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幼新書》~ 卷第二十七 (9)
卷第二十七 (9)
1. 吐逆第一
《趙氏家傳》治小兒吐逆不定,虛困生風。硫黃半夏丸,方
硫黃(一錢),半夏(半兩,湯浸洗七遍),蠍梢,白附子(炮。各一分)
上為細末,麵糊丸如綠豆大。生薑米飲下。
《趙氏家傳》,不換金散,治小兒吐逆方。
片子薑黃,草龍膽(各一兩),乾葛(一兩半)
上為細末。五歲以下小兒每服半錢,用重帛子裹藥在內,以線扎定,放入甜水半盞中,用慢火煎存三分以來。溫服。
《吉氏家傳》治吐奶腹脹方。
代赭石,麝香,巴豆(各一分),赤石脂,杏仁(各半兩)
上件細末,蜜丸如桐子大,米飲下。三日兒一丸,百日、一歲二丸。
《吉氏家傳》治吐奶方。
母丁香(三、七粒),殭蠶(直者七個,淨洗去粉,炒)
上焙乾為末。每服一字,煎棗湯調下。
《吉氏家傳》治吐奶。豆蔻散,方
肉豆蔻(麵裹炮赤熟,去面為末),草果子(炮去皮。各一個),縮砂(去皮),甘草(炙),肉桂(不見火。各一錢),陳皮(半錢,去白)
上為末。每服半錢,陳米飲調下。
《吉氏家傳》,玉露散,治小兒吐奶,面赤煩躁方。
不灰木(煆),滑石
上為細末。每服半錢或一字,生油並水調下。
《吉氏家傳》治翻胃嘔逆方。
硃砂,硇砂,硼砂(各半錢),巴豆(七粒,去油),柏子仁(七十粒)
上末,用酸醋浸,蒸餅糊為膏,油紙裹旋如此○大。米飲下一丸,常服薑湯下。
《朱氏家傳》治小兒交奶吐下方。
豆蔻,母丁香,宣連(各一兩)
上件為散,空心米飲調半錢服之。
長沙醫者李剛中治小兒吐藥方。
川當歸(洗、銼),甘草(炙。各一分),桂心(去粗皮,不見火),枳殼(湯浸去瓤切,麩炒黃色),北五味子(揀淨。各半兩)
上五味修制了一處,為細末。每服一錢,水七分,煎半盞溫服。大人亦可加藥末三錢,水一盞,煎七分服。
長沙醫者丁時發傳,肉豆蔻散,治小兒脾胃不和,憎寒壯熱,腹痛嘔吐,不納乳食方。
白豆蔻,肉豆蔻,甘草(炙),芎藭,陳皮(去皮),枇杷葉(去毛炙。各一分),黃耆(炙),乾木瓜,人參(各半兩)
上為末。每服一錢,水五分,薑棗同煎三分,去滓服。
長沙醫者鄭愈傳治小兒吐逆方。
上取舊船上石灰,不計多少為末。每服小兒一字,先滴油一點在漿水內,調藥灌下。大人半錢。
長沙醫者鄭愈傳治吐逆,藿香散,方
藿香,赤曲(各二錢),半夏(一錢,薑汁製)
上件為末。每服半錢,南木香湯下,木瓜湯亦得。三服立止,次用調中散(方在次。)
長沙醫者鄭愈傳,調中散,方
枳殼(二錢,煮遍),陳皮,半夏,人參(各一錢)
上為末,每服一錢。水一盞,薑棗煎六分服。
長沙醫者鄭愈傳治吐方。
丁香,胡椒,半夏,乾葛(各一錢)
白話文:
《趙氏家傳》硫黃半夏丸:
治療小孩吐逆不止,身體虛弱導致生風。藥方如下:
硫黃(一錢),半夏(半兩,用熱水浸洗七次),蠍子尾巴,白附子(炮製過,各一分)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用麵糊做成綠豆大小的藥丸。用生薑米湯送服。
《趙氏家傳》不換金散:
治療小孩吐逆的藥方。藥方如下:
片薑黃,草龍膽(各一兩),葛根(一兩半)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五歲以下的小孩,每次服用半錢,用厚布袋將藥包好,用線紮緊,放入半杯甜水中,用小火慢煮到剩三分。溫服。
《吉氏家傳》:
治療吐奶腹脹的藥方。藥方如下:
代赭石,麝香,巴豆(各一分),赤石脂,杏仁(各半兩)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用蜂蜜做成桐子大小的藥丸,用米湯送服。三天的嬰兒服用一丸,一百天或一歲的嬰兒服用兩丸。
