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幼新書》~ 卷第三十六 (3)
卷第三十六 (3)
1. 癰第一
《聖惠》治小兒癰瘡腫毒,熱赤疹痛。消腫散方
川大黃(生銼),杏仁(湯浸去皮,別研),鹽花(各三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杏仁,以新汲水和,稀稠得所,旋取塗瘡腫上,干即易之,以效為度。
《聖惠》治小兒癰瘡腫方。
上用益母草不限多少,銼碎,搗取汁,每服半合,量兒大小加減服之。更以滓敷癰瘡上良。
《聖惠》又方
上用雞羽毛七枚,燒灰細研,以水調服之即潰。
《聖惠》又方
上用伏龍肝末,以好醋調作膏,塗於故帛上貼之。
《聖惠》又方
上以地松爛搗敷之,干即易之。
《聖惠》又方
上以馬齒莧爛搗敷之。
《聖惠》又方
上用赤小豆末,以雞子白和,塗之。
《聖惠》又方
上用地龍糞以新汲水調塗之。
《聖惠》又方
上以龍葵菜爛搗敷之。
《聖惠》又方
上以雞腸草爛搗敷之。
《聖惠》又方
上以蕓薹葉爛搗敷之。
《聖惠》又方
上以景天葉爛搗敷之。
茅先生小兒身上發癰毒方。
黃丹,草烏,天南星(末),白芨(各等分)
上為末,冷水調如泥,用紙貼赤腫處,不久自破。
《嬰孺》,漏蘆湯,治小兒熱毒癰疽赤白丹、瘡癤方。
漏蘆,連翹,白蘞,芒硝,甘草(炙。各一分),細辛,升麻,枳實(炙),麻黃(去節),黃芩(各三分),大黃(四分)
上以水一升煮五合。兒生一日至七日,一合為三服。八日至十五日,一合半為三服。十六日至二十日,二合為三服。二十日至三十日,三合為三服。三十日至四十日,五合為三服。百日至二百日,一服三合。二百日及一歲,一服五合。此方比《千金》加細辛及分兩不同爾。
張渙,連翹散方,治癰癤等。
連翹(一兩),沉香,黃耆(各半兩),白蘞,川朴硝,川大黃(炮),甘草
上件搗,羅為粗散,每服一錢,水一盞,抄入麝香一錢,煎至五分,去滓放溫服,食後。
張渙,益母散方,癰癤皆可用。
益母草(燒灰,二兩),鹽花(炒乾,一兩),伏龍肝(半兩)
上件研為細末,每用一錢,新水調,稀稠得所,旋取塗上瘡口。
《惠眼觀證》,白乳散,塗破癰毒方。
白丁香(半兩),乳香,黃丹,白芨(各一分)
上為末,用水調塗在帛上貼之。
《惠眼觀證》,柏連散,合癰瘡口方。
黃柏,黃連,白蘞,白芨
上等分為末。每用二錢,以水調厚貼之。如湯火所傷,以雞子清調塗,兩上愈。
長沙醫者鄭愈傳治癰疽身上熱冷瀉不止,,鬱金散方
鬱金,青皮(各二錢),白豆蔻(一個,麵裹煨)
上件為末,少許點於奶上吃。
《千金》灸法:大人小兒癰腫,灸兩足、大拇指奇中立瘥。仍隨病左右。
白話文:
癰第一
《聖惠方》治療小兒癰瘡腫毒,發熱、紅腫、疼痛的方子:
- 用生大黃(切碎)、杏仁(用熱水泡過,去皮,另外搗碎)、鹽花(各取三分)。
- 將以上藥材搗碎,磨成細粉。加入搗碎的杏仁,用剛打上來的水調和,調整濃稠度適中,直接塗抹在腫瘡上,乾燥後就更換,直到有效為止。
《聖惠方》治療小兒癰瘡腫的方子:
- 用益母草,不限數量,切碎,搗汁。每次服用半合,根據小孩的大小調整用量。將藥渣敷在癰瘡上,效果很好。
《聖惠方》又一方:
- 用雞毛七根,燒成灰,磨成細粉,用水調服,即可使癰瘡潰破。
《聖惠方》又一方:
- 用灶心土的粉末,用好的醋調成膏狀,塗在布上,然後貼在患處。
《聖惠方》又一方:
- 用地松搗爛後直接敷在患處,乾燥後就更換。
《聖惠方》又一方:
- 用馬齒莧搗爛後直接敷在患處。
《聖惠方》又一方:
- 用赤小豆粉,用雞蛋清調和後塗抹。
《聖惠方》又一方:
- 用蚯蚓糞,用新汲水調和後塗抹。
《聖惠方》又一方:
- 用龍葵菜搗爛後直接敷在患處。
《聖惠方》又一方:
- 用雞腸草搗爛後直接敷在患處。
《聖惠方》又一方:
- 用蕓薹葉搗爛後直接敷在患處。
《聖惠方》又一方:
- 用景天葉搗爛後直接敷在患處。
茅先生治療小兒身上發癰毒的方子:
- 用黃丹、草烏、天南星(磨粉)、白芨(各取等量)。
-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用冷水調成泥狀,用紙貼在紅腫的地方,不久就會自行潰破。
《嬰孺方》漏蘆湯,治療小兒熱毒癰疽、紅疹白疹、瘡癤的方子:
- 用漏蘆、連翹、白蘞、芒硝、炙甘草(各一分),細辛、升麻、炙枳實、麻黃(去節)、黃芩(各三分),大黃(四分)。
- 將以上藥材用水一升煎煮至五合。嬰兒出生一天到七天,每次服用一合,分三次服完。八天到十五天,每次服用一合半,分三次服完。十六天到二十天,每次服用二合,分三次服完。二十天到三十天,每次服用三合,分三次服完。三十天到四十天,每次服用五合,分三次服完。一百天到兩百天,每次服用三合。兩百天到一歲,每次服用五合。此方與《千金方》相比,增加了細辛,劑量也有所不同。
張渙,連翹散方,治療癰癤等:
- 用連翹(一兩)、沉香、黃耆(各半兩)、白蘞、川朴硝、炮製過的大黃、甘草。
- 將以上藥材搗碎,磨成粗粉。每次服用一錢,用水一小杯,加入麝香一錢,煎煮至剩下五分,去渣,放溫後服用,飯後服用。
張渙,益母散方,癰癤都可使用:
- 用燒成灰的益母草(二兩),炒乾的鹽花(一兩),灶心土(半兩)。
- 將以上藥材研成細粉,每次用一錢,用新汲水調和,調整濃稠度適中,直接塗在瘡口上。
《惠眼觀證》白乳散,塗抹已破的癰毒的方子:
- 用白丁香(半兩)、乳香、黃丹、白芨(各一分)。
-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用水調和後塗在布上,然後貼在患處。
《惠眼觀證》柏連散,用於癒合癰瘡口的方子:
- 用黃柏、黃連、白蘞、白芨。
- 將以上藥材等份磨成粉。每次用二錢,用水調成厚糊狀貼在患處。如果是被湯或火燙傷,用雞蛋清調和後塗抹,兩天即可痊癒。
長沙醫師鄭愈傳授的治療癰疽,身上發熱發冷,腹瀉不止的鬱金散方:
- 用鬱金、青皮(各二錢),白豆蔻(一個,用麵包裹後煨熟)。
-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少量點在奶上讓病人吃。
《千金方》灸法:大人或小孩的癰腫,在兩腳大拇指指甲邊緣正中間灸,效果非常好。還需根據患病位置,在同側腳上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