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昉

《幼幼新書》~ 卷第二十五 (12)

回本書目錄

卷第二十五 (12)

1. 眼疳第四

《龍木論》治小兒疳眼外障。此眼初患時,皆因腦頭上有瘡,或因經日多時,瀉痢潛沖,疼痛淚出難開,膈間伏熱,氣肝風入眼。初患此疳時,癢澀揉眉,咬甲致令翳生赤腫疼痛、淚出難開,瞼硬白睛遮滿,怕日合面臥,不喜抬頭,此疾不宜燒灸頭面,恐損眼也。切忌點藥,宜服殺疳散、退翳丸(方並見本門。)

《聖惠》論肝開竅於目,目者肝之候,若小兒內有疳氣,肌體瘦羸而臟腑挾於風熱癰滯不得宣通,因其乳食過多,胸膈痰結,邪熱之氣上攻於目則令腦熱目癢,或赤爛生瘡,或生障翳漸漸遮睛,久而不瘥,損於眼目,故號眼疳也。

《玉訣》小兒眼疳生翳歌:搖頭揉目熱生疳,愛暗憎明不奈觀。雀目每因風氣盛,斑瘡腑熱翳侵滿。此患先與涼膈,後瀉肝,次淋洗之,即無誤也。又一《玉訣》上,此患小兒疳熱宜瀉疳散、蕤仁膏涼膈退熱(方並見本門。)又一《玉訣》云:小兒疳眼,雀目斑瘡,入眼者,先與利膈退熱良心經,後與疳藥也。

《龍木論》殺疳散方

防風,龍腦,牡蠣,白芷,細辛,五味子(各二兩)

上為末。每服一錢,食後粥飲調下。

《龍木論》退翳丸方

黑參,防風(各一兩),細辛,石決明,車前子(各半兩),桔梗,黃芩(各一兩半)

上為末,煉蜜為丸梧桐子大。空心茶下十丸。

《聖惠》治小兒眼疳及雀目。天南星散方

天南星(炮裂),穀精草,甘草(炙赤,銼),黃芩(各半兩),麝香(一分,研)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用羊子肝一具,切破入藥末二錢,用串子炙令熟,空心服,後用不淘米煮粥半盞壓之。

《聖惠》治小兒眼疳,諸藥未效。宜服,使君子散方

使君子(五顆),訶梨勒皮(三顆),甘草(一分,炙微赤,銼),乾蟾頭(一枚,塗酥,炙焦黃)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以羊子肝一枚於砂盆內用生米泔一合同爛研,絞取汁。食後調下半錢。三歲以下即可服一字。

《聖惠》又方

穀精草,川大黃(細銼,微炒),姜石(搗,研,水飛過),甘草(炙微赤,銼。各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以羊子服一枚,用竹刀子切破,內藥末一字,在肝裡面使線子纏定,以醋煮熟放冷,任意食之,不過三五枚子肝見效。

《聖惠》又方

夜明砂(微炒),姜石(搗,研,水飛過),芎藭(以上各三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用羊子肝一枚,以米泔半盞同研,絞取汁,調下半錢,日三服。三歲以下可服一字。

《聖惠》又方

黃連(末),麝香,硃砂(並細研。各一分)

上件藥都研令勻,每服半錢。用豬子肝切破入藥,以絹袋子盛,用米泔煮熟放冷食之。量兒大小增減。

《聖惠》又方

羯羊肝(一具,切開),決明子(一兩)

上搗羅決明子為細散,摻於肝內,用米泔兩碗煮,泣盡為度。不計食前後,量兒大小任意食之。

白話文:

眼疳第四

《龍木論》說,治療小孩因為疳病引起的眼外障。這種眼睛疾病剛開始發作時,通常是因為頭部有瘡,或是因為長期腹瀉,導致病邪向上衝,眼睛會疼痛流淚,難以睜開,胸膈間有鬱熱,風邪侵入眼睛。剛開始得這種疳病時,會感到眼睛癢澀,常揉眼睛,甚至咬指甲,導致眼翳(角膜混濁)產生,眼睛紅腫疼痛、流淚難以睜開,眼瞼僵硬,眼白被遮蓋住,害怕陽光,喜歡趴著睡,不喜歡抬頭。這種疾病不適合用燒灼或針灸頭面的方法治療,以免傷害眼睛。切記不要亂點藥,應該服用殺疳散、退翳丸(藥方在本書的其他章節)。

