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幼新書》~ 卷第二十八 (19)
卷第二十八 (19)
1. 利久不止第十一
棗(一枚去核,勿令皮破。納胡粉,令滿)
上二味於炭火中燒令如炭,於瓷器中研之,以米飲和分服。一歲以下分服之,不過三顆瘥。王郎中處得之此方,傳用甚效。
《宮氣方》治小兒久痢不較。
上用沒石子二個切,熬令黃色,研作末,餛飩內食之。
《聖惠》治小兒久赤白痢,漸至羸弱,胃氣全虛,不欲飲食。丁香散方
丁香,厚朴(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黃連(去須,銼,微炒),當歸(銼,微炒),訶梨勒(煅,用皮),白朮(銼,微炒),伏龍肝(各半兩),木香(一分),赤石脂(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以粥飲調下半錢,日三四服。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聖惠》治小兒久赤白痢,肌體羸瘦,四肢煩熱。硃砂丸方
硃砂(半兩),巴豆(七枚,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麝香(一錢),雄黃,硫黃(各一分)
上件藥都研為末,湯浸蒸餅和丸黍粒大。每服以新汲水下二丸,日三服。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聖惠》治小兒久赤白痢,累醫不瘥。黃丹丸方
黃丹,密陀僧,定粉(各半兩)
以上三味同細研,用醋拌於生鐵銚子內,燒如茶褐色。
砒霜(一分),巴豆(十枚,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訶梨勒(半兩,煨,用皮,搗為末),麝香(一錢)
上件藥同研為末,用生薑自然汁濃研,香墨浸蒸餅和丸如黍粒大。每服以冷甘豆湯下三丸,日三四服。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聖惠》治小兒曩痢,經久不斷,增減有時。黃連丸方
黃連(去須,微炒),人參(去蘆頭),赤石脂,龍骨,甘草(炙微赤,銼),黃芩,厚朴(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白茯苓,枳殼(麩炒微黃,去瓤。各半兩),烏梅肉(一分,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麻子大。每服以粥飲下七丸,日三四服。量兒大小臨時加減。
《聖惠》治小兒曩痢久不瘥,腹多鼓脹,痢如棗花,宜服,通玄丹方
巴豆(一兩),油(一升),麝香(一錢,細研)
上件藥,先將油於鐺內,以急火煎巴豆,看爆出者收之,去皮心,紙裹壓去油,入麝香研,以粟米飯和丸如麻子大。每服以冷水下二丸。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博濟方》治小兒社後瀉痢,久患不瘥,大腸滑泄,,烏龍散
龍骨,黃丹,定粉,豬指甲子(各等分)
上件四味,同入一瓷罐子內,安藥,以物塞口,用火煅令通赤,放冷取出,研為末。每服半錢,米飲調下。
《譚氏殊聖方》:小兒瀉痢甚青黃,久患時多轉滑腸,下部脫肛頻努咽,朝朝焦瘦漸羸尫。斗門散
訶子,枳殼,地榆(各等分)
上為末。每服一錢,米飲調下。一歲以下半錢。
《嬰孺》治小兒下利不住,龍骨湯方
龍骨,甘草(炙),黃連(各四分),當歸,乾薑(各一分)
白話文:
[利久不止第十一]
方一
取一枚紅棗,去核但不要弄破棗皮。將胡粉填滿棗核的位置,然後將這兩樣東西放在炭火上燒到像炭一樣,再將其在瓷器中研磨成粉末,用米湯調和後分次服用。一歲以下的嬰兒分次服用,通常不超過三顆就會好轉。這個方子是王郎中傳下來的,使用效果非常好。
方二
