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昉

《幼幼新書》~ 卷第二十八 (22)

回本書目錄

卷第二十八 (22)

1. 利久不止第十一

上為末,每服一平錢,食前麝香米飲調下。忌生冷油膩,量小大加減。

《吉氏家傳》治氣痛久瀉,利不止。木香散方

陳皮,青皮(各半兩),肉豆蔻(二個),丁香(一錢)

上為末。每服一字,陳米飲下。

《吉氏家傳》治久瀉不止,不思飲食。丁香散方

丁香,肉豆蔻,陳紫蘇,陳皮,鹽木瓜(各等分)

上末。每服半錢,米飲調下。

《吉氏家傳》治疳痢久不瘥,救急方

雞屎礬(一兩,炙),黃柏(二兩,炙),母丁香(十個),麝香(二錢)

上細末。每日平旦取一錢匕,以米飲調服。次煮罌粟粥熱服。

《吉氏家傳》治久瀉不止方。

厚朴(姜炙),桔梗(炙),芍藥,訶子,當歸(各等分)

上末。每服一錢,飯飲下,止有神效。

《吉氏家傳》治久痢不止,變水瀉方。

楚梅(煅,存性),白礬(煅。等分)

上末,水煮糊為丸,如綠豆大。每服十丸,米飲下,紫蘇湯亦得。

長沙醫者丁時發傳治小兒瀉痢,久不住方。

上取橡斗子,每一枚用膽礬填,合定一枚,用細泥裹煅,煨火泥干橡斗子,煙退取出,去泥細研,滴井華水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三丸,甘草白薑湯下。

長沙醫者丁時發傳治小兒冷熱作瀉,熱藥不止,宜服此藥方

槐花,石榴皮,地榆,黃連,訶子(各等分)

上為末,冷水調下半錢。

長沙醫者丁時發傳,筱帚丸,治小兒久痢方。

黃連(二錢,末),大蒜(半個,炮熟)

上入黃連末,為丸綠豆大。每服五七丸,煎淨,筱帚湯下。

長沙醫者丁時發傳治小兒久痢不瘥,宜服,砒霜丸方

砒霜,雄黃,乾蟾灰(各一分),麝香(一錢)

上件為末,湯浸蒸餅和丸如粟米大,米飲下一丸。

長沙醫者丁時發傳又方

蕪荑(半兩),羊子肝(一枚)

上件藥以肝切作片子,以蕪荑末摻在肝內,線子纏,以米泔煮令熟,搗爛,糯米飲和丸如麻子。每服五丸,用米飲下,早晚各一服。

長沙醫者鄭愈傳治小兒脾胃不和,臟腑滑泄,久痢不止方

厚朴,肉豆蔻(麵裹煨),陳皮,丁香,木香,藿香,甘草(炙),人參,茯苓,白朮(以上各等分)

上件為細末,用煉蜜和為劑。每服皂皂大,米飲化下。

《莊氏集》俞穴:秋深冷利不止,灸臍下二寸、三寸間動脈中三壯。

白話文:

[利久不止第十一]

將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平錢的量,在飯前用加入麝香的米湯調服。忌吃生冷和油膩食物,藥量可根據情況適量增減。

《吉氏家傳》治療氣痛引起的長期腹瀉,不止瀉的藥方

陳皮、青皮(各半兩)、肉豆蔻(二個)、丁香(一錢)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字,用米湯送服。

《吉氏家傳》治療長期腹瀉不止,食慾不佳的藥方

丁香、肉豆蔻、陳紫蘇、陳皮、鹽木瓜(各等分)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半錢,用米湯調服。

《吉氏家傳》治療小兒疳痢長期不癒,緊急救治的藥方

雞屎礬(一兩,炙烤過)、黃柏(二兩,炙烤過)、母丁香(十個)、麝香(二錢)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末。每天早上空腹時,取一錢匕的藥粉,用米湯調服,接著再喝熱的罌粟粥。

《吉氏家傳》治療長期腹瀉不止的藥方

厚朴(用薑汁炙烤過)、桔梗(炙烤過)、芍藥、訶子、當歸(各等分)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用飯後米湯送服,止瀉效果顯著。

《吉氏家傳》治療長期痢疾不止,變成水瀉的藥方

楚梅(煅燒至存性)、白礬(煅燒,等分)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水煮成糊狀,搓成綠豆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十丸,用米湯送服,也可以用紫蘇湯送服。

長沙醫者丁時發傳授,治療小兒腹瀉痢疾,長期不止的藥方

取橡樹果實,每個裡面填入膽礬,將開口合上,用細泥包裹後煅燒,用微火煨烤至泥乾。待橡樹果實煙消退後取出,去除泥土,研磨成細粉,滴入井水製成綠豆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丸,用甘草白薑湯送服。

長沙醫者丁時發傳授,治療小兒寒熱交替引起的腹瀉,用熱性藥物止不住時,適合服用的藥方

槐花、石榴皮、地榆、黃連、訶子(各等分)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冷水調服半錢。

長沙醫者丁時發傳授,筱帚丸,治療小兒長期痢疾的藥方

黃連(二錢,磨成粉末)、大蒜(半個,烤熟)

將烤熟的大蒜加入黃連粉末中,製成綠豆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五到七丸,用煎好的筱帚湯送服。

長沙醫者丁時發傳授,治療小兒長期痢疾不癒,適合服用的砒霜丸藥方

砒霜、雄黃、乾蟾灰(各一分)、麝香(一錢)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湯浸泡過的蒸餅和成藥丸,製成粟米大小。每次服用一丸,用米湯送服。

長沙醫者丁時發傳授,又一藥方

蕪荑(半兩)、羊子肝(一枚)

將羊子肝切成片,將蕪荑粉末撒在肝片內,用線纏好,再用米湯煮熟。然後搗爛,用糯米湯和成麻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五丸,早晚各服一次,用米湯送服。

長沙醫者鄭愈傳授,治療小兒脾胃不和,腸道滑瀉,長期腹瀉不止的藥方

厚朴、肉豆蔻(用麵包裹煨烤)、陳皮、丁香、木香、藿香、甘草(炙烤過)、人參、茯苓、白朮(以上各等分)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成藥劑。每次服用皂莢子大小的藥丸,用米湯化開送服。

《莊氏集》關於穴位的說明:

秋季因寒冷引起的長期腹瀉不止,可以艾灸肚臍下二寸和三寸之間,在有動脈跳動的位置艾灸三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