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幼新書》~ 卷第三十一 (13)
卷第三十一 (13)
1. 㿗疝第五
白蒺藜(微炒,去刺),香豉(微炒,各半兩),鼠婦,䗪蟲(微炙),川大黃(銼,微炒),桂心,細辛(各一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一、二歲兒每服以溫酒調下半錢,早晨、晚後各一服。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聖惠》治小兒陰㿗腫脹,木香散,方
木香,白蒺藜(微炒,去刺),地膚子,昆布(洗,去鹹味),枳殼(麩炒微黃,去瓤),槐子(各一分),狐陰(一具,用斷炙令焦黃。)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一、二歲兒空心以粥飲調下半錢,晚後再服。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聖惠》治小兒陰㿗,日夜疼痛。桃仁丸,方
桃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微炒),川大黃(銼,微炒),赤芍藥,防葵,赤茯苓(各半兩),半夏(湯浸七遍,去滑),桂心,川椒(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各一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綠豆大。三歲兒每於食前以溫酒下五丸。看兒大小以意加減。
《聖惠》治小兒陰㿗腫大不消方。
上用硼砂一分,以水研化,塗之立效。
《譚氏殊聖方》:小兒疝氣胎中積,漸大深疑救療難。往往卻成腎疳病,遍身瘦弱不堪觀。求取珍珠並石燕,自然銅共續隨研。蝸牛青黛滑石等,膠清和作黍黃元。冷茴香湯下三粒,一朝兩服心安痊。
青金丹
珍珠(末,二分),石燕(末),自然銅(末),青黛,滑石(各三錢),續隨子(二百粒,去皮,研末用之),蝸牛(二十七個,去殼用)
上為末,以膠清和丸黍米大,茴香湯下三粒。
《譚氏殊聖》治小兒疝氣方。
上用車前子根苗,令乾,生為末。每服一錢,煎紅撲兒酒下。
《嬰孺》治小兒㿗,薏苡散,方
薏苡仁,赤芍藥,土瓜根,黃芩,蛇銜草,桔梗,蛇床子(各三兩)
上為末,先食,酒服方寸匕。十日瘥。
《嬰孺》治㿗方。
上取柳枝如腳大指,三尺,二十枝。投水中煮令熱。以故布氈掩腫處,取熱柳枝更互柱之,如此取瘥乃止。
《嬰孺》又方
狐陰(一具,碎,干炙),蜚生蟲(十四個,炒),附子(十三分,炮),桂心,乾薑,細辛(各二分),蒺藜,硝石(各三分)
上為末,蜜丸大豆大。四、五歲兒飲服七丸,日進三服。
《嬰孺》治少小陰㿗氣疝,發作有時。芍藥丸,方
芍藥,茯苓(各三分),大黃(二分),半夏(一分,洗),桂心,胡椒(汗。各半分)
上為末,蜜丸。酒下大豆大十丸,日進三服。
《嬰孺》治小兒狐疝、大人㿗。人參散,方
人參,鹽豉(各三分),鼠婦,䗪蟲(各一分。炙),大黃,細辛,桂心(各半兩)
上為末,酒服,為四服,日三。新生兒量與之。一方云:有葶藶子,無桂心。
張銳《雞峰方》治惡毒腫,或著陰卵,或偏著一邊,疼痛攣急,牽引少腹不可忍方。
白話文:
[㿗疝第五]
藥方一:
白蒺藜(稍微炒過,去除刺)、香豉(稍微炒過),各用半兩。再加入鼠婦、䗪蟲(稍微烤過)、川大黃(切碎,稍微炒過)、桂心、細辛,各一分。
將以上藥材搗碎,研磨成細散。一到兩歲的嬰兒,每次用溫酒調服半錢,早晚各一次。用藥量可根據嬰兒的大小酌情增減。
藥方二:
木香、白蒺藜(稍微炒過,去除刺)、地膚子、昆布(洗淨,去除鹹味)、枳殼(用麩皮炒至微黃,去除瓤)、槐子,各一分。再加上狐陰(一個,切斷後烤至焦黃)。
將以上藥材搗碎,研磨成細散。一到兩歲的嬰兒,空腹用粥水調服半錢,晚上再服一次。用藥量可根據嬰兒的大小酌情增減。
藥方三:
桃仁(三分,用熱水浸泡,去皮尖、雙仁,稍微炒過)、川大黃(切碎,稍微炒過)、赤芍藥、防葵、赤茯苓,各半兩。再加上半夏(用熱水浸泡七次,去除黏滑)、桂心、川椒(去除果核及未開裂的,稍微炒過,去除汗液),各一分。
將以上藥材搗碎,研磨成末,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製成如綠豆大小的藥丸。三歲的兒童,每次飯前用溫酒送服五丸。用藥量可根據兒童的大小酌情增減。
藥方四:
硼砂一分,用水研磨化開,塗抹在患處,效果迅速。
藥方五:
小兒疝氣是胎裡帶來的,逐漸長大後病情加重,難以治療。常常會變成腎疳病,導致全身消瘦,難以忍受。應當尋找珍珠、石燕,加上自然銅和續隨子一起研磨。再加入蝸牛、青黛、滑石等,用膠清調和,製成如黍米大小的藥丸。用冷茴香湯送服三粒,早晚各一次,即可痊癒。
藥方六:
珍珠(磨成粉末,二分)、石燕(磨成粉末)、自然銅(磨成粉末)、青黛、滑石,各三錢。續隨子(兩百粒,去皮,研磨成粉末),蝸牛(二十七個,去除外殼)。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膠清調和,製成如黍米大小的藥丸,用茴香湯送服三粒。
藥方七:
用車前子的根和苗,曬乾,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用煎好的紅撲兒酒送服。
藥方八:
薏苡仁、赤芍藥、土瓜根、黃芩、蛇銜草、桔梗、蛇床子,各三兩。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飯前用酒送服一勺。十天可以痊癒。
藥方九:
取柳樹枝,像腳的大拇指一樣粗,三尺長,二十根。放入水中煮熱,用舊布或毛氈蓋住腫脹的部位,然後用熱柳枝交替地熨燙,直到痊癒為止。
藥方十:
狐陰(一個,搗碎,烘烤至乾)、蜚生蟲(十四個,炒過)、附子(十三分,炮製過)、桂心、乾薑、細辛,各二分。再加上蒺藜、硝石,各三分。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蜂蜜調和,製成如大豆大小的藥丸。四五歲的兒童,每次用熱水送服七丸,一天服用三次。
藥方十一:
芍藥、茯苓,各三分。大黃(二分)、半夏(一份,洗淨)、桂心、胡椒(去汗),各半分。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蜂蜜調和,製成藥丸。用酒送服如大豆大小的藥丸十粒,一天服用三次。
藥方十二:
人參、鹽豉,各三分。鼠婦、䗪蟲(各一分,烤過)、大黃、細辛、桂心,各半兩。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酒送服,分為四次,一天服用三次。新生兒根據情況酌情給予。另一種說法是:有葶藶子,沒有桂心。
藥方十三:
治療惡毒腫痛,可能長在陰囊上,也可能只長在一邊,疼痛劇烈,牽扯到下腹部,難以忍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