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昉

《幼幼新書》~ 卷第二十五 (23)

回本書目錄

卷第二十五 (23)

1. 疳瘦第九

《萬全方》治小兒一切疳,手腳枯細,腹肚脹滿,痿黃羸瘦,不欲乳食。宜服,蚵蚾丸

上用干蝦蟆一枚大者,以酒噴令濕,地上一夜令脹,內莨菪子二兩在蝦蟆腹中,封口大餅子內,燒令煙盡,放冷取出,搗羅為末,入膩粉一錢,以軟飯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三丸,以粥飲下。

《張氏家傳》治小兒疳瘦,滑瀉或下痢腹脹;退食,生胃氣。使君丸,方

使君子(一兩,去皮,麵裹煨熟),厚朴(去皮,薑製,炒),甘草(炙),訶子(生熟各半,去核。各半兩),陳皮(一分,水浸去白,焙)

上件同為細末,煉蜜為丸如雞頭大。三歲以上一丸,三歲以下半丸。或乳汁化下,或清米飲湯化下。

《張氏家傳》治小兒疳瘦,退面黃、長肌肉;或頭髮作穗,殺疳蟲。麝香蘆薈丸,方

麝香(三錢),蘆薈(半兩),蝦蟆(五個,燒作灰)

上將三件藥都搗,羅為末;後再入獖豬膽一枚,尿汁拌藥為丸如綠豆大,曬乾。每服七丸至十丸,麝香湯下。

《張氏家傳》治小兒疳瘦,蕪荑丸,方

蕪荑(去皮,生研),黃連(生用。各一兩)

上件搗為細末,豬膽和丸如綠豆大。空心,米湯下十丸。

《張氏家傳》,蘆薈丸,治小兒疳瘦痿黃,肌體壯熱,揉鼻、吃土等疾方。

蘆薈(一兩),胡黃連(半兩),宣黃連(二兩),麝香(一字,令研入)

上為末,用豬膽數個拌,盛盡前藥末,麻系口了,放淨碟內於蒸餅甑內炊;候蒸餅熟取出研爛,飯丸如麻子大。一歲二丸,二歲七丸,三歲十五丸,以溫米飲下。

《莊氏家傳》治小兒疳瘦,六神丸,方

丁香,肉豆蔻(去殼,麵裹燒,燒熟去面),南木香(各一兩),蘆薈,使君子(去殼),訶子皮(去核。各半兩)

上為細末,麵糊丸黃米大。空心,米飲下三十丸。

《莊氏家傳》小兒肉疳,吃食不肥,肌膚乾瘦方。

鱉甲(小便浸,炙),當歸(各一兩),黃連,牛黃,桔梗,硃砂(各一分),麝香(少許)

上為末,煉蜜丸麻子大。煎棗湯下三丸服。

《莊氏家傳》疳瘦、疳瀉方

使君子,沒石子(各二個,並一生一熟),麝香(一錢)

上同為末,滴水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三丸至五丸,冷米飲下。

《莊氏家傳》治肌瘦殺疳方。

蘆薈(半兩),熊膽,牛黃,郁李仁(微炒,別研),麝香(各一分),胡黃連(一兩),乾蟾(一個,破肚淨洗,酒浸一夕,慢火炙焦黃,別研,羅)

上用麵糊丸如綠豆大。冷粥飲下五丸,日三服。

《孔氏家傳》,神聖丸,肥小兒疳藥,常服永無腸臟之疾方。

胡黃連(去皮),宣連(去毛),白蕪荑(去皮),木香,蘆薈(各一錢),使君子(二十枚)

上除蘆薈一味外,五味銀器內用豬膽汁熬成膏,後入蘆薈同丸如綠豆大。每服五七粒,空心,日午、臨臥米湯下,神效。

白話文:

疳瘦第九

《萬全方》 治療小兒各種疳病,症狀包括手腳枯瘦細小、肚子脹滿、身體虛弱消瘦、不想喝奶或吃東西。適合服用蚵蚾丸。

藥丸做法:取一隻大的乾癩蛤蟆,用酒噴濕後放在地上過夜,讓它膨脹。把二兩莨菪子放入蛤蟆腹中,用麵餅封住開口,燒到冒煙,放冷後取出,搗成粉末。加入一錢膩粉,用軟飯混合搓成綠豆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丸,用粥水送服。

