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昉

《幼幼新書》~ 卷第二十八 (21)

回本書目錄

卷第二十八 (21)

1. 利久不止第十一

赤石脂,乾薑,肉豆蔻(各一兩)

上件搗,羅為細末,白麵糊和丸如黍米大。每服十粒,米飲下,食前。

張渙,妙應膏方,治久痢赤白,諸藥末效。

密陀僧(取末),黃丹(研),定粉(研。各半兩)

以上同研細,用醋拌於生鐵銚子內,燒如茶褐色,再入:

訶黎勒,木香(各一兩。別搗,羅為細末),真砒霜,麝香(各一錢),巴豆(十粒,去皮心膜,出油)

上件都研勻細,用黃蠟四兩,慢火熔,同諸藥熬成膏。每服黍米大,未周晬小兒一粒,二、三歲二粒,四、五歲三粒,六、七歲五粒,十歲以上七粒。若血多,甘草湯放冷下;膿多,艾葉湯溫下。臨眠睡服。

《嬰童寶鑑》治小兒久瀉不瘥,餅子方

膩粉(一錢),定粉(五錢匕),白麵(十錢匕)

上件和勻,用雞清搜作餅子十個,炮熱,用米飲磨下一餅,小者半餅。

《嬰童寶鑑》治小兒秋後痢不瘥者,,餅子方

北礬(燒末),定粉,白麵(各半兩),膩粉(少許)

上件和勻,水搜作餅子,如小錢大,飯飲磨下一餅。

《九籥衛生》,鉛金丹,療小兒久痢膿血方。

硃砂,砒霜,黃丹,粉霜,草烏頭(各一錢),巴豆霜(一分,研去油)

上件同研勻,熔黃蠟一分,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三丸,溫漿水下。取積,用乳香湯下。

《劉氏家傳》治小兒臟腑久泄瀉不止方。

人參,白朮,茯苓,甘草,陳皮,藿香,丁香,木香,肉豆蔻

上等分為末。每服二錢,以藿香合糯米煮粥飲調下。或只入姜錢,水煎亦可。

《張氏家傳》治赤白痢,並久瀉不止,,通神丸方

沒藥,乳香,五靈脂(三味研為末。每味以一大錢匕),巴豆(七個,薄紙裹,壓出油)

上件滾拌,研令細,滴水為丸。大人,綠豆大;小兒,粟米大。濃研,木瓜水下一丸。

《張氏家傳》治小兒諸般瀉痢久不止,經驗,木香丸方

肉豆蔻(麵裹,煨熟),木香,訶子(煨,取皮秤用。各等分)

上件搗,羅為末,麵糊為丸如綠豆大。每服十丸,溫米湯下。小兒瀉止後又肚脹,一日兩服或三服。

《莊氏家傳》治小兒急驚積,及壯熱、面黃、久瀉,,青黛丸方

青黛(二錢),硃砂,粉霜,膩粉(各研),乳香(同粉霜研),水銀砂子(各一錢),硇砂(一錢半,白湯泡瓷器內,煎乾秤),巴豆(三十粒,去皮心膜,細研,壓出油,只用霜)

上件八味為末,棗肉為劑,施丸之。小可患及常服綠豆大。取驚積,每服豌豆大或皂皂大,並用煨皂兒去皮心,只用白仁煎湯,使溫調破與服。

《王氏手集》治痢久不止方。

上取雞子一枚,和蠟作煎餅與食。

《王氏手集》神聖烏金散,治小兒腸胃虛弱,久利膿血,腹痛後重,減食羸瘦,及疳痢腫滿方。

皂角針灰,破故紙(各半兩)

白話文:

利久不止第十一

赤石脂、乾薑、肉豆蔻(各一兩)

將以上三味藥材搗碎,過篩成細末,用白麵糊調和,做成如黍米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十粒,用米湯送服,在飯前服用。

**張渙的妙應膏方,**治療久痢,無論是血痢還是膿痢,各種藥物都無效的情況。

密陀僧(取粉末)、黃丹(研磨)、定粉(研磨)(各半兩)

