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幼新書》~ 卷第二十九 (16)
卷第二十九 (16)
1. 冷熱痢第五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量兒大小分減溫服。
《聖惠》治小兒赤白痢不止,地榆散方
地榆(銼),黃連(去須,微炒。各三分),酸石榴皮(銼,微炒,半兩),白龍骨,赤石脂(各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盞,煎至五分,去滓放溫,不計時候。量兒大小分減服之。
《聖惠》治小兒赤白痢不止,鹿茸散方
鹿茸(去毛,塗酥炙微黃),甘草(炙微赤,銼),訶黎勒(煨,用皮。各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以粥飲調下半錢,不計時候。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聖惠》治小兒赤白痢不止,三骨散方
狗骨頭,羊骨,鹿骨(各一兩)
上件藥並燒為灰,細研。每服以粥飲調下半錢,不計時候。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聖惠》治小兒赤白痢,腹痛不止。當歸丸方
當歸(銼,微炒,半兩),黃連(去須,微炒),龍骨,人參(去蘆頭),鹿角(灰),豆豉(炒微焦。各一分),沒石子(微煨,二枚)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綠豆大。不計時候,粥飲研下十丸。量兒大小臨時加減。
《聖惠》治小兒赤白痢,瘦弱腹痛,不欲飲食。詞黎勒丸方
訶黎勒(煨,用皮),地榆(微炙,銼),赤石脂,當歸(銼,微炒。各半兩),黃連(去須,炒,三分),吳茱萸(湯浸五遍,焙乾,微炒,一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綠豆大。不計時候,以粥飲下五丸。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聖惠》治小兒赤白痢,腹痛,不欲乳食。鹿角丸方
鹿角(屑),蕪荑仁,附子(炮裂,去皮臍),當歸(銼,微炒。各一分),赤石脂,黃連(去須,銼,微炒。各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綠豆大。不計時候,以粥飲下五丸。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聖惠》治小兒赤白痢,努咽腸頭出。蚺蛇膽丸方
蚺蛇膽(一分),烏梅肉(微炒,七枚),蕪荑(微炒),黃連(去須,銼,微炒。各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麻子大。每服以粥飲下三丸,日三、四服。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聖惠》治小兒赤白痢,香連丸方
木香,訶黎勒(煨,用皮。各半兩),黃連(去須,微炒,三分),肉豆蔻(去殼,二枚),丁香(一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燒飯和丸如黍粒大。每服粥飲下五丸,日三、四服。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聖惠》又方
黃連(去須,微炒,一兩),莨菪子(水浮,去浮者,水煮令芽出,候乾,炒令黃黑色,一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用麵糊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以粥飲下五丸,日三、四服。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聖惠》又方
自死牛膽(一枚),胡椒(五十粒)
上將胡椒內入牛膽中,寅日於堂屋後檐從東第七椓懸之,至四十九日取,搗羅為末,用麵糊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以粥飲下五丸,日三、四服。量兒大小臨時加減服之。
白話文:
將以上藥材搗碎,粗略篩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加一小杯水煎煮至剩下一半,濾掉藥渣,不拘時間,根據兒童大小酌量減少劑量,溫服。
《聖惠方》治療小兒紅痢白痢不止:地榆散方:
地榆(切碎),黃連(去除鬚根,稍微炒過,各三分),酸石榴皮(切碎,稍微炒過,半兩),白龍骨,赤石脂(各一兩)。
將以上藥材搗碎,粗略篩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加一杯水煎煮至剩下一半,濾掉藥渣放溫,不拘時間,根據兒童大小酌量減少劑量服用。
《聖惠方》治療小兒紅痢白痢不止:鹿茸散方:
鹿茸(去除絨毛,塗上酥油稍微烤黃),甘草(烤至微紅,切碎),訶子(煨過,取皮,各半兩)。
將以上藥材搗碎,仔細篩成粉末。每次用粥水調服半錢,不拘時間,根據兒童大小增減用量。
《聖惠方》治療小兒紅痢白痢不止:三骨散方:
狗骨頭,羊骨頭,鹿骨頭(各一兩)。
將以上藥材一起燒成灰,仔細研磨成粉末。每次用粥水調服半錢,不拘時間,根據兒童大小增減用量。
《聖惠方》治療小兒紅痢白痢,腹痛不止:當歸丸方:
當歸(切碎,稍微炒過,半兩),黃連(去除鬚根,稍微炒過),龍骨,人參(去除蘆頭),鹿角(燒成灰),豆豉(炒至微焦,各一分),沒石子(稍微煨過,二枚)。
將以上藥材搗碎,篩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成丸,大小如綠豆。不拘時間,用粥水送服十丸。根據兒童大小臨時增減用量。
《聖惠方》治療小兒紅痢白痢,身體瘦弱腹痛,不想吃飯:訶子丸方:
訶子(煨過,取皮),地榆(稍微烤過,切碎),赤石脂,當歸(切碎,稍微炒過,各半兩),黃連(去除鬚根,炒過,三分),吳茱萸(用熱水浸泡五次,烘乾,稍微炒過,一分)。
將以上藥材搗碎篩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成丸,大小如綠豆。不拘時間,用粥水送服五丸。根據兒童大小增減用量。
《聖惠方》治療小兒紅痢白痢,腹痛,不想吃奶或吃飯:鹿角丸方:
鹿角(磨成屑),蕪荑仁,附子(炮裂,去除外皮和臍部),當歸(切碎,稍微炒過,各一分),赤石脂,黃連(去除鬚根,切碎,稍微炒過,各半兩)。
將以上藥材搗碎,篩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成丸,大小如綠豆。不拘時間,用粥水送服五丸。根據兒童情況適當增減用量。
《聖惠方》治療小兒紅痢白痢,肛門努出:蚺蛇膽丸方:
蚺蛇膽(一分),烏梅肉(稍微炒過,七枚),蕪荑(稍微炒過),黃連(去除鬚根,切碎,稍微炒過,各一兩)。
將以上藥材搗碎,篩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成丸,大小如麻子。每次用粥水送服三丸,每天三、四次。根據兒童情況適當增減用量。
《聖惠方》治療小兒紅痢白痢:香連丸方:
木香,訶子(煨過,取皮,各半兩),黃連(去除鬚根,稍微炒過,三分),肉豆蔻(去除外殼,二枚),丁香(一分)。
將以上藥材搗碎,篩成粉末,用燒熟的米飯調和成丸,大小如黍米。每次用粥水送服五丸,每天三、四次。根據兒童大小增減用量。
《聖惠方》又一方:
黃連(去除鬚根,稍微炒過,一兩),莨菪子(放入水中,撈出浮起來的,用水煮到發芽,等乾燥後,炒至黃黑色,一分)。
將以上藥材搗碎,篩成粉末,用麵糊調和成丸,大小如綠豆。每次用粥水送服五丸,每天三、四次。根據兒童大小增減用量。
《聖惠方》又一方:
自然死亡的牛膽(一枚),胡椒(五十粒)。
將胡椒放入牛膽中,在寅日(凌晨3-5點)將牛膽懸掛在堂屋後簷東邊第七個木柱上,經過四十九天取下,搗碎篩成粉末,用麵糊調和成丸,大小如綠豆。每次用粥水送服五丸,每天三、四次。根據兒童大小臨時增減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