《張氏家傳》 治療小兒疳瘦,伴有腹瀉或痢疾、肚子脹滿、食慾不佳。此方能恢復脾胃功能。使用使君丸,配方如下:

使君子(一兩,去皮,用麵包裹煨熟)、厚朴(去皮,用薑汁炮製後炒)、甘草(炙烤)、訶子(生熟各半,去核,各半兩)、陳皮(一分,用水浸泡去除白色部分,烘乾)。

將以上藥材一起磨成細末,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雞頭大小的藥丸。三歲以上兒童每次服用一丸,三歲以下兒童每次服用半丸。可以用母乳或清米湯送服。

《張氏家傳》 治療小兒疳瘦,能改善面色發黃、增長肌肉;或頭髮像穗子一樣,也能殺死疳蟲。使用麝香蘆薈丸,配方如下:

麝香(三錢)、蘆薈(半兩)、癩蛤蟆(五個,燒成灰)。

將以上三種藥材都搗碎,磨成粉末;然後加入一個公豬的膽汁,用尿液拌勻藥粉,搓成綠豆大小的藥丸,曬乾。每次服用七到十丸,用麝香湯送服。

《張氏家傳》 治療小兒疳瘦。使用蕪荑丸,配方如下:

蕪荑(去皮,生研)、黃連(生用,各一兩)。

將以上藥材搗成細末,用豬膽汁混合搓成綠豆大小的藥丸。空腹時,用米湯送服十丸。

《張氏家傳》 使用蘆薈丸,治療小兒疳瘦、身體虛弱發黃、身體發熱、揉鼻子、吃土等疾病。配方如下:

蘆薈(一兩)、胡黃連(半兩)、宣黃連(二兩)、麝香(少許,研磨後加入)。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幾個豬膽汁拌勻,把藥末全部裝入,用麻繩紮緊袋口,放入蒸餅的蒸籠裡蒸;等蒸餅熟了取出,搗爛,用米飯搓成麻子大小的藥丸。一歲兒童每次服用二丸,二歲兒童每次服用七丸,三歲兒童每次服用十五丸,用溫米湯送服。

《莊氏家傳》 治療小兒疳瘦。使用六神丸,配方如下:

丁香、肉豆蔻(去殼,用麵包裹燒熟後去除麵粉)、南木香(各一兩)、蘆薈、使君子(去殼)、訶子皮(去核,各半兩)。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用麵糊搓成黃米大小的藥丸。空腹時,用米湯送服三十丸。

《莊氏家傳》 治療小兒肉疳,症狀為吃東西不長肉,皮膚乾燥消瘦。配方如下:

鱉甲(用小便浸泡後炙烤)、當歸(各一兩)、黃連、牛黃、桔梗、朱砂(各一分)、麝香(少許)。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搓成麻子大小的藥丸。用煎過的棗湯送服三丸。

《莊氏家傳》 治療疳瘦、疳瀉。配方如下:

使君子、沒石子(各兩個,一個生的,一個熟的)、麝香(一錢)。

將以上藥材一起磨成粉末,用水滴混合搓成綠豆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到五丸,用冷的米湯送服。

《莊氏家傳》 治療身體消瘦、殺滅疳蟲。配方如下:

蘆薈(半兩)、熊膽、牛黃、郁李仁(稍微炒一下,另外研磨)、麝香(各一分)、胡黃連(一兩)、乾蟾(一個,剖開肚子洗淨,用酒浸泡一晚,用慢火烤至焦黃,另外研磨,過篩)。

將以上藥材用麵糊搓成綠豆大小的藥丸。用冷的粥水送服五丸,每天三次。

《孔氏家傳》 神聖丸,可以使小兒變得肥壯,是治療疳病的藥物,經常服用可以永遠沒有腸胃疾病。配方如下:

胡黃連(去皮)、宣連(去毛)、白蕪荑(去皮)、木香、蘆薈(各一錢)、使君子(二十枚)。

將以上藥材除了蘆薈之外,將其他五種藥材放入銀器中,用豬膽汁熬成膏狀,然後加入蘆薈一起搓成綠豆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五到七粒,空腹時,中午和睡前用米湯送服,效果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