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幼新書》~ 卷第三十 (10)
卷第三十 (10)
1. 大便不通第六
巴豆霜(二分),皂莢(不蚛者去皮、子,燒令焦黑),川大黃(銼,微炒。各一兩)
上件藥大黃、皂莢搗羅為末,入巴豆霜同研令勻,煉蜜和丸如綠豆大。四、五歲兒以溫水下三丸。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聖惠》治小兒臟腑壅滯,腹脅妨悶,大便不通。犀角丸方
犀角(屑),當歸(銼,炒),丹砂(細研,水飛過。各半兩),巴豆(十粒,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川大黃(一兩,銼,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巴豆、丹砂同研令勻,煉蜜和丸如綠豆大。三歲兒以溫水下三丸。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聖惠》治小兒大便不通,心腹壅悶。大黃丸方
川大黃(一兩,銼、炒),枳殼(麩炒),梔子仁,郁李仁(湯浸,去皮,炒。各三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麻子大。每服以熟水下五丸。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聖惠》治小兒大便不通,臍腹妨悶,宜用,桃葉湯方
桃葉(一握),木通(二兩),燈心(五大束),川朴硝(一兩),蔥白(七莖)
上件藥細銼,用醋漿水三大碗,煎十餘沸,去滓,傾向盆中,稍溫,便坐兒在盆內。將滓以手帕裹熨於臍下,冷即出之,後吃地黃稀粥半盞,良久便通。
《聖惠》治小兒大便不通,連腰滿悶,氣急困重,宜用,走馬煎方
羊膽(一枚),蜜(一合),鹽花(半兩)
上件藥同煎如餳,捻如箸粗,可長一寸,內下部中,須臾即通。
《聖惠》治小兒大便不通,心中煩熱。牛黃丸方
牛黃(一錢,細研),川大黃(三錢,銼,微炒,搗、羅為末)
上件藥都研令勻,煉蜜和丸如麻子大。每服以粥飲下七丸,以利為度。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聖惠》治小兒大便五、六日不通,心腹煩滿,宜用此方。
上取青顆鹽末於臍中,以手摩良久即通。大人用之亦得。《嬰孺》方同,止內下部中,手熱摩之。
《聖惠》治小兒卒大便不通,蜂房散方
上用蜂房一枚,炙令微焦,搗、細羅為散。每服以粥飲調下半錢。量兒大小加減服之。《葛氏肘後》、《嬰孺》方同。《嬰孺》以酒調少許。
茅先生治小兒大便不通方。
朴硝(三錢),大黃(一兩,生用)
上為末,周歲一錢半,水五分,煎四分,溫服。
茅先生治小兒大便不通,目赤,瘡癤癰腫,熱毒心熱,宜服之,大人加用。
大黃(一分),黑牽牛(半分),檳榔(一錢半),朴硝(二錢)
上為末。每服,一字半錢,用蜜熟水調下。
《嬰孺》治小兒大便不得方。
上用半夏一分,炒黃為末,以蜜為丸黍米大。乳服一丸,日再服。此方頻救垂困,功效不可具言。
《嬰孺》治小兒大便不通方。
上杵白花調葵子為末,煮汁服之。
《嬰孺》又方
上用豬脂一斤,水煮,取一升,服五合,日三服,兒小量之。
白話文:
大便不通第六
巴豆霜丸
將巴豆霜(少量,約為兩分)、去皮去籽並燒焦的皂莢、稍微炒過的川大黃(各一兩),將大黃和皂莢搗碎磨成粉末,加入巴豆霜一起研磨均勻,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成丸子,大小如綠豆。四、五歲的小孩用溫水服用三顆,根據小孩的年齡大小酌情增減用量。
(此方出自《聖惠方》)用於治療小孩因內臟阻塞、腹部悶脹、大便不通的情況。
犀角丸
將犀角屑、炒過的當歸、研磨細緻並用水飛過的丹砂(各半兩),去皮去心研磨並用紙包壓去油脂的巴豆(十粒),以及炒過的川大黃(一兩),將上述藥材搗碎磨成粉末,加入巴豆和丹砂一起研磨均勻,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成丸子,大小如綠豆。三歲的小孩用溫水服用三顆,根據小孩的年齡大小酌情增減用量。
(此方出自《聖惠方》)用於治療小孩大便不通,胸腹悶脹的情況。
大黃丸
將炒過的川大黃(一兩)、麩炒過的枳殼、梔子仁、以及用熱水浸泡後去皮炒過的郁李仁(各三分),將上述藥材搗碎磨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成丸子,大小如麻子。每次用溫開水服用五顆,根據小孩的年齡大小酌情增減用量。
(此方出自《聖惠方》)用於治療小孩大便不通,肚臍周圍和腹部感到悶脹的情況。
桃葉湯
將桃葉(一把)、木通(二兩)、燈心草(五大束)、川樸硝(一兩)、蔥白(七根)切碎,用醋漿水三大碗煎煮十餘沸,去渣,倒入盆中,稍微溫熱後,讓小孩坐在盆內,用藥渣用手帕包好熨在肚臍下方,藥渣冷卻就拿出來。之後喝半盞地黃稀粥,過一會兒就會排便。
(此方出自《聖惠方》)用於治療小孩大便不通,腰部連帶感到脹滿,呼吸急促,身體困重的情況。
走馬煎
將羊膽(一個)、蜂蜜(一合)、鹽花(半兩)一起煎煮成濃稠狀,搓成筷子粗,約一寸長,塞入肛門,不久就會排便。
(此方出自《聖惠方》)用於治療小孩大便不通,心中煩熱的情況。
牛黃丸
將研磨細緻的牛黃(一錢)和稍微炒過並搗磨成粉的川大黃(三錢)混合均勻,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成丸子,大小如麻子。每次用粥湯服用七顆,以排便為度,根據小孩的年齡大小酌情增減用量。
(此方出自《聖惠方》)用於治療小孩大便五、六天不通,心腹煩躁脹滿的情況。
鹽末臍敷
取青顆鹽末敷在肚臍中,用手摩擦一會兒就會排便。成人也可以使用。使用方法相同,只是將鹽末塞入肛門,用手溫熱摩擦。
(此方出自《嬰孺方》)
蜂房散
將蜂房一枚烤至微焦,搗碎磨成粉末。每次用粥湯調服半錢,根據小孩的年齡大小酌情增減用量。《葛氏肘後方》、《嬰孺方》的用法相同,《嬰孺方》則用少量酒調服。
(此方出自《聖惠方》)用於治療小孩突然大便不通的情況。
茅先生方
將樸硝(三錢)和生用的大黃(一兩)磨成粉末。一歲的小孩服用一錢半,用水五分煎煮至四分,溫服。
茅先生方(目赤、瘡癤用)
用於治療小孩大便不通,同時有眼睛發紅、瘡癤腫痛、熱毒心熱的情況,成人可以加量服用。將大黃(一分)、黑牽牛(半分)、檳榔(一錢半)和樸硝(二錢)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字半錢,用蜂蜜調熟水服用。
半夏蜜丸
將炒黃的半夏(一分)磨成粉末,用蜂蜜調和成丸子,大小如黍米。哺乳期的嬰兒服用一顆,一天服用兩次。這個方子可以快速救治垂危的病人,功效無法詳述。
(此方出自《嬰孺方》)
葵子湯
將杵碎的白花調葵子磨成粉末,煮汁服用。
(此方出自《嬰孺方》)
豬脂湯
將豬油一斤用水煮,取一升,服用五合,一天服用三次,小孩可以酌情減少用量。
(此方出自《嬰孺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