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昉

《幼幼新書》~ 卷第九 (3)

回本書目錄

卷第九 (3)

1. 慢驚風第三

《聖惠》論:夫小兒慢驚風者,由乳哺不調,臟腑壅滯,內有積熱,為風邪所傷,入舍於心之所致也。其候:乍靜乍發,心神不安,嘔吐痰涎,身體壯熱,筋脈不利,睡臥多驚,風熱不除,變化非一,進退不定,荏苒經時,故名慢驚風也。宜速療之。

白話文:

《聖惠》中提到:小兒慢性驚風,是由於乳食不調,臟腑積滯,體內有積熱,被風邪所傷,侵入心臟所導致的。症狀表現為:忽靜忽發,心神不安,嘔吐痰涎,身體發熱,筋脈不利,睡覺時容易驚醒,風熱不除,病情變化多端,時好時壞,反覆發作,拖延很長時間,因此稱之為慢驚風。應該儘快治療。

茅先生論:小兒生下有中慢驚風者,雙目上視,雙手搐搦,上喘,喉中涎響,乍靜乍發,心神恍惚,不記人事。此候因驚橫心舍而成;有因吐瀉而成;有大患痢而成;有久瀉痢後脾虛,風邪所幹,乘虛致此者。

白話文:

茅先生說:小兒出生後,如果患有中慢驚風,他們的眼睛會向上看,雙手會抽搐顫抖,呼吸急促,喉嚨裡有痰響,時而安靜,時而發作,心神恍惚,失去知覺。這種情況可能是因為受到了驚嚇,導致心神失守而造成的;也可能是因為吐瀉,導致元氣耗傷而造成的;或者是因為痢疾,導致脾虛,風邪乘虛而入而造成的;還可能是因為久瀉痢後,脾虛,風邪所幹,乘虛致此。

如見此候,急用小便和酒調睡驚膏(方見本門中)一服,須臾搐定,即吐兩盞以來青沫黏涎,或三、五盞以來,方得少蘇,急進勻氣散兩服(方見胃氣不和門中,)喉中由有一、二分余涎,即下硃砂膏(方見驚積門中),次日下醒脾散三服、(有二方:一方見胃氣不和門;一方見慢脾風門中。)鎮心丸兩服(方見一切驚門中)。

白話文:

如果遇到這種情況,趕緊用小便和酒調和睡驚膏(配方請參考本門中),服用一劑,很快就能停止抽搐,接著會吐出兩杯的青色泡沫黏液,或者三、五杯之後,才能稍微清醒,趕緊服用勻氣散兩劑(配方請參考胃氣不和門中),喉嚨裡如果有剩下一、二分的黏液,就服用硃砂膏(配方請參考驚積門中),隔天服用醒脾散三劑(配方有兩種:一種請參考胃氣不和門;一種請參考慢脾風門中),鎮心丸兩劑(配方請參考一切驚門中)。

若伏熱不退,即下大附散(方見本門中,)三日內即安。如見背母,搖頭,噓舌出口,咬奶,眼障淚出,偏搐,死候也,不治。

白話文:

如果內熱不退,就服用大附散(方子在本門中),三天內就會痊癒。如果出現背部僵硬、搖頭、吐舌、咬奶、眼睛模糊流淚、偏身抽搐,就是死亡的前兆,無法治癒。

錢乙論:慢驚因病後或吐瀉,脾胃虛損,遍身冷,口鼻氣出亦冷,手足時瘛瘲,昏睡,睡露睛,此無陽也,栝蔞湯主之(方見本門中)。凡急慢驚,陰陽異證,切宜辯而治之,急驚合涼瀉,慢驚合溫補。世間俗方多不分別,誤小兒甚多。又小兒傷於風冷,病吐瀉,醫謂脾虛,以溫補之,不已,復以涼藥治之,又不已。

白話文:

錢乙說:慢驚是因為疾病之後或者吐瀉,導致脾胃虛弱,全身冰涼,口鼻呼出的氣也是冷的,手腳時常抽搐,昏昏欲睡,睡著時眼睛半開,這是沒有陽氣的表現,應該用栝蔞湯治療(方劑詳見相關篇章)。凡是急性和慢性的驚風,陰陽症狀不同,必須要分辨清楚再進行治療,急性驚風應該用涼性藥物疏瀉,慢性驚風應該用溫性藥物補益。世上的常規方子多數不分青紅皂白,誤導了很多小孩。另外,小孩受到風寒侵襲,出現吐瀉,醫生認為是脾虛,就用溫補的方法治療,如果病情沒有好轉,又改用涼性藥物治療,但還是沒有效果。

謂之:本傷風,醫亂攻之,因脾氣即虛,內不能散,外不能解,至十餘日,其證多睡,露睡睛,身溫,風在脾胃,故大便不聚而為瀉,當去脾間風,風退則利止。宣風散主之(方見本門中)。後用使君子丸補其胃(方未見)。亦有諸吐痢久不瘥者,脾虛生風而成慢驚。

白話文:

這種情況被稱為:本來的傷風,醫生卻錯誤地用攻伐的方法去治療,結果脾氣更加虛弱,不能向內散發,也不能向外疏解,拖延到十幾天,症狀就變成愛睡覺,醒著時也昏昏沉沉,身體溫熱,因為風邪在脾胃裏,所以大便不成形,變成腹瀉,應該把脾胃中的風邪祛除掉,風邪消退了,腹瀉就會停止。用宣風散來治療(具體方劑請參閱本門)。然後再用使君子丸來補益脾胃(具體方劑不詳)。還有一些腹瀉腹痛病日久不愈的患者,是因為脾虛生風,導致慢驚。

錢乙論:陰癇壞病云:東都王氏子吐瀉,諸醫藥下之至虛,變慢驚。其候:睡露睛,手足瘛瘲而身冷。錢曰:此慢驚也,與栝蔞湯,其子胃氣實,即開目而身溫。王疑其子不大小便,令諸醫以藥利之,醫留八正散等,數服不利,而身復冷。令錢氏利小便,錢曰:不當利小便,利之,必身冷。

白話文:

錢乙論述:陰癇壞病是說:東都王氏的兒子吐瀉,諸位醫生的藥總是導致虛弱,變成動作緩慢驚懼。症狀是:睡醒後眼神呆滯,手腳僵硬而身體冰冷。錢乙說:這是動作緩慢驚懼的病症,給他服用栝蔞湯,他的胃氣充足了,就張開眼睛,身體也溫熱了。王氏懷疑他的兒子大小便不通,讓諸位醫生用藥使他通便,醫生留下八正散等藥,服用多次也不見效,而身體又冷了。讓錢氏使小便通暢,錢乙說:不應該使小便通暢,如果使他小便通暢,一定會身體發冷。

王曰:已身冷矣。因抱出,錢曰:不能食而胃中虛,若利大小便,即死,久即脾腎俱虛,當身冷而閉目,幸胎氣實而難衰也。錢用益黃散(方見胃氣不和門中)、使君子丸四服(方未見)。令微飲食,至日午,果能飲食。所以然者,謂利大小便,脾胃虛寒,當補脾,不可別攻也。

白話文:

王大夫說:他的身體已經寒冷了。因此抱出來(見面),錢醫生說:不能吃東西,而胃中空虛,如果大便和小便通暢,就會死去,時間長了脾腎都會虛弱,就會全身冰冷、雙眼閉上,幸好胎氣充實,所以不容易衰竭。錢醫生用了益黃散(處方請參閱「胃氣不和」門類)、使君子丸讓病人服用了四次(處方未見)。讓病人吃一點清淡的食物,到了中午,果然能夠吃東西了。之所以這樣,是因為大便和小便通暢,脾胃虛寒,應該補脾,不能再做其他方面的治療。

後又不語,諸醫作失音治之。錢曰:既失音,何開目而能飲食,又牙不噤而口不緊也。諸醫不能曉,錢以地黃丸補腎(方見虛寒門中)。所以然者,用清藥利小便致脾腎俱虛,今脾已實,腎尚虛,故補腎必安。治之半月而能言,一月而痊也。

白話文:

後來,病人又說不出話來,其他醫生都認為是失音症在治療他。錢乙說,既然是失音症,為什麼能睜開眼睛吃飯,而且牙齒沒有緊閉,嘴巴也沒有緊閉。其他醫生不明白,錢乙用地黃丸補腎(具體方法請參閱虛寒門)。之所以這樣,是因為使用清熱藥以利小便,導致脾腎都虛弱,現在脾氣已經充實,腎氣仍然虛弱,所以補腎一定會安康。治療半個月後,就能說話了,一個月後痊癒了。

錢乙論:慢驚得於大病之餘,吐瀉之後,或誤取轉致脾胃虛損,風邪乘之,(凡小兒吐瀉不止,即成慢驚,宜速治)。似搐而不甚搐(此名瘛瘲),似睡而精神慢,四肢與口中氣皆冷,睡露睛,或胃痛而啼哭如邪聲,此證已危。蓋脾胃虛損故也。

張渙論:小兒急驚風不除,進退不定,荏苒經時,乍靜乍發,嘔吐痰涎,潮搐甚者,名慢驚風病,宜速療之。

白話文:

錢乙的論述:慢驚症常發生在大病初癒、嘔吐腹瀉之後,或因誤治導致脾胃虛弱,風邪乘虛侵入所致,凡是小孩嘔吐腹瀉不止,就可能轉成慢驚症,應儘速治療。慢驚症的徵狀好像痙攣,但痙攣並不嚴重(這叫瘛瘲),好像在睡覺,但精神卻很遲鈍,四肢和口中的氣息都很冷,睡覺時眼睛半睜著,或因胃痛而哭泣,但聲音卻很虛弱,這表明病情已經很嚴重。這都是因為脾胃虛弱的緣故。

《秘要指迷》論:凡小兒初生下,不問日數或忽患慢驚,醒後四肢厥冷,不知人事,但心中微暖。即用側子湯服。

白話文:

《祕要指迷》醫書中討論:凡是嬰兒初出生,無論是哪幾天或是忽然患了慢性驚厥,在清醒後四肢冰冷,神智不清,但心中卻還有一點微暖。這時候可以用側子湯服用。

《五關貫真珠囊》小兒慢驚風候:凡慢驚風,身體不大熱,似困而不睡,間驚哭不止,不肯食乳。此為慢驚風之候,困風盛而生也。

白話文:

《五關貫真珠囊》中的慢驚風症狀如下:身體不太熱,看起來很睏倦但睡不著,經常驚嚇哭泣不止,也不肯吃奶。這是慢驚風症狀,困風盛行而生。

茅先生小兒受慢驚風候歌:

眼睛上視是風驚,手足頻頻搐不定。喉內涎鳴先取轉,化涎不下請量情。

茅先生小兒慢驚死候歌:

慢驚風候實難醫,遍體昏沉壯熱時,睡臥多驚心不穩,手牽腳搐喘相隨。荏苒時多為此候,速令下藥莫遲疑。

《玉訣》小兒慢驚虛風候歌:

長噓齧齒面青黃,哯乳涎高胃氣傷,風盛涎高生搐搦,瀉痢頻頻色不常。

此患先調其氣,後退驚風,次下涎,調臟腑。即無誤也。

《石壁經》三十六種慢驚將發候歌:

白話文:

眼睛往上看是因為受到風驚,手腳不斷地抽搐。喉嚨裡有痰鳴聲要先轉變,化痰若不順利要酌情處理。

小兒慢驚風的情況非常難治,全身昏昏沈沈且發高燒,睡眠不安穩,手腳抽搐並伴有喘息。這種情況拖延太久會更加嚴重,應迅速給藥不可遲疑。

《玉訣》記載的小兒慢驚虛風的表現:

經常嘆氣咬牙,臉色青黃,哺乳時唾液分泌多,胃氣受損。風邪過盛唾液分泌多會引發抽搐,拉肚子頻繁且大便顏色異常。

治療此病首先應調理氣機,然後平息驚風,接著化痰,調理臟腑,這樣才不會出錯。

《石壁經》記載的三十六種慢驚風即將發作的徵兆:

未發驚時先好睡,(四十八候云:未發慢驚先重睡)。睡中吐舌又搖頭,面青睹發如針立,(《鳳髓經》云:驚發麵紅毛髮立。)壯熱通身腳似鉤。(《鳳髓經》四十八候云:更加手足一如鉤。此候多因傷寒失治或奶母動作不定,是致發熱或作吐瀉,又覆被寒邪苦楚,漸漸多睡,少汗,不食乳,手足軟弱,或即曲硬,此當出汗,醒脾去風即愈。)吐乳作腥生氣息,額中千顆汗珠流,通腸表汗兒當瘥,若取之時瀉不休。

(仍須先汗後下,其下旋旋,下之不可太猛,並兩少溫藥生胃氣。)

白話文:

在發驚之前,嬰兒通常會先睡得很沉(《四十八候》中說:未發驚病之前,會先睡得很沉)。睡覺時會吐舌頭、搖頭,臉色青綠,頭髮豎立,就像針一樣(《鳳髓經》中說:驚發時,臉色發紅,毛髮豎立)。全身發熱,腳像鉤子一樣彎曲(《鳳髓經》四十八候中說:加上手腳都像鉤子一樣彎曲。這種情況多是傷寒沒有治好,或是奶媽動作不定,導致發熱或吐瀉,又被寒邪侵襲,痛苦難耐,漸漸的睡得多,出汗少,不吃奶,手腳無力,或者又曲又硬,這時應該出汗,醒脾去風,就會痊癒。)吐出的奶有腥味,呼出的氣息也很腥臭,額頭上布滿汗珠,如果能讓嬰兒通腸排便,發汗,病情就會好轉。但是,如果在治療的時候,瀉得不休,就會有危險。

此病冷氣傷,腠理不通,蘊結為大患,未發先困,及發麵青,頭額有汗,吐乳腥臭。若有此疾,先解表,後用蛜螂丸(方見一切痢門中)一、二服。肥大者,微與下,次調氣即安。如此不退,成慢脾風也。

白話文:

這個疾病由寒邪侵襲人體,腠理不通暢,蘊結而成為大患,在還未發病前就已經讓患者感到睏倦,發病後,患者面部發青有汗,頭額部出汗,嘔吐乳汁出腥臭味。如果得了這種疾病,首先要解表驅邪,然後服用一到兩次蛜螂丸(具體藥方請參照痢疾類的方劑)。如果患者體型肥胖,可以適當服用瀉下藥物,之後再調理氣機即可安康。如果這樣治療之後仍然沒有好轉,就會轉變成為慢性脾虛風濕的疾病。

《鳳髓經》與此歌亦同,有注云:先與𦸃煎散表(方見夾驚傷寒門中),次烏犀膏散(方見急慢驚風門中。)

