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昉

《幼幼新書》~ 卷第二十七 (14)

回本書目錄

卷第二十七 (14)

1. 霍亂吐利第四

《石壁經》三十六種霍亂吐瀉歌:

先以青黃面色看,定因風熱在脾間。發如直立人多怕,開眼無休定有涎。胃逆更看風起搐,常疑唇白口多幹。舌上有瘡為熱極,難過二七入黃泉。

此候青白滿面者,冷痰在胃間也,亦主吐瀉。若黃赤,胃有熱積所致也,亦主發霍亂。此胃虛實,皆作此證也,治各看其候調治。若失治,則口乾燥煩渴:若搐搦逆候,口中瘡,雞子白滿口者不治,不過二、七日亡也。

《千金》治小兒霍亂吐利方。

人參(一兩),厚朴(薑製),甘草(炙。各半兩),白朮(炮,十八銖)

上四味㕮咀,以水一升二合煮取半升。六十日兒服一合,百日兒分三服,期歲分二服,中間隔乳服之。乳母忌生冷油膩等。一方加乾薑一分,或加生薑三分。

《外臺》劉氏療小兒霍亂吐利不止方。

人乳汁(二合),生薑汁(粟米許),籧篨(一小把),龍骨(六分),豆蔻(取仁,碎似蕎麥大,二、七枚)

上以乳煎取一合,著少許牛黃、麝香、兔毛灰等和,分為三服。如渴,以糯米汁著蜜與吃,食即瘥止。

《外臺》:《廣濟》療老少冷熱不調,霍亂吐利,宿食不消。理中丸,方

人參,白朮,甘草(炙),高良薑(各八分),乾薑,桂心(各六分)

上六味搗篩,蜜丸。空腹以飲服如梧子大三十丸,日二服,漸加至四十丸。老小以意減之。忌生冷油膩、生蔥、海藻、菘菜、桃李、雀肉等物。

《外臺》:《備急》療小兒霍亂吐利方。

人參(四分),厚朴,甘草(各二分,炙),乾薑(一分),白朮(三分)

上五味切,以水一升煮取四合,分服之。

《外臺》:《古今錄驗》療小兒霍亂吐利。人參白朮湯方

人參(六分),白朮,茯苓(各四分),厚朴,甘草(各三分,炙)

上五味切,以水一升半煮取六合,分溫服立效。《嬰孺》治期歲兒。

《海藥》主小兒吐利霍亂方。

上用寡婦薦,取二、七莖煮飲之。

《子母秘錄》主小兒霍亂吐利方。

上用芹葉細切,煮熱汁飲,任性多少得止。

《聖惠》治小兒霍亂後,吐瀉不止,煩悶。半夏散,方

半夏(湯洗七遍,去滑),黃連(去須),乾薑(炮製,銼),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人參(去蘆頭),當歸(銼,微炒。以上各半兩),黃芩,甘草(炙微赤,銼。各一分)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量兒大小分減,溫服。

《聖惠》治小兒霍亂不止,和胃氣,定吐瀉。立效方

胡椒(七枚,拍碎),人參(去蘆頭),生薑(各半兩),陳橘皮(一分,湯浸去白瓤,焙),紅粳米(四十九粒),棗(三枚)

上件藥都細銼和勻,分作七服。每服以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量兒大小分減,溫服。

白話文:

霍亂吐利第四

觀察霍亂患者的臉色,如果呈現青黃色,通常是因為風熱侵入脾胃。如果發病時頭髮豎立,往往病情危急。如果眼睛睜開不停,則表示有大量涎液。胃氣上逆時,可能會伴隨抽搐。嘴唇發白且口乾也需留意。如果舌頭上有潰瘍,代表熱邪極重,可能難以度過十四天,有死亡的風險。

如果患者臉色青白,多半是胃中有冷痰,也會導致吐瀉。如果臉色呈現黃紅色,則是因為胃裡有熱積聚,同樣可能引發霍亂。無論是胃虛或胃實,都可能出現這種症狀,治療方法需要根據具體情況來調整。如果延誤治療,可能導致口乾煩渴,出現抽搐等症狀。如果口中有潰瘍,嘴裡充滿像雞蛋清的泡沫,就表示病情危重,通常撐不過七到十四天就會死亡。

