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昉

《幼幼新書》~ 卷第三十五 (4)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三十五 (4)

1. 一切丹第二

《聖惠》治小兒一切丹遍身赤痛,大黃散方

川大黃(銼碎,微炒),防風(去蘆頭。各半兩),川升麻,黃芩,麻黃(去根節),秦艽(去苗。各一分),川朴硝(三分)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放溫,不計時候。量兒大小分減服之。

《聖惠》治小兒一切丹發無常處,體熱如火燒,宜用,升麻膏方。

川升麻,川大黃,景天草,蛇銜,梔子仁,寒水石,川芒硝,藍葉,生地黃,芭蕉根,羚羊角(屑),梧桐皮(各半兩)

上件藥細銼,以竹瀝浸一宿,明日漉出,卻入鐺中,用臘月豬脂一斤,於慢火上熬一食久,承熱以綿濾去滓。候冷成膏,以瓷合盛。旋取摩之,兼以膏如棗核大,以竹瀝調服之。

《聖惠》治小兒一切丹,通用,慎火草散方

慎火草,紫葛(銼),硝石(各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用冷水調塗之,干即再塗,以瘥為度。

《聖惠》治小兒一切丹,遍身體熱。硝石散方

硝石(一兩),乳香(一分)

上件藥細研為散,以雞子白調塗之。

《聖惠》又方

太陰元精石(一兩),白礬(一分)

上件藥細研為散,以水調塗之。

《聖惠》又方

上以浮萍草,研如泥敷之。

《聖惠》又方

上以藍靛塗之,熱即更塗。

《聖惠》又方

上取菲畦中土,以水調塗之。

《聖惠》又方

上取粟米,以水煮濃汁洗之。

《聖惠》又方

上取地龍糞,以水研如泥塗之。

《聖惠》治小兒一切丹及諸毒腫方。

上鼠黏草根洗去苗,搗,絞取汁,每服半合。量兒大小,分減服之。

《聖惠》治小兒一切丹方。

上用芭蕉根搗,絞取汁,塗之。

《聖惠》又方

上取蒴藋搗,絞取汁,塗之。

《聖惠》又方

上以景天花爛搗,敷之。

《聖惠》又方

上以川芒硝以水研,塗之。

《嬰孺》:凡小兒病丹,此病發起暴卒,急者不治。凡人養小之家,當先察審病源初起端倪,尋方觀圖,視病形象隨用別藥。余少探之,救瘥者甚眾,故復記之。治丹毒天下極驗無及水中藥。但有患熱毒、丹腫百藥不瘥者方。

上以水藻不拘多少,切爛搗熟,敷丹上,厚三分許,干則易之,則瘥則止。

《嬰孺》治小兒丹方。

升麻,柴胡,石膏,梔子仁(各五分),大黃,生葛(各八分),子芩(六分),犀角(屑),杏仁,芍藥(各四分),甘草(三分,炙),竹瀝(八合)

上切,以水三升並瀝煮一升,為三服,此是一歲兒服量之。

《嬰孺》治小兒丹毒溻方。

升麻,犀角(屑),白蘞,黃芩,梔子(各三兩),藍葉(切,一升),石膏(四合,碎),生地黃(四兩)

上以水五升,竹瀝二升煮二升半,去滓。沾帛溻之,干即易。

《嬰孺》又方

𦷧菜(切,一升),豉(五合),芒硝(五兩)

上杵,以水和如泥,封之。

白話文:

《聖惠方》:治療小兒全身紅腫疼痛,使用大黃散的配方:

川大黃(切碎,稍微炒過)、防風(去除蘆頭,各半兩)、川升麻、黃芩、麻黃(去除根節)、秦艽(去除苗,各一分)、川樸硝(三分)。

將以上藥材搗碎,用粗篩子篩成散劑。每次服用一錢,用一小杯水煎至剩下一半,去除藥渣,放溫後服用,不計時間。根據孩童大小酌量減少用藥。

《聖惠方》:治療小兒紅疹發作位置不固定,身體發熱如火燒,宜用升麻膏的配方:

