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幼新書》~ 卷第一 (8)
卷第一 (8)
1. 求子方論
半夏,赤石脂(各一兩六銖),蜀椒,乾薑,吳茱萸,當歸,桂心,丹參,白蘞,防風(各一兩),雚盧(半兩)
上十一味末之,蜜和丸。每日空心酒服十丸,梧子大,日三;稍加,以知為度。
《外臺》:《廣濟》療無子,令子宮內炙丸方。(《聖惠方》同)
麝香(二分研),皂莢(十分,塗酥炙,削去黑皮子),蜀椒(六分汗)
上三味搗篩,蜜丸酸棗仁大。以綿裹,內產宮中,留少綿線出;覺憎寒,不淨下多,即抽綿線出卻丸。藥一日一度換之,無問晝夜,皆內無所忌。
《外臺》:《廣濟》又方(《聖惠》本同)
蛇床子,石鹽,細辛,乾薑,土瓜根(各四兩)
上五味搗散,取如棗核大。以綿裹,內子宮中,以指進之,依准前法中門。病未可,必不得近丈夫,余無所忌。
《外臺》:《廣濟》又療婦人百病,斷絕緒產。白薇丸方
白薇,細辛,厚朴(炙),椒(汗),桔梗,鱉甲(炙。各五分),防風,大黃,附子(炮),石硫黃(研。各六分),牡蒙(二分),人參,桑上寄生(各四分),半夏(洗),白殭蠶,續斷,秦艽,紫菀,杜蘅,牛膝,虻蟲(去翅足,熬),水蛭(各三分),紫石英(研),朴硝,桂心,鍾乳,當歸(各八分)
上二十七味,搗篩,蜜丸。空腹溫酒服如梧子十五丸,日二,漸加至三十丸,不吐不利。忌生冷、油膩、餳、生血物、人莧、生蔥、生菜,豬肉、冷水、黏食,陳臭。
《外臺》:《延年》療婦人子臟偏僻,冷結無子。坐藥方(《聖惠方》同)
蛇床子,芫花(各三兩)
上二味搗篩,取棗大,紗袋盛,內產門中,令沒指,袋少長作須去,任意臥著,慎風冷。
《外臺》:《廣濟》療久無子。白薇丸方
白薇,牡蒙,藁本(各五分),當歸,薑黃,乾地黃(各七分),人參,柏子仁,石斛,桂心,附子(炮),五味子,防風,吳茱萸,甘草(炙),牛膝,芎藭,桑寄生(各六分),禹餘糧(八分),秦椒(二分,汗)
上二十味搗篩,蜜丸如梧桐子,空腹酒下二十丸,加至三十丸,日再服,不利。忌生蔥、生菜、熱面、蕎麥、豬肉、葵菜、蕪荑、菘菜、海藻、黏食、陳臭物等。《外臺》:《廣濟》又療久無子斷緒,少腹冷痛,氣不調。地黃湯方
乾地黃,牛膝,當歸(各八兩),芎藭,卷柏,防風(各六分),桂心,牽牛子(末。各三分)
上八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三合,去滓,分三服。服別和一分牽牛末服。如人行四五里,更進一服,以快利止。忌熱面、蕎麥、炙肉、生蔥、蕪荑、蒜、黏食等物。
《外臺》:《經心錄》,茱萸丸,療婦人陰寒十年無子方。(《聖惠方》同)
蜀椒(去目汗,末),吳茱萸(各一升)
白話文:
求子方論
第一方:內服藥丸
將半夏、赤石脂各一兩六銖,蜀椒、乾薑、吳茱萸、當歸、桂心、丹參、白蘞、防風各一兩,以及雚盧半兩,全部磨成粉末,用蜂蜜調和製成藥丸。每天早上空腹用酒吞服十顆藥丸,藥丸大小像梧桐子。一天服用三次,可逐漸增加用量,以身體感覺為度。
第二方:子宮內塞藥
將麝香二分(研磨成粉)、皂莢十分(塗上酥油後烤過,削去黑皮)、蜀椒六分(稍微用汗水浸濕),三味藥混合搗碎過篩,用蜂蜜調和製成藥丸,大小如酸棗仁。用棉布包裹藥丸,塞入子宮中,留一小段棉線在外面,如果感到發冷、不舒服或者分泌物增多,就將棉線拉出取出藥丸。每天更換一次藥丸,無論白天黑夜都可以使用,沒有其他禁忌。
第三方:子宮內塞藥散
將蛇床子、石鹽、細辛、乾薑、土瓜根各四兩磨成粉末,取棗核大小的藥粉用棉布包裹,塞入子宮深處,用手指推入,使用方法和前一個藥方相同。在治療期間,不能與丈夫同房,其他沒有特別的禁忌。
第四方:白薇丸(治療婦女百病,斷絕持續生產)
將白薇、細辛、厚朴(烤過)、椒(稍浸濕)、桔梗、鱉甲(烤過)各五分,防風、大黃、附子(炮製過)、石硫黃(研磨)各六分,牡蒙二分,人參、桑上寄生各四分,半夏(洗過)、白殭蠶、續斷、秦艽、紫菀、杜蘅、牛膝、虻蟲(去除翅膀和腳,熬過)、水蛭各三分,紫石英(研磨)、朴硝、桂心、鍾乳、當歸各八分,共二十七味藥材,搗碎過篩,用蜂蜜調和製成藥丸。每天空腹用溫酒吞服十五顆藥丸,大小如梧桐子,每天服用兩次,可逐漸增加到每次三十顆,以不出現嘔吐或腹瀉為宜。忌食生冷、油膩、麥芽糖、生血的食物、人莧、生蔥、生菜、豬肉、冷水、黏性食物以及腐敗變質的食物。
第五方:子宮內塞藥
將蛇床子、芫花各三兩,磨成粉末,取棗子大小的藥粉,用紗布袋裝好,塞入陰道深處,要讓藥袋完全沒入陰道內,留一段紗布袋的尾巴在外,可以方便取出。可以任意躺臥,但要注意避免風寒。
第六方:白薇丸(治療久久不能懷孕)
將白薇、牡蒙、藁本各五分,當歸、薑黃、乾地黃各七分,人參、柏子仁、石斛、桂心、附子(炮製過)、五味子、防風、吳茱萸、甘草(烤過)、牛膝、芎藭、桑寄生各六分,禹餘糧八分,秦椒(稍微浸濕)二分,共二十味藥材,搗碎過篩,用蜂蜜調和製成藥丸,大小如梧桐子。每天空腹用酒吞服二十顆藥丸,可逐漸增加到每次三十顆,每天服用兩次,以不出現腹瀉為宜。忌食生蔥、生菜、熱麵、蕎麥、豬肉、葵菜、蕪荑、菘菜、海藻、黏性食物以及腐敗變質的食物。
第七方:地黃湯(治療久久不能懷孕,腹部冷痛,氣血不調)
將乾地黃、牛膝、當歸各八兩,芎藭、卷柏、防風各六分,桂心、牽牛子(研磨成粉)各三分,共八味藥材,切碎後用水六升煎煮,取二升三合藥汁,去除藥渣,分為三次服用。每次服用藥汁時,加入一分牽牛子粉末一同服用。服用後如果感覺身體在活動四五里的樣子,再服用一次,直到腹瀉順利停止。忌食熱麵、蕎麥、烤肉、生蔥、蕪荑、蒜、黏性食物等。
第八方:茱萸丸(治療婦女陰寒導致多年不孕)
將蜀椒(去除籽粒,稍微浸濕,研磨成粉)、吳茱萸各一升,研磨成粉末,製成藥丸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