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昉

《幼幼新書》~ 卷第二十七 (24)

回本書目錄

卷第二十七 (24)

1. 吐利第六

《嬰孺》,醋酒白丸子,治吐利寒中並客忤方。

半夏(洗),人參(各三分),桔梗,附子(炮去皮臍),乾薑(各四分)

上為末,以苦酒和丸小豆大。一服一丸,日三服。此是一歲服法。

錢乙異功散,溫中和氣,治吐瀉,思食。凡小兒虛冷病,先與數服,以正其氣方。

人參(切去頂),茯苓(去皮),白朮,甘草(炒),陳橘皮(各等分)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生薑五片,棗二個,同煎至七分,食煎溫熱服。量多少與之。

錢乙玉露散,一名,甘露散,方

甘草(生,一分),寒水石(嫩而微青黑,中有細紋者是),石膏(堅白而手不可折者,有牆壁堅白石膏是,如無,以方解石代之,敲段,段皆方是也。各半兩)

上同為細末。每服一字或半錢,一錢食後溫湯調下。

錢乙治壯熱白餅子方,又名,玉餅子

滑石,輕粉,半夏,天南星(二錢,湯浸七次,為末。同上各一錢),巴豆(二十四個,去皮膜,水一升,煮水盡為度)

上研勻,巴豆後入。眾藥以糯米飯為丸,小綠豆大,捏作餅子。三歲以上三、五餅子,以下三餅子,煎蔥白湯臨臥服。

錢乙附方,金液丹,治小兒吐瀉,虛實極最妙。沈存中《良方》論金液丹云:親見小兒吐利劇,氣已絕,服之復活者數人。真不妄也,須多服多驗。

錢乙附方,治小兒脾胃虛寒,吐瀉等病及治冷痰。

齊州半夏(一兩,湯泡七次,切,焙),陳粟米(三分,陳粳米亦得)

上㕮咀,每服三錢,水一大盞半,生薑十片同煎至八分,食前溫熱服。

張渙治小兒三焦不調,停寒膈上,乳哺不消,胸膈痞滿,甚則喘逆,吐利,肌體痿黃。勻胃散,方

甘草(一分,炙),藿香葉,白豆蔻,人參(去蘆頭。各一兩),木香,乾薑(炮),厚朴(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丁香(各半兩)

上件搗,羅為細末。每服一錢,水一小盞,入生薑二片,煎至六分,去滓溫服。

張渙,益中湯方,治嘔吐兼瀉利。

人參(去蘆頭),青橘皮,丁香(各半兩),桂心,訶梨勒皮(各一分),草豆蔻(三枚,去皮炒)

上件搗,羅細末,每服半錢至一錢,米飲調下。量兒大小加減。

《嬰童寶鑑》治小兒吐利不止,不二丸,方

巴豆(三十個,去心膜細研,別用好黃連半兩水浸,染紙兩張裹豆,令出油),硃砂(末,一錢重),寒食麵(一錢九)

上件研勻,滴水為丸如綠豆大。以新汲水磨下一丸。

《萬全方》治脾胃氣虛,止吐瀉。人參散

人參,白茯苓,白朮,乾葛,陳橘皮(去瓤),厚朴(薑汁塗,炙。以上各等分)

上件為末,每服半錢,用沸湯點。量大小服之。

《惠眼觀證》,沉香飲子,大治吐瀉方。

沉香,丁香,藿香(各半錢。劉氏各用一錢),肉豆蔻(二個),檳榔(二個。劉氏用一個),甘草(炙,一錢。劉氏各一分)

白話文:

醋酒白丸子

這個藥方是治療因為寒氣侵入體內,導致吐瀉,以及突然感到不舒服的狀況。

藥材有:半夏(洗過)、人參(各取三分)、桔梗、炮製過的附子(去皮臍)、乾薑(各取四分)。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苦酒(醋)調和成丸,大小如小豆。每次服用一顆,一天服用三次。這是給一歲小孩的服用劑量。