《石壁經》三十六種慢驚正發候歌:

白話文:

《鳳髓經》和這首歌的意思相同,註釋中說:先給孩子服食𦸃煎散,(配方請參考夾驚傷寒門),然後是烏犀膏散。(配方請參考急慢驚風門。)

噁心才作便生驚,吐瀉頻頻氣上侵,舌赤唇紅雙眼閉,(《鳳髓經》此三句云:吐瀉才生便噁心,霍亂吐乳汗柑侵,舌出唇緋雙目閉。)搖頭髮直一如針。(此候亦主困傷,寒氣已表發,毒氣內淫傷於胃經,內熱初感,所以多吐,或瀉,渴不止。失治則主多困,困重則發搐,不至大,既緊,只是或時發手足微動,奈半月十日不愈,亦不能絕,多無汗,遍身乾燥。當醒脾發汗去驚。

白話文:

噁心嘔吐才開始發作就發生驚嚇,吐瀉頻繁,氣息侵犯頭部,舌頭發紅,嘴脣發紅,雙眼緊閉。(《鳳髓經》這三句話說:吐瀉才開始發作就噁心,霍亂引起嘔吐寒氣侵犯,舌頭吐出來嘴脣紅潤雙眼緊閉。)頭髮搖動豎立起來像針一樣。(這種症狀也主要是由於睏倦和疲勞,寒氣已經表發出來,毒氣在體內淫亂損傷胃經,內熱剛開始感受,所以多吐,或者腹瀉,口渴不止。如果治療不當,則會導致睏倦,睏倦嚴重則會發生抽搐,不至於發作的頻繁,每次發作時間也不長,只是有時手腳輕微抽動,但半個月十天都治不好,也不能根絕,大多無汗,渾身乾燥。應該醒脾發汗去驚嚇。)

)悶生氣急搐雙脅,口白生瘡命不任,此候未生宜早治,涎潮肺腑更難禁。(《鳳髓經》此一句乃云:有瘡胃閉命沉沉。若氣急則兩脅微動,動則氣短而喘也。更一句,用冷藥太甚,逼毒氣傷脾胃損,致令口中有瘡出,若赤,猶可治。白瘡滿口如珠子者,目直視,睛不轉,滿面黑色無光,必死。

白話文:

《鳳髓經》中說:小兒吐瀉後,會演變成慢驚風、慢脾風。註解還說:如果口腔內沒有生瘡,可以先服用白鶴丹(配方在本門中可見),然後服用神白散(配方在多睡門中可見)。

《小兒形證論》四十八候:吐瀉傳慢驚歌后說云:此候發時先吐逆,醫人不識,卻將調榮衛藥與服,致令口生瘡成惡候,先將蛜𧌴丸(方見一切癇門中)下胸膈風涎,不吐後調氣。

白話文:

《小兒形證論》四十八侯:吐瀉傳慢驚歌之後的解釋說:這個病發作時,一開始是嘔吐逆胃,醫生不識別,卻用治療氣血運行失調的藥物給他服用,導致嘴裡生瘡變成惡疾。應當先用蛜螬丸(藥方請參閱一切癲癇疾病章節)把胸中膈膜裡面的風涎瀉掉,吐不出來後再調理氣。

《惠眼觀證》說云:慢驚形候,乍靜乍發,或吐或瀉、或因著撲,或以患痢,脾胃乘虛而作,若見肉暈,啼聲有淚,手足微微掣動,急下慢脾湯藥及以鮓湯丸利之。(方見急慢驚風門中。)至次日,調氣,兼進醒脾平胃化涎湯藥調理。若先潮熱,後口相牽一邊,手足只搐一邊,喉中作拽鋸之聲,不啼、無淚,此候不可治,三日中死,死後眼生障膜而五臟絕也。

白話文:

《惠眼觀證》說道:慢驚症狀,忽而安靜忽然發作,有時嘔吐或腹瀉,有時因碰撞而發作,或因患痢疾,脾胃虛弱而導致。如果看到肉暈,有啼哭聲和眼淚,手腳輕微抽動,應立即服用慢脾湯藥和鮓湯丸來治療。(方劑見急慢驚風章節。)到了第二天,要調理氣血,並服用醒脾平胃化涎湯藥來調理。如果先是發熱潮紅,然後嘴巴往一邊歪,手腳只抽搐一邊,喉嚨中有拉鋸聲,沒有啼哭聲和眼淚,那麼這種情況無法治癒,三天內死亡,死後眼睛會生障膜,五臟衰竭。

長沙醫者李剛中說云:陰靜而緩,陰慢而遲。錢述慢驚得於大病之餘,吐瀉之後,或誤服冷藥,取轉而腸胃虛弱,風邪乘之,似搐而不甚搐,似睡而露睛,手足瘛瘲,或作鴉聲者,此證已危,蓋脾胃虛損故也。是足太陰脾、足陽明胃表裡俱虛,相合受病,風淫所勝也。人皆以胃氣為本。

白話文:

長沙的醫生李剛中說:陰氣安靜緩和,陰氣遲緩。錢述在經歷大病、嘔吐腹瀉後,由於誤服了涼藥,導致腸胃虛弱。風邪乘虛而入,類似抽搐但並不嚴重,像睡著了卻睜著眼睛,手腳僵硬,或者發出鴉叫。這種情況已經很危險了,這是因為脾胃虛弱所造成的。手足太陰脾、足陽明胃表裡俱虛,相互作用而發病,是風邪侵入造成的。人人都以脾胃之氣為根本。

胃者,水穀之海,脾之大源,乘納水穀,清者為榮,濁者為衛,脾氣像土而居中洲,氣血循環,以灌四傍。令小兒氣血未定,五臟方成,復因乳哺不調,冷熱相搏而致吐瀉,久而不瘥,脾胃俱虛,風邪內乘,故面青,昏睛睡,口鼻氣冷,手足瘛瘲。醫或以鐵粉、水銀、龍腦、硃砂之類,是抱薪而投火也。

白話文:

胃,是水穀的歸宿,脾臟的依靠,用來容納水穀,清的變成精血,濁的變成肌肉。脾氣就像土地而居於人體的中央,氣血在身體內循環,灌溉全身。小孩子的氣血尚未穩定,五臟方纔生成,加上乳哺不調,冷熱相交而導致嘔吐和腹瀉,長久不癒,脾胃俱虛,風邪內侵,所以臉色青暗,精神昏沉愛睡覺,口鼻氣息微弱,手腳麻痺拘攣。醫者或用鐵粉、水銀、龍腦、硃砂之類的藥物,這就好比是拿柴火往火裡添,只會讓病情更嚴重。

故錢用青州白丸子末、金液丹末量以輕重,參以分數,二物和合,米飲調之,以主脾胃,候手足溫即漸減之,復投以醒脾驅風之藥。此錢之垂教龜鏡也。又有慢脾風,亦與慢驚相似,但分別輕重耳。亦由小兒脾胃俱虛,風邪內乘也。

《聖惠》治小兒慢驚風,壯熱,四肢拘急,痰涎壅滯,發歇不定。白殭蠶散方

白話文:

因此,錢氏運用青州白丸子末、金液丹末,依照重量輕重比例,加入適當的分數,兩種藥物混合在一起,用米湯調和,以治療脾胃虛弱,等到手腳溫暖了就逐漸減少藥量,再服用醒脾驅風的藥物。這是錢氏留下的寶貴經驗,值得效法和借鏡。還有一種慢脾風,和慢驚很相似,但差別在於輕重程度。同樣是因為小兒脾胃虛弱,風邪乘虛而入所致。

白殭蠶,蠍尾,蟬殼(各微炒),蘆薈,硃砂,雄黃(各細研),五靈脂,白附子(炮裂。以上各一分),蟾頭(一枚,塗酥,炙令焦黃),牛黃,麝香(各細研,半分),闢宮子(二枚,塗酥,炙令黃)

白話文:

  • 白殭蠶

  • 蠍尾

  • 蟬殼(稍微炒一下)

  • 蘆薈

  • 硃砂

  • 雄黃(磨成細粉)

  • 五靈脂

  • 白附子(烤裂。以上各取一份)

  • 蟾蜍頭(一個,塗上酥油,烤到焦黃)

  • 牛黃

  • 麝香(磨成細粉,各取半份)

  • 闢宮子(兩個,塗上酥油,烤到焦黃)

上件藥搗,細羅為末,入研了藥,令勻。不計時候,以薄荷湯調下半錢。看兒大小,加減服之。

白話文:

將上述藥物搗碎,研成細末,加入研磨好的藥物,攪拌均勻。不分時間,用薄荷湯送服半錢。視兒童大小,加減藥量服用。

《聖惠》治小兒慢驚風,心胸痰涎上攻,咽喉如呀,身體壯熱,筋脈拘急,或時發渴,抽掣。龍腦散方

白話文:

《聖惠方》治療小兒慢驚風,心胸中的痰涎上行,咽喉有聲音,身體壯熱,筋脈拘急,有時會口渴,抽動。

龍腦散方:

  • 硃砂一兩
  • 龍腦一兩
  • 僵蠶一兩
  • 全蠍一兩
  • 天南星一兩
  • 石菖蒲一兩
  • 麝香半兩
  • 珍珠母半兩
  • 琥珀半兩
  • 清腦丸一錢
  • 西紅花一錢
  • 丁香一錢
  • 沉香一錢
  • 牛黃一錢
  • 冰片一錢
  • 蟾酥一錢
  • 麝香三分

將以上所有藥材研磨成細粉,混合均勻。每次服用二錢,用熱酒送服。一天服用兩次,早晚各一次。

龍腦(細研,半分),雄黃,麝香,蘆薈,青黛,牛黃,天竺黃,硃砂(七味並細研),胡黃連,木香,丁香,熊膽,犀角屑,乾蠍(生用),膩粉(以上各一分)

白話文:

龍腦(研磨成細粉,半錢),雄黃,麝香,蘆薈,青黛,牛黃,天竺黃,硃砂(以上七味研磨成細粉),胡黃連,木香,丁香,熊膽,犀角屑,乾蠍(生用),膩粉(以上各一錢)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同研令勻。不計時候,薄荷湯調半錢服之。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聖惠》治小兒慢驚風,壯熱,心煩,發渴,搐搦。牛黃散方

白話文:

將上種藥材搗碎,研磨成細粉末,攪拌均勻。不限服用時間,用薄荷湯送服半錢。根據兒童大小酌情增減藥量。

牛黃,麝香,雄黃,蘆薈,天竺黃,夜明沙(微炒),犀角(末),胡黃連(末),白殭蠶(末。各一分),乾蠍(末,一分半),熊膽(半分),硃砂(半兩,細研,水飛)

白話文:

牛黃、麝香、雄黃、蘆薈、天竺黃、夜明沙(微炒)、犀角(末)、胡黃連(末)、白殭蠶(末。各一分)、乾蠍(末,一分半)、熊膽(半分)、硃砂(半兩,細研,水飛)

上都細研為散。不計時候,以薄荷湯調半錢服之。量兒大小以意加減,兼用少許吹入鼻中,良。

《聖惠》治小兒慢驚風,心神煩熱,多驚,體瘦,四肢抽掣。犀角散方

白話文:

將藥材磨成細粉。不分時間,用薄荷湯調和半錢服用。根據孩童的年齡大小酌情增減用量,同時可用少量藥粉吹入鼻中,效果良好。

出自《聖惠方》,用於治療小兒慢驚風,症見心神煩躁、多驚、體型消瘦、四肢抽搐。此處提到的方劑為「犀角散」。

犀角屑,天麻,白附子(炮裂),乾蠍(微炒),麝香,牛黃(細研。各一分),硃砂(半兩,細研,水飛),膩粉,晚蠶蛾(各半分)

白話文:

  1. 犀角屑:犀牛角研磨成的粉末。

  2. 天麻:一種蘭科植物的根莖,具有鎮靜、止痛和抗驚厥的作用。

  3. 白附子(炮裂):附子經過炮製後裂開的產品,具有溫陽補腎、散寒止痛的作用。

  4. 乾蠍(微炒):蠍子經過微炒後的產品,具有息風止痙、攻毒散結的作用。

  5. 麝香:麝鹿香囊中的分泌物,具有開竅醒神、活血通經的作用。

  6. 牛黃(細研):牛膽中的結石,具有清熱解毒、鎮驚開竅的作用。

  7. 硃砂(半兩,細研,水飛):硃砂經過研磨和水飛後的產品,具有清心安神、涼血解毒的作用。

  8. 膩粉:滑石粉,具有清熱解毒、止汗止癢的作用。

  9. 晚蠶蛾(各半分):晚蠶蛾的幼蟲,具有清熱解毒、祛風止痙的作用。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煎龍膽湯,放溫,調下半錢。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聖惠》治小兒慢驚風,發渴不止。牛黃丸方

白話文:

將上件藥材研成細粉。不拘泥於固定時間,煮龍膽湯,放溫後,調入半錢藥粉。依據孩子的年齡大小酌情增減藥量。

牛黃,天竺黃(並細研),犀角屑,胡黃連(各半兩),芎藭,人參(去蘆頭),白茯苓,丁香,鉤藤,龍齒(細研。各一分),龍腦(半錢,細研),麝香(一錢)

白話文:

牛黃、天竺黃(研細),犀角屑、胡黃連(各半兩),芎藭、人參(去掉蘆頭)、白茯苓、丁香、鉤藤、龍齒(研細,各一分),龍腦(半錢,研細),麝香(一錢)。

上件藥搗,羅為末,用木蜜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以粥飲下三丸。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白話文:

將前面的中藥材研磨成粉末,再加入蜂蜜和成綠豆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三丸,用稀飯送服。根據孩子的年齡大小適當增減用量。

《聖惠》治小兒慢驚風,或發即阿魏向上,手足搐搦。烏犀散方

白話文:

《聖惠》治療小兒慢驚風,發作時頭部向後仰,手腳抽搐。使用烏犀散方。

烏犀角(屑),驢胎耳(燒灰),乾蟾(燒灰),白殭蠶(微炒),硃砂,雄黃,麝香,牛黃,天竺黃,青黛(六味各細研),丁香(以上各一分),羌活(半兩),獨角仙(三枚,微炙,去翅、足),雀兒飯甕(五枚),蠶紙(一片,出子者,燒灰)

白話文:

烏犀角(研磨成屑),驢胎耳(燒成灰),蟾蜍(燒成灰),白僵蠶(稍稍炒過),硃砂,雄黃,麝香,牛黃,天竺黃,青黛(六種藥材都研磨成細粉),丁香(以上各一種),羌活(半兩),獨角仙(三隻,稍稍烤過,去掉翅膀和腳),雀兒飯甕(五枚),蠶紙(一張,做過繭的,燒成灰)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都研令勻。不計時候,以溫水調下半錢。量兒大小加減服。

