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昉

《幼幼新書》~ 卷第三十六 (2)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三十六 (2)

1. 癰第一

上用芥子末湯和,敷紙上貼。(《千金翼》以豬膽和塗。)

《千金》又方

上用白姜石末、蒜和搗,敷上瘥。

《千金》又方

上馬鞭草搗,敷上即頭出。

《千金翼》禁癰方。

咒曰:癰非癰,癤非癤,土塊矢,癰即滅。三七遍,取一土塊摩腫上,傳與病人,男左女右。

《聖惠》治小兒癰腫成瘡,臟腑壅滯。犀角散方

犀角(屑),紅雪,元參,赤芍藥,薺苨,葳蕤,升麻(各半兩),甘草(一分),麥門冬(三分,去心焙)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入竹瀝半合,更煎一兩沸,量兒大小,不計時候,分減服之。

《聖惠》治小兒心肺熱毒,攻於諸處,生癰瘡及項腋下有結核,煩熱疼痛,不得睡臥,宜服,吳藍葉散方。

吳藍葉,犀角(屑),元參,川升麻,梔子仁,甘草,黃耆(銼),連翹子(各半兩),大青,黃芩(各一分),川大黃(三分,銼碎,微炒)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量兒大小,不計時候,分溫服。

《聖惠》治小兒癰瘡及丹毒瘡癤。漏蘆散方

漏蘆,麻黃(去根節),連翹,川升麻,黃芩,川芒硝,甘草(各一分),白蘞(三分),大黃(一兩,銼,微炒)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量兒大小,不計時候,分減溫服。

《聖惠》治小兒癰瘡膿潰,數日不止,致體虛煩熱,頭痛昏悶,,黃耆散方。

黃耆(銼),防風(去蘆頭),川升麻,羚羊角(屑),白茯苓,甘草,地骨皮,人參(去蘆頭,各半兩),芎藭(一分),石膏(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量兒大小,不計時候,分減溫服。

《聖惠》治小兒癰瘡膿水出不盡,心中煩悶不已。麥門冬散方

麥門冬(三分,去心,焙),紫葛(銼),黃耆(銼),川升麻,犀角(屑),甘草(炙微赤,銼),木通(各半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量兒大小,不計時候,分減溫服。

《聖惠》治小兒癰瘡,臟腑壅熱太過,心神煩悶,大小便不通。大黃散方

川大黃(銼碎,微炒),川升麻,葵子,川朴硝(各半兩),梔子仁(一分)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溫服,以利為度,更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聖惠》治小兒癰瘡,臟腑澀滯。大麻仁丸方

大麻仁(二兩),枳實(麩炒,微炒黃,去瓤),甘草(炙微赤,銼),木香(各半兩),川大黃(銼碎,微炒),牛蒡子(微炒。各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以熟水下十丸,以利為度,更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白話文:

癰(腫瘡)的第一個治療方法

將芥菜籽粉用熱水調和成糊狀,敷在紙上,然後貼在患處。(《千金翼方》記載用豬膽汁調和塗抹。)

《千金方》的另一個方法

將白礞石粉末與大蒜搗爛混合,敷在患處,即可痊癒。

《千金方》的另一個方法

將馬鞭草搗爛,敷在患處,瘡頭很快就會冒出來。

《千金翼方》記載的禁忌治療癰的方法。

念咒語說:「這不是癰,也不是癤,而是泥土和糞便,癰就會消失。」念三七遍,然後取一塊土塊摩擦腫脹部位,再將土塊傳給病人,男性傳左側,女性傳右側。

《聖惠方》治療兒童癰腫成瘡,因內臟氣機不順暢的藥方,使用犀角散:

犀角(磨成粉)、紅雪、玄參、赤芍藥、薺苨、葳蕤、升麻(各半兩)、甘草(一分)、麥門冬(三分,去心焙乾)。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粗篩成散劑。每次服用一錢,用一小盞水煎至剩五分,濾掉藥渣,加入竹瀝半合,再煎一兩沸。根據兒童年齡大小,不限時間,酌情分次服用。

《聖惠方》治療兒童心肺熱毒,侵襲身體各處,產生癰瘡和頸部、腋下有結核,引起煩躁發熱疼痛,無法入睡的藥方,宜服用吳藍葉散:

吳藍葉、犀角(磨成粉)、玄參、川升麻、梔子仁、甘草、黃耆(切碎)、連翹子(各半兩)、大青、黃芩(各一分)、川大黃(三分,切碎,稍微炒過)。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粗篩成散劑。每次服用一錢,用一小盞水煎至剩五分,濾掉藥渣,根據兒童年齡大小,不限時間,分次溫服。

《聖惠方》治療兒童癰瘡及丹毒瘡癤的藥方,使用漏蘆散:

漏蘆、麻黃(去除根部和節部)、連翹、川升麻、黃芩、川芒硝、甘草(各一分)、白蘞(三分)、大黃(一兩,切碎,稍微炒過)。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粗篩成散劑。每次服用一錢,用一小盞水煎至剩五分,濾掉藥渣,根據兒童年齡大小,不限時間,酌情分次溫服。

《聖惠方》治療兒童癰瘡膿液潰破後,數日不止,導致身體虛弱、煩熱、頭痛昏沉的藥方,使用黃耆散:

黃耆(切碎)、防風(去除蘆頭)、川升麻、羚羊角(磨成粉)、白茯苓、甘草、地骨皮、人參(去除蘆頭,各半兩)、芎藭(一分)、石膏(一兩)。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粗篩成散劑。每次服用一錢,用一小盞水煎至剩五分,濾掉藥渣,根據兒童年齡大小,不限時間,酌情分次溫服。

《聖惠方》治療兒童癰瘡膿液流出不盡,心中煩悶不止的藥方,使用麥門冬散:

麥門冬(三分,去心,焙乾)、紫葛(切碎)、黃耆(切碎)、川升麻、犀角(磨成粉)、甘草(烤至微紅,切碎)、木通(各半兩)。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粗篩成散劑。每次服用一錢,用一小盞水煎至剩五分,濾掉藥渣,根據兒童年齡大小,不限時間,酌情分次溫服。

《聖惠方》治療兒童癰瘡,因內臟積熱過盛,導致心神煩悶、大小便不通的藥方,使用大黃散:

川大黃(切碎,稍微炒過)、川升麻、葵子、川朴硝(各半兩)、梔子仁(一分)。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粗篩成散劑。每次服用一錢,用一小盞水煎至剩五分,濾掉藥渣溫服,以排便通暢為度,並根據兒童年齡大小酌情增減劑量。

《聖惠方》治療兒童癰瘡,因內臟氣機阻塞的藥方,使用大麻仁丸:

大麻仁(二兩)、枳實(用麩皮炒至微黃,去除內瓤)、甘草(烤至微紅,切碎)、木香(各半兩)、川大黃(切碎,稍微炒過)、牛蒡子(稍微炒過,各一兩)。

將以上藥材搗碎,磨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成丸,如綠豆大小。每次用溫開水送服十丸,以排便通暢為度,並根據兒童年齡大小酌情增減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