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幼新書》~ 卷第二十四 (16)
卷第二十四 (16)
1. 一切疳第三
上為末,蜜丸如小豆大。空腹清白飲下三丸,日再服。又有半豆許為末吹鼻中,取其一豆許吹下部中,亦取少許貼牙齦上。忌腥臊鮓魚、一切毒物、雞、豬、菘菜、芹菜等物。
錢乙,膽礬丸,治疳消癖,進食止瀉,和胃遣蟲方。
膽礬(真者,一錢,為粗末),綠礬(須真者,二兩),大棗(四十個,去核),好醋(一升)
以上四物同熬,令棗爛。和後藥:
使君子(二兩,去皮),枳實(三兩,去瓤,炒),黃連,訶梨勒(去核。各一兩,併為粗末),巴豆(二七個,去皮,破之)
以上五物同炒令黑,約三分干。入後藥:
夜明砂(一兩),蝦蟆灰(存五分性,一兩),苦楝根皮(末,半兩)
以上三物再同炒,候乾,同前四物杵,羅為末。
上用前膏和,入臼中杵千下;如末成,旋入熟棗肉,亦不可多,恐服之難化。太稠,即入溫水。可丸即丸,如綠豆大。每服二、三十丸,米飲、溫水下,不拘時。
《良方》治小兒諸疳諸痢,食傷氣脹,體羸頭大,頭髮作穗,壯熱不食,多困,齒爛鼻瘡,丁奚潮熱等疾。牛黃煎方
牛黃(二錢),麝香(一錢),龍腦(半錢),大蚵蚾(一枚,去皮骨腹胃,炙為末。無灰酒一盞,獖豬膽一枚同熬成膏),胡黃連,訶子(炮),使君子(去殼),蟬殼(不洗),沒石子,蘆薈,蕪荑,熊膽,夜明砂,硃砂,雄黃(各一分),木香,肉豆蔻(春夏各半分,秋冬各一分)
上丸如麻子大。飲下五、七丸。驚疳,金銀薄荷湯下。乾疳腹脹,桃仁茴香湯下。疳蟲,東引石榴、苦楝根湯下。五歲以上十丸。此丸尤治疳痢挾熱,而痢者不可服。
《良方》治瘴及五歲以上疳氣,腹脹氣喘。木香丸
青木香,大附子(炮,去皮臍),人參,厚朴,官桂(去無味者),羌活,京三稜,獨活,乾薑(炮),甘草炙),芎藭,川大黃(銼,微炒),芍藥(各半兩),內豆蔻(六枚,去殼。止瀉方用),雞心檳榔,陳橘皮(去白。各二兩),牽牛子(一斤,淘去浮者,揩拭乾,熟,搗,取末四兩,余滓不用)
上十五味為末,瓷器盛之,密封。臨服用牽牛末二兩,藥末一兩同研令勻,煉蜜為丸如梧桐大。心腹脹滿,一切風勞冷氣,臍下刺痛,口吐清水白沫,醋心,痃癖氣塊,男子腎臟風毒攻刺四體;及陽毒腳氣,目昏頭痛,心間嘔逆及兩脅堅滿不消。臥時橘皮湯下三十丸,利為度。
此後每夜二十丸。女人血利,下血刺痛,積年血塊;胃口逆,手足心煩熱,不思飲食,薑湯下三十丸,取利,每夜更服二十丸。小兒五歲以上疳氣,腹脹氣喘,空心,溫湯下五、七丸。小者減丸數服。凡胸腹飽悶不消,脾泄不止,臨臥,溫酒下,取利。食毒、癰疽發背,嵐瘴氣,才覺頭痛,背膊拘急,便宜服之。
白話文:
將藥材磨成粉末,用蜂蜜做成如小豆大小的藥丸。空腹時用清淡的白開水吞服三丸,一天服用兩次。另外,將少量藥末吹入鼻孔中,再取一小點吹入下體,也取少許貼在牙齦上。忌吃腥味重的食物、腐敗的魚肉、所有有毒性的東西、雞肉、豬肉、白菜、芹菜等食物。
錢乙的膽礬丸,可以治療疳積引起的消瘦、偏食,能促進食慾、止瀉、健胃、驅蟲。
