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幼新書》~ 卷第二十八 (2)
卷第二十八 (2)
1. 一切泄瀉第一
龍骨,黃連(去須,微炒),白石脂,白礬(燒,令汁盡),乾薑(炮。各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醋煮麵糊和丸如麻子大。每一歲兒服十丸,米飲下,乳食前服。如煩渴,煎人參湯下,更量兒大小,以意加減,日三、四服。《聖惠》龍骨丸方同,仍治洞泄。
《譚氏殊聖》治小兒瀉痢方。
上用地榆,略炒為細末。每服一錢匕,陳米飲調下。
《養生必用》治大人、小兒、老人、虛人,不以冷熱泄瀉神方。
黃連(去須,銼如豆,若是例大即以新布裹,石上盤之根鬚自別),白芍藥(銼如豆),吳茱萸(各三兩)
上三味,鐺盆內慢火炒至赤色,取下放冷,杵羅為細末。每服三錢匕,水一盞半,煎至八九分,去滓。取六分清汁,空腹食前溫服,日三、四服。小兒量與。若是不喜藥人,大叚嫌苦,即以水浸蒸餅,丸如桐子大,更丸一等如綠豆、黃米大。小兒並十五丸至二十丸,溫米飲下。
若作散,只以沸湯或溫米飲調下並可服。病泄痢之人,若不禁生冷、魚肉、肥膩,與不服藥同。
《養生必用》治老人及諸虛人下痢、滑泄,百方治之不效方。
赤石脂(真者別研),乾薑(末研勻。各一兩)
上以面為糊和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腹溫米飲下。未知,加至三、五十丸。小兒小丸與服。赤石脂,河東陝西有真者,今齊州所出,乃桃花石,不入斷下藥。
茅先生小兒瀉痢,三聖丸,方
黃連,木香(各細切),茱萸(各一錢)
上用銅銚,先放黃連,炒令色變,便下茱萸同炒,煙起便放木香,三味同炒,一時間取出,放冷,入礬灰二錢,都為末,用醋、麵糊為丸○此大。每服十丸、十五丸,同蔥飯飲吞下。
茅先生小兒瀉痢,香連丸,方
木香,黃連(用茱萸半兩,同於銚內炒令煙起,取出去茱萸),肉豆蔻,訶子(炮,去核。各半兩),阿膠(麵炒),硃砂(各一錢)
上件為末,飯飲為丸○此大。每服十丸、十四丸,用飯飲吞下。兒小,碎之。
茅先生小兒一切瀉痢,乳香散,方
乳香(二錢,用荷葉於炭火上炙令半熔,放地碗蓋,別爛研),肉豆蔻,白姜,甘草(炙),草果子(以上各一分)
上四味細銼,用醋、面作包裹,於熱灰內煨,令赤色取出為度,去面為末,入乳香末拌和。每服半錢、一錢,用陳米飯飲調下。
茅先生小兒一切瀉痢,香連散,方
木香(濕紙裹,炮),甘草(炙),橡斗子(去粗皮),五味子(去心內塵),蓮房(細絲),訶子(炮,去核)
上六味各等分為末。每服一字、半錢,用陳米飯煎飲調下。
《嬰孺》治小兒不調適水利,枳殼湯,方
枳殼(四分,炙),人參,黃芩(各八分),櫸皮,茯苓(各十分)
上切,以水四升煮一升二合。二歲兒為四服,以次量之。
白話文:
一切泄瀉第一
龍骨丸
藥材:龍骨、黃連(去掉鬚根,稍微炒過)、白石脂、白礬(燒過,直到汁液完全蒸發)、乾薑(炮製過),各半兩。
製作方法:將以上藥材搗成粉末,用醋煮過的麵糊混合做成如麻子大小的丸子。
服用方法:一歲的小孩每次服用十丸,用米湯送服,在吃奶或吃飯前服用。如果出現煩躁口渴,則用人參湯送服。可以根據小孩的年齡大小適當增減用量,每天服用三到四次。《聖惠》中的龍骨丸配方相同,也用於治療腹瀉不止。
地榆散
藥材:地榆,稍微炒過,磨成細末。
服用方法:每次服用一錢匕,用陳米湯調服。
黃連芍藥吳茱萸湯
藥材:黃連(去掉鬚根,切成豆子大小,如果黃連很大,就用新布包起來,在石頭上摩擦,根鬚自然脫落)、白芍藥(切成豆子大小)、吳茱萸,各三兩。
製作方法:將以上三味藥材放入鍋中,用小火炒至紅色,取出放涼,搗成細末。
服用方法:每次服用三錢匕,用水一盞半煎至剩八九分,去除藥渣,取六分清澈的藥汁,空腹在飯前溫服,每天服用三到四次。小孩用量酌情減少。如果病人不喜歡藥味,覺得太苦,可以用水浸泡蒸餅,將藥丸包入,做成如桐子大小的丸子,或者做成更小的綠豆或黃米大小的丸子。小孩服用十五到二十丸,用溫米湯送服。
如果做成散劑,直接用開水或溫米湯調服也可以。腹瀉痢疾的病人在生病期間,如果不禁食生冷、魚肉、肥膩食物,即使服藥也無效。
赤石脂丸
藥材:赤石脂(真正的赤石脂需要另外研磨),乾薑(磨成粉末並混合均勻),各一兩。
製作方法:用麵糊混合做成如桐子大小的丸子。
服用方法:每次服用二十丸,空腹用溫米湯送服。如果沒有效果,可以增加到三十到五十丸。小孩服用小丸子。赤石脂,河東和陝西的產品質量最好,現在齊州出產的赤石脂是桃花石,不能用於治療腹瀉。
三聖丸
藥材:黃連、木香(都切細)、吳茱萸,各一錢。
製作方法:用銅鍋,先放入黃連,炒至變色,然後放入吳茱萸一起炒,冒煙時再放入木香,三味藥一起炒一會,取出放涼,加入明礬灰二錢,一起研磨成粉末,用醋和麵糊做成丸子(丸子形狀未說明)。
服用方法:每次服用十到十五丸,用蔥飯湯吞服。
香連丸
藥材:木香、黃連(用吳茱萸半兩一同放入鍋內炒至冒煙,取出去掉吳茱萸)、肉豆蔻、訶子(炮製過,去掉核),各半兩,阿膠(用麵粉炒過)、硃砂,各一錢。
製作方法: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米飯湯做成丸子(丸子形狀未說明)。
服用方法:每次服用十到十四丸,用米飯湯吞服。小孩服用時,可以將丸子搗碎。
乳香散
藥材:乳香(二錢,用荷葉在炭火上烤至半熔化,放在碗中蓋好,另外研磨成粉末),肉豆蔻、白薑、甘草(炙)、草果子,以上各一分。
製作方法:將以上四味藥材切細,用醋和麵糊包裹起來,放在熱灰中煨烤至赤色,取出去掉麵糊,研磨成粉末,加入乳香粉末混合。
服用方法:每次服用半錢或一錢,用陳米飯湯調服。
香連散
藥材:木香(用濕紙包裹後炮製)、甘草(炙)、橡斗子(去掉粗皮)、五味子(去掉內部的灰塵)、蓮房(細絲)、訶子(炮製過,去掉核)。
製作方法:以上六味藥材等份研磨成粉末。
服用方法:每次服用一字或半錢,用陳米飯煎的湯調服。
枳殼湯
藥材:枳殼(四分,炙)、人參、黃芩,各八分,櫸皮、茯苓,各十分。
製作方法:將以上藥材切好,用水四升煮至一升二合。
服用方法:兩歲的小孩分四次服用,其他年齡段的小孩酌情增減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