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昉

《幼幼新書》~ 卷第二十四 (18)

回本書目錄

卷第二十四 (18)

1. 一切疳第三

上末之。研飯丸如粟米大。每服五丸或七丸,飯湯下。

《劉氏家傳》治疳方。

草龍膽(末之),白蕪荑仁(去皮,研。各一兩)

上米飲丸如此○大,不拘時候。此藥能進食,長肌肉。須小兒會食方可服,蓋吃食方可疳也,日二、三歲至十數歲者可服。初服三、五日問下疳蟲是效,每服五丸。

《劉氏家傳》象守陳南仲治小兒一切疳,諸藥無效方。

上用大麻子取瀝,和干蒸餅末為丸如綠豆大。每服十五、二十粒,空心粥飲下。

《張氏家傳》治小兒諸般疳。神麯散方

神麯,陳橘皮(不去膜),大黃(紙裹,炮熟),芍藥(各三銖),桔梗,芎,厚朴(薑製),枳殼(去瓤,麩炒),白茯苓(各一分),人參(四銖),甘草(二分,炙)

上為細末。無時候,入姜一片,如茶法煎一錢匕服。

《張氏家傳》,沉香丸,治小兒疳氣方。

沉香,巴豆(麵裹,油煎令黃色即出,入乳缽,研如面),肉豆蔻,大黃(濕紙裹,煨香熟),木香,乾薑(炮。各一兩),檳榔(二兩半),青橘皮(三分)

上件八味,麵糊為丸如綠豆大。小兒疳氣,以薑、橘皮湯下一丸至二丸。量大小加減吃。

《莊氏家傳》治小兒諸疳,頭面微腫,腹內作痛,色黃肚脹,不思飲食,多嗽不止。蘆薈丸方

蘆薈(研),蕪荑(各半分),乾蟾(用頭並脊背秤),木香,宣連,干蝸牛,辰砂(研。各一分),熊膽(真者,研,一錢),丁香(二錢,新者),麝香(一字,秤、研),使君子(取仁一分)

上為細末,麵糊為丸麻子大。每服二十丸加至三十丸。日三、兩服,米飲下。此藥常用至效,須久服見功。

《莊氏家傳》小兒疳傷丸子方

黃連,巴豆(去皮心,出油了),蕪荑,萆薢(各半兩)

上為末,獖豬膽丸,入麝少許,硃砂為衣,如麻子大。米飲下一兩丸,量兒大小。

《莊氏家傳》,疳藥保童方

硃砂(一分,研),石菖蒲,牛膝,官桂(各半分)

上同為末,用白羊腎一對煮熟,一處搗,和丸如綠豆大。空心,溫水下二丸。

《莊氏家傳》疳疾二十四候:

第一候:瀉膿血,日漸瘦,是冷熱疳。宜服,八香丸方

胡黃連(一錢),腦麝(各半錢),牛黃(半分),蘆薈(一錢半),蟾酥(五十子,作塊者亦得),白花蛇(半兩,酒浸去骨),蠍梢(一分)

上為細末,豬膽丸如黃米大。每服五丸,米飲下,一日三服。如患甚,仍用生米泔調作散,半錢服。治小兒脾疳,面黃多睡,手足浮腫方。

桑白皮(焙),漢防己(焙),人參,茯苓,胡黃連(炮),麝香(各一分)

上為末,煉蜜丸如麻子大。用米飲下五丸,一日二服。

第二候:腳細肚高,胸前骨生,愛吃土泥酸鹹。日久通身黃,時時吐逆下痢,腹內疼痛,是脾疳。宜服此: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粉末。將藥粉和米飯捏成小米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五到七丸,用米湯送服。

這是《劉氏家傳》治療疳症的藥方。

草龍膽(磨成粉末)、白蕪荑仁(去皮,磨成粉末。各一兩)

