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幼新書》~ 卷第三十一 (3)
卷第三十一 (3)
1. 蟲動第一
上為末,蜜丸梧子大。夜臥、晨起以苦酒漿服七丸,日進三服,以知為度。此方貫眾主白蟲,殭蠶主弱蟲,雚蘆主長蟲,狼牙子主胃蟲,蕪荑主肉蟲,石蠶主蛔蟲,雷丸主赤蟲,蜀漆主肉蟲,厚朴主肺蟲。
夫九蟲一曰伏蟲,廣一寸,長四寸;二曰長蟲,名蛔蟲,長一尺,貫心害人;三曰白蟲,長一寸;四曰肉蟲,如爛杏,令人煩滿;五曰肺蟲,如蠶形,令人咳逆;六曰胃蟲,如蝦蟆,令人嘔逆吐;七曰弱蟲,如瓜瓣,令人多唾煩滿;八曰赤蟲,狀如生肉,令人腹中鳴;九曰蟯蟲,狀如瘑蟲,令人下部癢。悉主之,累試大驗。
錢乙安蟲散方
胡粉(炒黃),檳榔,川楝子(去皮核,秤),鶴蝨(炒黃。各二兩),白礬(一分,鐵器內火上熬枯,秤)
上件為細末,每服一字,大者半錢,溫米飲調下,痛時服。《博濟》名鶴蝨散方
錢乙安蟲丸,治上中二焦虛,或胃寒蟲動及痛。又名,苦楝丸方
乾漆(三分,杵碎,炒煙出盡),雄黃(一分),巴豆霜(一錢)
上為細末,麵糊丸黍米大。看兒大小與服,取棗引石榴根煎湯下。痛者煎苦楝根湯下,或蕪荑湯下五、七丸至三、二十丸,發時服。
錢乙又方,蕪荑散
白蕪荑(去扇,秤),乾漆(炒。各等分)
上為細末。每服一字、半錢或一錢,米飲調下,發時服。古方杜壬《養生必用》方同,杜亦治胃寒蟲上。
錢乙附方,治小兒蟲咬,心痛欲絕。
五靈脂(末,二錢匕),白礬(半錢,水飛)
上同研,每服一、二錢,水一盞,煎至五分溫服,無時,當吐出蟲。
張渙,黃金散方,專治吐利後蟲動。
乾漆(一兩),白蕪荑(半兩),肉豆蔻(半兩)
以上搗,羅為細末,次用:水磨精明雄黃(三分,細研)
上件都研令極細,拌勻,每服半錢,煎蔥白湯,入生油一點同調下,須調令勻熟。藥冷,即再溫。動,乳煎。
張渙,黑金散,每於蟲煩以前服之。得眠睡為驗。
乾漆(二兩),肉桂(一兩),草豆蔻,石榴根,水磨精明雄黃(各半兩)
上件於瓦器中燒存性,搗、羅為細末,乳缽內研極細。每服一字至半錢,研入麝香少許,煎粟米飲調下。量兒大小加減。
張渙,補胃膏,治有蟲心腹痛甚,不可忍者。
高良薑(微炮),肉桂(刮去皮。各一兩),肉豆蔻,乾漆(燒存性),烏梅肉(炒乾。各半兩)
上件搗,羅為細末,煉蜜和丸如雞頭大。每服一粒至二粒,米飲化下,乳食前。
張渙,烏梅丹,久痢蟲動及傷寒蛔厥,並宜服之。
烏梅肉(一百枚,炒焦),川黃連(三兩),當歸(洗,焙乾),乾薑(各二兩),附子(炮製,去皮臍),細辛,桂心(去皮),人參(去蘆頭),蜀椒(揀去閉目、雙仁者,炒香熟出汗),黃柏(各一兩)
白話文:
蟲動第一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蜂蜜調和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天晚上睡覺前和早上起床後,用苦酒(酸味的酒)或米漿送服七顆藥丸,一天服用三次,以身體感覺為準。這個藥方中,貫眾主要治療白色蟲,殭蠶主要治療弱蟲,雚蘆主要治療長蟲,狼牙子主要治療胃蟲,蕪荑主要治療肉蟲,石蠶主要治療蛔蟲,雷丸主要治療赤蟲,蜀漆主要治療肉蟲,厚朴主要治療肺蟲。