《聖惠方》認為肝臟的功能體現在眼睛,眼睛是肝臟的反應。如果小孩體內有疳病,身體會瘦弱,內臟被風熱壅滯,無法正常運作,又因為吃太多奶或食物,導致胸膈痰結,邪熱之氣向上侵襲眼睛,就會造成腦熱、眼睛癢、眼睛紅爛生瘡,或產生眼翳,慢慢遮住眼睛,久治不癒,就會損害眼睛,所以叫做眼疳。

《玉訣》裡有一首關於小兒眼疳生翳的歌謠說:搖頭揉眼,因熱生疳病,怕光,不喜歡看東西。患上雀盲症常常是因為風邪旺盛,身體有斑瘡,內臟有熱,導致眼翳遮滿眼睛。這種疾病應該先用清熱解毒的藥,然後再瀉肝火,最後再用藥水清洗,這樣就沒有問題了。《玉訣》另一段說,這種小兒疳熱應該用瀉疳散和蕤仁膏來清熱退火(藥方在本書的其他章節)。《玉訣》還說,小兒患上疳眼,同時有雀盲症和斑瘡,如果這些疾病侵入眼睛,要先用藥物來疏通胸膈、清熱退火、調理心經,然後再用治療疳病的藥。

《龍木論》的殺疳散藥方:

防風、龍腦、牡蠣、白芷、細辛、五味子(各二兩)

把以上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飯後用粥或米湯送服。

《龍木論》的退翳丸藥方:

黑參、防風(各一兩),細辛、石決明、車前子(各半兩),桔梗、黃芩(各一兩半)

把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藥丸,像梧桐子般大小。每天早上空腹用茶送服十丸。

《聖惠方》治療小兒眼疳和雀盲症的方子:天南星散

天南星(炮製過)、穀精草、甘草(烤過,切碎)、黃芩(各半兩),麝香(一分,磨成粉)

把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細粉;用羊的肝臟一副,切開,加入藥粉二錢,用鐵串串起來烤熟,空腹服用,然後用沒有淘過的米煮的粥半碗壓住。

《聖惠方》治療小兒眼疳,如果其他藥物沒有效果,可以服用使君子散:

使君子(五顆),訶梨勒皮(三顆),甘草(一分,微烤過,切碎),乾蟾頭(一枚,塗上酥油,烤焦黃)

把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細粉;用羊的肝臟一枚,在砂盆中用生米漿一同搗爛,絞出汁液。飯後服用半錢。三歲以下的兒童可以服用一字(古代計量單位)。

《聖惠方》另一個方子:

穀精草、川大黃(切碎,微炒)、姜石(搗碎,磨成粉,用水過濾)、甘草(微烤過,切碎,各半兩)

把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細粉;用羊的肝臟一副,用竹刀切開,放入藥粉一字,用線綁好,用醋煮熟放涼,隨意食用,通常三五枚羊肝就可以見效。

《聖惠方》另一個方子:

夜明砂(微炒)、姜石(搗碎,磨成粉,用水過濾)、芎藭(以上各三分)

把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細粉,用羊的肝臟一枚,用半碗米漿一同搗爛,絞出汁液,調服半錢,每天服用三次。三歲以下的兒童可以服用一字。

《聖惠方》另一個方子:

黃連(磨成粉)、麝香、硃砂(都磨成粉,各一分)

把以上藥材都磨均勻,每次服用半錢。用豬的肝臟切開放入藥粉,用絹袋子裝起來,用米漿煮熟放涼後食用。根據孩子的大小增減用量。

《聖惠方》另一個方子:

羯羊肝(一副,切開),決明子(一兩)

把決明子磨成細粉,摻在羊肝裡面,用兩碗米漿煮,煮到湯汁快乾為止。不計較飯前飯後,根據孩子的大小隨意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