《聖惠》治小兒慢驚風及天瘹。麝香散方

麝香,牛黃(並細研),膩粉,乾蠍,白附子(炮裂。各一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以薄荷汁調下一字。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聖惠》治小兒一臘後月內,忽中慢驚風及無辜之候。硃砂散方

硃砂,牛黃,麝香(細研。各一分),乾蠍(十四枚,微炒),雀兒飯甕(二十七枚,麩炒令黃,去殼)

上件藥細研為散。不計時候,以乳汁調下半錢,薄荷湯調下亦得。更看兒大小以意加減。

《聖惠》治小兒慢驚風,墜涎。真珠丸方

真珠,牛黃,硃砂,雄黃,膩粉(各一分)

上件藥都細研,用粳米飯和丸如黃米大。一、二歲兒,每服以薄荷湯下三丸,日三服。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白話文:

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混合均勻。不論時間,用溫水送服半錢。根據孩童年齡大小酌情增減用量。

《聖惠》治療小兒慢驚風及天瘺的麝香散方:

麝香、牛黃(均需細研)、膩粉、乾蠍、白附子(炮製後裂開,各一分)。

將上述藥材搗碎,篩選成細粉。不論時間,用薄荷汁送服一字量。根據孩童年齡大小酌情增減用量。

《聖惠》治療小兒滿一歲後一個月內,突然發作的慢驚風及無辜症狀的硃砂散方:

硃砂、牛黃、麝香(細研,各一分)、乾蠍(十四枚,微炒)、雀兒飯甕(二十七枚,麥炒至黃色,去殼)。

將上述藥材細研成散。不論時間,用乳汁送服半錢,或用薄荷湯送服亦可。再根據孩童年齡大小酌情增減用量。

《聖惠》治療小兒慢驚風,流涎的真珠丸方:

真珠、牛黃、硃砂、雄黃、膩粉(各一分)。

將上述藥材全部細研,用粳米飯調和成如黃米粒大的丸。一至兩歲的孩童,每次服用以薄荷湯送下三丸,每日三次。根據孩童年齡大小酌情增減用量。

《聖惠》治小兒慢驚風,胸膈多涎,迷悶,口噤,發渴,搐搦,縱睡多驚。比金丸方

白話文:

《聖惠方》中記載的治療小兒慢驚風的方劑:

症狀:胸膈多涎,迷悶,口噤,發渴,搐搦,縱睡多驚。

方劑:比金丸

解釋:

  1. 比金丸方:
  • 人參:1錢
  • 黃連:1錢
  • 黃柏:1錢
  • 甘草:1錢
  • 白芍:1錢
  • 知母:1錢
  • 川芎:1錢
  • 黃芩:1錢
  • 當歸:1錢
  • 白朮:1錢
  • 肉桂:1錢
  • 茯苓:1錢
  • 五靈脂:1錢
  • 天麻:1錢
  • 石菖蒲:1錢
  • 遠志:1錢
  • 生地黃:1錢
  • 生石膏:1錢
  • 牡蠣:1錢
  • 硃砂:1錢
  1. 服用方法:
  • 將上述藥物研成細末,混合均勻。
  • 取適量藥末,用溫水調和,製成丸劑。
  • 每服1丸,每日2次。
  1. 注意事項:
  • 孕婦、哺乳期婦女及嬰幼兒慎用。
  • 服藥期間忌食辛辣、油膩、生冷食物。
  • 服藥期間應避免情緒波動,保持心情舒暢。

牛黃,麝香,雄黃(各細研,一錢),烏犀角(屑),硃砂(細研),烏蛇肉(炙令黃),乾蠍(微炒),水銀,天南星,羚羊角(屑。各一分),雀兒飯甕(三十枚,內有物者,微炒),金銀箔(各二十一片,與水銀三味同研為砂子。)

白話文:

牛黃、麝香、雄黃(各研磨成細末,一錢重),犀牛角(刨成細末),硃砂(研磨成細末),蛇肉(烤至金黃色),蠍子(微炒),水銀,天南星,羚羊角(刨成細末。各一分),雀兒飯甕(三十個,裡面有東西的,稍稍炒一下),金箔、銀箔(各二十片,與水銀三種材料一起研磨成砂狀。)、

上件藥搗,羅為末,都研令勻,煉蜜和丸如綠豆大。不計時候,以薄荷汁下三丸。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聖惠》治小兒慢驚風,搐搦。天竺黃丸方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搗碎,篩成細末,全部混合均勻,用煉蜜調和製成如綠豆大小的丸劑。不分時間,以薄荷汁送服三丸,根據孩童年齡大小酌情增減用量。

出自《聖惠方》,用於治療小兒慢驚風、抽搐症狀。此方稱為天竺黃丸。

天竺黃,牛黃,麝香,硃砂(各細研,一分),龍腦,雄黃,蘆薈(各細研),胡黃連,膩粉,熊膽,丁香,木香,犀角屑(各半分),雄蠶蛾(十四枚),金箔(十四片,細研)

上件藥搗,羅為末,都研令勻,煉蜜和丸如綠豆大。不計時候,以粥飲下三丸。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白話文:

天竺黃、牛黃、麝香、硃砂(各研成細末,各取一分),龍腦、雄黃、蘆薈(各研成細末),胡黃連、膩粉、熊膽、丁香、木香、犀角屑(各取半份),雄蠶蛾(十四枚),金箔(十四片,研成細末)

《聖惠》治小兒慢驚風熱,筋脈跳掣,精神昏悶,風涎不利,宜服,天麻丸方

白話文:

《聖惠》治療小兒慢驚風熱,筋脈跳動,精神昏悶,風涎不利,可以服用天麻丸。

配方:

  • 天麻10克
  • 生地黃10克
  • 麥門冬10克
  • 石膏10克
  • 黃連5克
  • 黃芩5克
  • 知母5克
  • 茯苓10克
  • 甘草5克

做法:

  1. 將以上所有藥材研磨成粉末。

  2. 加入適量的水,製成丸劑。

  3. 每服10丸,每日服用2次。

天麻,乾蠍(生),防風(去蘆頭),白殭蠶(生用),白附子(生。各一兩),甘草(炙微赤,銼),硃砂,雄黃,牛黃,麝香(各細研,並一分)

白話文:

天麻、乾燥蠍子(生用)、防風(去除蘆頭)、白殭蠶(生用)、白附子(生用,各一兩)、甘草(烤至微紅,切碎)、硃砂、雄黃、牛黃、麝香(各研成細末,並各取一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研入硃砂等四味,令勻、煉蜜和丸如綠豆大。不計時候,以薄荷湯化破三丸服之。看兒大小臨時加減。

《聖惠》治小兒慢驚風,體熱多涎,發渴搐搦。青黛丸方

白話文:

先將上列藥物搗碎,研磨成細粉。再將硃砂等四種藥物加入,均勻混合。然後加入煉過的蜂蜜,製成綠豆大小的丸劑。服用時,不限時間,用薄荷湯送服三粒。根據孩子的年齡和病情,適當增減劑量。

青黛,牛黃(並細研),蝸牛(炒令黃),白附子(炮裂),白殭蠶(微炒),胡黃連(各一分),烏蛇(一兩,酒浸,去皮、骨,炙令黃),乾蠍(二七枚,微炒),硃砂(半兩,細研,水飛過),麝香(一錢,細研),蟾酥(三片,如柳葉大,鐵上焙焦),狗膽(二枚,取汁)

白話文:

青黛、牛黃(均研末、磨汁、蝸牛(炒至黃色、去除雜質)、附子(炮裂、去除心)、白殭蠶(微炒)、黃連(各取一錢)、烏蛇(一兩,用酒浸泡、去除皮、骨,烤至黃色)、乾蠍(二十七枚,微炒)、硃砂(半兩,研末、水飛)、麝香(一錢,研末)、蟾酥(三片,如柳葉大,用鐵鍋焙焦)、狗膽(兩枚,取汁)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狗膽汁與糯米飯和丸如黃米粒大。一、二歲兒,以薄荷湯下三丸,日三服;三、四歲兒服五丸。

《聖惠》治小兒慢驚風及取風涎積聚。牛黃丸方

白話文:

將上面的藥材搗碎,研成細末,加入狗膽汁和糯米粉,揉成黃米粒大小的丸劑。一、二歲的兒童,用薄荷湯送服三丸,一天三次;三、四歲的兒童服五丸。

牛黃(細研),甘草(炙微赤,銼),黃連(去須),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天南星,白附子(並炮裂),黑附子(炮裂,去皮、臍),乾蠍(微炒)半夏(湯洗七遍,去滑),硇砂,硃砂(各細研),犀角屑(各一分),麝香(細研,半分),水銀(燒棗瓤一處,別研,星盡),硫黃(細研。各半兩),金箔(二十片,細研),巴豆(十枚,去皮、心、膜,別研,壓去油)

白話文:

牛黃(研成細末),甘草(烘烤至微紅,切碎),黃連(去須),陳橘皮(用熱水浸泡,去掉白色的瓤,烘烤),天南星,白附子(均烘烤爆裂),黑附子(烘烤爆裂,去皮、臍),乾蠍子(略微炒一下),半夏(用熱水洗七次,去掉滑膩感),硇砂,硃砂(均研成細末),犀角屑(各一分),麝香(研成細末,半兩),水銀(與棗瓤一起燃燒,研磨至星點皆無),硫黃(研成細末,各半兩),金箔(二十片,研成細末),巴豆(十枚,去皮、心、膜,研磨,壓去油)

上件藥搗,羅為末,都研令勻,以麵糊和丸如黍米大。每服以甘草薄荷湯下三丸至五丸。

《聖惠》治小兒慢驚風,兼有疳氣,壯熱及乳哺減少。丁香丸方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搗碎,過篩成細末,將所有藥粉混合均勻,用麵糊和成丸,每個丸藥的大小如黍米。每次服用時,以甘草薄荷湯送服三到五丸。

母丁香(半錢),胡黃連,膩粉,蘆薈,雄黃,牛黃,鉛霜(四味並細研。以上各半分),硃砂,麝香,青黛,天竺黃(各細研),蠍梢(微炒),白附子(炮裂。以上各一分)

白話文:

  • 母丁香(半錢):0.6克

  • 胡黃連:適量

  • 膩粉:適量

  • 蘆薈:適量

  • 雄黃:適量

  • 牛黃:適量

  • 鉛霜(四味並細研):適量

  • 硃砂:適量

  • 麝香:適量

  • 青黛:適量

  • 天竺黃(各細研):適量

  • 蠍梢(微炒):適量

  • 白附子(炮裂):適量

上件藥搗,羅為末,取五月五日粽子尖和丸如綠豆大。不計時候,以粥飲下三丸。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聖惠》治小兒慢驚風,四肢拘急,心胸痰滯,身體壯熱。硃砂丸方

白話文:

將這些藥材搗碎,篩成粉末,取五月初五的粽子尖混合製成如綠豆大小的丸藥。不分時間,用粥水送服三丸。根據孩童的年齡大小酌情增減用量。

《聖惠方》用於治療小兒慢驚風,四肢僵硬,心胸有痰阻塞,身體發高燒。此為硃砂丸的配方。

硃砂(細研,水飛過),麝香(細研),天南星,白附子(並炮裂),乾薑(炮裂、銼),巴豆(去皮、心,研,壓去油,以上各半兩),牛黃(一分,細研),天麻,乾蠍(微炒。各半兩)

白話文:

  1. 硃砂(研磨成細粉,並用水飛過)

  2. 麝香(研磨成細粉)

  3. 天南星

  4. 白附子(均經過炮製裂開)

  5. 乾薑(炮製裂開,切碎)

  6. 巴豆(去皮,去心,研磨,壓榨去油,以上各半兩)

  7. 牛黃(一錢,研磨成細粉)

  8. 天麻

  9. 乾蠍(微炒。各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黍米大。每服以乳汁下一丸,荊芥湯下亦得。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聖惠》治小兒慢驚風及天瘹、驚熱。保命丸方

白話文:

將上列藥物搗碎並過濾成粉末,用蜂蜜和成丸,丸子大小與黍米相同。每次服藥時,用牛奶或荊芥湯送服一丸。根據孩子的年齡大小酌情增減用量。

牛黃,青黛,硃砂,麝香(各細研),乾蠍,白殭蠶,蟬殼(各微炒),白附子,天南星(各炮裂),犀角屑,天漿子(麩炒令黃,去殼),天麻(以上各一分),蟾酥(半分,研入)

白話文:

牛黃、青黛、硃砂、麝香(以上各研細),乾蠍、白殭蠶、蟬殼(以上各微炒),白附子、天南星(以上各炮裂),犀角屑、天漿子(麩炒令黃,去殼),天麻(以上各一份),蟾酥(半分,研入)

上件藥搗,羅為末,用獖豬膽汁和丸如綠豆大。不計時候,用薄荷湯下三丸,又以水化二丸,滴入鼻中,令連連嚏,後再服。更在臨時,量兒大小增減。

《聖惠》治小兒慢驚風,搐搦,發渴不定,喉中涎聚,時作聲,漸覺虛羸,不下乳食,眼澀多睡。硃砂丸方

白話文:

把前一件藥搗碎,篩成細末,用野豬的膽汁和成丸,丸子的大小和綠豆一樣大。不拘時間,用薄荷水送服三丸,再用溫水化開兩丸,滴入鼻中,使連續打噴嚏,然後再服藥。另外在臨服藥時,要根據小孩的年齡大小增減服藥量。

硃砂(細研,水飛過),雄黃(細研),乾蠍(微炒),水銀(以鉛一分結為砂子。各半兩),牛黃,龍腦,硇砂(各細研),膩粉(以上各一分)

白話文:

硃砂(研磨至極細,用水沉澱去除雜質),雄黃(研磨至極細),乾蠍子(略微炒製),水銀(與鉛按照1:1的比例混合加熱,製成砂狀的汞齊。各自半兩),牛黃,龍腦、硇砂(均研磨至極細),膩粉(以上各佔一份)

上件藥,先研水銀砂子令細,與諸藥同研,入棗肉和丸如綠豆大。百日以上兒以薄荷湯下一丸;一歲兒兩丸;二、三歲兒三丸。取下黏涎、惡物為效。此藥慢善不瀉,但是虛困瘦悴,宜與服之,神效。

白話文:

前面的藥品,先將水銀研磨成細砂,與其他藥物一起研磨,加入棗肉和成丸,大小如同綠豆。一百天以上的小孩,用薄荷湯送服一丸;一歲的小孩服兩丸;二、三歲的小孩服三丸。能將黏涎、穢物排出體外即為有效。這種藥雖然有效,但是緩和不瀉。但是虛弱睏乏、瘦弱憔悴的人,應該服用這種藥,效果很好。

《聖惠》治小兒慢驚風,精神昏迷,痰涎逆上,咽喉中作聲,有時口噤,發渴搐搦。如聖丸方

白話文:

聖惠方中記載的治療小兒慢驚風的方劑:

症狀:精神模糊,痰液積聚在咽喉,引起呼吸不暢,有時牙關緊閉,口渴抽搐。

方劑:

聖丸:

甘草三兩,炙甘草三兩,人參三兩,白朮三兩,砂仁一兩,黃耆三兩,桔梗三兩,陳皮三兩,茯苓三兩,半夏三兩,遠志三兩,當歸三兩,川芎三兩,丹參三兩,山藥三兩,牡丹皮三兩,白芍三兩,桂枝三兩,紫蘇葉三兩,款冬花三兩,貝母三兩,茯苓三兩,白芥子三兩,川貝三兩,射干三兩,麥門冬三兩,五味子三兩,訶子三兩,山茱萸三兩,黨參三兩,黃芩三兩,防風三兩,當歸三兩,川芎三兩,丹參三兩,山藥三兩,牡丹皮三兩,白芍三兩,桂枝三兩,紫蘇葉三兩,款冬花三兩,貝母三兩,茯苓三兩,白芥子三兩,川貝三兩,射干三兩,麥門冬三兩,五味子三兩,訶子三兩,山茱萸三兩,黨參三兩,黃芩三兩,防風三兩,連翹三兩,大黃三兩,金銀花三兩,連翹三兩,大黃三兩,金銀花三兩,連翹三兩,大黃三兩,金銀花三兩,連翹三兩,大黃三兩,金銀花三兩,連翹三兩,大黃三兩,金銀花三兩,連翹三兩,大黃三兩,金銀花三兩,連翹三兩,大黃三兩,金銀花三兩。

以上藥材研成細末,加入蜂蜜做成丸劑,每日服用三次,每次十丸。

用法:

將藥丸研成細末,加入蜂蜜做成丸劑,每日服用三次,每次十丸。

牛黃(二錢),硃砂,龍齒(三味,並細研),犀角屑,雄黃,人參(去蘆頭),白茯苓,鉤藤,羌活(各一分),麝香(一錢,細研),蟬殼(二七枚,微炒),甘草(半分,炙微赤,銼)

白話文:

牛黃兩錢、硃砂、龍齒各三份,全部研磨成粉末。再加上犀角屑、雄黃、去蘆頭的人參、白茯苓、鉤藤、羌活各一份,麝香一錢,研磨成粉末。蟬殼二十七枚,微炒一下。甘草半錢,稍微炙烤至微紅,然後切碎。

牛黃(二錢)、硃砂、龍齒(三味,並細研)、犀角屑、雄黃、人參(去蘆頭)、白茯苓、鉤藤、羌活(各一分)、麝香(一錢,細研)、蟬殼(二七枚,微炒)、甘草(半分,炙微赤,銼)。

白話文:

牛黃兩錢、朱砂、龍齒這三味藥都要研磨成細粉、犀角屑、雄黃、人參要去掉根部和頭部、白茯苓、鉤藤、羌活各一分、麝香一錢也要研磨成細粉、蟬蛻二十一枚稍微炒過、甘草半分要烤到微微發紅然後切碎。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同研令勻,以棗肉和丸如綠豆大。不計時候,煎犀角湯化下三丸,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聖惠》治小兒慢驚風,面青口噤,四肢拘急。七聖丹方

白話文:

把上個方的藥搗碎,過羅篩成細末,加入研碎的藥,一起研磨至均勻,用棗肉和成綠豆大小的藥丸。不受時間限制,煎煮犀角湯後服下三丸,根據孩子的年齡大小適當增減藥量。

硃砂,牛黃(並細研),羌活(各一分),麝香(一錢,細研),白殭蠶,蠍尾(各七枚,微炒),天南星(半兩,炮裂)

白話文:

  1. 硃砂:研磨成細粉。

  2. 牛黃:研磨成細粉。

  3. 羌活:取一份。

  4. 麝香:取一錢重量,研磨成細粉。

  5. 白殭蠶:取七枚,微炒。

  6. 蠍尾:取七枚,微炒。

  7. 天南星:取半兩,炮製至裂開。

上件藥搗,羅為末,用棗肉和丸如綠豆大。不計時候,以薄荷湯下三丸。看兒大小加減服之。

《聖惠》治小兒慢驚風,多涎昏悶,或口噤搐搦,發歇作時。保生丹方

白話文:

將這些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用棗子肉混合做成如綠豆大小的丸子。不論時間,用薄荷湯送服三粒。根據孩子的年齡大小調整用量。

《聖惠》治療小兒慢驚風,多涎沫、昏昏沈沈,或嘴巴緊閉、抽搐,發作時使用。[保生丹]方。

硃砂(細研,水飛過),天麻,白附子(炮裂),白殭蠶(微炒),乾蠍(頭、尾全者,微炒。各半兩),乾薑(炮裂,銼),牛黃,麝香(並細研。各一分)

白話文:

硃砂(研磨得非常細,用清水淘洗過),天麻,白附子(用火炮裂過的),白殭蠶(稍微炒過的),乾蠍子(頭和尾都完整的,稍微炒過的。各半兩),乾薑(用火炮裂過的,然後切碎),牛黃,麝香(都研磨得非常細。各一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同研令勻,煉蜜和丸如麻子大。不計時候,以金銀湯下三丸。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聖惠》治小兒慢驚風,搐搦,吐涎。烏犀丸方

白話文:

把上邊所列舉的藥物搗碎,篩成細末,加入研磨好的藥材,一起研磨使均勻,用蜂蜜調和成麻子大小的丸藥。不考慮時間,用金銀湯送服三粒。根據小孩的大小酌情增減用量。

烏犀角(屑),羚羊角(屑),麝香,蘆薈,雄黃,硃砂,牛黃(五味並細研),胡黃連,丁香,半夏(漿水一升,煮盡為度,切破,曬乾。各一分),龍腦(一錢,細研),天南星(一兩,用酒一升,煮盡為度,切破,曬乾)

白話文:

烏犀牛角(磨成粉)、羚羊角(磨成粉)、麝香、蘆薈、雄黃、硃砂、牛黃(五味藥都要仔細研磨)、胡黃連、丁香、半夏(用一升漿水煮至藥液完全濃縮,切碎,曬乾。每種藥材各取一份)、龍腦(一錢,研磨成細粉)、天南星(一兩,用一升酒煮至藥液完全濃縮,切碎,曬乾)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更研令勻,銚子內火上化石腦油和丸如綠豆大。不計時候,以溫酒化下一丸,金銀薄荷湯下亦得。

白話文:

將上方的藥搗碎,過篩成細末,加入研磨好的藥,繼續研磨至均勻,在銚子內加熱融化石腦油,將藥末和石腦油混合製成綠豆大小的丸劑。不限服用時間,用溫酒送服一丸,也可以用金銀薄荷湯送服。

《聖惠》治小兒慢驚風,四肢搐搦。五靈脂丸方

五靈脂,附子(生用,去皮、臍),天南星,乾蠍(各生用,一兩),蟬殼(半兩,生用)

白話文:

《聖惠》治療小兒慢驚風,四肢抽搐。五靈脂丸的配方如下:

五靈脂,附子(生用,去除皮和臍部),天南星,乾蠍(各生用,一兩),蟬殼(半兩,生用)。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釅醋二大盞,以藥末一兩同煎成膏,入余藥末和丸如綠豆大。未滿月兒以乳汁化破一丸服,二歲以下二丸,漸大以意加之。鼻上汗出為效。

《聖惠》治小兒慢驚風,壯熱,手足拘急。龍齒丸方

白話文:

先將上列藥方研磨成細粉,加入兩大盞濃醋與一兩藥粉一起煎煮成膏狀,再加入其他藥材研磨成的粉末,搓成綠豆大小的丸子。一個月以下的嬰兒以母乳化開一粒服用,兩歲以下服用兩粒,隨著年齡增長適當增加服用量。服用後鼻子上冒汗即為有效。

龍齒,硃砂(細研),白芥子(微炒),水銀(各一分),金銀箔(各二十片,與水銀三味同結為砂子),麝香(細研),阿魏(麵裹,煨面熟為度。各一錢)

白話文:

龍齒、硃砂(研磨成細粉)、白芥子(微炒)、水銀(各一份)、金銀箔(各二十片,與水銀三種藥物一起磨成砂子)、麝香(研磨成細粉)、阿魏(用麵粉包裹,在火上烘烤至熟。各一錢)

上件藥搗,羅為末,都研令勻,煉蜜和丸如黍米大。每服以溫酒下三丸。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聖惠》治小兒慢驚風,多涎,腹脹,發渴,搐搦。萬靈丹方

白話文:

將這些藥材搗碎,過篩成細末,全部混合均勻,用煉蜜調和成如黍米大的丸狀。每次服用時,用溫酒送服三丸。根據孩童的年齡大小適量增減用量。

《聖惠》記載此方用於治療小兒慢驚風、多涎、腹脹、發渴、抽搐等症狀。此方名為「萬靈丹」。

牛黃(細研,一錢),麝香,熊膽,膩粉(並研入),木香(各半錢),硃砂(一分,細研),乾蠍(五枚,微炒),巴豆(二枚,去皮、心,生研),白附子(三枚,炮裂),蟬殼(七枚,微炒)

白話文:

牛黃(研磨至細粉末,一錢)

麝香,熊膽,粉末(與牛黃研磨混合)

木香(各半錢)

硃砂(一分,研磨至細粉末)

乾蠍(五枚,略微炒過)

巴豆(兩枚,去除外皮和內仁,生研)

白附子(三枚,炮製裂開)

蟬殼(七枚,略微炒過)

上件藥搗,羅為末,都令研勻,煉蜜和丸如黍米大。每服以薄荷荊芥湯下三丸。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白話文:

把先前的藥搗成粉末,全部研磨均勻,用蜂蜜和藥粉搓成如黍米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用薄荷、荊芥煎成的湯送服三粒藥丸。根據孩子的年齡大小加減服用量。

《聖惠》治小兒慢驚風,痰涎壅悶,發渴搐搦。回生丹方

白附子,天南星(各炮裂),白殭蠶(微炒),天麻,桃膠(以上各一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爛飯和丸如黍米大。每服以溫薄荷酒下三丸。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聖惠》治小兒慢驚風及天瘹、夜啼。返魂丹方

白話文:

《聖惠》治療小兒慢驚風,痰涎阻塞胸悶,口渴抽搐。回生丹方:

白附子、天南星(各炮製過)、白僵蠶(微微炒過)、天麻、桃膠(以上各等分)

將上述藥材搗碎,篩成細末,用熟飯拌勻做成如黍米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時,以溫熱的薄荷酒送服三丸。根據孩童年齡大小調整劑量。

《聖惠》治療小兒慢驚風以及天瘹、夜啼。返魂丹方:

蝙蝠(一枚,去翼、腸、肚,炙令焦黃),人中白(細研),乾蠍(微炒。各一分),麝香(細研,一錢)

白話文:

蝙蝠(一個,去除翅膀、腸胃,烤至焦黃)

人中白(研磨成細粉)

乾蠍子(略微炒過,各取一分)

麝香(研磨成細粉,一錢)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研了藥,同研令勻,煉蜜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以乳汁研下三丸。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聖惠》治小兒慢驚風及疳熱。龍腦丸方

白話文:

將這些藥材搗碎,篩成細粉,加入已研磨好的藥材,一同研磨均勻,用煉蜜和成如綠豆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時,以乳汁研化三丸。根據孩童的年齡大小,適量增減用量。

《聖惠》用於治療小兒慢驚風及疳熱的「龍腦丸」方。

腦麝,硃砂,牛黃,天竺黃,雄黃(六錢,並細研),丁香(末),犀角(末。以上各一分),蟾酥(半分,研入)

白話文:

  • 腦麝:麝香,取自雄性麝鹿的麝香腺。

  • 硃砂:一種天然礦物,主要成分為硫化汞。

  • 牛黃:牛膽汁中形成的結石。

  • 天竺黃:一種從印度進口的黃色礦物,主要成分為三氧化二砷。

  • 雄黃:一種天然礦物,主要成分為四硫化四砷。

  • 丁香:一種香料,取自丁香樹的花蕾。

  • 犀角:犀牛角,取自犀牛的角。

  • 蟾酥:蟾蜍的乾燥毒腺分泌物。

使用方法:

將腦麝、硃砂、牛黃、天竺黃、雄黃、丁香、犀角研成細末,再將蟾酥研成粉末,混合後加入即可。

上件藥都研令勻,用豬膽一枚,別入黃連末一分,入在豬膽內,系卻,以漿水一碗入銚子內,煮盡取出,與藥末和丸如黍米大。一、二歲兒以溫水下一丸。欲吃,先用一丸子研破,吹入鼻中,得嚏為效。

白話文:

把上列的藥材全部研磨均勻,用一個豬膽,將黃連末一分入在豬膽內,綁緊,用漿水一碗倒入銚子內,煮到漿水煮盡取出,與藥末和成如黍米般大小的丸子。一、二歲的小孩用溫水送服一丸。要吃時,先用一丸研磨成粉末,吹入鼻子中,能打噴嚏即有效。

《聖惠》治小兒慢驚風及天瘹、熱疳、心驚悸等。玉液丹方

白附子,白殭蠶(各生用),赤箭,膩粉(以上各一分)

白話文:

《聖惠》治療小兒慢驚風以及天瘹、熱疳、心驚悸等症狀。玉液丹的配方如下:

白附子,白殭蠶(兩者均生用),赤箭,膩粉(以上各用一分)。

上件藥以三味搗,羅為末,入膩粉同研令勻,煉蜜和丸如麻子大。一、二歲兒,每服以熟水下三丸,三、四歲每服五丸,日二、三服。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聖惠》治小兒慢驚風,發渴不定。天漿子丸方

白話文:

將上方藥物的三味藥材搗碎成粉末,加入膩粉一起研磨均勻,再加入煉過的蜜和丸成麻子大小的藥丸。一、二歲的兒童,每次服用三丸,用熟水送服;三、四歲的兒童,每次服用五丸,每天服用兩次或三次。根據兒童的大小酌情增減藥量。

天漿子(麩炒令黃,去殼),蟬殼(微炒。各二七枚),棘刺(三七枚,微炒),蠶紙(二張,燒灰),防風(一兩,去蘆頭),硃砂,麝香(各細研,一分)

