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幼新書》~ 卷第二十四 (33)
卷第二十四 (33)
1. 疳疾吹鼻第五
《顱囟經》治孩子吹鼻,青黛散方
青黛,細辛(各一錢),宣連,瓜蒂,蘆薈,地龍(各半錢),硃砂(一字)
上為末,細研和合,吹鼻中,入麝香少許。
《顱囟經》,保童丸方
硃砂,麝香,新蟾酥(各等分)
上研合成劑,盒子內盛,丸如麻子大。又於一盒子內浸一丸,以箸頭點入鼻中。亦名問命丸。但孩子病甚,
即與吹之,或得七噴,可以治之;五噴即甚,三、兩噴必死矣。此不可深著水浸,臨時入水亦不畏。
《顱囟經》治孩子腦疳鼻癢,毛髮作穗,面色赤。益腦散方
地榆(炙),蝦蟆(燒。各一分),蝸牛殼(二十一個),青黛,石蜜(各二分),麝香(二大豆許)
上為散。吹鼻,當有黃水出。忌甜物。
《聖惠》治小兒一切疳,吹鼻問命散。如嚏多疾輕易療,如不嚏者必死矣。青黛散方
青黛(細研),細辛(各半兩),蘆薈,麝香(各細研),瓜蒂,乾地龍(微炒),黃連(去須。各一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用少許吹在鼻中,得嚏即吉。
《聖惠》治小兒一切疳,吹鼻。亦名,通頂散方
白礬(灰),麝香,熊膽(各細研),藜蘆(去蘆頭),丁香,黃連(去須),胡黃連,干蝦蟆(灰,細研。各一分),赤小豆(二百粒)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都研令勻。每用少許吹鼻中,當有蟲出。
《聖惠》治小兒一切疳,腦悶昏沉,宜先用,吹鼻散方
青黛(研),躑躅花(各一分),黃連(去須),瓜蒂,乾地龍(炒),麝香(研。各半分)
上件藥杵,羅為末。用少許吹在鼻中,若嚏五七遍,其疾則輕;若三、兩嚏者,急治之;如不嚏,必死之候。
《聖惠》治一切疳吹鼻散方
瓜蒂,赤小豆(炒熟。各二七枚),胡黃連(半分),倒鉤棘針(二十枚)
上件藥搗細為散。每日早晨以半字吹兩鼻中,並用粥飲調一字灌之。每一度吹鼻,灌藥一服。
《聖惠》治小兒一切疳,羸困腦悶。定命通頂散方
滑石,干燕脂(各一分),蟾酥(杏仁大)
上件藥,都細研為散。每用兩黃米大,吹入兩鼻中,有嚏二五聲,神效。
《聖惠》治小兒一切疳,腦熱發乾。吹鼻散方
熊膽,硃砂(各一錢),麝香(半分)
上件藥,同研令細。五月五日取蟾酥和丸如黍粒大。取一粒研為末,吹兩鼻中。甚者兼以奶汁調塗口中及齒齦上。更甚者暖水下三丸。
《聖惠》治小兒一切疳,鼻塞壅悶,宜用,瀉腦散方
穀精草(燒灰),細辛,蘆薈,瓜蒂(各一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用黃米大,吹在鼻內,當出惡物為效。
《聖惠》治小兒一切疳,鼻癢發乾,,吹鼻散方
蝸牛殼(微炒),蝦蟆(灰。各一分),麝香(一錢),瓜蒂(末,半分)
上件藥細研為散。每用麻子大,吹入鼻中,日三、四度。後便煮益母菜粥與吃,佳。
白話文:
【疳疾鼻吹療法】
《顱囟經》中記載了一種稱為「青黛散」的療法,主要成分有青黛、細辛、宣連、瓜蒂、蘆薈、地龍和硃砂,這些成分需磨成粉末,混合均勻後,吹入鼻中,還可加入少量麝香。
