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昉

《幼幼新書》~ 卷第二十四 (1)

回本書目錄

卷第二十四 (1)

1. 卷第二十四

(無辜疳)凡五門

白話文:

(無辜疳)總共有五種分類。

2. 無辜疳第一

(亦名無辜病,無辜痢病附)

《巢氏病源》小兒無辜病候:小兒面黃髮直、時壯熱、飲食不生肌膚、積經日月遂致死者,謂之無辜。言天上有鳥、名無辜,晝伏夜游,洗濯小兒衣席,露之經宿,此鳥即將從上過,而取其衣與小兒著,並席與小兒臥,便令兒著此病。

《聖惠》小兒無辜:腦後有核如彈丸、捏之皮下轉是也。凡小兒有此物,如禽獸舌下有噤蟲,若不速去,當損其命。此核初生,軟而不痛,中有蟲如米粉。得熱漸長大,大則筋結定,定即蟲隨血氣流散,有所停留;子母相生,侵蝕臟腑,肌肉作瘡。或大便泄膿血,致使小兒漸漸黃瘦,頭大發立,手足細弱,從茲夭折也。

《聖惠》:夫小兒無辜痢者,大腹、泄痢膿血,毛髮皮膚枯槁。肌體日漸瘦羸,腸胃既虛,痢無時節,故名無辜疳痢也。

漢東王先生《家寶》:小兒無辜疾者,古云天上有一鳥名無辜。因曬小兒衣物,失取過夜,遇此鳥過尿之,令兒啼叫。諸病所生日漸黃瘦者,非也。蓋此是八邪所傷得之,其八邪者,飢、飽、勞、役、風、驚、暑、積,謂之八邪。久則令人日漸黃瘦、吃食不長肌肉,夜間多哭,身上或發微微壯熱,多渴,吃食不知飢飽、或生瘡癬是也。

《嬰童寶鑑》:小兒無辜之疾者,腹中有塊,身上生癰,肌體羸瘦,毛髮焦落,有腹氣喘,冷痢脫肛、吃食愛吐,即是無辜。明其病據者是也。按《元中記》云:有一雌禽無雄,一名姑護,一名瘹星鬼。此禽但喜夜飛於人家庭院,見露小兒衣,即忙立其上,遺其毛羽,令兒患無辜之疾。

至死不埋,死後即其魂魄化為斯鳥之子也。俗雲天瘹、即非天瘹人,乃指鳥之為害爾。故名曰瘹星鬼也。

《萬全方》小兒無辜論:夫小兒無辜疳者,其候面黃髮直,時時壯熱,身無潤滋,頭露骨出,腦熱腹脹;好食肉醬,飲水無度,因而成痢。痢如泔色,背冷腹熱,又生積塊,腦後有核是也。

《玉函關》無辜論云:

自永徽四年,有鳥焉自西域而來,轉於海內,形如鴟雕,又若伏翼,不知其何物也,亦無有能識者。晝隱石室中,夜出撮蚤毛翅,有毒蟲如毫末遺於衣上,入肌膚毛孔中,致寒熱不常,作疾狀類疳。若襁褓嬰兒不慎於衣服或洗或浴,夜張於檐楹,則致蟲毒而作是疾。病由無辜而得,故號曰無辜疾。

凡浴衣服,濯以蘭湯、烘以軟火,永無害焉。又有寒溫不常,乳食不節,傳作疳疾,狀類無辜,面黃發疏,身體枯羸,齒腥血出,頭鼻生瘡,寒熱往來,夜臥多汗,便餐泥土;臟腑不調,似結似痢,糞中蟲出,尿如米泔。作諸疳者,未有不因冷積留滯、蘊熱不除。寒、溫、飢、飽、喜、怒、虛、實八證之中;肝、心、脾、肺、腎五臟之內,言其五八者,原自此始。

白話文:

無辜疳,也叫做無辜病,無辜痢病也歸於此類

《巢氏病源》中提到,小兒無辜病的症狀是:孩童面色發黃、頭髮豎直,時常發熱,吃東西卻不能長肉,日積月累最終導致死亡,這就叫做無辜病。傳說天上有一種叫做無辜的鳥,白天躲起來,晚上出來活動,會把小孩的衣物、床鋪弄髒,如果這些東西在外面過夜,這隻鳥就會從上面飛過,並把衣物和床鋪弄髒,讓孩子穿用,孩子就會得這種病。