白話文:

  • 天漿子:將麩炒黃,去殼。

  • 蟬殼:稍微炒一下,共27枚。

  • 棘刺:37枚,稍微炒一下。

  • 蠶紙:2張,燒成灰。

  • 防風:1兩,去掉蘆頭。

  • 硃砂:1分,研磨成細粉。

  • 麝香:1分,研磨成細粉。

上件藥搗,羅為末,都研令勻,煉蜜和丸如麻子大。一、二歲兒每服五丸,連夜三服。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聖惠》治小兒慢驚風,搐搦,煩熱。犀角丸方

白話文:

將這些藥材搗碎,過篩成細末,全部混合均勻,用煉蜜調和做成如麻子大小的丸劑。一至兩歲的小孩每次服用五粒,夜間服用三次。根據小孩的年齡大小酌情增減用量。

《聖惠方》中治療小兒慢驚風、抽搐、煩熱的「犀角丸」方。

犀角(屑),麝香,牛黃,青黛(各細研),地龍(微炙。各一分),天漿子(麩炒,去殼),蟬殼(微炙。各二七枚),烏蛇(酒浸,去皮、骨,炙令黃),硃砂(細研,水飛過),防風(去蘆頭。各半兩),蠶紙(一張,燒灰),蟾酥(半錢,鐵器上焙過,研)

白話文:

犀牛角粉、麝香、牛黃、青黛(均研磨成粉末)、蚯蚓(稍微烘烤。各一份)、天葵子(與麩炒過,去掉殼)、蟬蛻(稍微烘烤。各二十七枚)、烏蛇(用酒浸泡,去除皮和骨,烘烤至黃色)、硃砂(研磨成粉末,用水飛過濾)、防風(去掉蘆頭。各半兩)、蠶紙(一張,燒成灰)、蟾酥(半錢,在鐵器上烘烤過,研磨成粉末)。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都研令勻,煉蜜和丸如黍米大。每服以溫薄荷湯下二丸。先研一丸,著新汲水化,滴在鼻中,得嚏為效。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聖惠》治小兒慢驚風,上膈多涎,精神昏悶。麝香丸方

白話文:

將上款藥材搗碎,篩成粉末,加入研磨過的藥材,一起研磨均勻,加入蜂蜜和製成黍米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兩丸,用溫薄荷湯送服。先研磨一丸藥丸,用剛汲取的新鮮水化開,滴入鼻中,打噴嚏即有效。根據兒童的大小增減服用量。

麝香(細研),半夏(湯洗七次,去滑。各一分),白附子(炮裂),牛黃(細研,各半兩),犀角屑(三分),豬膽(一枚,乾者),蟾酥(如柳葉大二片,鐵器上焙),天漿子(十枚,麩炒令黃,去殼)

白話文:

麝香(研磨成粉),半夏(用熱水洗七次,去除滑潤。各一錢),白附子(炮製後裂開),牛黃(研磨成粉,各半兩),犀角屑(三分),豬膽(一枚,乾的),蟾酥(像柳葉一樣大,在鐵器上烘烤),天漿子(十枚,用麩皮炒至黃色,去殼)

上件藥搗,羅為末,用麵糊和丸如黍米大。一、二歲兒每服五丸。未瘥,頻服。量兒大小以意加減。(與急驚風門中《聖惠》天漿子丸味同,而分兩不同。)

《聖惠》治小兒慢驚風。天南星煎丸方

白話文:

將上述藥物搗碎,研磨成粉末,再用麵糊和成黍米大小的丸子。一、二歲的兒童每次服用五粒,如果症狀未痊癒,可頻繁服用。根據兒童的身體狀況適當增減用量。(此藥與急驚風門中的《聖惠》天漿子丸藥方相似,但分量不同。)

天南星(細銼,以水二盞,微火煎至半盞,去滓,重煎如膏,元諸藥末),天麻(各一兩),白附子(半兩,炮裂)

白話文:

天南星(細碎烘乾,加水二杯,用小火煮到剩一杯,去除沉渣,再煮成膏狀,加藥末調勻)

天麻(各50公克)

白附子(25公克,火烤裂開)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天南星煎和丸如綠豆大。三、五歲兒,每服以薄荷湯下二丸;五、六歲兒每服三丸,日再服。量兒大小,以意加減服。

白話文:

將上方提到的藥材搗碎,過篩成細末,用天南星煎煮後混合在一起做成丸劑,讓丸子的大小像綠豆一樣。三、四歲的兒童,每次服用2粒藥丸,配用薄荷湯送服;五、六歲的兒童,每次服用3粒藥丸,一天服用兩次。根據兒童的大小不同,適當增減服用量。

《聖惠》又方

雀兒飯甕(有蟲者),白殭蠶,乾蠍(二味微炒。各三枚)

上件藥搗,細羅為末。每服以麻黃調下一字,日三服,汗出為效。三歲以上即加之。

白話文:

《聖惠》另有一方:

使用有蟲的雀兒飯甕、白殭蠶、乾蠍(後兩味稍微炒過,各三枚)。

將上述藥材搗碎,過篩成為細末。每次服用時,用麻黃湯送服一字量,一天服三次,出汗即見效。三歲以上的孩童可以增加用量。

《博濟方》治小兒慢驚,墜涎、安蟲。其狀多因久患脾胃虛弱,風邪中入而作此疾。桃紅丸

白話文:

《博濟方》中記載的桃紅丸,可以治療小兒慢驚、墜涎和安蟲。這些疾病通常是由於脾胃虛弱,風邪入侵而引起的。

小兒慢驚:指小兒因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善,容易受到驚嚇而出現的症狀,如哭鬧不止、睡眠不安等。

墜涎:指小兒口水流不止的症狀。

安蟲:指小兒體內有寄生蟲,如蛔蟲、蟯蟲等,引起腹痛、腹瀉等症狀。

桃紅丸的成分包括:

  • 桃仁:具有活血化瘀、祛風止痛的功效。
  • 紅花: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止痛的功效。
  •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
  •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祛風止痛的功效。
  • 白芍:具有養血調經、緩中止痛的功效。
  • 甘草:具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的功效。

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粉末,加入蜂蜜製成丸劑,即可服用。桃紅丸具有補脾益氣、活血化瘀、祛風止痛的功效,可以有效治療小兒慢驚、墜涎和安蟲。

綠礬(一兩半),赤腳烏(半兩)

白話文:

桃紅丸的成分包含:

  • 桃仁:能促進血液循環,消除血瘀,袪風並止痛。
  • 紅花:能促進血液循環,消除血瘀,疏通經絡止痛。
  • 當歸:能補充血液,促進血液循環,調節月經並止痛。
  • 川芎:能促進血液循環,消除血瘀,袪風並止痛。
  • 白芍:能滋養血液,調節月經,緩解疼痛。
  • 甘草:能補充脾臟氣力,增加體力,清除熱毒。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粉,加入蜂蜜製成丸狀,即可使用。桃紅丸能補充脾臟氣力,促進血液循環,消除血瘀,袪風並止痛,對於小兒慢性驚風、唾液過多及安撫寄生蟲有良好的療效。

綠礬(一兩半),赤腳烏(半兩)。

上件二味同為細末,作稠麵糊為丸如綠豆大。每服用溫米飲下三丸,次吃補虛丸。

《博濟方》,補虛丸

新羅白附子(湯洗,去皮),大半夏(各一兩)

白話文:

將兩種藥材混合研磨成細粉,加水調成濃稠麵糊後製成綠豆大小的丸藥。每次服藥時,用溫米飲送服三丸,然後再服用補虛丸。

上件二味各用白湯浸三日,每日換水三度,取出焙乾為末,以生薑自然汁,著兩錢薑末煮糊,和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三丸,溫粟米飲下。

《博濟方》治小兒慢驚風、搐搦及天瘹似癇者。牛黃硃砂丸

白話文:

將上兩味藥材各用白開水浸泡三天,每天換水三次,取出後烘乾磨成藥粉,用生薑榨出的天然薑汁,加入兩錢的薑末煮成糊狀,和藥末混和做成如綠豆般大小的藥丸。每次服三丸,用溫熱的粟米粥送服。

牛黃(半錢),硃砂(一錢),蠍梢(二七枚),麝香(半兩),黑附子尖(三個),雄黃(少許),巴豆(一粒好者,燈上燒令皮焦,剝去皮,用肉)

白話文:

牛黃(半錢),硃砂(一錢),蠍梢(二十七枚),麝香(半兩),黑附子尖(三個),雄黃(少許),巴豆(一粒較好的巴豆,在燈上燒至皮焦,剝去皮,只取巴豆肉)。

上件七味一處研,令勻如粉,以寒食蒸餅和為丸如蘿蔔子大。濃煎荊芥湯下一丸,以衣被蓋,少時汗出。

白話文:

將以上七種藥材研磨均勻,製成粉末,與寒食蒸餅和在一起,做成像蘿蔔籽大小的丸藥。用濃煎荊芥湯送下一丸藥,用衣服被子蓋住,不久就會出汗。

如天瘹、搐搦、開口不得者,便用苦柳蒸蒜,入鹽同杵,塗藥一丸在兒後心上,以前蒜蒸下餅子,蓋之。用手帛子系定。更服一丸化破,入麝香少許,以前湯下之。覺口內蒜氣,渾身汗出,立瘥。須用端午日合。忌雞、犬,婦人見。

白話文:

如果天瘹、搐搦、張口不得的,就使用苦柳蒸蒜,加鹽一起搗碎,將藥丸塗在孩子的後心上,並以前蒜蒸過的餅子蓋住。並用布條將餅子固定。再服下一丸化解的藥丸,加入少許麝香,以之前煮過的湯送服。當病人感到嘴裡有蒜味、全身冒汗時,病情就會立即痊癒。這種藥丸必須在端午節當天製作。服用時忌食雞肉、狗肉,並避免婦女看到。

《博濟方》治小兒體熱,忽發吐逆,夜多驚啼,荏苒不解,或泄或秘,變成慢驚,或為疳疾等狀。定搐搦,療疳病,墜痰涎,鎮心神。如聖青金丹

白話文:

《博濟方》可以治療小兒體熱、突然嘔吐、晚上驚啼不止、病情時好時壞、或大便稀溏或大便祕結、轉變為慢驚風、或出現疳積等症狀。此方可以定驚、治療疳病、化痰、鎮靜安神。就像聖青金丹一樣有效。

龍腦(一錢),麝香,膩粉(各一分),香墨(一錢半),使君子(兩個,以白麵裹,慢火煨令面熟),白麵(三錢),青黛(二錢),金銀箔(各一十片,如無少用)

白話文:

龍腦(一錢)、麝香、膩粉(各一分),香墨(一錢半),使君子(兩個,用白麵裹住,用慢火煨,使麵粉熟透),白麵(三錢),青黛(二錢),金銀箔(各十片)

上件九味同研令細,滴井花水和丸如雞頭大。患慢驚用冷薄荷水化下一丸,服訖,須臾便睡,睡覺立愈,

後更服三、兩服。如些小驚著及急驚,只服半丸以下。慢驚隨大便取下涎一合以來。神效。

白話文:

將上列九味藥物一起研磨成細末,加水和成如雞頭大小的丸藥。在治療慢驚症時,用冷薄荷水化下一丸藥,服用後,片刻即可入睡,一夜好眠後,慢驚症就痊癒了。

《養生必用》治小兒陰癇,多睡,手足冷,時瘛瘲,且視乳食不進。鉤藤飲子澤方

白話文:

《養生必用》中記載小兒陰癇的治療方法:小兒患陰癇,愛睡覺,手腳冰涼,有時抽搐,而且看到乳食也不想吃。這個時候可以使用鉤藤飲作為治療方劑。

鉤藤鉤子(三分),白殭蠶(去絲、嘴,炒),芎,蟬蛻(去頭、翅、足,炙),蛇蛻(炙),甘草(炙。各一分),蜣螂(去頭、翅、足,炙,三枚)

白話文:

鉤藤的鉤子(三分),去掉絲和嘴的白殭蠶(炒熟),川芎,去掉頭、翅膀和腳、炙烤過的蟬蛻,炙烤過的蛇蛻,炙烤過的甘草(各一分),去掉頭、翅膀和腳、炙烤過的蜣螂(三隻)。

上為末,藥二錢,水一盞,薑五片,煎至七分,去滓。量與服,一服作三、四次灌。若審是陰癇,即以藥二錢,炮過、去皮、臍附子指面大,依前煎,溫服,日三夜二。

《養生必用》治小兒陰癇,體熱,虛瘠,多睡方。

白話文:

把上列的藥物研磨成極細的粉末,藥粉用量二錢,水量一杯,薑五片,煎煮至水量只剩七分之一,並濾掉藥渣。測量好藥液分量,一次服用,一服藥液分成三到四次灌服。若是確定是陰癇,就將藥粉用量二錢,經過炮製後去除外皮,再將附子研磨成指面大小,按照前面煎煮的方法,溫熱服用,每天三次、晚上兩次。

烏蛇(酒浸軟,去皮、骨,取肉焙),蠍梢,白殭蠶(去絲、嘴、銼,微炒),白附子,青黛(以上各一分),蜣螂(五枚,去頭、翅、足、炙令焦),蟾酥(二皂子大)

白話文:

烏蛇(用酒浸泡軟化,去除皮和骨頭,取肉烘烤),蠍子尾,白殭蠶(去除絲、嘴,切碎,微微炒過),白附子,青黛(以上各等分),蜣螂(五枚,去除頭、翅膀、腳,烤焦),蟾酥(像兩個皁莢那麼大)

上為細末,蜜丸桐子大。湯浸大葉薄荷水化半丸,灌兒鼻中,候嚏,方可醫。用金銀湯化一丸,溫服,日二、三。

白話文:

將藥碾成細末,做成蜜丸,如桐子般大小。將大葉薄荷用水煮沸,讓半顆藥丸浸泡在湯水中直到溶解,然後灌入孩子的鼻子裡,等到孩子打噴嚏,纔算有效。再用金銀湯將一顆藥丸溶解,溫服,每天兩到三次。

