃柏1克,炒白芍6克,炒黨參4克,炒茯苓12克,炒白朮12克,縮砂仁2克,麥芽12克,山藥12克,焦山楂12克。水煎服,每日1劑,分3次服。

方二:黨參4克,茯苓10克,白朮10克,山藥10克,黃連2克,炒白芍6克,焦山楂10克,砂仁2克。水煎服,每日1劑,分3次服。

1.清熱和中湯:白朮(土炒),陳皮,厚朴(薑炒),赤苓,黃連,神麯(炒),穀芽(炒),使君子,生甘草,澤瀉

白話文:

  1. 清熱和中湯:白朮(用土炒過),陳皮,厚朴(用生薑炒過),赤苓,黃連,神曲(炒過),穀芽(炒過),使君子,生甘草,澤瀉

引用燈心,水煎服。

方歌,疳久泄瀉名疳瀉,清熱和中功甚捷,白朮陳厚赤苓連,神谷使君草澤瀉。

2.參苓白朮散

白話文:

將燈心草用水煎煮後服用。 這首方歌提到,對於長期消化不良引起的慢性腹瀉(疳瀉),清熱和調理脾胃的效果非常快。藥方中包含了白朮、陳皮、厚朴、赤茯苓、黃連、穀芽、使君子和澤瀉等草藥。 另外提到了一個名為參苓白朮散的方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