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昉

《幼幼新書》~ 卷第十三 (1)

回本書目錄

卷第十三 (1)

1. 卷第十三

(胎風中風),凡十門

2. 胎風第一

《聖惠》論:夫小兒在胎中之時,臟腑未具,神氣微弱,其母或調適失宜,食飲不節,嗔怒無度,舉動驚胎。或坐臥當風,或觸冒寒暑,腠理開泄,風邪所傷,入於胎中。兒生之後,邪氣在於臟腑,不得宣通;而又洗浴當風,包裹失度,冷觸臍帶,風傷四肢,乳哺不調,痰熱壅積。則令壯熱吐哯,睡里饒驚,心神不安,手足抽掣,身體強直,眼目反張,故號胎風。

若風熱不除,變成癇疾也。

《石壁經》三十六種內胎風候歌:

白話文:

《聖惠》裡提到:胎兒在母體中,臟腑尚未發育健全,神氣微弱,如果母親飲食起居不節制,生氣發怒,或是舉動驚嚇到胎兒。或因為坐臥當風,或觸犯了寒冷或暑熱,導致毛孔腠理打開,被風邪侵襲,進入胎中。孩子出生後,邪氣存留在臟腑中無法宣通;又因洗浴當風,包裹不當,導致臍帶受冷,風傷四肢,乳汁餵養不調,痰熱壅積。於是產生了高燒吐瀉、睡眠中哭鬧不安,心神不安,手足抽搐,身體僵直,眼睛上吊等症狀,所以稱為胎風。

人間此患太幽微,此患醫流必少知。一百日中同一氣,三周天度是胎期。子生身熱如湯潑,胎熱還因是母肥。腦額有瘡難得效,必因胎內與夫為。生瘡兩腳如穿爛,此去難推五歲期。一臘未經先撮口,兩拳雙握背腰齊,便知臟腑生邪毒。只限三朝骨肉離。男子握拳指歸里,女兒向外不堪醫。

白話文:

這種胎毒對人體有巨大的危害,但醫界很少有人知道。胎毒在母親懷孕期間就已經形成了,並且隨著胎兒的發育而增長。胎兒出生時,胎毒就會立刻發作,表現為高燒不退。這種高燒是由於胎兒體內有過多的熱氣造成的,而這些熱氣是母親肥胖引起的。胎毒主要表現為腦門和額頭上長瘡,而且很難治癒。這是由於胎兒在母親腹中時,與父親發生了性行為所造成的。胎毒還會導致胎兒的雙腳畸形,就像是被穿爛了一樣。這種胎毒通常在胎兒出生後五年內發作。如果胎兒出生後一年內沒有發作,那麼他就有可能活下來。如果胎兒出生後三天內沒有發作,那麼他就會死亡。男嬰胎毒發作時,會握緊拳頭,手指內扣。女嬰胎毒發作時,會向外伸展拳頭,難以醫治。

須看逆候難行藥,更求筋脈在中眉。眉裡有筋紅碧色,(一云青碧色。四十八候云:紅兼赤。)算來有命莫相疑。若有黑光千萬死,(《鳳髓經》云:眉裡赤紅。四十八候此一句云:黑綠若還兼青色。)此身何處覓良醫。

白話文:

必須注意逆向的脈象難以用藥治療,更要探求筋脈是否在中眉。眉毛裡有筋呈現紅色和碧綠色,(另一種說法:青碧色。四十八候中說:紅色兼有赤色。)推算命運有希望不要懷疑。眉毛裡出現黑色光芒的人會死,(《鳳髓經》說:眉毛裡出現赤紅色。四十八候這一句說:黑色綠色如果兼有青色。)此身何處才能找到良醫。

此產母食毒物或多飲酒,便胎氣熱。孩兒生下,一如湯潑,身赤有溜,氣常急者不治。或有白溜者亦然,過三歲則定。婦人八、九個月,有身尚未止房事,所以額上並腳上有瘡。其瘡雖較較而復發甚者,必主臍風、撮口,牙關緊急,受命亦短,不盡天年也。若生下孩兒,手大指握拳時,男子指在外,女子指在內則順也,逆者必死。

若眉中上下青紅鮮靜者生,若色不快則惡候,須節次看證候調理。

白話文:

  • 產婦在懷孕期間食用有毒的食物或過量飲酒,就會導致胎氣過熱。嬰兒出生後,就像被熱水燙過一樣,身體通紅,還有很多紅疹,經常大口喘氣。這種情況一般無法治癒。有些嬰兒出生時有白色紅疹,這種情況也類似,但通常在三歲後會自行痊癒。

  • 婦人懷孕八、九個月,還沒有停止房事,所以額頭和腳上會出現瘡。這些瘡雖然不大,但容易復發,而且情況嚴重的話,很可能會導致臍風、口噤、牙關緊閉,最終導致嬰兒夭折。

  • 男嬰出生後,如果大拇指握拳時,手指在外,則表示順產,而如果手指在內,則表示逆產,這種情況通常會導致嬰兒夭折。

《小兒形證論》四十八候胎風歌同。後云:此候如是頭長子,或母身大,或夏天抱惜過度,初生七、八日間發後看大拇指,男兒向外,女兒向里,更看赤脈在眉間,形證順則安,逆則死。多有醫人不識,呼作脾風者,誤也。可下蛜𧌴丸,(方見一切癇門中。)或大青丹。(方見急慢驚風門中。)三、五歲方進通經散。(方見本門。)

《聖惠》治小兒胎風搐搦,筋脈拘急,牙關或時緊硬。犀角丸方

白話文:

《小兒形證論》與四十八候胎風歌的症狀相似。之後說:這種症狀一般會使頭長的孩子,或母親身體肥胖,或夏天抱嬰兒過度,出生七、八天後發病,可以檢查大拇指,男孩拇指會向外,女孩拇指會向內,再看眉毛之間的赤脈,如果症狀順暢且正常,則安康,如果症狀逆亂,則死亡。許多醫生不認識這種病,把它叫做脾風,這是錯誤的。可以治療的方法有服用蛜螬丸、或大青丹,三、五歲時再服用通經散。

犀角屑,天南星(炮裂),白附子(炮裂),乾蠍(微炒),天麻,麻黃(去根節。各半兩),白花蛇(一兩,酒浸,去皮骨,炙令黃)

白話文:

  1. 犀角屑:犀牛角磨成的粉末。

  2. 天南星(炮裂):將天南星用火炮製後,裂開成小塊。

  3. 白附子(炮裂):將白附子用火炮製後,裂開成小塊。

  4. 乾蠍(微炒):將乾蠍子稍微炒一下。

  5. 天麻:一種中藥材,具有鎮靜、止痛等功效。

  6. 麻黃(去根節。各半兩):將麻黃的根和節去掉,取半兩。

  7. 白花蛇(一兩,酒浸,去皮骨,炙令黃):將白花蛇用酒浸泡,剝去皮和骨頭,烘烤至微黃。

以上七味搗,羅為末,用無灰酒二大盞攪令勻,於慢火上煎;旋添酒不住手攪,以酒盡為度。次入:牛黃,膩粉,硃砂,水銀(以棗肉研令星盡。各一分),麝香(半分),虎睛(一對,微炙),龍腦(一錢)

白話文:

將以上七種藥物搗碎,過篩成粉末,用兩大杯無灰酒攪拌均勻,在慢火上煎煮。不斷攪拌,直到酒完全蒸發為止。然後加入牛黃、膩粉、硃砂、水銀(用棗肉研磨,直至水銀完全分散。各取一份)、麝香(半份)、虎睛(一對,稍微烘烤)、龍腦(一錢)。

上件藥並細研,都入酒煎,膏內看硬軟和丸如綠豆大。不計時候,以竹瀝下三丸。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聖惠》治小兒胎風驚熱,手腳急強。天竺黃散方

白話文:

將上一種藥方研磨成細粉,全部放入酒中煎煮,將煮好的藥膏觀察硬軟度,搓成綠豆大小的藥丸。不分時間,使用竹瀝吞服三丸藥丸。根據兒童的身體大小調整藥丸的劑量。

天竺黃(細研),胡黃連,犀角屑,天麻(酒浸,焙乾),蟬殼(微炙。各一分),牛黃(半分,細研)

白話文:

天竺黃(研磨成細粉),胡黃連,犀角屑,天麻(用酒浸泡後,焙乾),蟬蛻(略微烘烤,各一份),牛黃(一半,研磨成細粉)

