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幼新書》~ 卷第二十九 (23)
卷第二十九 (23)
1. 純血痢第七
上件藥搗,粗羅為末。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量兒大小分減溫服。
《聖惠》又方
黃芩,當歸(銼,微炒。各三分),艾葉(微炒,半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入薤白三寸,豉五十粒,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量兒大小分減溫服。
《聖惠》治小兒血痢不止,沒石子散方
沒石子(微煨),肉豆蔻(去殼。各一枚),樗根(銼,三分),茜根(銼,半兩),茶末(一分)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放溫,不計時候。量兒大小分減服之。
《聖惠》治小兒血痢,地榆散方
地榆(微炙,銼),黃柏(去粗皮,微炙,銼。各一兩半),馬藺子(微炒,半兩),茜根(銼,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放溫,不計時候。量兒大小分減服之。
《聖惠》治小兒血痢,身體壯熱。犀角散方
犀角(屑,三分),地脈草(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以粥飲調下半錢,日三、四服。量兒大小,加減服之。《嬰孺》亦收治蠱痢。
《聖惠》又方
亂髮(灰),鹿角(屑,炒令微焦。各半兩),麝香(一錢)
上件藥同研細為散。每服以粥飲調下半錢,日三、四服。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聖惠》治小兒血痢,腹肚㽲痛方。
上用益母草半兩,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量兒大小分減溫服。
《聖惠》又方
上用露蜂房燒灰,細研為散,不計時候,以乳汁調下半錢。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聖惠》治小兒血痢不瘥,馬齒菜汁粥方
馬齒菜(汁,一合),蜜(半合),粟米(一合)
上以水一大盞煮作粥,後入二味和調,食前服之。
《嬰孺》治小兒血痢方。
薤白(三兩),鹽豉(綿包,三合),梔子(七個),黃連(一兩)
上以水四升,煮及一升二合,分溫三服。或服三、二合,時時與之,或為三、四服,如六、七里久再進。若下鮮血,取梔子仁燒灰末之,和水服如胡桃仁大,頻服三、四服瘥止。
《嬰孺》治小兒痢如膏血,藜蘆散方
藜蘆(炙,三銖),巴豆(去皮,炒,十四個),亂髮(一雞子大燒灰),乾薑(五塊子),蜀椒(三合汁),鹽豉(半升,炒)
上為末。每二分匕與兒服,不能服,當哺之。
張渙,水蓼丹,治血痢疳瘦方。
蛇蛻皮(燒灰),雞頭殼(燒灰存性。各一兩),胡黃連,水蓼(各半兩)
以上各搗羅為細末。次用:硃砂(半兩),真蘆薈,牛黃,粉霜(各細研。一分)
上件都拌勻,再研細,軟飯和如黍米大。每服五粒至七粒,麝香湯下。量兒大小加減,不拘時候。
張渙治熱乘於血,滲入腸胃,其病則赤。黃連丹方
黃連(去須,二兩),當歸(洗,焙乾,一兩),白頭翁,蔓菁根(湯洗,焙乾。各三分),木香,川楝子(麵裹,炮。各七兩)
白話文:
純血痢第七
將上方藥材搗碎,粗略篩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用一小杯水煎煮至剩下一半,去除藥渣,不拘泥於時間。根據小孩的年齡大小酌量減少劑量,溫服。
《聖惠》另一個處方:
黃芩、當歸(切碎,稍微炒過。各三分),艾葉(稍微炒過,半兩)。
將上方藥材搗碎,粗略篩成散劑。每次服用一錢,用一小杯水,加入三寸長的薤白,五十粒豆豉,一起煎煮至剩下一半,去除藥渣,不拘泥於時間。根據小孩的年齡大小酌量減少劑量,溫服。
《聖惠》治療小孩血痢不止,沒石子散的處方:
沒石子(稍微煨過),肉豆蔻(去除外殼。各一枚),樗樹根(切碎,三分),茜草根(切碎,半兩),茶末(一分)。
將上方藥材搗碎,粗略篩成散劑。每次服用一錢,用一小杯水煎煮至剩下一半,去除藥渣,放溫,不拘泥於時間。根據小孩的年齡大小酌量減少劑量服用。
《聖惠》治療小孩血痢,地榆散的處方:
地榆(稍微烤過,切碎),黃柏(去除粗皮,稍微烤過,切碎。各一兩半),馬藺子(稍微炒過,半兩),茜草根(切碎,一兩)。
將上方藥材搗碎,篩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用一小杯水煎煮至剩下一半,去除藥渣,放溫,不拘泥於時間。根據小孩的年齡大小酌量減少劑量服用。
《聖惠》治療小孩血痢,身體發熱。犀角散的處方:
犀角(磨成粉末,三分),地脈草(一兩)。
將上方藥材搗碎,細篩成散劑。每次服用半錢,用粥湯調服,每天三次或四次。根據小孩的年齡大小,酌情增減劑量。《嬰孺》這本書也收錄了這個處方,用於治療蠱痢。
《聖惠》另一個處方:
亂髮(燒成灰),鹿角(磨成粉末,炒至稍微焦黃。各半兩),麝香(一錢)。
將上方藥材一起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半錢,用粥湯調服,每天三次或四次。根據小孩的年齡大小,酌情增減劑量。
《聖惠》治療小孩血痢,腹部絞痛的處方:
使用益母草半兩,用一中杯水煎煮至剩下一半,去除藥渣,不拘泥於時間。根據小孩的年齡大小酌量減少劑量,溫服。
《聖惠》另一個處方:
使用露蜂房燒成灰,細研成粉末,不拘泥於時間,用乳汁調服半錢。根據小孩的年齡大小酌情增減劑量。
《聖惠》治療小孩血痢不癒,馬齒莧汁粥的處方:
馬齒莧汁(一合),蜂蜜(半合),小米(一合)。
將小米用一大杯水煮成粥,然後加入馬齒莧汁和蜂蜜調和,在飯前服用。
《嬰孺》治療小孩血痢的處方:
薤白(三兩),鹽豉(用布包好,三合),梔子(七個),黃連(一兩)。
將上方藥材加入四升水煮至剩下一升二合,分開溫服三次。或者每次服用三、二合,隨時給予,或者分為三、四次服用,大約隔六、七里路的時間再次服用。如果排出鮮血,取梔子仁燒成灰末,用水調服如胡桃仁大小,頻繁服用三、四次就可以止住。
《嬰孺》治療小孩痢疾如膏血,藜蘆散的處方:
藜蘆(烤過,三銖),巴豆(去皮,炒過,十四個),亂髮(像一個雞蛋大小燒成灰),乾薑(五小塊),蜀椒(三合汁),鹽豉(半升,炒過)。
將上方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分勺給小孩服用,如果不能服用,就用食物喂。
張渙的水蓼丹,治療血痢導致疳瘦的處方:
蛇蛻皮(燒成灰),雞頭殼(燒成灰,保留藥性。各一兩),胡黃連,水蓼(各半兩)。
將以上各藥材搗碎篩成細末。接著使用:硃砂(半兩),真蘆薈,牛黃,粉霜(各細研成粉末,一分)。
將以上藥材都混合均勻,再次研磨成細末,用軟飯揉搓成黍米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五到七粒,用麝香湯送服。根據小孩的年齡大小酌情增減劑量,不拘泥於時間。
張渙治療熱邪侵入血液,滲入腸胃,導致排泄物呈紅色的處方:黃連丹
黃連(去除鬚根,二兩),當歸(洗淨,烘乾,一兩),白頭翁,蔓菁根(用湯洗淨,烘乾。各三分),木香,川楝子(用麵包裹,炮製過。各七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