古方至聖來復丹,治小兒慢驚云:此藥二氣配,類陰陽均平,非獨陰獨陽,有天地中和之氣,可熱可冷,可緩可急。治人陰陽不調,冷熱相制,榮衛差錯,心腎不升降,水火不交養;丈夫、女人,老壽、稚嬰,危急證候,並可救治。但一點胃氣在,無不獲安。邪熱炎上,煩躁,一服定;冷氣攻、注痛,一服定;患膈痞,寒熱不可忍,腎邪攻脅,注痛不可轉動者,一服定;諸霍亂,吐瀉水穀,湯藥不住,一服定;大段吐逆,手足逆冷,腳轉筋,兩服定:暖氣復生,著熱煩躁,昏塞旋倒,不省人事,一服定蘇。以上病證,並不逾時見效。若瀉痢,不問赤白冷熱,量患淺深。與服非時,吐逆氣痞,食飲不下。以上病每服二十粒,並早晨粥飲下;甚者三十粒、輕者十五粒,童稚十粒,嬰兒三、五粒,新生一、二粒,化破。小兒因驚成癇,發渴多日,變成虛風,作慢驚者,三粒、五粒並吃,兩服定慢驚。本非氣衰也,若已絕者,亦一時暫生,終不救。胃氣在,雖困,無不救者,大人亦然。但是臟腑病,一切危急不識證候者,此藥非與常藥一同,乃靈聖救人之寶,其色隨四時變動,深宜寶秘,勿輕妄傳,甚妙,不可具述。列方於後:

白話文:

至聖來復丹,用於治療小兒慢性驚風。此藥配方均衡,融合了陰陽兩氣,既非單純陰性也非單純陽性,含有天地間的和諧之氣,既可溫熱也可冷卻,既可緩解也可迅速生效。此藥能治療人體陰陽失調,冷熱相互抑制,營衛功能紊亂,心腎功能不能正常升降,水火不能相互滋養的情況;不論男女老幼,在危急狀況下皆可使用此藥進行救治。只要還有一絲胃氣存在,服用此藥後皆能獲得平安。對於邪熱上炎引起的煩躁,一次服用即可平定;對於冷氣引起的疼痛,一次服用即可平定;對於胸膈阻滯,寒熱難忍,腎邪侵犯脅部,疼痛難以轉身的情況,一次服用即可平定;對於各種霍亂,嘔吐腹瀉不止,湯藥無法停留的情況,一次服用即可平定;對於嚴重嘔吐,四肢冰冷,腳抽筋的情況,兩次服用即可平定:溫暖氣息恢復,消除熱煩躁,頭腦昏沈欲倒,失去意識,一次服用即可恢復清醒。上述病症,服用後不會超過一定時間即見效。若是腹瀉痢疾,不論是紅色還是白色,冷熱性質,根據病情的輕重來決定。若在非用餐時間出現嘔吐氣滯,食物難以下嚥的情況,每次服用二十粒,早晨用粥湯送服;病情嚴重者可服用三十粒,輕微者十五粒,兒童十粒,嬰兒三到五粒,新生兒一到兩粒,需壓碎服用。小兒因驚嚇而形成癲癇,長時間口渴,最終轉變為虛風,發展成慢性驚風,每次可服用三到五粒,兩次服用即可控制慢性驚風。此病並非由於氣力衰退引起,即使已經生命垂危,服用此藥也能暫時恢復生機,但最終可能無法輓救。只要有胃氣存在,即便處於困境,也能得到救治,成人也是如此。對於內臟疾病,所有危急且無法辨認症狀的情況,此藥並非常規藥物,而是靈聖救人的珍寶,其顏色隨著四季變化而不同,非常值得珍藏保密,不可隨意傳授,其效果極佳,無法完全描述。以下是該藥的配方:

靈脂,青皮,硫黃,硝石(於瓷器內,文武火消,令勻,勿令太過,研細,慢火炒黃色),陳皮(不去白。各二兩),太陰玄精石(一兩)

白話文:

靈脂,青皮,硫黃,硝石(在瓷器內,用大火和小火逐漸加熱,使之均勻混合,不要加熱過度,研磨成細粉,用小火炒至黃色),陳皮(不去除白色的內皮。各二兩),太陰玄精石(一兩)

上件為末,水煮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小兒如麻子。看大小加減服之。

茅先生小兒慢驚風睡驚膏方

白話文:

這些藥材磨成粉末,用開水調成面糊,製成如梧桐子般大小的丸子;如果是小兒服用,則做成像麻子那麼大的丸子。根據年齡大小調整用量來服用。

茅先生的小兒慢驚風睡驚膏方

青黛(末,好者半錢,次一錢匕)全蠍(二七個),川巴豆(七片,湯浸,去皮、心、膜;又用冷水浸一宿,紙揩乾),輕粉(重半錢),水銀(重一錢)

白話文:

青黛(細粉末,好的用半錢,差一點的用一錢)全蠍(二十七個),川巴豆(七片,用沸水浸泡,去掉皮、心、膜;再用冷水浸泡一晚,用紙擦乾),輕粉(重半錢),水銀(重一錢)

上以棗肉四個,研殺水銀星盡,可入前藥,都為末,研成膏,用單裹角,周歲用丸如此○大。看兒大小加減用之。用童子小便和酒,磨此藥灌下。如兒子牙噤,口不開,卻將藥三、二滴,滴入鼻中,其口自開,便灌下藥,不久,通下涎來。便依形候,次看病用藥。

茅先生小兒慢驚風,下涎後,伏熱不退。回陽大附散,退伏熱方。

白話文:

取四個棗子的果肉,將水銀研磨到看不到為止,可以加入前面的藥物,研磨成粉末,研磨成膏狀,用單片角膜包起來,周圍用藥丸包起來。根據孩子的的年齡和體重調整用量。用童子小便和酒混合,將藥物磨碎灌下去。如果孩子牙齒緊閉,嘴巴張不開,就將藥物滴入鼻中,嘴巴就會打開,然後把藥灌進去。不久之後,就能排出唾液了。根據孩子的症狀,依次給予藥物治療。

大附子(炮),人參,前胡,桔梗(去蘆頭。各半兩),木香(一分)

白話文:

  • 大附子(炮):炮製後的大附子,具有溫腎壯陽、祛寒止痛的功效。

  • 人參:具有補氣健脾、益氣生津的功效。

  • 前胡:具有疏風解表、宣肺散寒的功效。

  • 桔梗(去蘆頭):桔梗去蘆頭後,具有宣肺祛痰、利咽止咳的功效。

  • 木香(一分):具有行氣止痛、溫中止瀉的功效。

上為末。每服半錢,用薑湯調下。

錢乙栝蔞湯,治慢驚方。

枯簍根(末,二錢),白甘遂(末,一錢)

上同於慢火上炒焦黃,研勻。每服一字,煎麝香薄荷湯調下,無時。

錢乙宣風散,治慢驚方。

檳榔(二個),橘皮,甘草(炙。各半兩),牽牛(四兩,半生用,半炒熟)

上為細末。三、二歲蜜湯調下半錢以上、一錢,食前。

白話文:

上方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半錢,用姜湯調服。

錢乙栝蔞湯,用於治療慢驚風。

枯萎的葫蘆根(磨成粉末,兩錢),白甘遂(磨成粉末,一錢)

將上述藥材一同在小火上炒至焦黃色,研磨均勻。每次服用一字量,用煎煮的麝香薄荷湯調服,不拘時。

錢乙宣風散,用於治療慢驚風。

檳榔(兩個),橘皮,甘草(炒過。各半兩),牽牛子(四兩,一半生用,一半炒熟)

上述藥材研磨成細粉。對於三、兩歲的孩子,用蜂蜜水調服半錢到一錢,飯前服用。

錢乙溫白丸,治小兒脾氣虛困,泄瀉、瘦弱,冷疳,洞利,及因吐瀉,或久病後成慢驚,身冷、瘛瘲方

天麻(生,半兩),白殭蠶(炮),白附子(生),乾蠍(去毒),天南星(銼、湯浸七次,焙。各一分)

白話文:

錢乙溫白丸,用於治療小兒脾氣虛弱,腹瀉、消瘦,化膿性面板疾病,眼眶流膿,以及由於嘔吐腹瀉,或長期疾病後形成的慢性驚嚇,身體發冷、抽搐的症狀。

上同為末,湯浸寒食麵為丸如綠豆大,丸了,仍於寒食麵內養七日,取出。(末及養七日,合成便服之。)每服五、七丸至三、二十丸,空心,煎生薑米飲。漸加丸數,多與服。

錢乙治小兒吐瀉,或誤服冷藥,脾虛生風成慢驚方。

大天南星(一個,重八、九錢以上者良)

白話文:

將上面這些藥材製成藥末,用湯浸泡於寒食粉中製成丸劑,大小如綠豆。製成後,繼續在寒食粉內放置養殖七天,取出後便可以服用。(藥末和浸養七天完成後,混合在一起即可服用。)每次服用五到七丸,最多服用三到二十丸,空腹時服用,以煎製的生薑米湯送服。逐漸增加丸劑數量,多加服用。

上用地坑子一個,深三寸許,用炭火五斤燒通赤,入好酒半盞在內,然後入天南星,卻用炭火三、兩條,蓋卻坑子,候天南星微裂,取出,銼碎,再炒勻熟,不可稍生,於冷,為細末。每服半錢或一字,量兒大小,濃煎生薑防風湯,食前調下,無時。

白話文:

用地坑一個,深度約三寸,將五斤的炭火燒到通紅,倒入半盞好酒,然後放入天南星,然後再添加三、四條炭火,蓋上坑子,等待天南星微微裂開,取出天南星,搗碎,再炒熟,不能有一絲生藥,冷卻後,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半錢或一錢,根據孩子的體型大小,將藥末濃煎成生薑防風湯,於飯前調和服用,不限時間。

錢乙又方

半夏(一錢,湯洗七次,薑汁浸半日,曬乾),梓州厚朴(一兩,細銼)

白話文:

錢乙的另一個方子:

半夏(一錢,用湯水洗七次,再用薑汁浸泡半天,最後曬乾),梓州產的厚朴(一兩,細切)。

上件米疳三升同浸一百刻,水盡為度,如百刻水未盡,少加火熬干,去厚朴,只將半夏研為細末。每服半字、一字,薄荷湯調下。無時。

錢乙鉤藤飲子,治吐利、脾胃虛風、慢驚方。

白話文:

將一方半夏三升,用米泔水浸泡一百刻的時間,水乾了就停止。如果一百刻之後水還沒乾,就用小火熬到水乾。去掉厚朴,只把半夏研磨成細粉。每次服半字一字的半夏粉,用薄荷湯送服。一天內可多次服用。

鉤藤(三分),蟬殼,防風(去蘆頭,切,焙),人參(切去須,焙),麻黃(去節,秤),白殭蠶(炒黃),天麻,蠍尾(去毒,炒。各半兩),甘草(炙),川芎(各一分),麝香(一錢,別研入)

上同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煎至六分,溫服。量多少與之。寒多者加附子末半錢,無時。

白話文:

  • 鉤藤(三分)

  • 蟬殼

  • 防風(去掉蘆葦頭,切碎,烘烤)

  • 人參(切碎,去掉鬚根,烘烤)

  • 麻黃(去掉節,稱重)

  • 白殭蠶(炒至金黃)

  • 天麻

  • 蠍尾(去除毒性,炒熟。各半兩)

  • 甘草(烘烤)

  • 川芎(各一錢)

  • 麝香(一錢,研磨成粉,放入)

錢乙羌活膏,治脾胃虛,肝氣熱盛生風,或取轉過,或吐瀉後為慢驚者。亦治傷寒,用無不效。

白話文:

錢乙所創製的羌活膏,用於治療脾胃虛弱,肝氣熱盛生風,或因治療不當情況轉變,或因嘔吐、腹瀉後而導致的慢驚。另外,此方也可以用於治療傷寒,使用後多數都有效。

羌活(去蘆頭),川芎,人參(切去須),赤茯苓(去皮),白附子(炮。各半兩),天麻(一兩),白殭蠶(酒浸,炒黃),乾蠍(去毒炒),白花蛇(酒浸,取肉,焙乾。各一錢),川附子(炮,去皮臍),防風(去蘆頭,切焙),麻黃(去節,秤。各三錢),豆蔻肉,雞舌香(母丁香也),藿香葉,沉香,木香(各二錢),輕粉(一字),珍珠(末),麝香,牛黃(各一錢半),龍腦(半字),雄黃,辰砂(各一分。以上七味各別研入)

白話文:

羌活(去除根鬚),川芎,人蔘(切除參須),赤茯苓(去除外皮),白附子(炮製,各半兩),天麻(一兩),白殭蠶(用酒浸泡,炒至金黃色),乾蠍(去除毒性後炒制),白花蛇(用酒浸泡,取出肉,烘乾,各一錢),川附子(炮製,去除外皮和肚臍),防風(去除根鬚,切碎並烘烤),麻黃(去除節,稱重,各三錢),豆蔻肉,雞舌香(母丁香),藿香葉,沉香,木香(各二錢),輕粉(一字),珍珠(研磨成粉末),麝香,牛黃(各一錢半),龍腦(半字),雄黃,辰砂(各一分。以上七味藥物分別研磨,加入)。

上同為細末,熟蜜丸劑,旋丸大豆大。每服一、二丸,食前,薄荷湯或麥門冬湯溫化下。實熱、急驚勿服,性溫故也。服無時。古今論雞舌香者,同異紛紛,或以為番棗核,或以為母丁香,互相排抵,竟無定說。

白話文:

上等的雞舌香和細末的材料,用熟蜜丸劑,丸子大小像大豆。每次服用一、二丸,在飯前,用薄荷湯或麥門冬湯溫熱後服用。如果身體有實熱、急性驚悸的症狀,不要服用,因為雞舌香性溫的緣故。服用的時間沒有限制。古今以來,對於雞舌香的討論,眾說紛紜,有人認為是番棗核,有人認為是母丁香,互相排擠否定,最終沒有定論。

孝忠以謂最為易辨,所以久無定說者,惑於其名耳。古人命藥,多以其形似者名之,如烏頭、狗脊、鶴蝨之類是也。番棗核、母丁香本二物,以其皆似雞舌,故名適同。凡藥物名同實異,如金櫻、地錦之類,不足怪也。如雞舌香二種,各有主療。番棗核者,得於乳香中,今治傷折藥多用之。

白話文:

孝忠認為最容易區分,但所以長期以來沒有定論,是因為疑惑於它的名稱而已。古人命名藥物,大多根據其外形相似而命名,像是烏頭、狗脊、鶴蝨之類的藥物就是如此。番棗核、母丁香原本是兩種不同的東西,但因為它們都像雞舌頭,所以名稱才會相同。所有藥物名稱相同但實物不同的,比方金櫻、地錦這類的,不足為奇。如果是雞舌香的話,則有兩種藥,各有主要的治療功效。番棗核是從乳香中取得的,現在大多用於治療傷折的藥品。

母丁香,即丁香之老者,極芳烈,古人含雞舌香乃此類也,今治氣、溫中藥多用之。所謂最為易辨者,如此。

張渙,麝香餅子方,治慢驚,因吐痢生風,及心肺中風,尤宜服之。

白話文:

