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昉

《幼幼新書》~ 卷第二十四 (26)

回本書目錄

卷第二十四 (26)

1. 一切疳第三

第一肝疳:小兒雖飲奶乳,漸喜肉食,尤愛酸鹹。只服前定命丹,次服此藥。

肉豆蔻(三個),枳殼(焙、三分),茯苓,胡黃連(各半兩),大黃,甘草(各一兩),丁香,麝香(各二錢)

上八味為末。每服一字,米飲下,日二服。久者五服,有效。

第二急疳:小兒疳痢,下赤色膿血,下部脫肛。雖有精神,命在須臾。但服此沉香丸方。

沉香,人參,蠍,胡黃連,乳香(各一分),龍骨,甘草(各一兩)

上件棗肉為丸麻子大。每服三丸,米飲下,日二服。久患七服,見效。

第三風疳:小兒手足拘拳,眼目不開,有時自笑;或嗔怒驚叫,手爪甲青,狀似鬼形,色似天瘹。須服此金箔茯苓散

金箔(五片),茯苓,牛膝,胡黃連(各一兩),龍骨(一分,生),木香,麝香(各一錢)

上件為末。每服一字,米飲下,日二服。忌油膩。

第四肉疳:眼目常痛,飲食不下,食物不消,日漸羸瘦,服此調中丸。

鱉甲(醋炙),當歸,黃耆,人參,附子(炮),桂心,胡黃連(各一兩),雄黃(少許)

上為末,棗肉為丸麻子大。每服三丸,米湯下。忌魚、油物。

第五脊疳:十指爪甲癢痛,頭髮焦乾,腹肚虛鳴,脊骨如鋸;時時下痢,狀如青澱,或膿或血,服此,硃砂丸方

天靈蓋(炙,一個),柴胡(燒),白朮,麝香(各一錢),檳榔(一個)

上件蒸棗為丸如麻子大。每服三丸,米飲棗湯下。

第六口疳漏失

第七腦疳:鼻下赤爛,身心煩躁,鼻內生瘡,頭髮自落,日夜痛無休歇,狀似鬼形。服此安息丸方

安息香,丁香,胡黃連,麝香,雄黃(各一兩),肉豆蔻(二錢),金銀箔(各五片)

上件煉蜜為丸麻子大。每服三丸,米飲下。

第八食疳:小兒夜間壯熱,或時憎寒,手足或冷;兼生陰汗,漸加消瘦,多饒虛腫,往往下痢。鐵粉丸方,鐵粉(此是熬鹽𨫼子,凡要用,將燒紅或醋潑外,其鹽霜色起,刮,鐵粉也),硃砂(各二錢),木香,桔梗(各半兩),胡黃連(一錢),青州蠍(五個)

上件為末,白米飯丸,麻子大。每服三五丸,米飲下。

第九蛔疳:小兒合地,面無顏色,啼聲乍高,狀似心痛。往往口乾,發動有時。醫人不識,妄呼見祟。不知小兒曾吃生肉,肉化為蟲,此方大效。苦楝丸

苦楝根,鶴蝨,硃砂(各一兩),檳榔(三個),麝香(一錢)

上件為末,麵糊丸小豆大。每服三丸,白湯下。日可三服,忌毒物。

第十奶疳:由乳母胃氣不足,小兒吃著冷奶,便生吐逆,漸成奶疳,宜急治。莫交腫毒,便身通黃,狀似橘皮。宜服,木香散方

黃耆,人參,龍腦(各一分),蠍,乾薑,橘皮(去白。各一兩),附子,甘草(各一兩)

上件為末。每服一字,乳香湯調服,日進二服。重者不過七服。忌毒物。

白話文:

第一種肝疳:

小孩雖然喝奶,但漸漸喜歡吃肉類,尤其偏愛酸鹹口味。先服用先前配好的命丹,接著服用這個藥方。

藥方:肉豆蔻三個、枳殼(炒過)三分、茯苓、胡黃連(各半兩)、大黃、甘草(各一兩)、丁香、麝香(各二錢)。

將以上八味藥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字(古代度量單位,約等於現今的0.3克),用米湯送服,每日兩次。病程久的,服用五次會有效。

