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宗金鑒

《幼科心法要訣》~ 初生門下 (3)

回本書目錄

初生門下 (3)

1. 哯乳

哯乳之候非一端,傷乳停痰胃熱寒,熱宜和中清熱飲方1),,寒用溫中止吐方2),煎,傷乳平胃散(方3),最妙,停痰二陳湯方4),可痊,若是滿而自溢者,常須節乳自能安。

白話文:

造成乳汁積聚的原因不只一種,有的是因為受傷、有的是因為痰液堵塞、有的是因為胃熱、有的是因為胃寒。如果是胃熱引起的,就應該使用和中清熱的飲方;如果是胃寒引起的,就應該使用溫中止吐的方劑;如果是受傷引起的,就應該使用平胃散;如果是痰液堵塞引起的,就應該使用二陳湯。如果是乳汁過多而自然溢出,通常只要在飲食上節制就能夠消除。

〔附方〕

1.和中清熱飲黃連(姜炒),半夏(薑製),陳皮茯苓藿香砂仁

白話文:

和中清熱飲

藥材

  • 黃連(炒薑)
  • 半夏(薑製)
  • 陳皮
  • 茯苓
  • 藿香
  • 砂仁

說明

此配方用於治療暑熱感冒、暑濕嘔吐、腹瀉等症狀。

藥方

  • 黃連(用薑一起炒過)
  • 半夏(用薑汁浸泡後製成)
  • 陳皮
  • 茯苓
  • 藿香
  • 砂仁

功效

此藥方具有清熱解暑、止嘔止瀉的功效。

引用姜水煎服。

方歌,和中清熱飲黃連,半夏陳皮茯苓攢,藿香砂仁合成劑,水煎徐服可安全。

2.溫中止吐湯白豆蔻(研),茯苓,半夏(薑製),生薑

白話文:

2.溫中止吐湯:

  • 白豆蔻(研碎)
  • 茯苓
  • 半夏(用薑加工過)
  • 生薑

水煎,沖磨沉香汁服。

方歌,溫中止吐白豆蔻,茯苓半夏共生薑,臨服沉香汁加入,專治哯乳自寒傷。

3.平胃散:蒼朮(炒),陳皮,厚朴(姜炒),甘草(炙),麥芽(炒),砂仁(研)

白話文:

3.平胃散:蒼朮(炒),陳皮,厚朴(姜炒),甘草(炙),麥芽(炒),砂仁(研)

平胃散:蒼朮(炒)、陳皮、厚朴(姜炒)、甘草(炙)、麥芽(炒)、砂仁(研)。

引用姜水煎服。

方歌,小兒傷乳多吐哯,平胃調中功可見,蒼陳厚朴甘草偕,加入麥砂姜一片。

4.枳桔二陳湯枳殼(麩炒),桔梗,陳皮,半夏(薑製),茯苓,甘草(炙)

白話文:

  1. 枳桔二陳湯:
  • 枳殼(麩炒):炒過的枳殼。
  • 桔梗:桔梗根。
  • 陳皮:陳年橘皮。
  • 半夏(薑製):用生薑汁浸泡過的半夏。
  • 茯苓:茯苓。
  • 甘草(炙):用火烤過的甘草。

引用姜水煎服。

方歌,停痰哯乳不能安,枳桔二陳湯最先,枳桔陳半苓甘草,生薑加入即時痊。

2. 夜啼

夜啼寒熱因胎受,須將形色辨分明,寒屬脾經面青白,手腹俱冷曲腰疼,面赤溺閉屬心熱。熱用導赤方1)寒鉤藤方2),,若無寒熱表裡證,古法蟬花散方3),最精。

白話文:

夜啼寒熱是因為在嬰兒胎兒時期所受到的影響。必須將孩子的面色與症狀區分清楚,才能對症下藥。如果孩子面部青白,手腳冰涼,腹部疼痛或彎腰,那就是寒屬脾經。如果孩子面紅、小便不通暢,那就是心熱。如果是熱,就用導赤方;如果是寒,就用鉤藤方。如果既沒有寒證也沒有熱證,那就要用蟬花散方,這是最精妙的方子。

以下提供藥方:

1)導赤方:甘草、粳米、龍膽草、黃芩、黃連、防風、荊芥、薄荷、白芍、澤瀉、木通、牛膝。

2)鉤藤方:鉤藤、防風、荊芥、薄荷、白芍、澤瀉、木通、牛膝。

3)蟬花散方:蟬花、白芍、五靈脂、牡蠣、龍骨、茯苓、麥門冬、五味子、酸棗仁、甘草。

〔附方〕

1.導赤散

2.鉤藤飲川芎,白當歸茯神白芍(炒),茯苓甘草(炙),木香(煨),釣藤鉤

白話文:

2.鉤藤飲:川芎、白當歸、茯神、白芍(炒)、茯苓、甘草(炙)、木香(煨)、釣藤鉤。

引用紅棗水煎服。

方歌,夜啼之證因脾寒,須服鉤藤飲可痊,芎歸神芍苓甘草,木香鉤藤紅棗煎。

3.蟬花散:蟬蛻(下半截,不拘多少)

上研細末,每服少許,薄荷煎湯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