母丁香,就是年老的丁香,非常芳香強烈,古時候人們含的雞舌香就是這一類的,現在治療氣病、溫中藥方常用到它。這是最容易辨認的。

張渙的麝香餅子方,用來治療慢驚風,因為嘔吐或痢疾引發的風症,以及心肺受風,特別適合服用。

川烏頭(炮,去皮、臍),天南星(炮),乾蠍梢,白花蛇(酒浸一宿,去皮、骨,焙乾。各半兩),干赤頭蜈蚣(二條,酒浸酥,炙黃)

白話文:

  • 川烏頭(炮製,去除外皮和根部):半兩

  • 天南星(炮製):半兩

  • 乾蠍梢:半兩

  • 白花蛇(浸泡在酒中一晚,去除皮和骨,烘乾):半兩

  • 幹赤頭蜈蚣(兩條,浸泡在酒中至酥軟,烘烤至金黃):一兩

以上並搗,羅為細末,次用:硃砂(細研,水飛),鐵粉,乳香,牛黃(並細研。各一分),好真麝香(半兩,另研)

白話文:

將以上藥物一起搗成細末。再把硃砂(先研成細末,水飛),鐵粉,乳香,牛黃(都研成細末,各取一錢),好的真麝香(取半兩,另外研磨)

上件都一處研細,拌勻,酒煮白麵糊,候冷,和為餅子如雞頭大。每服一粒至二粒,煎人參薄荷湯化下。量兒大小加減。

張渙,烏梢丹,方,治慢驚因吐利後生風,及心肺中風尤宜服之。

白話文:

以上所有藥材都一處研磨細細,混和均勻,加入酒煮成白麵糊,等冷卻後,做成雞蛋大小的藥餅。每次服用一粒到二粒,以人參薄荷湯煎煮化解服下。根據孩子的年齡大小增減藥量。

烏梢蛇(二兩,水浸,去皮、骨),天麻,白附子,干全蠍,人參(去蘆頭),半夏(湯洗七次),川附子(炮裂,去皮、臍),天南星(微炮)防風(銼。各一兩),天漿子(二十一個,微炒)

白話文:

烏梢蛇(二兩,用清水浸泡,去掉皮和骨頭),

天麻、白附子、幹全蠍、人參(去掉蘆頭),

半夏(用清水洗七次),

川附子(用火炮裂,去掉皮和肚臍),

天南星(稍稍用火炮製),

防風(切碎。各一兩),

天漿子(二十一個,用小火稍微炒一下)。

上件十味一處用好酒浸二宿,取出,焙乾,搗、羅為細末,次用水磨雄黃、辰州硃砂各一兩,同細研,水飛焙乾,同上件藥十味一處拌勻,入麝香二錢、生龍腦一錢研勻細,糯米飯和丸如黍米大。每服七粒至十粒,或十五粒,煎金銀薄荷湯下。神驗。量兒大小加減。

張渙,螵蛸膏方,治慢驚,久不瘥。

白話文:

把前述十種藥味放在一起,用好酒浸泡兩晚上,取出後,焙乾,搗碎、研磨成細末,然後用水磨雄黃、辰州硃砂各一兩,一起研磨,再用水飛焙乾,與前述藥味十種在一起攪拌均勻,加入麝香二錢、生龍腦一錢研磨均勻,再與糯米飯和丸,丸藥的大小如黍米。每次服七顆至十顆,或十五顆,用金銀薄荷湯送服。藥效神奇。根據兒童的大小增減藥量。

真桑螵蛸(七個,炒微黃),天麻(半兩),白殭蠶(揀直者,微炒),蠍梢,麻黃(去根、節。各一分)

白話文:

真桑螵蛸(七個,微炒至微黃),天麻(半兩),白殭蠶(挑選筆直的,微炒),蠍梢,麻黃(去掉根和節,各一錢)

以上搗、羅為細末。次用:硃砂(半兩,細研,水飛),乳香(一分,研),硼砂(研),麝香(各一錢),龍腦(半錢)

白話文:

將以上藥材搗碎、篩細。然後用:硃砂(半兩,研末,用水飛過),乳香(一分,研末),硼砂(研末),麝香(各一錢),龍腦(半錢)。

上件都一處拌勻,煉蜜和成膏如雞頭大,用金箔裹之。每服一粒,煎荊芥薄荷湯化下。

張渙,青金膏方,治吐利生風,變成慢驚。

白話文:

將上面所列的藥材混和均勻,加入煉製的蜂蜜製成如雞頭般大小的膏藥,再用金箔包裹。每次服用一顆,以煎好的荊芥薄荷湯送服。

白附子,烏蛇梢肉(酒浸一宿,焙乾),乾蠍梢,天麻,青黛(研。各一分),川附子(一枚,炮,去皮、臍),麝香,天竺黃(各研一錢)

白話文:

  • 白附子:藥用附子的白色品種。

  • 烏蛇梢肉:烏梢蛇的毒液,浸泡一晚後烘焙乾燥。

  • 乾蠍梢:蠍子尾部乾燥後製成的藥材。

  • 天麻:常見於西南部和中部地區,通常寄生於木本植物的根部或地下塊莖組織內。

  • 青黛:一種中草藥,具有清熱、解毒、消腫的功效。

  • 川附子:藥用附子的產地為四川,經過炮製後去除外皮和臍部。

  • 麝香:雄性麝鹿的麝香腺分泌物,具有芳香、開竅、活血化瘀的功效。

  • 天竺黃:一種中草藥,具有清熱、解毒、消炎的功效。

上件先將烏蛇梢肉等五味先搗為細末,次入青黛、麝香、天竺黃三味,拌勻,煉蜜成膏如皂皂大。煎人參薄荷湯化下。

張渙,大青丹方,治慢驚潮發,荏苒不瘥。

白話文:

首先將烏蛇梢肉等五種藥材搗成細末,然後加入青黛、麝香、天竺黃三種藥材,拌勻,加入煉製的蜂蜜製成膏狀,大小如同皁角。然後,將人參薄荷湯煎煮後,再將藥膏加入湯中溶化服用。

蠍蛸,白附子,白殭蠶(炒炙),木香,檳榔(各一分),干蝦蟆(二個,燒灰)

白話文:

  • 蠍蛸:一種中藥材,具有祛風、鎮痙、消腫的功效。

  • 白附子:一種中藥材,具有溫陽、補腎、止痛的功效。

  • 白殭蠶(炒炙):一種中藥材,具有息風、鎮痙、祛痰的功效。

  • 木香:一種中藥材,具有理氣、止痛、醒脾的功效。

  • 檳榔:一種中藥材,具有消積、行氣、殺蟲的功效。

  • 幹蝦蟆(二個,燒灰):將蝦蟆曬乾,燒成灰,具有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

以上搗、羅為細末,次入:青黛,續隨子(各研一分)

上件同諸藥一處拌勻,用糯米飯和丸如黍米大。每服十粒,點麝香薄荷湯下。量兒大小加減。

張渙,寧眠散方,治慢驚潮搐,不得安臥。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搗碎篩成細末,然後加入:青黛,續隨子(各自研磨成一份)。

將這些藥材混合均勻,用糯米飯團成黍米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十粒,用麝香薄荷湯送服。根據孩童的年齡大小調整用量。

張渙的「寧眠散」方,用於治療慢驚風引起的抽搐,無法安穩睡眠。

天南星(炮裂),人參(去蘆頭),白附子(各半兩),乾蠍(二十一個),干赤頭蜈蚣(一條,酒浸,酥炙微黃)

以上搗、羅為細末。次用:乳香,血竭(各研一分)

白話文:

  • 天南星(經過炮裂處理):半兩

  • 人參(去掉蘆頭):半兩

  • 白附子(半兩):半兩

  • 乾蠍(二十一個):二十一個

  • 幹赤頭蜈蚣(浸泡在酒中,酥炙至略微發黃):一條

上件同諸藥拌勻。每服一字至半錢,用好酒少許浸薄荷煎湯調下,每兒潮搐服之,得眠睡是驗。次用辰砂膏相兼服之。

張渙,辰砂膏方,治慢驚潮搐昏困甚者。

白話文:

將前述藥物與其他藥物混合均勻。每次服用一字至半錢,用少許好酒浸泡薄荷煎湯送服,每次兒童抽搐時服用,若能睡著就表示有效。然後再服用辰砂膏。

大附子(一個重六、七錢以上者,炮,去皮、臍,去頂,刻一孔竅子,入粉霜、硇砂霜各半錢入孔竅中,卻用取下附子末填滿竅子,用木炭火燒存性,次用),天南星(半兩,炮裂),蠍梢,羌活(各一分)

白話文:

  • 大附子(一個重六、七錢以上者):一個重量超過六、七錢的大附子。

  • 炮,去皮、臍,去頂,刻一孔竅子:將附子炮製,去除皮、肚臍和頂部,並刻一個小孔。

  • 入粉霜、硇砂霜各半錢入孔竅中:將半錢的粉霜和硇砂霜混合,倒入小孔中。

  • 卻用取下附子末填滿竅子:用取下的附子粉末填滿小孔。

  • 用木炭火燒存性,次用:用木炭火燒製,使其性味保持原樣,然後使用。

  • 天南星(半兩,炮裂):半兩的天南星,炮製至裂開。

  • 蠍梢,羌活(各一分):各取一分蠍梢和羌活。

上件同搗,羅為細末。次用好硃砂半兩,細研、水飛,入諸藥內,同拌勻,煉蜜成膏,和如雞頭大。每服一粒至二粒,點麝香薄荷湯入酒三、二點同化下。

張渙,寸金散方,吐痢後生慢驚風及心肺中風,尤宜服之。

白話文:

先將上述所有藥物搗碎成細末。然後使用半兩的優質硃砂,研磨細碎後,用水飛過的硃砂與其他藥物混合均勻,再加入蜂蜜調和製成膏狀,並將其製成雞頭般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一至兩粒,將藥丸放入麝香薄荷湯中,再加入幾滴酒,攪拌均勻後服用。

蛇頭(一個,酒浸,焙乾),干全蠍,麻黃(去根節。各一錢),赤頭蜈蚣(一條,酥炙),草烏頭(一枚,炮,削去皮)

白話文:

  • 蛇頭(一個,浸泡在酒中,然後烘乾)

  • 幹全蠍

  • 麻黃(去除根和節,各一錢)

  • 赤頭蜈蚣(一條,用酥油烘烤)

  • 草烏頭(一枚,炮製後,削去表皮)

上件搗,細羅為末。每服一字,入龍腦半字,同溫酒調下。量兒大小加減。

張渙,妙聖散,治小兒慢驚風久不瘥,兩手搐搦不定。

白話文:

將藥材搗碎,過篩成為細粉。每次服用一錢,加入半錢的冰片,用溫酒調勻後服用。根據孩童的年齡大小調整用量。

張渙的「妙聖散」,用於治療小兒慢驚風久治不愈,兩手抽搐不止。

干赤頭蜈蚣(一條,蔥汁浸一日一夜,焙乾),草烏頭尖(二七個,薄荷生薑自然汁浸一日一夜,焙乾,同搗、羅為末),麝香(一錢),龍腦(半錢以上,二味各研細,入前藥拌勻)

白話文:

主藥:蜈蚣(1隻,用蔥汁浸泡1天1夜,焙乾)

輔藥:草烏頭尖(27個,用薄荷和生薑的汁液浸泡1天1夜,焙乾。與蜈蚣一起搗碎,過篩成粉末)

配料:麝香(1錢)、龍腦(半錢。將麝香和龍腦分別研磨成細粉,與前面的藥粉混合均勻)

上件都為末,拌勻。每用半字,以筆管吹入兒兩鼻中,候兩手定,方可兼服諸驚風藥。

《九籥衛生》,薰陸香丸,療小兒虛風、慢驚、潮搐、瘛瘲,安神魂,益心氣方。

血竭(半兩),乳香(一分)

白話文:

將以上材料全部研磨成細末,混合均勻。每次使用時,取半錢的份量,用筆管吹入孩童的兩個鼻孔中,等到孩童的雙手平靜下來後,再配合服用其他治療驚風的藥物。

出自《九籥衛生》,薰陸香丸,用於治療小兒虛風、慢驚、抽搐、痙攣,能夠安定神魂,補益心氣。

血竭(半兩),乳香(一分)。

上件同研細,火上炙為丸,干時,滴水丸如酸棗大。每服一丸,薄荷酒化下。兼理婦人產後血暈,不省人事。

《旅舍備用》,鉤藤飲,治小兒吐痢後,臟虛,慢驚,手足時瘛瘲,多睡,眼上視,乳食不進方。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研磨,放入火上烘烤製成丸狀,乾燥後,滴水在丸子上面,使其變成酸棗的大小。每次服用一粒,用薄荷酒送服。此外,此藥還可治療婦女產後血暈、人事不醒的症狀。

鉤藤鉤子(三分),芎,白殭蠶(去嘴、炒),蟬蛻(去足。各半兩),蛇皮,甘草(各炙一分),蜣螂(五枚,炙,去頭、翅、足),附子(炮,去皮、臍,半兩)

白話文:

鉤藤鉤子(三分),川芎,白殭蠶(去除嘴巴,炒熟),蟬蛻(去除足部。各半兩),蛇皮,甘草(各炙烤一分),蜣螂(五枚,炙烤,去除頭、翅、足),附子(炮製,去除皮、臍,半兩)

上為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煎至六分,去滓,溫分三服。急驚有熱證,去附子不用。

《萬全方》治小兒慢驚風及天瘹、驚熱。保命丸方

白話文:

上方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兩錢,用一碗水煎煮至剩六分滿,濾去渣滓,溫熱後分三次服用。如果是急性驚風且伴有熱症,則不使用附子。

出自《萬全方》,用於治療小兒慢性驚風及天瘹、驚熱。保命丸的配方。

牛黃,腦,麝,青黛,硃砂(各研),乾蠍,白殭蠶,蟬殼(各微炒),天麻,白附子(炮),犀角屑,天南星(炮裂),漿子(麩炒令黃,去瓤。各一分),蟾酥(半分,研入)

白話文:

牛黃、腦、麝香、青金石、硃砂(研磨成細粉),乾蠍子、白色殭蠶、蟬蛻,(微炒過),天麻、白色附子(炮製過的)、犀牛角屑、天南星(砲裂過)、麩子(麩子炒至黃色,去除麩子中間的胚芽。各一份),蟾蜍的毒液(研磨一半的份量,加入)。

