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昉

《幼幼新書》~ 卷第十一 (2)

回本書目錄

卷第十一 (2)

1. 癇候第二

《巢氏病源》癇候:癇者,小兒病也。十歲以上為癲,十歲以下為癇。其發之狀,或口眼相引而目睛上搖,或手足掣瘲,或背脊強直,或頸項反折。諸方說癇名證不同,大體其發之源,皆因三種。三種者,風癇、驚癇、食癇是也。風癇者,因衣厚汗出而風入為之。驚癇者,因驚怖大啼乃發。

白話文:

《巢氏病源》中的「癇候」篇提到,癇是一種小兒疾病。十歲以上的小兒患了這種病,叫做癲癇;十歲以下的小兒患了這種病,叫做小兒癇。癇病發作時,患者的症狀各不相同,有的會出現口眼相牽、眼睛上翻的症狀;有的會出現手足抽搐的症狀;有的會出現背脊強直的症狀;有的會出現頸項反折的症狀。各方對癇病的名稱和證狀的說法不盡相同,但總體來看,癇病的發作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種:風癇、驚癇、食癇。風癇是由於穿衣過厚、出汗後風寒侵入體內而引起的。驚癇是由於受到驚嚇、大哭大叫而引起的。

食癇者,因乳哺不節所成。然小兒氣血微弱,易為傷動。因此三種,變作諸癇。凡諸癇正發,手足掣縮,慎勿捉持之,捉則令曲戾不隨也。

茅先生小兒生下有中驚癇候:瞪目,手雙搐搦背脊強直,手足掣縮,壯熱,數齒,時常發為驚癇。

白話文:

患有癲癇的人,都是因為在哺乳期間飲食沒有節制所造成的。但是,小孩子的氣血虛弱,很容易受到傷害而發作。因此有三大原因,會產生各種癲癇。當各種癲癇正在發作時,手腳會抽搐、緊縮,千萬不要去抓住或拿取,如果抓或拿就會使手腳更彎曲、歪斜,而無法放鬆。

茅先生小兒有中風癇候:眼細眅,頭項返輒,啼叫瘛瘲,肚中膨緊,屈指。此候春夏發或四季發,故為之風癇。驚癇、風癇,凡有此二候,本因母將攝失理;或衣厚而出,腠理開張,風邪乘虛而入。

白話文:

茅先生的小孩患有中風癇候的症狀:眼睛細小且失神,頭和脖子總是偏斜一邊,哭叫聲嘶啞難聽,肚子脹緊,手指屈曲緊握。這種症狀在春夏季節發作,或者四季都可能發作,所以稱為風癇。驚癇、風癇,凡是患有這兩種症狀的,都是因為母親在懷孕期間調理不當而導致的;也有可能是因為穿著過厚的衣服外出,導致毛孔張開,風邪趁虛而入引起的。

所治者,才見發時,急用睡驚膏(方見慢驚風門中)一服,半日間通下風涎惡物,便進勻氣散(方見胃氣不和門中)、醒脾散(有二方,一方見胃氣不和門中,一方見慢脾風門中)。與調,後常服硃砂膏(方見驚積門中)、雄朱散(方見驚癇門中),與服即愈。

白話文:

治療方法:

在驚嚇症狀剛出現時,立即使用睡驚膏(配方請參閱慢驚風條項),一劑即可,半天內會排下風涎和惡物,然後服用勻氣散(配方請參閱胃氣不和條項)和醒脾散(有兩種配方,一種請參閱胃氣不和條項,另一種請參閱慢脾風條項)。服用後,症狀會得到緩解。之後,經常服用硃砂膏(配方請參閱驚積條項)和雄朱散(配方請參閱驚癇條項),服用後即可痊癒。

大凡癇病,亦分臟腑。渾身先微熱而後發癇,即為腑病。其寸口脈浮,為陽癇,此猶易治。若先體不熱,不因驚觸不啼不喚,而得臟病,為陰癇。脈證更。目直,不作聲,眼生白障,牙關噤,肚脹不進食,下黑血,死候不治。

漢東王先生《家寶》:凡嬰孩小兒累受其驚,用藥不瘥,變作驚風。十歲以上為癲,十歲以下為癇。

白話文:

一般癲癇,也是分臟腑的。全身先微熱然後發作癲癇,就是腑病。其寸口脈浮起,是陽癇,這個還容易醫治。若先身體不熱,不因受驚嚇不哭不叫,而得了臟病,是陰癇。脈證互相轉變。目光直視,不作聲,眼睛長白障,牙關緊閉,肚子脹不進食,拉出黑色血,這是死兆頭沒救了。