《宮氣方》:治療小兒長期腹瀉不見好轉。
取兩個沒食子,切開後放在鍋中炒至黃色,然後研磨成粉末,包在餛飩裡給小孩吃。
方三
《聖惠方》:治療小兒長期紅痢或白痢,導致身體虛弱消瘦,脾胃虛弱,食慾不振。丁香散方:
需要準備丁香、厚朴(去粗皮,塗上生薑汁後烤至香熟)、黃連(去除鬚根,切碎後稍微炒一下)、當歸(切碎後稍微炒一下)、訶子(煅燒後使用皮)、白朮(切碎後稍微炒一下)、伏龍肝(各半兩),木香(一分),赤石脂(一兩)。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細粉末。每次服用時用粥水調和半錢粉末,一天服用三到四次。可以根據小孩的年齡大小調整用量。
方四
《聖惠方》:治療小兒長期紅痢或白痢,導致肌肉消瘦,四肢發熱。硃砂丸方:
需要準備硃砂(半兩)、巴豆(七枚,去皮和內核後研磨成粉,用紙包起來壓榨去除油脂)、麝香(一錢)、雄黃、硫黃(各一分)。
將以上藥材全部研磨成粉末,用熱水浸泡蒸熟的餅,然後將藥粉混合捏成黍米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用剛汲取的新鮮井水送服兩丸,一天服用三次。可以根據小孩的年齡大小調整用量。
方五
《聖惠方》:治療小兒長期紅痢或白痢,多次治療都沒效果。黃丹丸方:
需要準備黃丹、密陀僧、定粉(各半兩)。
將以上三種藥材一起研磨成細粉末,用醋攪拌後放在生鐵鍋中,燒到呈現茶褐色。
另外,準備砒霜(一分)、巴豆(十枚,去皮和內核後研磨成粉,用紙包起來壓榨去除油脂)、訶子(半兩,煨烤後使用皮,搗成粉末)、麝香(一錢)。
將以上藥材一同研磨成粉末,用濃稠的生薑自然汁調和,再用香墨浸泡蒸熟的餅,然後將藥粉混合捏成黍米大小的藥丸。每次用冷的甘豆湯送服三丸,一天服用三到四次。可以根據小孩的年齡大小調整用量。
方六
《聖惠方》:治療小兒過去的腹瀉,持續不斷,時好時壞。黃連丸方:
需要準備黃連(去除鬚根,稍微炒一下)、人參(去除蘆頭)、赤石脂、龍骨、甘草(烤至微紅,切碎)、黃芩、厚朴(去除粗皮,塗上生薑汁後烤至香熟)、白茯苓、枳殼(用麩皮炒至微黃,去除內瓤,各半兩)、烏梅肉(一分,稍微炒一下)。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用煉製的蜂蜜混合製成麻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用粥水送服七丸,一天服用三到四次。可以根據小孩的年齡大小臨時調整用量。
方七
《聖惠方》:治療小兒過去的腹瀉,長期不癒,腹部脹大,腹瀉像棗花一樣,適合服用通玄丹方:
需要準備巴豆(一兩)、油(一升)、麝香(一錢,研磨成細粉)。
先將油倒入鍋中,用大火煎炸巴豆,看到巴豆爆開後取出,去除皮和內核,用紙包起來壓榨去除油脂,然後加入麝香研磨,用粟米飯混合捏成麻子大小的藥丸。每次用冷水送服兩丸,可以根據小孩的年齡大小調整用量。
方八
《博濟方》:治療小兒在節日後腹瀉,長期不癒,大腸滑泄。烏龍散方:
需要準備龍骨、黃丹、定粉、豬指甲子(各等分)。
將以上四味藥材一同放入一個瓷罐中,蓋上蓋子,用火煅燒到通紅,放涼後取出,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半錢,用米湯調服。
方九
《譚氏殊聖方》:小兒腹瀉呈青黃色,長期患病,經常轉為滑腸,肛門脫垂,經常用力掙扎,每天都變得消瘦衰弱。斗門散方:
需要準備訶子、枳殼、地榆(各等分)。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用米湯調服。一歲以下的嬰兒服用半錢。
方十
《嬰孺方》:治療小兒腹瀉不止。龍骨湯方:
需要準備龍骨、甘草(炙)、黃連(各四分)、當歸、乾薑(各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