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昉

《幼幼新書》~ 卷第三十四 (1)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三十四 (1)

1. 卷第三十四

(口唇喉齒),凡二十四門

白話文:

(口唇喉齒)這個部分,總共有二十四種相關的病症或論述。

2. 口瘡第一

《巢氏病源》口瘡候:小兒口瘡由血氣盛兼將養過溫,心有客熱,熱熏上焦,故口生瘡也。

《千金翼》曰:凡口瘡忌食鹹膩及熱面、干棗等,宜純食甜粥,勿食鹽菜,三日即瘥。又口中面上生瘜肉,轉大,以刀決潰去膿愈。

《嬰童寶鑑》:小兒口瘡是心臟積熱,上發於口故也。

《葛氏肘後》小兒口瘡方。

上燒葵,敷之良。

《葛氏肘後》支太醫小兒口瘡方。

上桑白汁、生地黃汁、赤蜜各半合相和,緩緩細敷兒口取瘥。

《葛氏肘後》口瘡不得飲乳方。

上飲羊乳佳。《食療》取羖羊生乳含。

《千金》治小兒口瘡,不得吮乳方。

大青(十八銖),黃連(十二銖。《千金翼》用二兩)

上二味㕮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一服一合,日再夜一。

《千金》又方

臘月豬脂(一斤),蜜(二升),甘草(炙,如指大三寸)

上三味合煎相得。含如棗大,稍稍咽之,日三。

《千金》又方

上用礬石如雞子大,置醋中。塗兒足下,二七遍愈。

《千金》治小兒心熱,口為生瘡、重舌、鵝口方。

上用柘根銼五升,無根弓材亦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去滓,更煎。取五合,細細敷之,數數為之良。

《千金》治口瘡白漫漫方。

上取桑汁,先以父發拭口,以桑汁塗之。

《千金翼》治口中瘡,咽喉塞不利,口燥膏方。

豬膏,白蜜(各一斤),黃連(一兩,切)

上三味合煎,去滓,令相得。含如半棗,日四、五,夜二。

《千金翼》治積年口瘡不瘥,,薔薇湯,方

上用薔薇根一升,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含之久久,極即吐之,定、更含。少少入咽亦佳。夜未睡以前亦含之,三日不瘥,更令含之,瘥為度。驗秘不傳也。

《千金翼》治口中瘡,身體有熱氣痱瘰。薔薇丸,方

薔薇根,黃芩,鼠李根,當歸,葛根,白蘞,石龍芮,黃柏,黃耆,芍藥,續斷,黃連(各一兩),栝蔞根(二兩)

上一十三味末之,煉蜜和丸如梧子大。十丸,日三服。《千金》無黃連。

《外臺》:《救急》療小兒口瘡方。

上以蛇蛻皮水漬令濕軟,拭口內瘡,一兩遍即瘥。

《外臺》劉氏療小兒口瘡方。

黃柏皮(一兩,切),烏豆(一升)

上二味,以水二升,煮取兩合,去滓,重煎如錫,入少許龍腦研和,敷之甚良。

《宮氣方》主小兒口瘡通白芨風疳瘡蝕透者。

上以白殭蠶炒令黃色,拭去蠶上黃肉毛,為末,用蜜和,敷之立效。

《宮氣方》治小兒口瘡及風疳瘡等。

上用晚蠶蛾細研,貼瘡上妙。

《宮氣方》治小兒口瘡。

上用角蒿灰貼瘡上。

《圖經》主小兒口中熱瘡方。

上用故錦燒作灰,研為末,敷口瘡上。

《聖惠》治小兒口瘡,多睡,吐乳。龍膽丸,方

龍膽(去蘆頭),川大黃(銼碎,微炒),茵陳(各一分),人參(去蘆頭),梔子仁,川朴硝,郁李仁(湯浸,去皮,微炒。各半兩)

白話文:

[口瘡第一]

《巢氏病源》說:小孩子口瘡是因為血氣旺盛,加上照顧過於溫熱,心裡有外來的熱邪,熱往上熏到上焦,所以嘴巴才會長瘡。

《千金翼》說:凡是口瘡,要忌吃鹹膩的食物和熱麵食、乾棗等,應該只吃清淡的甜粥,不要吃醃製的鹹菜,三天就會好。另外,嘴巴或臉上長出息肉,越長越大,可以用刀割開讓膿流出來就會好。