上件藥搗為散,都研令勻。不計時候,以新汲水調下一字,二歲以上加藥服之。

《聖惠》治小兒胎風驚熱,搐搦、心神煩亂或渴。牛黃散方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搗碎成粉末,混合均勻。不分時間,用新打的井水調服一錢,兩歲以上的兒童可以增加藥量服用。

《聖惠方》中治療小兒因胎風引起的驚熱、抽搐、心神不安或口渴的方劑,即牛黃散。

牛黃(細研,半分),人參(去蘆頭),甘草(炙微赤,銼),鬱金,川大黃(銼碎,微炒),硃砂(細研,水飛過),胡黃連(各半兩),真珠(末,一分)

白話文:

牛黃(細磨成粉,半兩),人參(去蘆頭),甘草(含住烘熱至稍微發紅後,切碎),鬱金,川大黃(切碎,略微炒過),硃砂(細研磨,用海水沖洗過),胡黃連(各半兩),真珠(研磨成粉末,一分)

上件藥搗,羅為細散,都研令勻。不計時候,以蜜水調下半錢。量兒大小以意加減服之。

《聖惠》治小兒胎風,心熱驚癇。硃砂散方

硃砂,牛黃,天竺黃,鐵粉(各一分),麝香(半分)

上件藥都研令細,每服以竹瀝調下半錢。不計時候,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聖惠》治小兒胎風驚熱。牛黃散方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搗碎,過篩成為細末,全部混合均勻。不論時間,用蜂蜜水調和半錢的藥末服用。根據孩子的年齡大小酌情增減用量。

《聖惠方》治療小兒胎風,心熱驚癇的硃砂散配方

硃砂,牛黃,天竺黃,鐵粉(各一份),麝香(半份)

將上述藥材全部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時用竹瀝水調和半錢的藥末。不論時間,根據孩子的年齡大小酌情增減用量。

《聖惠方》治療小兒胎風驚熱的牛黃散配方

牛黃,硃砂(並細研。各一分),天竺黃,鉛霜(各細研),人參(去蘆頭。各半兩),馬牙硝(一兩,細研)

白話文:

牛黃、硃砂(都細細研磨,各取一分),天竺黃、鉛霜(都細細研磨),人參(去掉蘆頭,各取半兩),馬牙硝(一兩,細細研磨)。

上件藥搗,羅細為散。每服以薄荷湯調下半錢,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聖惠》治小兒胎風及驚風。虎睛丸方

白話文:

將藥材搗碎,過篩成為細粉。每次服用時,用薄荷湯調和半錢的藥粉,根據孩童的年齡大小調整劑量。

出自《聖惠方》,用於治療小兒胎風及驚風的虎睛丸方。

天麻(酒浸,焙乾),乾蠍(微炒),烏蛇肉(炙微黃),羌活,獨活,殭蠶(微炒),麝香(細研。各一分),虎睛(一對,酒浸,炙微黃)

白話文:

天麻(浸泡在酒中,然後烘乾),乾蠍子(微炒),烏蛇肉(烤至微黃),羌活,獨活,殭蠶(微炒),麝香(研磨成細粉。各取一份),虎睛(一雙,浸泡在酒中,烤至微黃)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麵糊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三丸,研破,不計時候,以薄荷湯服之。

《聖惠》治小兒胎風發作,抽掣,渾身急強,眼目反張。水銀丸方

白話文:

把上面所述的藥材搗碎,磨成粉末,再用麵糊和成綠豆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丸,研碎服用,不必考慮時間,用薄荷湯送服。

水銀,天麻(酒浸,焙乾),天南星(炮裂),白附子(炮裂),白殭蠶,乾蠍(並微炒。各一兩),腦麝(細研),藿香(各一分)

白話文:

水銀、天麻(用酒浸泡,焙乾後使用)、天南星(炮裂)、白附子(炮裂)、白殭蠶、乾蠍子(同時略微炒過。各一兩)、腦麝(研磨細膩)、藿香(各一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先用少許棗泥研水銀星盡,與諸藥末同研令勻,煉蜜和丸如綠豆大。不計時候,以薄荷酒研三丸服之。量兒大小以意加減,得汗出立效。

《聖惠》治小兒胎風,手足搐搦,遍身壯熱。牛黃丸子方

白話文:

  1. 將上列藥物搗碎,研磨成細粉。

  2. 首先,用少量的棗泥研磨水銀,直到水銀完全消失。

  3. 將水銀和藥粉一起研磨,直到混合均勻。

  4. 加入蜂蜜,將其混合成綠豆大小的丸劑。

  5. 不限制服用時間,使用薄荷酒研磨三粒丸劑後服用。

  6. 根據孩子的年齡和體型適當調整劑量,服用後出汗即為有效。

牛黃,硃砂(各細研),犀角屑,蠍梢(炒),水銀(用黑鉛一分同結砂子,細研),天漿子,天南星(炮裂。各一分),麝香(一分,細研)

白話文:

  • 牛黃、硃砂(均研磨成細粉)

  • 犀角屑

  • 蠍梢(炒過)

  • 水銀(與黑鉛一錢同研磨成細粉)

  • 天漿子

  • 天南星(炮製後裂開。各取一錢)

  • 麝香(一錢,研磨成細粉)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糯米飯和丸如綠豆大。不計時候,以薄荷湯化破三丸服之。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白話文: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用糯米飯和成綠豆大小的丸劑。不限於服用時間,用薄荷湯將三丸藥丸化開後服用。根據孩子的年齡大小酌情增減藥量。

《聖惠》治小兒胎中久積風熱,發渴,手足搐搦,多驚不睡。露蜂房丸方

白話文:

《聖惠方》治療小兒在胎中長期積累風熱,內心燥熱,手腳抽搐,容易驚嚇,無法入睡。

露蜂房丸方:

  • 蟬蛻:10克
  • 僵蠶:10克
  • 白僵蠶:10克
  • 土茯苓:10克
  • 天花粉:10克
  • 甘草:5克

製作方法:

將蟬蛻、僵蠶、白僵蠶、土茯苓、天花粉、甘草等中藥材研磨成粉末,製成丸劑,每丸重約3克。

服用方法:

每日服用2次,每次2-3丸。

功效:

清熱化痰,祛風止驚。

適用人羣:

小兒胎中久積風熱,發渴,手足搐搦,多驚不睡。

露蜂房(炒令黃色),天南星(炮裂。各半分),蠶蛾(微炒),硃砂(細研,水飛過。各半兩),天漿子(三十枚,微炒),乾蠍(微炒),膩粉,牛黃(細研),水銀(以棗泥研令星盡。各一分)

白話文:

露蜂房(炒至黃色),天南星(烘烤至裂開。各半份),蠶蛾(稍微炒一下),硃砂(研磨成細粉,用清水過濾。各半兩),天漿子(三十枚,稍微炒一下),乾蠍(稍微炒一下),膩粉,牛黃(研磨成細粉),水銀(用棗泥研磨至星星消失。各一錢)

上件藥搗,羅為末,都研令勻,以煉蜜和丸如綠豆大。不計時候,煎槐、柳、薄荷湯下五丸。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白話文:

把上述藥物搗碎,羅過成細末,全部研磨均勻,用煉製的蜂蜜和丸成綠豆大小的藥丸。不計時間,用槐樹、柳樹、薄荷煎煮的湯劑送服五丸藥丸。根據孩子的年齡大小酌情加減。

《聖惠》治小兒胎風,搐搦、壯熱、多驚。天竺黃丸方

天竺黃(細研),天南星(炮裂),胡黃連(各半兩),鉛霜,牛黃(並研細。各一分)

白話文:

《聖惠》治療小兒胎風、抽搐、高熱、多驚的方子,名為天竺黃丸。配方如下:天竺黃(細研),天南星(炮裂),胡黃連(各半兩),鉛霜,牛黃(一起研細,各一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研入牛黃等令勻,用棗肉和丸如綠豆大。不計時候,以乳汁研破三丸服之。量兒大小以意加減,如三歲以上用酒及荊芥湯下。

白話文:

將上面的藥搗碎,過篩成細末,研磨牛黃等藥物,使其均勻,用棗肉做成丸子,大小如綠豆。不限時間,用乳汁研碎後,服用三丸。根據孩子的年齡大小,適當增減藥量,如三歲以上的孩子,可用酒或荊芥湯送服。

《聖惠》治小兒胎風,手足抽掣。宜服,牛黃丸方

牛黃,天竺黃(各半兩),羌活(末),麝香(各一分),蠍(二枚,頭尾全,炒)

白話文:

