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宗金鑒

《幼科心法要訣》~ 初生門下 (4)

回本書目錄

初生門下 (4)

1. 胎黃

兒生遍體黃如金,濕熱熏蒸胎受深,法當滲濕兼清熱,地黃方1),犀角方2),二方神。

〔附方〕

白話文:

嬰兒出生後,全身黃得像金子,濕熱燻蒸,胎兒受到深刻的影響。治療方法應當是滲濕兼清熱,地黃方和犀角方兩種方法都有效。

1.生地黃湯:生地黃,赤芍藥,川芎,當歸,天花粉,赤茯苓,澤瀉,豬苓,生甘草,茵陳蒿

引用燈心,水煎,食前服。

白話文:

  • 生地黃湯:

  • 生地黃:滋陰涼血,清熱養肝。

  • 赤芍藥:活血化瘀,清熱涼血。

  • 川芎:活血化瘀,行氣止痛。

  •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

  • 天花粉:清熱化痰,生津止渴。

  • 赤茯苓:利水滲濕,健脾益氣。

  • 澤瀉:利尿滲濕,清熱化痰。

  • 豬苓:利水滲濕,清熱化痰。

  • 生甘草:益氣補中,調和諸藥。

  • 茵陳蒿:清熱利濕,退黃。

方歌,胎黃鬚用地黃湯,四物花粉赤苓良,澤瀉豬苓甘草等,茵陳加入水煎嘗。

白話文:

歌訣:胎黃須用地黃湯,四物花粉赤苓良,澤瀉豬苓甘草等,茵陳加入水煎嘗。

對於胎黃,應當使用地黃湯來治療。地黃湯的組成包括四物、花粉、赤苓、澤瀉、豬苓、甘草和茵陳。將這些藥材加入水中煎煮,即可服用。

2.犀角散:犀角(鎊),茵陳蒿,栝蔞根,升麻,甘草(生),龍膽草,生地黃,寒水石(煅)

水煎,不拘時服。

〔方歌〕胎黃又有犀角散,甘草犀角與茵陳,升麻膽草生地共,寒水石同栝蔞根。

白話文:

2.犀角散:

  • 犀角(削成薄片):12克
  • 茵陳蒿:15克
  • 栝蔞根:15克
  • 升麻:10克
  • 甘草(生用):6克
  • 龍膽草:10克
  • 生地黃:15克
  • 寒水石(煅製):12克

2. 胎赤

胎赤胎中受毒熱,生後遍體若丹塗,清熱解毒湯方1),極妙,蔣氏化毒方2),功效殊。

〔附方〕

白話文:

胎赤是胎兒在子宮內受到熱毒侵害,出生後全身皮膚如同塗抹了丹砂,方子一清熱解毒湯,療效極佳; 方子二蔣氏化毒方,功效也特別。

1.清熱解毒湯:生地黃,黃連,金銀花,薄荷葉,連翹(去心),赤芍,木通,甘草(生)

引用燈心,水煎服。

白話文:

  1. 清熱解毒湯:
  • 生地黃:滋陰清熱
  • 黃連:清熱燥濕
  • 金銀花:清熱解毒
  • 薄荷葉:清熱解暑
  • 連翹(去心):清熱解毒
  • 赤芍:活血化瘀
  • 木通:利尿通淋
  • 甘草(生):益氣和中

方歌,清熱解毒湯堪誇,生地黃連金銀花,薄荷連翹赤芍藥,木通甘草燈心加。

白話文:

藥方歌謠說,清熱解毒湯很有效,它是由生地黃、連翹、金銀花、薄荷、連翹、赤芍藥、木通、甘草和燈心草組成的。

2.蔣氏化毒丹:犀角,黃連,桔梗,元參,薄荷葉,甘草(生),大黃(生,各一兩),青黛(五錢)

上為細末,煉白蜜為丸,重六分,每服一丸,燈心湯化服。

白話文:

2.蔣氏化毒丹:犀牛角、黃連、桔梗、元參、薄荷葉、生甘草、生地黃(各一兩),青黛(五錢)。

3. 赤遊風

赤遊胎中毒熱成,皮膚赤腫遍身行,頭面四肢猶可治,若歸心腹命難生。內服犀角方1),藍葉散方2),,外用砭法方3),敷神功方4),,百日之內忌砭血,貼塗二法方5),可安寧。