這九種蟲分別是:第一種叫伏蟲,寬一寸,長四寸;第二種叫長蟲,也就是蛔蟲,長一尺,會鑽到心臟危害人體;第三種叫白蟲,長一寸;第四種叫肉蟲,像爛杏子,會讓人感到煩躁腹脹;第五種叫肺蟲,像蠶的形狀,會讓人咳嗽不止;第六種叫胃蟲,像蛤蟆,會讓人噁心嘔吐;第七種叫弱蟲,像瓜瓣,會讓人多唾液煩躁腹脹;第八種叫赤蟲,像生肉,會讓人腹中作響;第九種叫蟯蟲,像疥瘡的蟲子,會讓下體瘙癢。這些藥方都可以治療這些蟲,多次試驗效果都很好。
錢乙安蟲散方
將胡粉(炒黃)、檳榔、川楝子(去皮核,秤)、鶴蝨(炒黃,各二兩)、白礬(一分,在鐵器中用火熬乾,秤)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一字(古代劑量單位),大一點的孩童可服用半錢,用溫熱的米湯調服,疼痛發作時服用。《博濟》中稱為鶴蝨散方。
錢乙安蟲丸,治療上中二焦虛弱,或是胃寒蟲動以及疼痛。也叫苦楝丸方。
將乾漆(三分,搗碎,炒至煙出盡)、雄黃(一分)、巴豆霜(一錢)研磨成細末,用麵糊製成黍米大小的藥丸。根據孩童的大小給予服用,用紅棗和石榴根煎的湯送服。若疼痛,則用苦楝根煎的湯送服,或用蕪荑湯送服五到七丸,至三到二十丸,在發作時服用。
錢乙另一個藥方,蕪荑散。
將白蕪荑(去翅,秤)、乾漆(炒,各等份)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一字、半錢或一錢,用米湯調服,在發作時服用。古方杜壬《養生必用》的藥方相同,杜壬也用此方治療胃寒蟲引起的疾病。
錢乙附加藥方,治療小兒蟲咬引起的心痛欲絕。
將五靈脂(末,二錢匕)、白礬(半錢,用水溶解)一起研磨。每次服用一、二錢,用水一碗煎至剩一半,溫服,沒有時間限制,應該會吐出蟲。
張渙,黃金散方,專門治療腹瀉後蟲動。
將乾漆(一兩)、白蕪荑(半兩)、肉豆蔻(半兩)搗碎,篩成細末,再用:水磨精明雄黃(三分,細磨)
將以上藥材都研磨到極細,混合均勻,每次服用半錢,用蔥白湯煎煮,加入一點生油一同調服,必須攪拌均勻。藥冷了就再加熱。若是蟲動,則用乳汁煎煮。
張渙,黑金散,在蟲子煩躁之前服用,能睡著就代表有效。
將乾漆(二兩)、肉桂(一兩)、草豆蔻、石榴根、水磨精明雄黃(各半兩)在瓦器中燒至存性,搗碎,篩成細末,再用乳缽研磨到極細。每次服用一字至半錢,加入少量麝香研磨,用小米粥調服,根據孩童的大小增減藥量。
張渙,補胃膏,治療因蟲引起的腹痛,痛到難以忍受。
將高良薑(微炒)、肉桂(刮去皮,各一兩)、肉豆蔻、乾漆(燒至存性)、烏梅肉(炒乾,各半兩)搗碎,篩成細末,用煉製的蜂蜜調和成雞頭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一到兩顆,用米湯化開服用,在吃奶或吃飯前服用。
張渙,烏梅丹,對久瀉不止引起的蟲動,以及傷寒引起的蛔蟲絞痛都適用。
將烏梅肉(一百枚,炒焦)、川黃連(三兩)、當歸(洗,焙乾)、乾薑(各二兩)、附子(炮製,去皮臍)、細辛、桂心(去皮)、人參(去蘆頭)、蜀椒(挑選去除閉眼、雙仁的,炒香至出汗)、黃柏(各一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