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昉

《幼幼新書》~ 卷第十三 (4)

回本書目錄

卷第十三 (4)

1. 中風痙第四

《巢氏病源》小兒風痙候:小兒風痙之病,狀如癇而背脊、頸項強直,是風傷太陽之經。小兒解脫或臍瘡未合,為風所傷,皆令發痙。

白話文:

《巢氏病源》所描述的小兒風痙候症狀:小兒風痙症狀類似癲癇,背脊和頸項僵直,是風邪侵犯太陽經的緣故。小兒出生後臍帶脫落或臍瘡未癒合,被風邪侵襲,都可能導致發痙。

《千金》論曰:溫病熱入腎中亦為痙,小兒病癇熱盛亦為痙。凡風瘄、暴屍厥及鬼魘不寤皆相似,宜精察之。故經言:久厥則成癇。是以知似也。

白話文:

《千金》中說:溫病熱邪進入腎臟也會引起痙攣,小孩子的疾病癇病熱邪旺盛也會引起痙攣。凡是風瘄、暴屍厥以及鬼魘不醒的症狀都相似,應該仔細觀察。所以經書中說:久厥就會變成癇病。從而瞭解他們的相似性。

《千金》又論曰:太陽中風,重感於寒濕則變痙也。痙者,口噤不開,背強而直,如發癇之狀;搖頭馬鳴、腰反折。須臾十發,氣息如絕,汗出如雨,時有脫。易得之者,新產婦人及余瘡血脈虛竭;小兒臍風、大人涼濕,得痙風者皆死。溫病熱盛入腎,小兒癇熱盛皆痙。痙、喑、厥、癲皆相似,故久厥成癲。

白話文:

《千金》又論述說:太陽中風,受到寒濕的嚴重影響就會轉變成痙攣。痙攣的症狀是:口緊閉不能張開,背部僵硬挺直,像癲癇發作的樣子;搖頭馬鳴,腰部反折。一會兒發作十次,氣息好像要斷絕,汗水像雨水一樣流出,有時會昏迷。容易得痙攣的是:新產婦和其它瘡口血脈虛弱的人;小兒臍風、成年人因受涼濕而得痙攣風的人都會死亡。溫熱病的熱盛進入腎臟,小兒癇熱盛都會痙攣。痙攣、喑啞、昏厥、癲癇的症狀都相似,所以長期的昏厥會變成癲癇。

審察之,其重者,患耳中𤚩𤚩痛,皆風入腎經中也,不治流入腎,則喜卒然體痙直如死。皆宜服小續命湯兩、三劑也。若耳痛腫生汁,作癰癤者,乃無害也,惟風宜防耳。針耳前動脈及風府,神良。

白話文:

仔細診察,症狀嚴重的患者,患有耳朵疼痛、耳中脹痛,都是風邪侵犯腎經所致。如不治療,風邪流入腎臟,就會突然抽搐、身體僵直,像是死亡了一般。這些患者都應該服用小續命湯兩、三劑。如果耳朵疼痛、腫脹,並產生膿汁,形成瘡瘍癤腫的,則無害處,只需注意防風。針刺耳前動脈和風府穴,效果很神奇。

茅先生:小兒有因癇失調而傳變候,雙目上視,都不見黑睛,渾身強直。或反張如死屍,或似角弓,五硬下黑血。此候因癇甚卻變痙,調理即依癇病。如吐痢不止,死候。大凡此候,十中無一,且圖知候也。

《千金翼》療小兒賊風急痙方。

鐵屑炒使極熱,投酒中飲之。

白話文:

茅先生說:小孩子若有癲癇失調症狀,雙眼向上看,都不見眼珠,全身強直僵硬。嚴重時會反張如死屍般,或是像弓箭般僵彎,五官僵固流出黑色的血液。若出現這些症狀,是因癲癇嚴重轉變為抽筋痙攣,可依癲癇來治療。如果嘔吐、腹瀉不止,那就是死亡的徵兆。總的來說,這樣的情況是罕見的,但可以參考認識這樣的症狀。

《聖惠》治小兒中風痙,項強,腰背硬,四肢拘急,牙關緊,神思昏悶。硃砂散方

白話文:

《聖惠方》中記載的治療小兒中風痙攣、項強、腰背僵硬、四肢拘急、牙關緊閉、神志昏悶的方劑。

硃砂散方:

  1. 硃砂一兩,研細。

  2. 水銀一兩,研細。

  3. 雄黃一兩,研細。

  4. 石膽一兩,研細。

  5. 麝香三錢,研細。

  6. 丁香二錢,研細。

  7. 乳香二錢,研細。

  8. 沒藥二錢,研細。

  9. 冰片二錢,研細。

  10. 蟾酥一錢,研細。

將所有藥材混合均勻,用絹布包好,懸掛在陰涼通風處,風乾後研磨成細粉。

使用方法:取適量藥粉,用溫水或米湯調和,給小兒服用。每日可服用一至二次。

硃砂(三分),雀兒飯甕(五枚),蠍尾(二、七枚),晚蠶蛾(十枚),白附子(二枚,炮裂,為末)

白話文:

硃砂(三分)

雀兒飯甕(五枚)

蠍尾(二、七枚)

晚蠶蛾(十枚)

白附子(二枚,炮裂後磨成粉末)

上藥件都研令勻細。不計時候,以薄荷酒調下一字。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聖惠》治小兒中風痙,牙關緊急,項背強直,及一切驚癇。牛黃丸方

白話文:

將藥材全部研磨均勻細膩。不論何時,用薄荷酒調服。根據兒童的年齡和體重調整服用量。

《聖惠》方用於治療小兒中風引起的抽搐、牙關緊閉、頸部背部僵硬以及所有類型的驚厥症狀。使用牛黃丸。

牛黃,天竺黃,雄黃(各細研),腦麝(研入),犀角(屑),乾蠍(微炒),水銀(入棗肉,研星盡),附子(炮裂,去皮臍。以上各一分),硃砂(細研,水飛過),天麻(微炙),白殭蠶(微炒),蟬殼(微炒),桑螵蛸(微炒),羚羊角(屑),香附子,白附子(炮裂),羌活,獨活,蔓荊子,麻黃(去根節),野狐肝(微炙。以上各半兩),烏蛇(一兩,酒浸,去皮骨,炙微黃)

白話文:

牛黃、天竺黃、雄黃(各研磨成細粉),腦麝(研磨成粉,加入其中),犀角(研磨成細屑),乾蠍(稍微炒過),水銀(放入棗肉中,研磨至水銀消失),附子(炮製裂開,去除外皮和肚臍。以上各一錢),硃砂(研磨成細粉,用水漂洗過),天麻(稍微炙烤過),白殭蠶(稍微炒過),蟬殼(稍微炒過),桑螵蛸(稍微炒過),羚羊角(研磨成細屑),香附子,白附子(炮製裂開),羌活,獨活,蔓荊子,麻黃(去除根和節),野狐肝(稍微炙烤過。以上各半兩),烏蛇(一兩,浸泡在酒中,去除皮和骨頭,炙烤至微黃)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同研令勻,煉蜜和丸如麻子大。不計時候,以薄荷酒研下三丸。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聖惠》治小兒中風痙及天瘹,驚癇,一切諸風。烏蛇丸方

白話文:

把上文提到的藥材研磨成細末,加入研磨好的藥粉中,一起研磨均勻,最後用蜂蜜和成丸狀,丸子大小要像麻子一樣。在任何時間空腹時,用薄荷酒送服三顆藥丸。根據孩童大小適當增減服用量。

烏蛇(一兩,酒浸,去皮、骨,炙令微黃),天漿子(二十枚,去殼),乾蠍(一分,微炒),黑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天南星,白附子(並炮裂),天麻(微炙),防風(去蘆頭),半夏(泡洗七次,去滑。各半兩)

以上九味都以酒浸,七日後取出焙乾,搗羅為末。

牛黃,腦麝,硃砂,雄黃(以上四味同研如粉。各一分)

白話文:

烏蛇(一兩,用酒浸泡,去除皮和骨,烤至微黃),天漿子(二十枚,去除外殼),乾蠍子(一分,微炒),黑附子(一兩,炮製直至裂開,去除皮和臍),天南星,白附子(均炮製直至裂開),天麻(微烤),防風(去除蘆頭),半夏(浸泡清洗七次,去除滑膩成分,各半兩)。