第二種急疳:

小孩拉肚子,排出紅色膿血,肛門脫出。雖然還有精神,但情況危急。只需服用這個沉香丸藥方。

藥方:沉香、人參、蠍子、胡黃連、乳香(各一分)、龍骨、甘草(各一兩)。

將以上藥材用棗泥做成如麻子般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丸,用米湯送服,每日兩次。病程久的,服用七次會見效。

第三種風疳:

小孩手腳蜷曲,眼睛睜不開,有時會自己笑;有時又會生氣尖叫,手指甲青紫,樣子像鬼,膚色像天瘹(一種皮膚病)。必須服用這個金箔茯苓散。

藥方:金箔(五片)、茯苓、牛膝、胡黃連(各一兩)、龍骨(一分,生用)、木香、麝香(各一錢)。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字,用米湯送服,每日兩次。忌吃油膩食物。

第四種肉疳:

小孩眼睛經常疼痛,吃不下東西,食物難以消化,身體日漸消瘦。服用這個調中丸。

藥方:鱉甲(醋炙)、當歸、黃耆、人參、附子(炮製過)、桂心、胡黃連(各一兩)、雄黃(少許)。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棗泥做成如麻子般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丸,用米湯送服。忌吃魚和油膩食物。

第五種脊疳:

小孩十個手指甲癢痛,頭髮焦黃乾枯,肚子裡發出空鳴聲,脊椎骨像鋸齒一樣;時常拉肚子,排出像青色沉澱物、膿液或血水。服用這個硃砂丸藥方。

藥方:天靈蓋(炙燒過,一個)、柴胡(燒過)、白朮、麝香(各一錢)、檳榔(一個)。

將以上藥材用蒸熟的棗肉做成如麻子般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丸,用米湯或棗湯送服。

第六種口疳漏失(此段原文只有標題,沒有文字內容)

第七種腦疳:

小孩鼻子下方潰爛,身心煩躁不安,鼻孔內長瘡,頭髮自己掉落,日夜疼痛不停,樣子像鬼。服用這個安息丸藥方。

藥方:安息香、丁香、胡黃連、麝香、雄黃(各一兩)、肉豆蔻(二錢)、金銀箔(各五片)。

將以上藥材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如麻子般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丸,用米湯送服。

第八種食疳:

小孩晚上發高燒,有時會怕冷,手腳冰冷;同時會陰部出汗,逐漸消瘦,身體虛腫,經常拉肚子。服用鐵粉丸藥方。

藥方:鐵粉(將熬鹽的土罐燒紅後,用醋潑,使其表面產生鹽霜,刮下來即是鐵粉)、硃砂(各二錢)、木香、桔梗(各半兩)、胡黃連(一錢)、青州蠍(五個)。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白米飯做成如麻子般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到五丸,用米湯送服。

第九種蛔疳:

小孩面色蒼白,啼哭時聲音突然高亢,樣子像心痛。經常口乾,發作有時。醫生不認識,胡亂說是撞邪。實際上是小孩曾吃過生肉,肉變成蟲子。這個藥方非常有效。苦楝丸。

藥方:苦楝根、鶴虱、硃砂(各一兩)、檳榔(三個)、麝香(一錢)。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麵糊做成如小豆般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丸,用白開水送服。每天可服三次,忌吃有毒食物。

第十種奶疳:

由於乳母胃氣不足,小孩吃了冷的奶水,就開始吐奶,漸漸變成奶疳,應該趕緊治療。不要讓它變成腫毒,全身變黃,像橘子皮一樣。應該服用木香散藥方。

藥方:黃耆、人參、龍腦(各一分)、蠍子、乾薑、橘皮(去掉白膜,各一兩)、附子、甘草(各一兩)。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字,用乳香湯調服,每天服用兩次。情況嚴重的,服用不超過七次。忌吃有毒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