將以上三味藥材一起研磨成細末,用醋調和,放在生鐵鍋內,加熱燒至茶褐色,再加入:

訶子、木香(各一兩,另外搗碎,過篩成細末),真砒霜、麝香(各一錢),巴豆(十粒,去除外皮和內膜,榨取油脂)

將以上藥材全部研磨均勻,用黃蠟四兩,用小火熔化,將所有藥材放入一同熬製成膏狀。每次服用如黍米大小,未滿周歲的小孩服用一粒,二、三歲的服用二粒,四、五歲的服用三粒,六、七歲的服用五粒,十歲以上的服用七粒。如果血痢較多,用放冷的甘草湯送服;膿痢較多,用溫熱的艾葉湯送服。在臨睡前服用。

**《嬰童寶鑑》**中治療小兒久瀉不癒的餅子方。

膩粉(一錢),定粉(五錢匕),白麵(十錢匕)

將以上三味藥材混合均勻,用雞蛋清調和做成十個餅子,烤熱,用米湯磨碎服用一個餅,較小的孩子服用半個餅。

**《嬰童寶鑑》**中治療小兒秋季腹瀉不癒的餅子方。

北礬(燒成粉末)、定粉、白麵(各半兩),膩粉(少量)

將以上藥材混合均勻,用水調和做成餅子,如小錢幣大小,用米湯磨碎服用一個餅。

**《九籥衛生》**中的鉛金丹,治療小兒久痢,有膿血的方子。

硃砂、砒霜、黃丹、粉霜、草烏頭(各一錢),巴豆霜(一分,研磨去除油脂)

將以上藥材一同研磨均勻,用熔化的黃蠟一分,調和製成如綠豆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丸,用溫熱的米湯送服。如果要排積,用乳香湯送服。

**《劉氏家傳》**中治療小兒因內臟虛弱導致的久瀉不止的方子。

人參、白朮、茯苓、甘草、陳皮、藿香、丁香、木香、肉豆蔻

將以上藥材等份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藿香和糯米一起煮的粥調和服用。也可以只加入生薑幾片,用水煎服。

**《張氏家傳》**中治療赤白痢,以及久瀉不止的通神丸方。

沒藥、乳香、五靈脂(三味藥研磨成粉末,每味用一大錢匕),巴豆(七個,用薄紙包裹,壓出油脂)

將以上藥材混合攪拌,研磨成細末,滴水做成藥丸。大人服用如綠豆大小的藥丸;小兒服用如小米大小的藥丸。用濃稠的研磨液,以木瓜水送服一丸。

**《張氏家傳》**中治療小兒各種腹瀉久不止的經驗方,木香丸方。

肉豆蔻(用麵包裹,煨熟),木香,訶子(煨熟,取皮使用,各等份)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用麵糊調和做成如綠豆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十丸,用溫熱的米湯送服。小兒腹瀉停止後如果又腹脹,可以一天服用兩到三次。

**《莊氏家傳》**中治療小兒急驚風,以及發高燒、面色發黃、久瀉的青黛丸方。

青黛(二錢),硃砂、粉霜、膩粉(各研磨),乳香(與粉霜一同研磨),水銀砂子(各一錢),硇砂(一錢半,用白開水浸泡在瓷器內,煎乾後稱重),巴豆(三十粒,去除外皮和內膜,細研,壓榨出油脂,只用霜)

將以上八味藥材研磨成粉末,用棗肉調和做成藥丸。輕症患者或常規服用,服用綠豆大小的藥丸。如果需要治療驚風積滯,每次服用豌豆大小或皂角大小的藥丸,並用煨熟的皂角,去除外皮和內心,只用白仁煎湯,使其溫熱後調破藥丸服用。

**《王氏手集》**中治療久痢不止的方子。

取一個雞蛋,和蠟一起做成煎餅食用。

**《王氏手集》**中的神聖烏金散,治療小兒腸胃虛弱,久痢膿血,腹痛後重,食慾減退,消瘦,以及疳痢腫滿。

皂角針灰、破故紙(各半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