上件藥都研令勻,用糯米飯和丸,如黍米大。不計時候,用薄荷湯下三丸。量兒大小以意加減服之。

《聖惠》治小兒中風痙,及驚癇諸風,手足搐搦不定。烏犀丸方

白話文:

把上文的藥材全部研磨均勻,之後用糯米飯將藥材和在一起做成藥丸,每個藥丸的大小要像小米粒。服用時不限於固定時間,但每次需要用薄荷茶送服三丸。根據小孩大小適當增減藥丸的數量。

烏犀角(屑),天南星,白附子(並炮裂),乾蠍(微炒),天麻(各一分),白花蛇(半兩,酒浸,去皮骨,炙令微黃)

以上六味搗,羅為末,以無灰酒一小盞同入銀器內,煎令稠,則入後藥:

白話文:

烏犀角(研磨成粉末),天南星,白附子(都經過烘烤裂開),乾蠍子(稍微炒一下),天麻(每種各一份),白花蛇(半兩,用酒浸泡,去除皮和骨,烤至微黃)。

牛黃,腦麝(並研細),膩粉,水銀(用少棗瓤研令星盡,以上各一分),硃砂(半兩,細研,水飛過),虎睛(一對,酒浸,微炙)

白話文:

牛黃、麝香(研磨成細粉)、珍珠粉、水銀(用少許棗子核磨成沒有顆粒狀,以上各按一分的量)、硃砂(半兩,研細,用水中飛過)、虎眼(一對,浸泡於酒中,稍稍烘乾)。

上件藥七味,都研為末;入前藥煎,和丸如麻子大。不計時候,用竹瀝下三丸。量兒大小以意加減服之。

《聖惠》治小兒中風痙及天瘹、驚邪、風癇。白殭蠶丸方

白話文:

以上七種藥物,研磨成細粉末;加入之前的藥汁中煎煮,並混合製成如麻子般大小的藥丸。不限時間,每次用竹瀝送服三丸。根據兒童的大小,酌量增減藥物服用量。

白殭蠶(微炒),白附子(炮裂。各一兩),乾蠍(一分,微炒),烏蛇(酒浸,去皮、骨,炙令微黃),天南星(炮裂),硃砂(細研,水飛過。各半兩)

白話文:

  1. 白殭蠶(略微炒過)

  2. 白附子(焙烤後爆裂。各一兩)

  3. 乾蠍子(一分,略微炒過)

  4. 烏蛇(用酒浸泡,去除皮和骨頭,烘烤至微黃)

  5. 天南星(焙烤後爆裂)

  6. 硃砂(研磨細緻,並用水淬過。各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都研令勻,以粳米飯和丸如麻子大。不計時候,以薄荷溫酒下三丸。量兒大小以意加減服之。

白話文:

將上面所列的藥物搗成細粉,全部研磨均勻,用粳米飯和丸,丸的大小如麻子。不限時間,用薄荷溫酒送下三丸。根據孩子的年齡和大小酌情加減服用。

張渙,通聖散,治小兒中風痙病方。

白附子(半兩),蠍尾(二十一枚),天漿子,晚蠶蛾(各一十四枚)

以上搗,羅為細末。次入:硃砂(一分,細研,水飛),麝香(一錢,研)

上件拌勻,細研。每服一字至半錢,薄荷湯調入酒一滴,同調下。

張渙,烏犀煎,治小兒痙病,心肺中風並宜服之。

烏犀角(屑,一兩),天南星(微炮),天麻,白附子,白花蛇(酒浸,去皮骨,炙黃),蠍梢(各半兩)

白話文:

張渙的通聖散,用於治療小兒中風引起的痙攣病症。

配方包括:白附子(半兩),蠍尾(二十一枚),天漿子和晚蠶蛾(各一十四枚)。

將上述材料搗碎並篩成細末。接著加入:硃砂(一分,需細細研磨並用水飛法處理),麝香(一錢,研細)。

將所有成分混合均勻,研細。每次服用量為一字至半錢,用薄荷湯調和並加入一滴酒一同服用。

張渙的烏犀煎,適用於治療小兒痙攣病,對於心肺中風也適合使用。

配方包括:烏犀角(刮屑,一兩),天南星(輕微炮製),天麻,白附子,白花蛇(先用酒浸泡,去除皮骨後烤至黃色),以及蠍梢(各半兩)。

上件為細末,用無灰酒兩大盞,入銀器中,慢火熬成膏如皂皂大。每服一粒,點麝香湯化下。

白話文:

將上一件藥材研磨成細末,加入兩大杯無灰酒,放入銀器中,用小火慢慢熬煮成膏狀,像肥皂一樣大。每次服用一粒,用麝香湯化開服用。

張渙又方,狐肝膏

桑螵蛸(微炒),麻黃(去根節,秤),蔓荊子,烏蛇肉(酒浸一宿,焙乾),羌活,獨活(各一兩)

以上搗,羅為細末,次入:硃砂(半兩),牛黃,麝香(並細研。各一分)

白話文:

張渙的另一個方子,狐肝膏:

材料包括:桑螵蛸(稍微炒過),麻黃(去掉根部和節,秤量),蔓荊子,烏蛇肉(用酒浸泡一夜後烘乾),羌活,獨活(以上每種各一兩)。

將上述材料搗碎並篩成細末,然後加入硃砂(半兩),牛黃,麝香(各自細細研磨,每種各一分)。

上件都拌勻,用野狐肝半具,石臼中同搗三、二百下成膏,如皂皂大。每服一粒,用薄荷自然汁,入酒三、兩點同化下。

張渙又方,奪命散

白話文:

將以上所有材料都攪拌均勻,再用半個野狐狸的肝臟,於石臼中共同搗三、兩百下,搗成膏狀,像肥皂般大小。每次服用一粒,用薄荷自然汁,混合三、兩點酒一同服用。

麻黃(去根節,秤),干全蠍(各一分),干蛇頭(一個,酒浸,炙黃),蜈蚣(一條赤頭者,酥炙黃),草烏頭(大者一枚,炮去皮)

白話文:

1. 麻黃(去根節,稱)

麻黃,去掉它的根部和節,稱重。

2. 幹全蠍(各一分) 乾燥的全蠍,各一份。

3. 幹蛇頭(一個,酒浸,炙黃) 乾燥的蛇頭,一個,浸泡在酒中,炙烤至黃色。

4. 蜈蚣(一條赤頭者,酥炙黃) 一條赤頭蜈蚣,用酥油炙烤至黃色。

5. 草烏頭(大者一枚,炮去皮) 大顆的草烏頭,一顆,用火炮製,去除皮。

以上搗,羅為細末。次用:硃砂(一分),牛黃,腦子(各一錢,並研細)

上件一處拌勻,研極細。每服一字,溫酒調下。

張渙又方,天南星膏

天南星(一兩,研為細末,用慢火酒熬成膏),赤頭蜈蚣(酥炙),烏稍蛇(酒浸,焙乾),全蠍(各半兩)

以上三味為細末,次用:硃砂(一兩,細研,水飛),牛黃,麝香(並細研。各一分)

白話文:

將上述材料搗碎,過篩成細末。接著使用:硃砂(一分),牛黃,冰片(各一錢,都要研磨得很細)。

將這些成分混合均勻,研磨至非常細。每次服用一小撮,用溫酒調服。

張渙的另一個方子,[天南星膏]

天南星(一兩,研磨成細末,用慢火和酒熬製成膏狀),紅頭蜈蚣(用酥油烤炙),烏梢蛇(用酒浸泡後烘乾),全蠍(各半兩)

把上面這三種材料研磨成細末,然後再加入:硃砂(一兩,細細研磨並用水漂洗),牛黃,麝香(都細細研磨。各一分)。

上件用天南星膏子通拌勻,於石臼中搗成膏。每服一皂皂大,用薄荷自然汁,入酒一滴同化下。

白話文:

將上等的藥材與天南星膏子混合均勻,放入石臼中搗成膏狀。每次服用一皁皁大小的劑量,加入薄荷的天然汁液和一滴酒,一起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