風癇者,因出汗解脫,因風而入,謂之風癇。食癇者,因乳哺失節,多食硬物,致傷臟腑;或失疏利,結積成塊,變成其患。驚癇者,或因驚撲,大人高聲叫喚,孩兒血氣未成,精神未實,遂發驚癇。如有此三癇,牙關不開,進藥不得,宜先用開關散(方見一切癇門中)揩口兩角,口自然開。然後依次第用藥,取效。

白話文:

風癇:由於汗後表虛,風邪乘虛而入,導致癲癇發作。食癇:由於飲食不節制,暴飲暴食,或食用難以消化的食物,導致臟腑受損,或由於便祕,體內廢物積聚,引發癲癇發作。驚癇:由於受到驚嚇或恐懼,導致精神受到刺激,尤其是在孩童,由於血氣未足,精神不穩,更容易誘發癲癇發作。

若患有以上三種癲癇,牙關緊閉,無法服藥,應先用開關散(配方見一切癲癇病症篇)塗抹嘴角兩側,使牙關自然張開。然後依照病因用藥,以取得治療效果。

《嬰音寶鑑》癇病死候:手足瘛瘲,脈沉,身體軟,不時醒,臥久不寤,腹滿轉鳴,口噤不進乳,反張強直脊,吐痢不止,厥痛時起,下血,身熱,痙,直視瞳子不動,汗出發熱,不時手足瘛瘲,喜驚。

白話文:

《嬰音寶鑑》癇病的終末期症狀:手腳抽搐,脈搏微弱,身體軟弱 無力,時時昏睡,睡久了叫不醒,肚子脹滿並伴隨腸鳴,嘴巴緊閉不吃奶, 反而是身體僵直,嘔吐、腹瀉不止,不時發作腹痛,大便帶血,身體發熱,抽搐, 眼睛直視瞳孔不動,汗水浸濕身體並伴隨發熱,不時手腳抽搐,喜歡受驚嚇。

《惠眼觀證》小兒癇候云:發癇者,只因驚後,取驚氣未盡;或當風坐立;或再驚著。其邪愈傳歸入心臟,每邪氣潮心,故令眼目翻張,非時搐搦。

白話文:

《惠眼觀證》一書中,對於小兒癇候的解釋是:小兒發生癲癇,多半是受到驚嚇後,沒有完全去除驚恐之氣;或者在有風的地方坐著或站著;或者再次受到驚嚇。邪氣越來越嚴重,傳入心臟,每次邪氣衝擊心臟,就會導致眼睛翻白眼,並出現不自主的抽搐和痙攣。

《秘要指迷》癇候云:凡癇疾有數般,不可盡述,且說五臟表裡受風形狀。初受驚癇,目反視,踞坐舉頭,唇支青色,面青黃,此乃病傳於肝。若唇黑,眼慢,旬日死。風癇口吐白沫,已傳受心臟。放齒咬人,或即口頰手指青黑,或醒而發。若指黑色面青黑,乃五日內死。臍風發癇,面虛腫搐搦,手足搖動,兩瞼白,病已傳肺。

白話文:

《祕要指迷》中關於癇病的記載說:所有的癇疾有很多種,無法一一盡述,且說五臟表裡受風的症狀。剛開始受到驚癇,眼睛往後看,盤腿而坐並把頭抬起,嘴脣呈現青色,臉色青黃,這是病傳染給肝臟。如果嘴脣發黑,眼睛閉合得很慢,十日內就會死亡。風癇會口吐白沫,已經傳染給心臟。露出牙齒咬人,或者臉頰或手指發青發黑,或清醒後發病。如果手指發黑,臉青黑,五日內就會死亡。臍風引起癇病,臉部虛胖抽搐痙攣,手腳搖動,兩眼發白,病已經傳染給肺。

面如土色者,七日而死。搐搦,或夢中啼笑,下齒咬人,乃似慢脾形狀。若眉帶黑色,病傳入腎。腎已絕,旬日而死。脾癇之狀,喉如鋸鳴,多睡不進乳,口乾唇赤,眼白多,此病旦夕而死。

白話文:

面部灰暗如土色。七天之後死亡。抽搐,或者在睡夢中啼哭或大笑,下牙咬人,這是脾虛的癥狀。如果眉毛發青泛黑,則病情已傳入腎,腎臟機能衰竭,十天左右死亡。癲癇的癥狀是,喉嚨裡發出像鋸子拉動的聲音,嗜睡,不進食母乳,口乾,脣紅,眼白多。這種病旦夕間就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