川升麻、川大黃、景天草、蛇銜、梔子仁、寒水石、川芒硝、藍葉、生地黃、芭蕉根、羚羊角(磨成粉)、梧桐皮(各半兩)。

將以上藥材切碎,用竹瀝浸泡一晚,隔天濾出,放入鍋中,加入臘月豬油一斤,用小火熬煮一段時間,趁熱用棉布濾去藥渣。冷卻後成為膏狀,用瓷器裝盛。每次取用塗抹患處,同時取如棗核大小的膏,用竹瀝調服。

《聖惠方》:治療小兒紅疹,通用,使用慎火草散的配方:

慎火草、紫葛(切碎)、硝石(各半兩)。

將以上藥材搗碎,用細篩子篩成散劑,用冷水調勻塗抹患處,乾燥後再塗,直到痊癒為止。

《聖惠方》:治療小兒紅疹,全身發熱。使用硝石散的配方:

硝石(一兩)、乳香(一分)。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散劑,用雞蛋白調勻塗抹患處。

《聖惠方》:另一個配方:

太陰元精石(一兩)、白礬(一分)。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散劑,用水調勻塗抹患處。

《聖惠方》:另一個配方:

將浮萍草研磨成泥狀敷在患處。

《聖惠方》:另一個配方:

將藍靛塗抹在患處,發熱時再塗。

《聖惠方》:另一個配方:

取田埂上的泥土,用水調勻塗抹患處。

《聖惠方》:另一個配方:

取小米,用水煮成濃稠的汁液清洗患處。

《聖惠方》:另一個配方:

取蚯蚓糞便,用水研磨成泥狀塗抹患處。

《聖惠方》:治療小兒紅疹及各種毒瘡腫痛的配方:

取鼠黏草根,洗淨去除苗,搗爛,絞取汁液,每次服用半合。根據孩童大小酌量減少用藥。

《聖惠方》:治療小兒紅疹的配方:

將芭蕉根搗爛,絞取汁液,塗抹患處。

《聖惠方》:另一個配方:

取蒴藋搗爛,絞取汁液,塗抹患處。

《聖惠方》:另一個配方:

將景天花搗爛,敷在患處。

《聖惠方》:另一個配方:

將川芒硝用水研磨,塗抹患處。

《嬰孺方》:小兒罹患紅疹,此病發病急促,嚴重者無法治癒。凡是家中有幼兒的人家,應當先仔細觀察病源的初始徵兆,參考藥方圖示,觀察病症的樣貌,隨症狀選用不同的藥物。我曾多次嘗試,治癒許多病例,故此記錄下來。治療紅疹毒素最有效的方法,莫過於使用水中的藥材。但若有患熱毒、紅腫百藥無效者,則可考慮此方。

取水藻不拘多少,切爛搗熟,敷在紅疹上,厚約三分,乾燥後更換,痊癒即停止使用。

《嬰孺方》:治療小兒紅疹的配方:

升麻、柴胡、石膏、梔子仁(各五分)、大黃、生葛(各八分)、子芩(六分)、犀角(磨成粉)、杏仁、芍藥(各四分)、甘草(三分,炙)、竹瀝(八合)。

將以上藥材切碎,用水三升與藥材一起煮至一升,分三次服用。這是適合一歲孩童的服用劑量。

《嬰孺方》:治療小兒紅疹毒的濕敷配方:

升麻、犀角(磨成粉)、白蘞、黃芩、梔子(各三兩)、藍葉(切碎,一升)、石膏(四合,搗碎)、生地黃(四兩)。

將以上藥材加入水五升、竹瀝二升一起煮至二升半,去除藥渣。用布沾取藥液濕敷患處,乾燥後更換。

《嬰孺方》:另一個配方:

𦷧菜(切碎,一升)、豆豉(五合)、芒硝(五兩)。

將以上藥材搗爛,加水調成泥狀,敷在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