《聖惠方》中提到,小兒無辜病的特徵是:腦後長出像彈丸一樣的硬塊,按壓時硬塊會在皮下移動。如果小兒有這種東西,就像禽獸舌頭下有蟲子一樣,若不及時去除,就會危害生命。這種硬塊剛開始是軟的,不痛,裡面有像米粉一樣的蟲子。遇到熱就會逐漸長大,長大後會使筋脈結在一起,一旦結在一起,蟲子就會隨著血氣流動分散,停留在身體的某些部位;母蟲和小蟲互相滋生,侵蝕內臟,使肌肉長瘡。有時會大便拉膿血,導致小兒逐漸消瘦、面色發黃,頭大、頭髮豎立,手腳細弱,從而夭折。

《聖惠方》還說:小兒無辜痢的症狀是,肚子脹大,拉膿血,毛髮和皮膚枯槁,身體一天天瘦弱。由於腸胃虛弱,拉痢疾沒有規律,所以叫做無辜疳痢。

漢東王先生的《家寶》中說:小兒無辜病,古人說是天上有一種鳥叫做無辜。因為曬小孩的衣物,忘記收起來過夜,遇到這種鳥在上面撒尿,導致孩子啼哭,並逐漸變得消瘦,這是不對的。這種病實際上是受到八邪之氣的傷害而引起的,這八邪指的是:飢餓、過飽、勞累、操勞、風邪、驚嚇、暑熱、積食。時間長了就會使人逐漸消瘦、吃東西不長肉、夜間多哭鬧、身上發低燒、經常口渴、吃東西不知道飽、或者長瘡癬。

《嬰童寶鑑》中說:小兒無辜病的症狀是,腹中有硬塊,身上長癰瘡,身體瘦弱,毛髮焦黃脫落,腹部有氣喘,拉冷痢和脫肛,吃東西容易吐,這就是無辜病,這些都是明確的病症依據。《元中記》記載:有一種雌鳥沒有雄鳥,名字叫姑護,又叫瘹星鬼。這種鳥喜歡在夜間飛到人們的庭院裡,看到晾曬在外面的小孩衣物,就馬上停在上面,落下自己的羽毛,導致小孩得無辜病。

這種鳥死後不埋葬,死後的魂魄就會變成這種鳥的幼崽。俗話說天瘹,並不是指天瘹的人,而是指鳥的危害。所以也叫瘹星鬼。

《萬全方》中關於小兒無辜疳的論述是:小兒無辜疳的症狀是面色發黃,頭髮豎直,時常發熱,皮膚乾燥沒有光澤,頭部露出骨頭,腦部發熱,腹部脹大;喜歡吃肉醬,喝水沒有節制,因此導致拉痢疾。拉出來的痢疾像米泔水一樣,背部發冷,腹部發熱,並且會長出腫塊,腦後有硬塊。

《玉函關》中關於無辜病的論述說:

自從永徽四年開始,有一種鳥從西域而來,傳播到各地,形狀像鴟雕,又像蝙蝠,不知道是什麼東西,也沒有人認識。這種鳥白天躲在石洞裡,晚上出來捕捉跳蚤,翅膀上帶著有毒的細毛,像毫毛一樣落在衣服上,進入皮膚毛孔中,導致忽冷忽熱,出現類似疳病的症狀。如果剛出生的嬰兒不小心,把洗過的衣服或洗浴用品,在晚上晾在屋簷下,就會受到毒蟲的侵害而得病。這種病是無緣無故得來的,所以叫做無辜病。

凡是洗衣服,用蘭草煮的水洗,用溫火烘乾,就不會有害。還有的因為忽冷忽熱,餵食不當,也會導致疳病,症狀類似無辜病,面色發黃,頭髮稀疏,身體枯瘦,牙齦出血,頭部和鼻子長瘡,忽冷忽熱,夜裡睡覺多汗,喜歡吃泥土;內臟不調,像拉痢疾又像便秘,糞便裡有蟲子,小便像米泔水。得了各種疳病,沒有不是因為寒氣積聚,熱邪無法消除。寒、熱、飢、飽、喜、怒、虛、實八種情況,以及肝、心、脾、肺、腎五臟之間的問題,都和這些原因有關。這些是各種問題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