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昉

《幼幼新書》~ 卷第三十四 (2)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三十四 (2)

1. 口瘡第一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綠豆大。一、二歲兒以溫水研下三丸,看兒稍大,臨時加之。

《聖惠》治小兒口瘡,心熱煩悶。黃連散,方

黃連(去須),大青,川升麻(各三分),桑根白皮(銼),甘草(炙微赤,銼。各半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放溫。量兒大小分減服之。若與奶母服,即加梔子、黃芩各半兩。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後溫服。

《聖惠》治小兒口瘡爛痛,不問赤白,或生腮頷間,或生齒齦上。雄黃散,方

雄黃,硃砂(各細研),硝石,蚺蛇膽,黃連(去須),石鹽,苦參(銼。各一分),雞屎礬(半分),麝香(一錢,細研)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都研令勻,日可三、五度塗之。

《聖惠》治小兒久患口瘡不瘥,宜用此方。

蝦蟆(塗酥,炙微黃),筍灰(各半兩),白礬(灰),黃柏(銼),黃連(去須),晚蠶蛾(微炒),川升麻(各一分),蝸牛(三七枚,去殼,微炒)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取少許,以白蜜和如膏,塗於瘡上,日三用之。

《聖惠》治小兒口瘡多時,氣臭,生蟲子。升麻散,方

川升麻,黃芩,藁本,甘草(生用),生乾地黃,五倍子(各一分),皂莢,訶梨勒皮,夏枯草(以上三味燒灰。各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候兒睡時,即乾摻於瘡上,神效。

《聖惠》治小兒口瘡,鉛丹膏,方

鉛丹(一分),鉛霜(半分),晚蠶蛾(微炒),蛤粉(各半錢),麝香(一錢)

上件藥研令極細,用蜜二兩熬成膏。每上取膏半錢,塗在口中。

《聖惠》又方

麝香,梧桐律,晚蠶蛾(微炒),黃柏(末。各一分),硃砂(半分)

上件藥都細研為散。每夜臨臥時,於瘡上薄貼之,不過三夜瘥。

《聖惠》治小兒一切口瘡,止疼痛方。

沒石子(三分,微火炙令虛脹),甘草(一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瘡上薄摻,蓋令遍。

《聖惠》治小兒口瘡腫痛方。

蟾酥,石膽(各半錢),黃柏(三錢,末)

上件藥細研令勻,煉蜜和丸如皂莢子大。每夜以水化一丸如餳相似,以篦子抹在口中。每夜一兩上,不過兩夜瘥。

《聖惠》又方

麝香(半分,細研),蜜(半兩),黃丹(一分),生地黃汁(一合)

上件藥,先以蜜、地黃汁、黃丹同入銚子,以慢火熬令紫色,次下麝香,勻攪候冷。日三度塗於瘡上。

《聖惠》又方

銅綠(一錢,細研),白芷(末,半兩)

上件藥相合研勻,日三度摻貼於瘡上。

《聖惠》治小兒百日以上,二、三歲以來患口瘡,宜服,晚蠶蛾散,方。

晚蠶蛾(一分,微炒),麝香(半分)

上件藥都細研為散。每用少許,摻於瘡上,日再用之。

白話文:

[口瘡第一]

將前面提到的藥材搗碎,過篩成細末,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做成綠豆大小的藥丸。一兩歲的小孩用溫水送服三顆藥丸,觀察孩子情況,若稍大可酌情增加劑量。

《聖惠方》治療小兒口瘡,伴隨心煩發熱症狀。使用黃連散,配方如下:

黃連(去除鬚根)、大青、川升麻(各取三分),桑樹根白皮(切碎)、甘草(微烤至紅色,切碎。各取半兩)。

將以上藥材搗碎,粗略過篩成散劑。每次服用一錢,用一小杯水煎煮至剩下一半,去除藥渣,放溫後服用。根據孩子的大小酌量減少服用。如果給哺乳的母親服用,需加入梔子、黃芩各半兩。每次服用三錢,用一中杯水煎煮至剩六分,去除藥渣,每次在飯後溫服。

《聖惠方》治療小兒口瘡潰爛疼痛,不論是紅色或白色,可能長在臉頰兩側,也可能長在牙齦上。使用雄黃散,配方如下:

雄黃、硃砂(都細磨成粉)、硝石、蚺蛇膽、黃連(去除鬚根)、石鹽、苦參(切碎。各取一分),雞屎礬(半分),麝香(一錢,細磨成粉)。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細散,混合均勻,每天塗抹三到五次。

《聖惠方》治療小兒長期患口瘡不癒的情況,應該使用以下藥方:

癩蛤蟆(塗上酥油,稍微烤黃)、竹筍灰(各取半兩),白礬(燒成灰)、黃柏(切碎)、黃連(去除鬚根)、晚蠶蛾(稍微炒過)、川升麻(各取一分),蝸牛(二十一個,去除外殼,稍微炒過)。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細散。每次取少量,用白蜜調成糊狀,塗在瘡上,每天使用三次。

《聖惠方》治療小兒口瘡時間長,有異味,甚至生蟲子的情況。使用升麻散,配方如下:

川升麻、黃芩、藁本、甘草(生用)、生地黃(新鮮)、五倍子(各取一分),皂莢、訶梨勒皮、夏枯草(以上三味藥材燒成灰。各取半兩)。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細散。等孩子睡著後,將藥粉乾撒在瘡面上,效果非常好。

《聖惠方》治療小兒口瘡,使用鉛丹膏,配方如下:

鉛丹(一分)、鉛霜(半分)、晚蠶蛾(稍微炒過)、蛤粉(各取半錢)、麝香(一錢)。

將以上藥材磨成極細粉末,用二兩蜂蜜熬成膏。每次取半錢膏藥,塗在口中。

《聖惠方》又一方:

麝香、梧桐律、晚蠶蛾(稍微炒過)、黃柏(粉末。各取一分),硃砂(半分)。

將以上藥材都磨成細粉。每天晚上臨睡前,將藥粉薄薄地敷貼在瘡上,不超過三晚即可痊癒。

《聖惠方》治療小兒各種口瘡,止痛的藥方:

沒石子(三分,用微火烤至膨脹),甘草(一分)。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細散。每次將藥粉薄薄地撒在瘡上,使其覆蓋整個瘡面。

《聖惠方》治療小兒口瘡腫痛的藥方:

蟾酥、石膽(各取半錢),黃柏(三錢,磨成粉)。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混合均勻,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做成皂莢子大小的藥丸。每天晚上用水化開一顆藥丸,使其像糖稀一樣,用篦子塗抹在口中。每晚塗抹一兩次,不超過兩晚即可痊癒。

《聖惠方》又一方:

麝香(半分,細磨成粉),蜂蜜(半兩),黃丹(一分),生地黃汁(一合)。

先將蜂蜜、生地黃汁、黃丹一起放入鍋中,用文火熬煮至紫色,再加入麝香,攪拌均勻後放涼。每天塗抹三次在瘡上。

《聖惠方》又一方:

銅綠(一錢,細磨成粉),白芷(粉末,半兩)。

將以上藥材混合研磨均勻,每天三次敷貼在瘡上。

《聖惠方》治療百日以上、兩三歲以內的兒童患口瘡,應當服用晚蠶蛾散,配方如下:

晚蠶蛾(一分,稍微炒過),麝香(半分)。

將以上藥材都磨成細散。每次用少許藥粉,撒在瘡面上,每天使用兩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