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昉

《幼幼新書》~ 卷第二十九 (3)

回本書目錄

卷第二十九 (3)

1. 一切痢第二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以粥飲調下半錢。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聖惠》治小兒一切痢不瘥,青金散方

定粉(二兩),白朮(一分),訶黎勒皮(一分),黃丹,白礬(灰),白龍骨(各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用棗一升,去核,共藥都搜作丸,入瓷罐內盛,燒令通赤,取出細研為散。每服以粥飲調下半錢,日三、四服。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聖惠》治小兒一切痢不瘥,黃丹散方

黃丹,莨菪子,黃明膠(各半兩),青州棗(三十枚,去核)

上件藥搗為一團,燒令通赤,放冷,搗細羅為散。每服以米飲調下半錢,日三、四服。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聖惠》治小兒一切痢不瘥,日夜度數無常,,密陀僧散方

密陀僧(細研),定粉,黃丹(各微炒),龍骨(各一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以粥飲調下半錢,日三、四服。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聖惠》治小兒一切痢不瘥,鹿角散方

鹿角(一兩),定粉,密陀僧,黃丹,白礬(各半兩)

上件藥入瓶內,燒令通赤,放冷,取出細研為散。每服以粥飲調下半錢,日三、四服。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聖惠》又方

定粉,砒霜(各一分)

上件藥同研為末,以麵糊和丸如黍米大。每服以冷漿水下二丸。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聖惠》治一切痢,諸藥無效,宜服此方。

巴豆(七枚,去皮心油),深色燕脂(三錢)

上件藥先研巴豆為末,次入燕脂同研令細,煮棗肉和丸如黍米大。每服以冷粥飲下三丸,小兒一丸。忌食熱物。

《聖惠》治小兒下痢,日夜數十行,漸至困弱。黍米粥方

黍米(一合),雞子(一枚),黃蠟(半兩)

上煮粥,臨熟下雞子,蠟攪令勻,空服食之。

《嬰孺》治小兒實下痢,細辛湯方

大黃(四分),細辛(一分),黃芩,甘草(炙。各三分)

上以水三升煮八合,為三服。去五里久再進。

《嬰孺》治小兒下痢方。

龍骨,乾薑,當歸,鹿茸(炙),附子(炮),礬石(燒。各二分),黃連(七分)

上為末,蜜丸大豆大五丸。日三服,大效。

《嬰孺》治半歲兒滯痢方。

龍骨,乾薑(各二分),附子(一分,炮),甘草

上以水三升,煮一升二合,頓服半合,日三服。

《嬰孺》治小兒身羸瘦,滯痢。已服自下湯罷,其痢未斷。薤白豉湯方

薤白(十二莖),豉(熬湯),梔子仁(各五合)

上以水一升煮八合。一歲為三服,三、四歲再服,二百日以下為四服。一云無豉子。

《嬰孺》治少小下痢方。

人參,黃芩,甘草(炙),乾薑(各二分)

上為末,蜜丸如小豆大。五丸,日三服。

《嬰孺》治小兒諸痢方。

上用羊骨燒,研為末。飲調方寸匕,日二服瘥。

《嬰孺》又方

上用黃連二兩,水二升煎二合,去滓,納犀角末四分,再煎取一合,更納麝香末一分。早、午、晚各服一雞子許,神驗大效。

白話文:

一切痢疾(第二部分)

青金散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細末。不拘時間,用粥水調服半錢。根據兒童年齡大小適當增減藥量。

黃丹散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細末,用一升去核的紅棗肉,和藥末一起搓成丸子,放入瓷罐內燒至通紅,取出研磨成細末。每次用粥水調服半錢,每天服用三、四次。根據兒童年齡大小增減藥量。

密陀僧散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細末。每次用粥水調服半錢,每天服用三、四次。根據兒童年齡大小增減藥量。

鹿角散

將以上藥材放入瓶中,燒至通紅,放冷後取出研磨成細末。每次用粥水調服半錢,每天服用三、四次。根據兒童年齡大小增減藥量。

又一方

將以上藥材一起研磨成細末,用麵糊和成小米大小的丸子。每次用冷開水送服兩丸。根據兒童年齡大小適當增減藥量。

另一方

先將巴豆研磨成末,再加入胭脂一同研細,用煮熟的棗肉和成小米大小的丸子。每次用冷粥水送服三丸,兒童服用一丸。忌食熱性食物。

黍米粥

將黍米煮成粥,快煮熟時加入雞蛋,再加入黃蠟攪拌均勻,空腹食用。

細辛湯

將以上藥材用水三升煮至八合,分三次服用。每次服藥後,過一段時間再服用。

又一方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末,用蜂蜜和成大豆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五丸。每天服用三次,效果很好。

另一方

將以上藥材用水三升煮至一升二合,一次服用半合。每天服用三次。

薤白豉湯

將以上藥材用水一升煮至八合。一歲兒童分三次服用,三、四歲兒童再服,兩百日以下的嬰兒分四次服用。有版本說此方無豉子。

又一方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末,用蜂蜜和成小豆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五丸,每天服用三次。

又一方

將羊骨燒成灰,研磨成末。用開水調服一小勺,每天服用兩次,痢疾即可痊癒。

又一方

將黃連用水二升煎至二合,去除藥渣,加入犀角末四分,再次煎至一合,最後加入麝香末一分。早、午、晚各服用一雞蛋大小的量,效果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