藥方組成:膽礬(要真的,一錢,磨成粗粉),綠礬(要真的,二兩),大棗(四十個,去核),好醋(一升)。將以上四種材料一起熬煮,直到棗子煮爛。然後加入以下藥材:使君子(二兩,去皮),枳實(三兩,去瓤,炒過),黃連,訶梨勒(去核,各一兩,一起磨成粗粉),巴豆(十四個,去皮,弄破)。將以上五種藥材一起炒黑,大約炒到三分乾,再加入:夜明砂(一兩),蛤蟆灰(保留五分藥性,一兩),苦楝根皮(磨成粉,半兩)。將以上三種藥材再一起炒,等到乾燥後,和之前炒過的藥材一起搗碎,過篩成為粉末。用之前熬好的膏混合,放入臼中搗一千下,成為粉末後,再加入少量熟棗肉,不可加太多,以免服用後難以消化。如果太稠,可加入溫水。可以搓成丸子時,搓成如綠豆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二、三十丸,用米湯或溫水送服,不拘時間。
《良方》記載此方可治療小兒各種疳積、痢疾,因飲食損傷引起的腹脹,身體虛弱、頭大、頭髮像穗狀、發高燒、不愛吃飯、嗜睡、牙齒腐爛、鼻瘡、丁奚潮熱等疾病。
牛黃煎方:
藥方組成:牛黃(二錢),麝香(一錢),龍腦(半錢),大蚵蚾(一枚,去除皮、骨、腹、胃,烤乾磨成粉。用無灰酒一小杯,和一個公豬膽一起熬成膏),胡黃連,訶子(炮製過),使君子(去殼),蟬蛻(不洗),沒石子,蘆薈,蕪荑,熊膽,夜明砂,硃砂,雄黃(各一分),木香,肉豆蔻(春夏各半分,秋冬各一分)。
將以上藥材製成如麻子大小的藥丸,用開水送服五到七丸。驚風疳積,用金銀花薄荷湯送服。乾疳腹脹,用桃仁茴香湯送服。疳蟲,用東引石榴和苦楝根湯送服。五歲以上的兒童服用十丸。此藥丸特別能治療疳痢兼有熱症,但單純痢疾的病人不可服用。
《良方》記載此方可治療瘴氣和五歲以上兒童的疳氣、腹脹氣喘。
木香丸:
藥方組成:青木香,大附子(炮製過,去皮臍),人參,厚朴,官桂(去除沒有味道的部分),羌活,京三稜,獨活,乾薑(炮製過),甘草(烤過),芎藭,川大黃(切碎,稍微炒過),芍藥(各半兩),內豆蔻(六枚,去殼。止瀉方用),雞心檳榔,陳橘皮(去白。各二兩),牽牛子(一斤,淘去漂浮的,擦拭乾淨,煮熟,搗碎,取四兩粉末,剩下的藥渣不用)。
將以上十五味藥材磨成粉末,用瓷器盛裝,密封起來。臨服用時,取牽牛子粉末二兩,和藥粉一兩一起研磨均勻,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可治療心腹脹滿,各種風寒勞累引起的冷氣,肚臍下方刺痛,口吐清水白沫,胸口反酸,痃癖氣塊,男子腎臟風毒侵襲四肢;以及陽毒腳氣,眼睛昏花頭痛,胸口噁心想吐,兩脅脹滿不消。睡覺時用橘皮湯送服三十丸,以排泄為度。之後每晚服用二十丸。可治療婦女血痢、下血刺痛,經年累月的血塊;胃口不好,手腳心煩熱,不想吃飯,用薑湯送服三十丸,以排泄為度,每晚再服二十丸。小兒五歲以上有疳氣、腹脹氣喘,空腹時用溫水送服五到七丸。年紀小的孩子減量服用。凡是胸腹飽悶不消,脾虛泄瀉不止,臨睡前用溫酒送服,以排泄為度。食物中毒、癰疽發背、瘴氣,剛感覺頭痛、背部拘緊,就應該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