《顱囟經》另有一種稱為「保童丸」的療法,由硃砂、麝香和新蟾酥組成,這些成分需磨成粉末,攪拌成藥膏狀,再搓成如麻子大小的丸狀。使用時,將一顆丸放入盒子內浸泡,再用筷子頭點入鼻中。這種療法也叫「問命丸」。如果孩子病情嚴重,應立即使用,若能噴嚏七次,表明病情可治;若只噴嚏五次,表示病情較重;若只有兩三次噴嚏,則預示情況危急。注意,這種療法不能將藥丸浸泡過深,臨時用水浸一下即可。
《顱囟經》記載了另一種稱為「益腦散」的療法,用於治療兒童腦疳、鼻癢、毛髮稀疏和臉色潮紅的症狀,成分包括地榆、蝦蟆、蝸牛殼、青黛、石蜜和麝香,這些成分需磨成粉末,吹入鼻中,會有黃色液體流出,使用期間要避免食用甜食。
《聖惠》中記載了多種針對兒童各種疳疾的鼻吹療法,如「青黛散」、「通頂散」、「吹鼻散」等,成分包括青黛、細辛、蘆薈、麝香、瓜蒂、乾地龍、黃連、白礬、熊膽、赤小豆、蝸牛殼、蝦蟆、藜蘆、丁香、胡黃連、幹蝦蟆、滑石、幹燕脂、蟾酥、硃砂、蛇蛻皮等,這些成分需磨成粉末,根據病情輕重和具體症狀,每次使用適量吹入鼻中,有的療法還需搭配粥飲或奶汁使用。
《聖惠》中記載了「定命通頂散」、「瀉腦散」、「灌鼻丸」等療法,成分包括滑石、幹燕脂、蟾酥、青黛、黃連、蘆薈、瓜蒂、龍腦、熊膽、硃砂、麝香、穀精草、細辛、英粉、蘭香、人參、花蛇膽、黃柏、丁香、皁莢等,這些療法同樣需將成分磨成粉末,根據病情輕重和具體症狀,每次使用適量吹入鼻中,有的療法還需搭配奶汁或溫水使用。
《聖惠》中記載了一種「定命丸」療法,成分包括硃砂、蛇蛻皮、青黛、麝香、瓜蒂和乾蠍,這些成分需磨成粉末,混合均勻後,用狗膽汁搓成黍米大小的丸狀,每次使用時,以乳汁溶解一顆丸狀,分別滴入男左女右的鼻孔中,若能噴嚏三至五次,表明療法有效。
《聖惠》中記載了一種「吹鼻散」療法,成分包括蝦蟆、甘草、地榆、蝸牛殼、麝香、蘭香、龍腦、青黛和人參,這些成分需磨成粉末,每天取少量吹入鼻中,隨著病情逐漸改善,新生的頭髮會呈現如漆色,但需避免食用辛辣食物。
《聖惠》中記載了一種「吹鼻散」療法,成分包括蝸牛殼、蝦蟆、地榆、青黛、蘭香和麝香,這些成分需磨成粉末,每天兩次以葦管吹入半粳米大的粉末於鼻中,感覺有效後,可減少為每天一次。
《聖惠》中記載了一種「吹鼻散」療法,成分包括熊膽、黃柏、丁香、蝦蟆、皁莢和麝香,這些成分需磨成粉末,每次使用小豆大的粉末吹入雙鼻中,若能噴嚏出疳蟲,表明療法有效。
《聖惠》中記載了一種「通頂定命散」療法,成分包括蘆薈、瓜蒂、鵝不食草、豬牙皁莢和麝香,這些成分需磨成粉末,每次取少量吹入鼻中,若噴嚏出疳蟲,黑色的較難治療,紅色、白色或黃色的較易治療。
《聖惠》中記載了一種「通頂散」療法,成分包括青黛、藜蘆、蟾酥、赤小豆、麝香和瓜蒂,這些成分需磨成粉末,每次使用綠豆大的粉末吹入鼻中,若噴嚏出如米心大的蟲子,黑色的較難治療,紅色、白色或黃色的較易治療。
《聖惠》中記載了一種「吹鼻散」療法,成分包括棘針和瓜蒂,這些成分需磨成粉末,每次使用黍粒大的粉末吹入鼻中,每天兩次。
茅先生提到一種「吹鼻散」療法,用於判斷兒童病情輕重,成分包括青黛、細辛、瓜蒂和黃連,這些成分需磨成粉末,再加入少量麝香,每次使用指甲挑少量粉末吹入兒童鼻中,若能噴嚏,表明病情可治;若無法噴嚏,則預示病情危急。這種療法也叫「問命散」。
張渙的「通聖散」療法,適用於所有疳疾症狀,可以判斷病情輕重,成分包括瓜蒂、細辛、乾地龍、白礬和藜蘆,這些成分需磨成粉末,每次使用少量吹入鼻中,若能噴嚏,表明病情可治;若噴嚏出蟲子,表明病情已得到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