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昉

《幼幼新書》~ 卷第二十五 (11)

回本書目錄

卷第二十五 (11)

1. 鼻疳第三

《聖惠》治小兒鼻疳,蟲蝕鼻,癢痛不止。蘆薈散方

蘆薈,黃柏(末。各一分),青黛,雄黃(各半分)

上件藥都細研為散。日三度,以少許敷瘡上瘥。

《聖惠》治小兒鼻口疳蝕生瘡,黃瘦不食乳方。

石膽,蘆薈(各一分)

上件藥細研為散,摻在蝕處。其蝕傷肉當化為膿,但頻擦即生好肉,亦不別有損動,漸瘥。

《聖惠》治小兒疳瘡蟲蝕鼻方。

黃連(半兩,去須,搗羅為末),石膽(一分,研)

上件藥都研令勻,以生油調塗於鼻中。

《聖惠》又方

雄黃(研),瓜蒂(各一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研令勻,以生油調塗於鼻中。

《聖惠》又方

干蝦蟆(一枚,塗酥,炙焦黃),麝香(一分)

上件藥同細研為散,以臘月豬脂調塗於鼻中。

《聖惠》又方

上研熊膽半分為細末,以湯化調塗於鼻中。

《聖惠》又方

黃柏(末),雄黃(細研。各一分),麝香(一分,研)

上件藥都細研令勻,以生油調。日三四上塗之。

《聖惠》又方

蝦蟆(灰,一分),人中白(半分),麝(一錢)

上件藥都細研,干貼鼻內,日三用之。

《聖惠》治小兒鼻疳癢吹鼻方

地龍(抄,二條),瓜蒂(一分),蝦蟆頭(燒,一枚),麝(半錢)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同研令勻。日二三度,用少許吹鼻中。

《聖惠》治小兒鼻眼耳癢數揉之,皮乾毛立,宜用吹鼻方

蝸牛殼(一分,炒令微黃),蝦蟆(灰),麝香(各一錢,細研),瓜蒂(七枚)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研入麝香令勻,用少許吹入鼻中,日三四度,兼點少許口中,甚佳。

茅先生小兒鼻下赤爛為鼻疳方

青黛(炒一錢半),黃柏,黃連,杏仁(去皮尖,炒。各一分),輕粉(少許)

上為末,用芭蕉自然汁調塗赤爛處。

漢東王先生《家寶》治小兒肺積,鼻內生瘡及鼻下赤爛。澤瀉散方

川澤瀉,川鬱金(生),甘草(炙),山梔子仁(炒。以上各一分)

上為末。每服嬰孩一字,二三歲半錢,五七歲一錢,甘草湯調下,一日二服。宜再用青金散敷之。

漢東王先生《家寶》又方,青金散

銅青,白礬(生。各一錢)

上為末,每用少許敷鼻下。

錢乙,蘭香散方

蘭香葉(菜名,燒灰,二錢),銅青(半錢),輕粉(二字)

上為細末令勻,看瘡大小干貼之。

張渙,石膽散,治鼻疳病,疳蟲上蝕於鼻,赤癢及連唇生瘡,赤爛方。

石膽(一兩),地龍(一分,洗淨),鬚髮(燒灰),莨菪子(生用。各半兩)

上件搗,羅為細末,入麝香一錢,同研勻。每服一字,貼於瘡上。

《吉氏家傳》治鼻下赤爛疳方。

青黛(一錢),麝香(少許),熊膽(末,半錢)

上末,睡時貼少許在鼻下。

《朱氏家傳》治小兒鼻下濕癢疳瘡方。

上用大棗一枚,去核,以白礬一塊內棗中,文武火煅存性,細研,塗瘡。如瘡干,以麻油調塗。

白話文:

《聖惠》治療小兒鼻疳,蟲蝕鼻,癢痛不止的藥方

  • 蘆薈散: 將蘆薈、黃柏(磨成粉,各一份)、青黛、雄黃(各半份)都磨成細粉混合。每天三次,取少量敷在瘡上,就會痊癒。

《聖惠》治療小兒鼻口生疳瘡,導致黃瘦不吃奶的藥方

  • 將石膽、蘆薈(各一份)磨成細粉混合,敷在潰爛處。潰爛的肉會化膿,但只要頻繁擦拭,就會長出新肉,不會有其他損害,慢慢就會痊癒。

《聖惠》治療小兒疳瘡蟲蝕鼻子的藥方

  • 將黃連(半兩,去除鬚根,搗碎磨成粉)、石膽(一份,磨成粉)混合均勻,用生油調和後塗在鼻中。

《聖惠》又一藥方

  • 將雄黃(磨成粉)、瓜蒂(各一份)搗碎,研磨成細粉混合均勻,用生油調和後塗在鼻中。

《聖惠》又一藥方

  • 將乾燥的癩蛤蟆(塗上酥油,烤至焦黃)、麝香(一份)一起磨成細粉混合,用臘月豬油調和後塗在鼻中。

《聖惠》又一藥方

  • 將熊膽磨成細粉(半份),用熱水化開調勻後塗在鼻中。

《聖惠》又一藥方

  • 將黃柏(磨成粉)、雄黃(磨成細粉,各一份)、麝香(一份,磨成粉)混合均勻,用生油調和。每天塗抹三四次。

《聖惠》又一藥方

  • 將癩蛤蟆灰(一份)、人中白(半份)、麝香(一錢)磨成細粉混合,乾燥地敷在鼻內,每天三次。

《聖惠》治療小兒鼻疳癢,用吹入鼻中的藥方

  • 將地龍(炒過,兩條)、瓜蒂(一份)、燒過的癩蛤蟆頭(一枚)、麝香(半錢)搗碎,磨成細粉混合均勻。每天兩三次,取少量吹入鼻中。

《聖惠》治療小兒鼻子、眼睛、耳朵發癢,經常揉搓導致皮膚乾燥,毛髮豎立的藥方,宜用吹入鼻中的藥方

  • 將蝸牛殼(一份,炒至微黃)、癩蛤蟆灰、麝香(各一錢,磨成細粉)、瓜蒂(七枚)搗碎,磨成細粉,加入麝香混合均勻。取少量吹入鼻中,每天三四次。同時,也可以點少量在口中,效果更佳。

茅先生治療小兒鼻下紅爛的鼻疳藥方

  • 將青黛(炒過,一錢半)、黃柏、黃連、杏仁(去皮尖,炒過,各一份)、輕粉(少量)磨成粉混合。用芭蕉的自然汁調和後塗在紅爛處。

漢東王先生《家寶》治療小兒肺積、鼻內生瘡及鼻下紅爛的澤瀉散藥方

  • 將川澤瀉、川鬱金(生的)、甘草(炙過)、山梔子仁(炒過,以上各一份)磨成粉。嬰兒每次服用少許,二三歲的兒童服用半錢,五七歲的兒童服用一錢,用甘草湯調服,每天兩次。另外,還要用青金散敷在患處。

漢東王先生《家寶》又一藥方,青金散

  • 將銅青、白礬(生的,各一錢)磨成粉,每次取少量敷在鼻下。

錢乙,蘭香散藥方

  • 將蘭香葉(菜名,燒成灰,二錢)、銅青(半錢)、輕粉(少許)磨成細粉混合均勻,根據瘡的大小,乾燥地敷在瘡上。

張渙,石膽散,治療鼻疳病,疳蟲向上侵蝕鼻子,導致紅腫發癢,甚至連嘴唇都生瘡,紅爛的藥方

  • 將石膽(一兩)、地龍(一份,洗淨)、頭髮灰、莨菪子(生的,各半兩)搗碎,磨成細粉,加入麝香一錢,混合均勻。每次取少許敷在瘡上。

《吉氏家傳》治療鼻下紅爛疳瘡的藥方

  • 將青黛(一錢)、麝香(少量)、熊膽粉(半錢)磨成粉混合。睡覺時取少量敷在鼻下。

《朱氏家傳》治療小兒鼻下濕癢的疳瘡藥方

  • 取大棗一枚,去核,將一塊白礬放入棗中,用文火和武火煅燒,保留藥性,磨成細粉塗在瘡上。如果瘡乾,就用麻油調和後塗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