錢乙異功散

這個藥方可以溫暖脾胃,調和氣機,用來治療吐瀉和食慾不振。通常在小孩體虛怕冷時,先服用數次,以調整體內氣機。

藥材有:人參(切去頂部)、茯苓(去皮)、白朮、炒過的甘草、陳皮(各取等量)。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二錢,用水一小碗,加入生薑五片、紅棗二個,一起煎煮至剩七分時,在飯前溫熱服用,用量可根據小孩情況調整。

錢乙玉露散,又名甘露散

藥材有:生甘草(一分)、寒水石(要選嫩而帶點青黑,中間有細紋的)(半兩)、石膏(要選堅硬潔白、手掰不斷的,最好是牆壁上的堅硬白色石膏,如果沒有,可以用方解石代替,敲成方塊狀)(各半兩)。

將以上藥材一同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一字或半錢至一錢,飯後用溫水調服。

錢乙治壯熱白餅子,又名玉餅子

藥材有:滑石、輕粉、半夏、天南星(以上各取一錢,天南星要用湯浸泡七次後再磨粉),巴豆(二十四個,去皮膜,用一升水煮,直到水煮乾為止)。

將以上藥材磨勻,巴豆最後加入。然後用糯米飯將藥材捏成丸子,大小如小綠豆,再捏成小餅狀。三歲以上的小孩服用三至五個,三歲以下的小孩服用三個,用蔥白湯煎煮後在睡前服用。

錢乙附方,金液丹

此方治療小孩吐瀉,無論虛實都非常有效。沈存中《良方》記載說,親眼見到有小孩吐瀉嚴重,氣息奄奄一息,服用此藥後竟然復活。可見此藥功效不虛,需要多服用才能見效。

錢乙附方

此方治療小兒脾胃虛寒,引起的吐瀉等症狀,以及治療寒痰。

藥材有:齊州半夏(一兩,用湯浸泡七次後切開,烘乾),陳粟米(三分,也可用陳粳米代替)。

將以上藥材稍作處理,每次服用三錢,用水一大碗半,加入生薑十片一起煎煮至剩八分,在飯前溫熱服用。

張渙 勻胃散

這個藥方治療小兒三焦不調,停滯寒氣在胸膈之上,導致喝奶不消化,胸腹悶脹,嚴重時會喘促、吐瀉、身體消瘦發黃。

藥材有:炙甘草(一分)、藿香葉、白豆蔻、人參(去蘆頭)(各一兩)、木香、炮製過的乾薑、厚朴(去粗皮,塗上生薑汁炙烤至香熟)、丁香(各半兩)。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細末。每次服用一錢,用水一小碗,加入生薑二片,煎煮至剩六分時,去除藥渣後溫服。

張渙 益中湯

這個藥方治療嘔吐兼腹瀉。

藥材有:人參(去蘆頭)、青橘皮、丁香(各半兩)、桂心、訶子皮(各一分)、草豆蔻(三枚,去皮炒過)。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細末,每次服用半錢至一錢,用米湯調服。用量可根據小孩情況增減。

《嬰童寶鑑》 不二丸

這個藥方治療小兒吐瀉不止。

藥材有:巴豆(三十個,去心膜後研磨成細末,另外用黃連半兩浸水,用兩張紙浸濕後包裹巴豆,使之出油),朱砂(末,一錢重),寒食麵(一錢九)。

將以上藥材研磨均勻,滴入少量水搓成丸,大小如綠豆。用新汲水磨服一丸。

《萬全方》 人參散

此方治療脾胃氣虛引起的吐瀉。

藥材有:人參、白茯苓、白朮、乾葛、陳皮(去瓤)、厚朴(塗上薑汁炙烤過,以上各取等量)。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半錢,用沸水沖泡服用。用量可根據小孩情況調整。

《惠眼觀證》 沉香飲子

這個藥方大力治療吐瀉。

藥材有:沉香、丁香、藿香(各半錢。劉氏用各一錢),肉豆蔻(二個),檳榔(二個。劉氏用一個),炙甘草(一錢。劉氏用各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