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昉

《幼幼新書》~ 卷第二十七 (10)

回本書目錄

卷第二十七 (10)

1. 吐逆第一

上為末。每服一錢,生薑一片,水一平盞,煎至六分,去滓溫服。量兒大小加減。

長沙醫者鄭愈傳治吐又方

雞舌香(二個),母丁香(七個),附子(炮去皮),硫黃,水銀,錫砂子(各二錢)

上為末,糯米粥為丸如梧桐子。米飲化下一丸,不計時候。

長沙醫者鄭愈傳治小兒吐逆不定方。

丁香(四十九個),葛根(末,一錢),半夏(七粒,湯浸洗七次)

上件四味為細末,用溫湯浸,蒸餅為丸如黃米大。每服十丸,煎葛根湯下,不計時候。

長沙醫者鄭愈傳,大戟膏,治小兒、大人吐方。

大戟(水略煮過,焙乾為末),丁香(各半兩),膩粉(一錢,研),水銀砂子,硃砂(各一錢半)

上件五味為末,黃蠟半兩,乳香皂皂大,用蠟同化為汁,和藥為膏,旋丸如綠豆大三、五丸,小兒如黃米大二、三丸。熱吐,研脂麻冷水下。冷吐,煎丁香湯下。驚吐,煎馬齒湯下。

長沙醫者鄭愈傳,油朱散,治小兒吐方。

滑石,丁香(各末),豬牙皂角(去皮,用蜜炙黃色。各一錢)

上件為末。每服半錢,用漿水半盞,滴好油一點在漿水,下抄藥在油星上,候沉下調灌之,不計時候。

長沙醫者鄭愈傳,水銀丸,治小兒啼叫不止,乳母便將奶喂,因被怒氣未定,為涎裹乳,留滯胸膈,面色痿黃,或時發熱、吐逆方。

上用積聚門中三出丸藥末五、七銅錢,入水銀、艾同研令勻,星盡為度。亦用醋麵糊為丸如綠豆大,硃砂為衣。金銀薄荷湯下三、五丸,乳食後。

《聖惠》:小兒嘔吐奶汁,灸中庭一穴一壯。在膻中穴下一寸陷者,炷如小麥大。

《嬰童寶鑑》灸法:吐食灸上管、中管各三壯。

白話文:

[吐逆第一]

將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加入一片生薑,用一平盞水煎煮至剩六分,去除藥渣後溫服。用量根據小孩體型大小增減。

長沙的醫生鄭愈傳授的治療嘔吐的藥方:

雞舌香(兩個)、母丁香(七個)、附子(炮製去皮)、硫黃、水銀、錫砂子(各二錢)。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糯米粥做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用米湯送服一丸,服用時間不限。

長沙的醫生鄭愈傳授的治療小兒不定時嘔吐的藥方:

丁香(四十九個)、葛根粉(一錢)、半夏(七粒,用湯浸泡清洗七次)。

將以上四味藥材磨成細粉,用溫水浸泡,然後用蒸餅將藥粉做成如黃米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十丸,用煎煮過的葛根湯送服,服用時間不限。

長沙的醫生鄭愈傳授的用大戟膏治療小兒和大人嘔吐的藥方:

大戟(用水稍微煮過,焙乾磨成粉)、丁香(各半兩)、膩粉(一錢,研磨)、水銀砂子、硃砂(各一錢半)。

將以上五味藥材磨成粉末,加入半兩黃蠟和少許乳香,將黃蠟融化成汁,再和藥粉混合製成藥膏,搓成如綠豆大小的藥丸三到五丸,小兒則搓成如黃米大小的藥丸二到三丸。熱性嘔吐,用磨碎的芝麻用冷水送服。寒性嘔吐,用煎煮過的丁香湯送服。驚嚇引起的嘔吐,用煎煮過的馬齒莧湯送服。

長沙的醫生鄭愈傳授的油朱散治療小兒嘔吐的藥方:

滑石粉、丁香粉(各一錢)、豬牙皂角(去皮,用蜂蜜炙烤至黃色,各一錢)。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半錢,用半盞米漿水,滴一滴好油在米漿水上,然後用藥粉抄在油滴上,等藥粉沉下去後調勻灌入,服用時間不限。

長沙的醫生鄭愈傳授的水銀丸治療小兒啼哭不止,乳母餵奶後因怒氣未消,導致奶液被痰裹住,停留在胸膈,面色萎黃,有時發熱、嘔吐的藥方:

取積聚門中的三出丸藥粉五到七個銅錢的量,加入水銀和艾草一同研磨均勻,研磨至水銀均勻散開為止。也可用醋麵糊做成如綠豆大小的藥丸,用硃砂做外衣。用金銀薄荷湯送服三到五丸,在哺乳或進食後服用。

《聖惠方》:小兒嘔吐奶汁,可在中庭穴灸一壯。中庭穴位置在膻中穴下一寸的凹陷處,艾炷如小麥大小。

《嬰童寶鑑》灸法:吐食時,灸上脘穴和中脘穴各三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