《嬰童寶鑑》說:小孩子的口瘡是因為心臟積熱,熱往上跑到嘴巴所以才長瘡。

《葛氏肘後》有個小兒口瘡的藥方:把葵菜燒成灰,敷在瘡上效果很好。

《葛氏肘後》支太醫有個小兒口瘡的藥方:用桑白皮汁、生地黃汁和赤蜜各一半混合,慢慢地仔細塗在小孩子的嘴巴裡就會好。

《葛氏肘後》有個口瘡不能喝奶的藥方:喝羊奶最好。《食療》建議用母羊的生乳含在嘴裡。

《千金》有個治療小兒口瘡不能吸吮乳汁的藥方:用大青(十八銖)、黃連(十二銖。《千金翼》用二兩),把這兩味藥搗碎,用水三升煮到剩一升二合,每次喝一合,一天喝兩次,晚上喝一次。

《千金》還有個藥方:用臘月的豬油(一斤)、蜂蜜(二升)、炙甘草(像手指頭一樣粗三寸長),把這三味藥一起煮到融合,含在嘴裡像棗子一樣大,慢慢吞下去,一天三次。

《千金》還有個藥方:用像雞蛋一樣大的礬石放在醋裡,塗抹在小孩的腳底,塗兩七遍就會好。

《千金》有個治療小孩心熱、嘴巴長瘡、重舌、鵝口的藥方:用柘樹根切碎五升,沒有根的弓材也可以,用水五升煮到剩二升,去掉渣滓,再煎到剩五合,仔細地塗在患處,多塗幾次效果很好。

《千金》有個治療口瘡白茫茫一片的藥方:用桑樹汁,先用父親的頭髮擦拭口中,再塗上桑樹汁。

《千金翼》有個治療口中生瘡、咽喉阻塞不通、口乾的藥膏:用豬油、白蜜各一斤,黃連切碎一兩,把這三味藥一起煎,去掉渣滓,使之融合,含在嘴裡像半個棗子大小,一天含四、五次,晚上含兩次。

《千金翼》有個治療多年口瘡不癒的薔薇湯藥方:用薔薇根一升,用水七升煮到剩三升,去掉渣滓,含在嘴裡久一點,到極限就吐掉,再含一次,也可以少量吞下去。晚上睡覺前也含一下,三天不好,繼續含,直到好為止。這是驗方,秘而不傳。

《千金翼》有個治療口中生瘡,身體有熱氣、痱子、淋巴結腫大的薔薇丸藥方:用薔薇根、黃芩、鼠李根、當歸、葛根、白蘞、石龍芮、黃柏、黃耆、芍藥、續斷、黃連各一兩,栝蔞根二兩,把這十三味藥磨成粉末,用煉過的蜂蜜和成丸子,像梧桐子一樣大,每次吃十丸,一天吃三次。《千金》這個藥方沒有黃連。

《外臺》的《救急》有個治療小兒口瘡的藥方:用蛇蛻的皮浸泡在水中,使其濕軟,擦拭口中的瘡,擦一兩遍就會好。

《外臺》劉氏有個治療小兒口瘡的藥方:用黃柏皮切碎一兩,烏豆一升,把這兩味藥用水二升煮到剩兩合,去掉渣滓,再煮濃稠像錫一樣,加入少許研磨的龍腦混合,敷在患處效果很好。

《宮氣方》主治小兒口瘡,特別是白芨風疳瘡侵蝕穿透的:用炒到黃色的白殭蠶,擦去蠶上的黃色肉毛,磨成粉末,用蜂蜜調和,敷在患處立即見效。

《宮氣方》治療小兒口瘡及風疳瘡等:用晚蠶蛾磨成細末,貼在瘡上效果很好。

《宮氣方》治療小兒口瘡:用角蒿灰貼在瘡上。

《圖經》主治小兒口中熱瘡的藥方:用舊的絲織品燒成灰,磨成粉末,敷在口瘡上。

《聖惠》有個治療小兒口瘡、多睡、吐奶的龍膽丸藥方:用龍膽(去掉蘆頭)、川大黃(切碎,稍微炒過)、茵陳各一份,人參(去掉蘆頭)、梔子仁、川朴硝、郁李仁(用熱水泡過,去掉皮,稍微炒過)各半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