〔附方〕

白話文:

赤遊胎中毒熱形成,皮膚發紅、腫脹在全身蔓延。如果頭臉四肢發病還可治癒,如果蔓延到心臟和腹部,性命難保。內服犀角方、藍葉散方,外用砭法方、敷神功方,一百天之內忌用砭血、貼塗二法,這樣才能平安康復。

1.犀角解毒飲:牛蒡子(炒),犀角,荊芥穗,防風,連翹(去心),金銀花,赤芍藥,生甘草,川黃連,生地黃

白話文:

犀角解毒飲:

牛蒡子(炒過),犀角,荊芥穗,防風,連翹(去除果核),金銀花,赤芍藥,生甘草,川黃連,生地黃。

引用燈心,水煎服。

方歌,犀角解毒藥最良,牛蒡犀角合荊防,連翹銀花赤芍藥,甘草川連生地黃。

白話文:

使用燈心草,用水煎煮後服用。 方歌說,犀角是解毒最好的藥,牛蒡和犀角配合荊芥和防風,再加上連翹、銀花、赤芍藥,還有甘草、黃連和生地黃。

2.藍葉散:藍葉(五錢),黃芩,犀角屑,川大黃(銼,微炒),柴胡,梔子(生,各二錢),川升麻(一錢),石膏(一錢),生甘草(一錢)

白話文:

  1. 藍葉散:藍葉(二十五公克),黃芩,犀角屑,川大黃(銼,微炒),柴胡,梔子(生,各八公克),川升麻(四公克),石膏(四公克),生甘草(四公克)

上為粗末,每服一錢,水一小盞,煎五分,去渣,兌竹瀝一酒杯,煎三兩沸,放溫,量兒大小用之,氣怯弱者,可去大黃。

白話文:

要磨碎粗末的藥材,每次服用一錢,加一小盞水,煎煮五分鐘,去除渣滓,加入一小杯竹瀝,再煎煮兩三沸,放溫後,根據孩子的年齡大小服用。如果孩子體質較弱,可以去除大黃。

3.砭血法:口吮毒血各聚一處,用細瓷器擊碎,取鋒芒者,將箸頭(即筷子)劈開夾住,用線縛定,兩指輕撮箸梢,令瓷芒對聚血處,再用箸一根頻擊,刺出毒血。砭後毒甚者,以神功散敷之;毒輕者,砭後不可用,恐皮膚既破,草烏能作痛也。如患在頭者,不用砭法,只宜臥針倒挑患處,出毒血則愈。

白話文:

砭血法:用口吸出毒血,都聚集在一處,用細小的瓷器擊碎,取鋒利的部分,將筷子的頭劈開,夾住瓷片,用線綁緊,用兩根手指輕輕捏住筷子的末端,使瓷片對著聚集的毒血處,再用另一根筷子頻繁敲擊瓷片,刺出毒血。砭血後,毒性很強的,用神功散敷蓋在傷口上;毒性較輕的,砭血後就不可以用神功散了,恐怕皮膚已經破裂,草烏會引起疼痛。如果患處在頭部,不用砭血法,只宜平躺,用針倒著挑患處,排出毒血即可痊癒。

4.神功散:黃柏(炒),草烏(生)

上各為末,等分,用漱口水調敷(按:以不用為佳),頻以漱口水潤之。

白話文:

神功散:黃柏(炒過),草烏(生用) 將上述藥材各自研磨成粉末,比例相等,使用漱口水調和外敷(注意:最好不用漱口水),經常以漱口水潤濕。

5.豬肉貼法:用生豬肉切片,貼於赤腫處,數數更換。

白話文:

豬肉貼敷法:將生豬肉切成薄片,貼在紅腫處,數次更換。

塗法:生赤小豆不拘多少,研為細末,用雞子清調塗患處,干則再塗。

白話文:

塗抹方法:生赤小豆數量不限,研磨成細末,用雞蛋清調和後塗抹患處,乾了之後再塗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