《吉氏家傳》:
治療吐奶的藥方。藥方如下:
母丁香(三至七粒),僵蠶(選用筆直的七個,洗淨去除白粉,炒過)
將以上藥材焙乾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字(約0.5克),用煎煮過的棗湯調服。
《吉氏家傳》豆蔻散:
治療吐奶的藥方。藥方如下:
肉豆蔻(用麵包裹後炮製至赤熟,去除麵粉,磨成粉),草果(炮製後去皮,各一個),縮砂(去皮),甘草(炙過),肉桂(不經火,各一錢),陳皮(半錢,去白)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半錢,用陳米湯調服。
《吉氏家傳》玉露散:
治療小孩吐奶,臉色發紅、煩躁的藥方。藥方如下:
不灰木(煅燒過),滑石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每次服用半錢或一字(約0.5克),用生油和水調服。
《吉氏家傳》:
治療翻胃嘔吐的藥方。藥方如下:
硃砂,硇砂,硼砂(各半錢),巴豆(七粒,去除油脂),柏子仁(七十粒)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酸醋浸泡,再用蒸熟的麵餅糊做成藥膏,用油紙包成如○的形狀。用米湯送服一丸,平時可用薑湯送服。
《朱氏家傳》:
治療小孩吐奶的藥方。藥方如下:
豆蔻,母丁香,黃連(各一兩)
將以上藥材磨成散劑,空腹用米湯調服半錢。
長沙醫生李剛中的藥方:
治療小孩吐藥的藥方。藥方如下:
川當歸(洗過、切碎),甘草(炙過,各一分),桂心(去除粗皮,不經火),枳殼(用熱水浸泡後去除內瓤並切片,用麩皮炒至黃色),北五味子(挑選乾淨,各半兩)
將以上五種藥材炮製後混合,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一錢,用水七分煎煮至剩半杯,溫服。大人可加藥粉三錢,水一碗,煎煮至剩七分服用。
長沙醫生丁時發傳肉豆蔻散:
治療小孩脾胃不和,怕冷發熱,腹痛嘔吐,不肯吃奶的藥方。藥方如下:
白豆蔻,肉豆蔻,甘草(炙過),芎藭,陳皮(去皮),枇杷葉(去除毛後炙過,各一分),黃耆(炙過),乾木瓜,人參(各半兩)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用水五分,加生薑和紅棗一起煎煮至剩三分,去渣服用。
長沙醫生鄭愈傳的藥方:
治療小孩吐逆的藥方。藥方如下:
取舊船上的石灰,不計量,磨成粉末。每次小孩服用一字(約0.5克),先在米漿水中滴入一點油,再調入藥粉灌下。大人服用半錢。
長沙醫生鄭愈傳的藿香散:
治療吐逆的藥方。藥方如下:
藿香,赤曲(各二錢),半夏(一錢,用薑汁炮製)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半錢,用南木香湯送服,或用木瓜湯也可。服用三次就可止吐,之後可服用調中散(藥方在後面)。
長沙醫生鄭愈傳調中散:
藥方如下:
枳殼(二錢,煮過),陳皮,半夏,人參(各一錢)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用水一碗,加生薑和紅棗一起煎煮至剩六分服用。
長沙醫生鄭愈傳的藥方:
治療嘔吐的藥方。藥方如下:
丁香,胡椒,半夏,葛根(各一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