以下是一些治療小兒霍亂吐利的方劑:

《千金方》

  • 組成:人參(約15克),厚朴(用薑製,約7.5克),炙甘草(約7.5克),炮製過的白朮(約10克)
  • 製法:將以上藥材切碎,加水約600毫升煮至約300毫升。
  • 用法:六十日大的嬰兒服用約30毫升,百日大的嬰兒分三次服用,一歲的嬰兒分兩次服用。服用時要與餵奶間隔。哺乳期的母親應避免食用生冷油膩的食物。也有方子會加入少量乾薑或生薑。

《外臺秘要》:劉氏治療小兒霍亂吐利不止的方子:

  • 組成:人乳汁(約120毫升),生薑汁(少量,像小米粒大小),籧篨(少量),龍骨(約2克),豆蔻仁(碎成蕎麥大小,約14枚)
  • 製法:將以上藥材用人乳汁煎煮至約60毫升。
  • 用法:加入少許牛黃、麝香、兔毛灰等攪勻,分三次服用。如果口渴,可以給予米湯加蜂蜜飲用,症狀就會停止。

《外臺秘要》與《廣濟方》:治療老少因寒熱不調引起的霍亂吐利,以及宿食不消的理中丸:

  • 組成:人參,白朮,炙甘草,高良薑(各約3克),乾薑,桂心(各約2克)
  • 製法: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蜂蜜製成丸藥。
  • 用法:空腹時用溫開水送服,每次約30粒,像梧桐子般大小。每天服用兩次,可以逐漸增加到40粒。老年人或小孩劑量需要酌情減少。服藥期間應忌食生冷油膩、生蔥、海藻、菘菜、桃子、李子、麻雀肉等食物。

《外臺秘要》與《備急方》:治療小兒霍亂吐利的方子:

  • 組成:人參(約1.5克),厚朴,炙甘草(各約0.75克),乾薑(約0.3克),白朮(約1克)
  • 製法:將以上藥材切碎,加水約600毫升煮至約120毫升。
  • 用法:分次服用。

《外臺秘要》與《古今錄驗》:治療小兒霍亂吐利的人參白朮湯:

  • 組成:人參(約2克),白朮,茯苓(各約1.5克),厚朴,炙甘草(各約1克)
  • 製法:將以上藥材切碎,加水約900毫升煮至約180毫升。
  • 用法:分次溫服,效果迅速。此方適用於一歲左右的幼兒。

《海藥方》:治療小兒吐利霍亂的方子:

  • 組成:使用寡婦用過的薦草,取七到十四根煮水飲用。

《子母秘錄》:治療小兒霍亂吐利的方子:

  • 組成:將芹菜葉切碎,煮熱汁飲用,不限次數,飲用至症狀停止。

《聖惠方》:治療小兒霍亂後,吐瀉不止,煩悶的半夏散:

  • 組成:半夏(用湯洗七遍,去除黏液),黃連(去除鬚根),炮製過的乾薑(切碎),浸泡過的陳皮(去除白瓤,烘乾),人參(去除蘆頭),當歸(切碎,稍微炒過,各約7.5克),黃芩,炙甘草(稍微烤過,切碎,各約0.3克)
  • 製法:將以上藥材搗成粗散。
  • 用法:每次服用約3克,加少量水煎煮至一半,去渣,不限時間,根據小孩年齡大小酌情減少用量,溫服。

《聖惠方》:治療小兒霍亂不止,調理胃氣,止吐瀉,效果迅速的方子:

  • 組成:胡椒(七顆,拍碎),人參(去除蘆頭),生薑(各約7.5克),浸泡過的陳皮(去除白瓤,烘乾,約0.3克),紅粳米(約49粒),棗(三顆)
  • 製法:將以上藥材都切碎混合均勻,分成七份。
  • 用法:每次取一份,加少量水煎煮至一半,去渣,不限時間,根據小孩年齡大小酌情減少用量,溫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