《聖惠》治療小兒胎風,手足抽搐。適合服用牛黃丸。

牛黃丸的配方如下: 牛黃、天竺黃(各半兩),羌活(研末)、麝香(各一分),全蠍(兩隻,頭尾完整,炒)。

上件藥研,羅為細末,煉蜜和為丸如麻子大。一、二歲兒不計時候,以薄荷湯下三丸,三四歲兒每服五丸。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聖惠》治小兒胎風,四肢驚掣,痰涎壅滯。宜服,水銀丸方

白話文:

上列的藥物研磨為細粉,用蜂蜜調和成芝麻大小的藥丸。一、二歲的孩子,每次吃三粒,不限時間。三四歲的孩子,每次吃五粒。依兒子的體型大小增減藥量。

水銀(半兩,黑錫半兩同結作砂子),天麻(酒浸,焙乾),乾蠍(微炒),半夏(湯洗七遍去滑),鬱金,白附子(炮裂。各一分)

白話文:

  • 水銀(半兩)和黑錫(半兩)一起研磨成砂狀。

  • 天麻(浸泡在酒中,然後烘乾)。

  • 乾蠍子(稍微炒一下)。

  • 半夏(用熱水清洗七次以去除滑膩)。

  • 鬱金和白附子(炮製裂開。各取一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軟飯和丸如綠豆大。不計時候,以薄荷湯下一丸。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四十八候治小兒胎風。通經散方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搗碎,篩成粉末,用軟飯調和做成如綠豆大小的丸子。不分時間,用薄荷湯送服一丸。根據孩童的年齡大小調整劑量。

此方用於治療小兒胎風,共四十八個症狀。名為通經散。

人參,茯苓,硃砂(各一分),當歸(半兩),蠍,牛膠(各一錢),蟬蛻(七個),紅芍藥(二分),甘草(五寸,炙),犀角(少許)

白話文:

  • 人參:1份

  • 茯苓:1份

  • 硃砂:1份

  • 當歸:半兩

  • 蠍子:1錢

  • 牛膠:1錢

  • 蟬蛻:7個

  • 紅芍藥:2分

  • 甘草:5寸(炙烤過)

  • 犀角:少許

上為末。每服一錢半,麥門冬湯調下,杏仁湯亦可。

白話文:

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半,用麥門冬湯送服,也可以用杏仁湯送服。

《張氏家傳》,蠍梢散,治小兒胎風,天瘹,客忤,急慢驚風,往來潮搐,涎盛喘逆,哽氣不安。

白話文:

《張氏家傳》中記載的「蠍梢散」,是一種治療小兒胎風、天瘹、客忤、急慢驚風、往來潮搐、涎盛喘逆、哽氣不安的方劑。

  • 「小兒胎風」是指小兒出生後,因體質虛弱、抵抗力差,容易受到外邪侵襲而引起的各種疾病。
  • 「天瘹」是指小兒出生後,因產道不潔或產後護理不當,導致邪氣侵入體內而引起的疾病。
  • 「客忤」是指小兒因飲食不當或感邪而引起的疾病。
  • 「急慢驚風」是指小兒因高熱、抽搐、昏迷等症狀而引起的疾病。
  • 「往來潮搐」是指小兒因體質虛弱、抵抗力差,容易受到外邪侵襲而引起的抽搐、痙攣等症狀。
  • 「涎盛喘逆」是指小兒因脾胃虛弱、運化失常,導致痰涎壅盛、呼吸困難等症狀。
  • 「哽氣不安」是指小兒因食積、痰涎壅盛或其他原因導致的胸悶、氣促等症狀。

「蠍梢散」的組成包括蠍梢、天南星、全蠍、僵蠶、蜈蚣、木香、川芎、細辛、白芷、甘草等藥物。這些藥物具有清熱解毒、化痰止咳、平喘止痙、益氣補脾、調和營衛等功效,可以有效治療小兒胎風、天瘹、客忤、急慢驚風、往來潮搐、涎盛喘逆、哽氣不安等疾病。

人參(三錢),白殭蠶(一分,直者),全蠍(一十四個),辰砂,真麝(各一分)

上件三味為細末外,再入辰砂、麝香同研勻。每服一字,金銀薄荷湯調下。如慢驚,即入白附子末一分。

白話文:

人參(三錢),白殭蠶(一錢,選擇筆直的),全蠍(十四個),辰砂,真麝(各一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