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昉

《幼幼新書》~ 卷第二十七 (8)

回本書目錄

卷第二十七 (8)

1. 吐逆第一

《劉氏家傳》小兒吐逆方。

薄荷,茴香(炒。各等分)

上用生藕汁二合,麥門冬飲二合,調半錢下。

《劉氏家傳》小兒翻胃吐逆方。

上用硫黃研細,生薑汁入沙糖,調硫黃一大錢,下立止(大人亦治)。

《劉氏家傳》治小兒氣胃不和,臟腑泄瀉,不思乳食,或哯奶嘔逆。異攻散,方

藿香葉,白朮(炒),人參,白茯苓,陳皮(炒),木香,肉豆蔻(麵裹炮,去面不用。各等分),甘草(炙)

上為末。每服小半錢,紫蘇飯飲調下。

《劉氏家傳》,平胃丸,治小兒一切吐不住,兼常服大壯胃氣方

馬芹子,白殭蠶(去絲),丁香(各半兩)

上件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此○大。煎陳橘皮湯化下。

《莊氏家傳》,蠍梢丸,鎮驚、化痰、祛風,兼止嗽、定吐逆,除一切驚積方。

蠍梢(炒),半夏(湯洗七遍),丁香(揀者炒),硃砂,白附子(炮製。各一分)

上件為末,生薑自然汁煮麵糊為丸如綠豆大。每服十丸,加至十五丸,用薑湯下,不拘時候。

《莊氏家傳》治吐奶方。

蓮子心(七個),丁香(三個),人參(三寸)

上細為末。以綿裹乳汁浸,令小兒吮吃妙。

《莊氏家傳》又方

藿香(半兩),何首烏,白扁豆,甘草(炙),糯米(以上各等分)

上為細末。半錢,用水一小盞,入淡竹茹,煎至七分冷服,臨臥空心。

《孔氏家傳》治小兒吐奶方。

上用生薑、橘皮等分煎湯,與乳母服。

《孔氏家傳》,醒脾散,治小兒因吐胃虛生風,胃氣欲脫方。

人參,天南星(等分,各碾)

上為末。旋抄,每服二味各半錢,冬瓜子三、七粒,水一盞半煎兩茶腳許,通口服,不計時候,以胃氣生為度。大人亦可服,須倍煎之,以知為度。

《孔氏家傳》治小兒吐不止方。

上用香白芷為末。每服一字,煎茅根湯調下,淡甘草湯亦得。

《王氏手集》,香葛半夏散,治痰逆嘔吐,胸膈痞滯、煩渴胃瞀、壯熱頭痛方。

藿香,乾葛,牙硝,滑石(各三分),半夏(半兩),甘草(炙,二分)

上同為細末。每服一錢,水八分盞,入生薑二片,木瓜少許,同煎四分去滓,溫服,不計時候。

《王氏手集》治小兒久吐。玉壺丸,方

半夏,白麵(各一兩),天南星(大者一個),天麻(半兩)

上件為末,薑汁化柳膠為丸黃米大。每服十丸至十五丸,漿水煮四沸,服以煮漿水下。如無漿水,以柳枝三兩莖煮之亦妙,後服太醫局丁香散(方見本門。)

《王氏手集》,丁香膏,治大人、小兒吐逆方。

丁香,藿香(各一分),硫黃(二分),柿蒂(十個),水銀,木香(各一錢),蠟茶,槐花(各半兩)

上先研水銀、硫黃令勻,入在眾藥末內,煉蜜和成膏,以蠟紙裹。大人一杏核大,煎桑葉湯下,甚者三服。小兒量大小加減,一皂皂大,薄荷湯化下。

白話文:

《劉氏家傳》小兒吐逆的藥方

薄荷、茴香(炒過,各等量)

以上藥材,用新鮮藕汁二合,加上麥門冬飲二合,調和半錢服用。

《劉氏家傳》小兒翻胃嘔吐的藥方

用硫黃研磨成細末,加入生薑汁和砂糖,調和一大錢硫黃粉,服用後立刻止吐(大人也適用)。

《劉氏家傳》治療小兒因氣胃不和、腸胃腹瀉、不想吃奶或吐奶的藥方。異攻散,藥方如下:

藿香葉、炒白朮、人參、白茯苓、炒陳皮、木香、肉豆蔻(用麵包住後烤過,去掉麵皮,各等量)、炙甘草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小半錢,用紫蘇飯湯調服。

《劉氏家傳》平胃丸,治療小兒各種吐不停,同時作為日常健胃的藥方

馬芹子、白殭蠶(去除絲)、丁香(各半兩)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如黃豆大小的藥丸。用煎煮過的陳橘皮湯送服。

《莊氏家傳》蠍梢丸,具有鎮驚、化痰、祛風,同時止咳、止吐,消除各種驚嚇引起的積滯的藥方。

蠍子尾(炒過)、半夏(用湯洗七遍)、丁香(挑選過的炒過)、硃砂、炮製過的白附子(各一分)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生薑自然汁煮成的麵糊做成如綠豆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十丸,可加至十五丸,用薑湯送服,不拘泥於服用時間。

《莊氏家傳》治療吐奶的藥方。

蓮子心(七個)、丁香(三個)、人參(三寸)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用棉布包好,浸在母乳中,讓小兒吮吸食用,效果很好。

《莊氏家傳》又一方

藿香(半兩)、何首烏、白扁豆、炙甘草、糯米(以上各等量)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取半錢,用水一小杯,加入淡竹茹,煎煮至七分,放涼後服用,臨睡前空腹服用。

《孔氏家傳》治療小兒吐奶的藥方。

用生薑、橘皮等量煎煮成湯,給乳母服用。

《孔氏家傳》醒脾散,治療小兒因吐奶導致脾胃虛弱生風,胃氣將要脫離的藥方。

人參、天南星(等量,分別研磨)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臨時取用,每次服用以上兩味藥材各半錢,加入冬瓜子三至七粒,用水一碗半煎煮至兩茶杯的量,一次服下,不拘泥於服用時間,以胃氣恢復為度。大人也可以服用,需要增加煎煮的量,以身體感覺為標準。

《孔氏家傳》治療小兒吐不停的藥方。

用香白芷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字(少量),用煎煮過的茅根湯調服,用淡甘草湯也可以。

《王氏手集》香葛半夏散,治療痰液逆行嘔吐、胸膈痞塞、煩渴胃部不適、身熱頭痛的藥方。

藿香、葛根、牙硝、滑石(各三分)、半夏(半兩)、炙甘草(二分)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一錢,用水八分杯,加入生薑兩片,木瓜少許,一同煎煮至四分,去除藥渣,溫服,不拘泥於服用時間。

《王氏手集》治療小兒久吐的藥方。玉壺丸,藥方如下:

半夏、白麵(各一兩)、天南星(大的,一個)、天麻(半兩)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薑汁融化柳樹膠,做成如黃米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十丸至十五丸,用漿水煮開四次後服用,用煮漿水送服。如果沒有漿水,用三兩柳枝煮水也可以,之後服用太醫局丁香散(藥方見本書)。

《王氏手集》丁香膏,治療大人、小孩嘔吐的藥方。

丁香、藿香(各一分)、硫黃(二分)、柿蒂(十個)、水銀、木香(各一錢)、蠟茶、槐花(各半兩)

先將水銀、硫黃研磨均勻,放入其他藥材粉末中,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成膏狀,用蠟紙包好。大人每次服用如杏核大小,用煎煮過的桑葉湯送服,嚴重者服用三次。小孩根據年齡大小酌量增減,每次服用如皂角大小,用薄荷湯化開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