將藥粉和米湯做成如小米大小的藥丸,不拘泥於服藥時間。此藥能夠促進食慾,增長肌肉。必須在小孩會吃東西後才能服用,因為能吃東西才能治療疳症。適用於二、三歲到十幾歲的小孩。初次服用三到五天,如果排出疳蟲就表示有效。每次服用五丸。

這是《劉氏家傳》象守陳南仲治療小孩各種疳症,其他藥物無效的藥方。

用大麻子榨取汁液,和乾燥的蒸餅粉末做成綠豆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十五到二十粒,空腹時用粥送服。

這是《張氏家傳》治療小孩各種疳症的藥方。神麯散

神麯、陳橘皮(不去白膜)、大黃(用紙包裹,烤熟)、芍藥(各三銖)、桔梗、芎、厚朴(用薑汁炮製)、枳殼(去瓤,用麩皮炒)、白茯苓(各一分)、人參(四銖)、甘草(二分,烤過)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不拘泥於服藥時間,加入一片生薑,像煎茶一樣煎煮一錢匕的藥粉服用。

這是《張氏家傳》治療小孩疳氣的藥方。沉香丸

沉香、巴豆(用麵包裹,用油煎到黃色取出,放入乳缽中,磨成粉末)、肉豆蔻、大黃(用濕紙包裹,煨烤至熟)、木香、乾薑(炮製過。各一兩)、檳榔(二兩半)、青橘皮(三分)

將以上八味藥材,用麵糊做成綠豆大小的藥丸。小孩有疳氣,用薑、橘皮湯送服一丸到兩丸。根據小孩的大小酌情增減用量。

這是《莊氏家傳》治療小孩各種疳症,如頭面輕微腫脹、腹部疼痛、臉色發黃、肚子脹大、不想吃飯、咳嗽不止的藥方。蘆薈丸

蘆薈(磨成粉末)、蕪荑(各半分)、乾蟾(用頭和脊背秤)、木香、宣連、乾蝸牛、辰砂(磨成粉末。各一分)、熊膽(真的,磨成粉末,一錢)、丁香(二錢,新的)、麝香(一字,秤過、磨成粉末)、使君子(取仁一分)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用麵糊做成麻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二十丸到三十丸。每天服用兩到三次,用米湯送服。此藥效果顯著,需要長期服用才能見效。

這是《莊氏家傳》治療小孩疳傷的藥丸方

黃連、巴豆(去皮心,取出油)、蕪荑、萆薢(各半兩)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公豬膽汁做成藥丸,加入少量麝香,再用硃砂做外衣,做成麻子大小的藥丸。用米湯送服一到兩丸,根據小孩的大小調整用量。

這是《莊氏家傳》治療疳症的保童方

硃砂(一分,磨成粉末)、石菖蒲、牛膝、官桂(各半分)

將以上藥材一起磨成粉末,用一對白羊腎煮熟,一起搗爛,做成綠豆大小的藥丸。空腹時,用溫水送服兩丸。

這是《莊氏家傳》疳疾的二十四種症狀:

第一種症狀:腹瀉膿血,身體日漸消瘦,是冷熱疳。適合服用,八香丸方

胡黃連(一錢)、腦麝(各半錢)、牛黃(半分)、蘆薈(一錢半)、蟾酥(五十子,做成塊狀的也可以)、白花蛇(半兩,用酒浸泡後去骨)、蠍子尾(一分)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用豬膽做成黃米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五丸,用米湯送服,一天三次。如果病情嚴重,可以用生米湯調和藥粉,服用半錢。治療小孩脾疳,面色發黃、嗜睡、手腳浮腫的藥方。

桑白皮(焙烤)、漢防己(焙烤)、人參、茯苓、胡黃連(炮製過)、麝香(各一分)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麻子大小的藥丸。用米湯送服五丸,一天兩次。

第二種症狀:腳變細、肚子隆起、胸骨突出、喜歡吃土泥酸鹹的東西。時間久了全身發黃,時常嘔吐、腹瀉、腹部疼痛,是脾疳。適合服用以下藥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