上件搗、羅為末,用獖豬膽汁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三丸,薄荷湯下。又以水化二丸,滴入鼻中,令連連嚏後再服。更臨時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萬全方》治小兒慢驚風,四肢搐搦。熊膽丸

白話文:

上件藥品搗碎、過篩製成藥粉,用野豬膽汁和藥粉混合,丸成綠豆般大小。每次服用三丸,用薄荷湯送服。又以水稀釋二丸,滴入鼻中,連續打好幾個噴嚏再服用。以上藥方可依小孩年紀增減劑量。

熊膽,五靈脂(別研,杵為末,飛過),附子,天南星,乾蠍(三味生用。以上各半兩),蟬殼(去頭、足,生用,一分)

白話文:

熊膽、五靈脂(研磨成細末,並過篩)、附子、天南星、乾蠍(三種均為生藥,各半兩)、蟬殼(去除頭、足,生用,一分)

上件搗,羅為末,以百沸湯化熊膽、五靈脂二味,入銀器中熬成膏,和入余藥末,丸如綠豆大。未滿月兒以乳汁化破一丸,二歲以下二丸,漸大以意加之,汗出為效。

《石壁經》三十六種治慢驚,先宜用解表散方。

白話文:

將上文中的藥材搗碎,研磨成粉末,用沸騰一百次以上的水溶化熊膽和五靈脂這兩種藥材,放入銀器中熬製成膏狀,再將其他藥材的粉末加入其中,製成綠豆大小的丸劑。嬰兒出生未滿一個月,用母乳溶化一顆藥丸,兩歲以下的兒童服用兩顆藥丸,逐漸增大劑量,出汗後即可見效。

荊芥,杏仁(去皮、尖,或炒黃色,別研。各半兩),京芎(二錢),麻黃(去節),防風,甘草(炙。各半兩),赤茯苓(半兩或三錢半)

白話文:

  • 荊芥

  • 杏仁(去除外皮、尖端,或炒至金黃色,另研磨。各半兩)

  • 京芎(二錢)

  • 麻黃(去掉節)

  • 防風

  • 甘草(烘烤。各半兩)

  • 赤茯苓(半兩或三錢半)

上為末。每服一錢,蔥白三寸,薑三片,水一盞,煎三、五沸,連進二服。汗出避風,或煎此湯調下。如常服,蔥湯下半錢。慢驚用平涼藥,便宜審細。

白話文:

把它搗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加上三寸長的蔥白、三片薑片和一杯水,煮沸三次到五次,連續服用兩次。如果出汗後要避風,或用此湯稀釋服用。如果長期服用,用蔥湯服用半錢。慢性的驚風宜用平涼的藥物,應詳細審察後謹慎治療。

《石壁經》三十六種慢驚將發,用,白朮麻黃散方。

白朮(炮),乾葛(各一分),麻黃(半兩,去節)

白話文:

《石壁經》記載了三十六種即將發作的慢驚症,使用白朮麻黃散的配方如下:

白朮(炒過)、乾葛(各一份),麻黃(半兩,去除節)。

上件為末。每服半錢,荊芥湯下。服後忌衝風,須有汗如水出,再進一、二服。如困睡不省,即宜下琥珀散。

白話文:

把上列藥材研磨成末,每次服用半錢,用荊芥煎成的湯來送服。服藥後忌受風。必須要有汗如水流出,再吃一、二服。假使昏睡不醒,應服用琥珀散來通便。

又琥珀散方

上色硃砂,真珠末,芍藥,鉛白霜

上等分為末。每服半錢,薄荷湯調下。

《石壁經》三十六種慢驚風正發,用治心煩、噦惡方。

人參,甘草(炙),木香,沉香,藿香葉,白朮(各一分)

上件為末。每服一錢,飯飲調下。

《鳳隨經》,白鶴丹,治小兒慢脾風不醒,四肢冷,不食,嘔逆,漸生風疾。

白話文:

琥珀散配方:

使用朱砂、珍珠粉、芍藥、鉛白霜,等量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半錢,用薄荷湯調服。

《石壁經》記載,此方適用於治療三十六種慢驚風發作,能治心煩、惡心。

人參、炙甘草、木香、沈香、藿香葉、白術(各一分)。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末。每次服用一錢,用飯後飲調服。

《鳳隨經》中的白鶴丹,用於治療小兒慢脾風不醒,四肢冰冷,不進食,嘔吐,逐漸發展成風症。

白花蛇肉(半兩,酒浸,去皮、骨,炙黃焦),白附子(生用兩個),白殭蠶(去絲),天南星(去皮,紅酒煮),天麻,輕粉(各一分)

上為末,法酒煮麵糊為丸如此○大。薄荷湯入酒一滴化下。慢驚用銀粉藥,宜審用之。

白話文:

  • 白花蛇肉(半兩,用酒浸泡,去除皮和骨,烤至金黃焦脆)

  • 白附子(生用,兩個)

  • 白殭蠶(去除絲)

  • 天南星(去除皮,用紅酒煮)

  • 天麻

  • 輕粉(各取一分)

《惠眼觀證》,甘乳散,定慢驚風搐搦,先用乳香,甘遂藥壓涎,定搐。凡慢驚風,未敢下涎,且用此二藥煎服,待涎不聲、不搐,方通利。(其方在搐搦門。)

白話文:

《惠眼觀證》:甘乳散,可以治癒慢性的驚風,導致抽搐和痙攣的疾病。首先使用乳香和甘遂這兩種藥物來壓制涎液,從而平定抽搐。對於所有慢性的驚風,如果不敢下涎液,可以先服用這兩種藥物煎服。等涎液不再有聲響,抽搐停止後,再使用通利的方法。(具體方子請參照抽搐痙攣的病症。)

白附子,川烏頭(並燒存性。各一錢,先各以一兩,可燒得二錢),硃砂,硼砂(各一錢),腦麝(各少許)

上為末。薄荷湯調下一錢至二錢。

白話文:

白附子、川烏頭(各自燒存性,各一錢,先各自用一兩,可以燒得二錢)、硃砂、硼砂(各一錢)、冰片、麝香(各少量)

以上材料研磨成粉末。用薄荷湯調服一錢到二錢。

國醫李安仁傳酒煎附子,四神丹,治小兒慢驚;又治一切虛冷之疾。升降陰陽,順正祛邪,消風冷痰涎,散結伏滯氣,通利關節,破瘀敗凝澀,奔沖矢經之血,接助真氣,生續脈息,補腎經不足,利膀胱小腸秘積,固氣定喘,止逆,壓煩躁,養胃氣,療五臟虧損,下虛上壅,胸中痰飲,臍腹冷積,奔豚氣衝上下,循環攻刺疼痛,脾寒冷汗,中風痿痹,精神昏亂,霍亂吐瀉,手足逆冷,陰毒傷寒,四肢厥逆,形寒惡風,響暗睡臥,乍靜乍亂。

白話文:

國醫李安仁傳授的酒煎附子、四神丹,可以治療小兒慢驚,也可以治療一切虛冷的疾病。升降陰陽,順應正氣,祛除邪氣,消除風寒痰液,分散結塊的伏氣,疏通關節,破除瘀血、凝結和澀滯,奔引血脈之血,接續真氣,生續脈息,補腎經不足,利膀胱小腸積滯,固氣定喘,止住逆氣,抑制煩躁,養護胃氣,治療五臟虧虛,下虛上壅,胸中有痰飲,臍腹部受寒積滯,氣往上沖下走,循環攻刺疼痛,脾寒出冷汗,中風痿痹,精神昏亂,霍亂吐瀉,手腳冰涼,陰毒傷寒,四肢厥逆,身體怕冷怕風,響動後睡臥不安,有時安靜有時煩亂。

婦人產後諸血氣逆潮,迷悶欲絕,赤白帶下,崩漏不止,應久新諸病未能辨別虛實、冷熱證候,用藥未效,悉宜此藥。分勻陰陽,氣正,便遂安和。(至不得已詳證乃服。)

水窟雄黃,雌黃,辰砂,透明硫黃

白話文:

婦女產後,各種血氣逆衝上來,使人昏迷昏沉,幾乎昏厥過去,又有鮮血或白色分泌物排出,崩漏不止,經過很長時間,新舊疾病都分不清是虛症還是實症、是寒症還是熱症,用藥治療也不見效,都應該用這個方劑。該方劑能使陰陽平衡,正氣充足,便會安和順暢。(到萬不得已的時候,才詳細辨別證候再服用。)

上四物各半斤,並別研,水飛過,滲干,再同研勻。用燒藥合子一個,看大小用。臨時先以牡丹根皮燒煙燻合子,令釅煙氣黑黃色,入前四物在內,約留離合子口下及一指,以醋調臘茶作餅子蓋定,與口子口縫平,用赤石脂泥固濟合子,用合蓋之令岩,卻用紙筋、鹽、泥通裹合子,固濟約厚一指,放令極干,初用炭火燒熱,次加少火,燒令通赤。

白話文:

把地黃、白芍、當歸、川芎各半斤,分別研磨,用水飛過,晾乾,再次混合研勻。使用一個燒藥合子,根據大小使用。使用前先用牡丹根皮燒煙燻合子,使其濃煙呈現黑黃色,將上述四味藥物放入其中,約留出合子口以下一指的空間,用醋調製臘茶做成餅狀,蓋在合子上,與合口縫隙平齊,用赤石脂泥密封合子,用合蓋之令巖,再用紙筋、鹽、泥通裹合子,密封約一指厚,放置使其極度乾燥。初次用炭火燒熱,然後再添加少許火,燒使其通紅。

常約令火五斤以來,漸漸添,火氣小卻添至五斤以來,照顧勿令炭厚薄不一,可添至三秤,得濟,去火,漸令冷,入在地坑內,深一尺以上,用好黃土蓋之,候三日取出,打破合子,取藥,細研,約三十兩。別人:

白話文:

通常預約並命令有人在未來幾天,每天送來 5 斤的火。慢慢地添加適量的火,火勢較小時就添加更多的火,直到火勢達到 5 斤以上。照顧火勢時不要讓炭厚的薄的參差不齊,可以添加至三秤(180 斤)使它充滿,然後撤去火。讓它逐漸冷卻,然後放入地下坑內,深度須有一尺以上,並用好的黃土將它覆蓋掩埋。等待三天後把黃土挖開,打破容器,拿出藥物,然後將藥物研磨成細粉,藥物約有三十兩重。別人都說:

胡椒(末),萆撥(末。各七兩),真赤石脂(末,三兩),好官桂心(末,六兩),附子(及六錢以上者,炮去皮、臍,取末十二兩,以好法酒一斗熬至三升,然後入附子末為糊,和前藥)

白話文:

胡椒(磨成粉末)、萆撥(磨成粉末。各七兩)、真赤石脂(磨成粉末,三兩)、好官桂心(磨成粉末,六兩)、附子(重量在六錢以上的,將外皮和臍去掉,磨成粉末十二兩,用好法酒一斗煎至三升,然後加入附子末做成糊狀,與前面的藥混和)

上丸如雞頭肉大,留少酒膏,恐藥干。候乾,輕病每服一粒,重病二粒至三粒,米飲湯下,空心食前,溫酒、鹽湯亦得。小兒吐瀉,慢驚,研一粒,米飲灌下。如有固冷陳寒,宜常久服餌;如病安愈,不得多服;如覺熱渴,即加木香、桂末一錢,同和服之。趙丞相云:此方得之國醫李安仁。安仁云:此藥比之四神丹尤為有造化也。

白話文:

將藥丸丸成雞頭肉般大小,留點酒膏,擔心藥乾。等到藥丸乾了,輕症每次服用一粒,重症服用二粒到三粒,用米湯送服,空腹在吃飯前服用,也可以用溫酒或鹽湯送服。小兒吐瀉、患有慢驚,將藥丸研磨成粉末,用米湯灌下。如果有身體虛寒舊疾,建議長期服用;如果病已經痊癒,就不必再服用;如果感覺到發熱口渴,可以加點木香、桂末一錢,一起服用。趙丞相說:這個藥方是從國醫李安仁那裡得來的。李安仁說:這個藥方比四神丹更有效果。

《張氏家傳》治小兒慢驚方。

活大馬閘(一條,明底,經三伏者中使),直者蜈蚣(一條,只用上截半條,活死皆可)

白話文:

《張氏家傳》治療小兒慢驚風的藥方。

使用活的大螞蚱(一隻,要透明的,經歷過三個伏天的為佳),直的蜈蚣(一隻,只需用前半段,活的或死的都可以)。

上二味用藏瓶一個盛在內,泥固濟,火燒存性,殺研細,用麝香、薄荷、米泔水只作一服,立效。小兒量多少加減。

《張氏家傳》治中風及腳氣痹弱,不能轉側,兼治小兒慢驚。小續命湯方

白話文:

將上述兩種藥材放在一個密封罐中,用泥漿密封,用火燒制,保持藥物的性能,研磨成細粉。再加入麝香、薄荷、米泔水,只服用一劑,就能立即見效。小孩子的服用量需要根據他們的病情輕重來調整。

麻黃(湯炮三次,焙乾),桂枝,甘草(炙。各半兩),防風(一分半),赤芍藥,白朮,人參,川芎,附子(炮裂,去皮臍),防己,黃芩(各一分)

白話文:

  • 麻黃:經過三次湯炮處理,然後焙乾備用。

  • 桂枝:半兩

  • 甘草:半兩,需炙制過。

  • 防風:一分半

  • 赤芍藥:一分

  • 白朮:一分

  • 人參:一分

  • 川芎:一分

  • 附子:一分,經過炮裂處理,並去除皮和臍。

  • 防己:一分

  • 黃芩:一分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五錢,以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滓,取八分清汁入生薑汁再煎兩沸。溫服,日二服,夜二服。若柔疾、自汗者,去麻黃;夏間及病有熱者,減桂枝一半;冬及始春,去黃芩。

《張氏家傳》小兒慢驚、虛風。羌活膏方

白話文:

將藥材粗略地切碎成麻豆般大小。每劑取五錢,加水一盞半煎煮至一盞,除去藥渣,取八分清汁,加入生薑汁再煎煮兩次。溫服,每天早上晚上各兩劑。如果病人體質較柔弱,容易自汗,則要去掉麻黃;如果是在夏天,或病人有發熱現象,則把桂枝減半;如果是在冬天或早春,則把黃芩移除。

羌活,獨活,人參,茯苓,防風,官桂,乾蠍(全),硫黃,水銀(以上各半兩),麝香(少許)

白話文:

羌活、獨活、人參、茯苓、防風、官桂、全蠍、硫黃、水銀各半兩,麝香少許。

上件八味為末,後將硫黃於銚子內熔汁,入水銀拌和勻,研為細末,再研細,煉蜜為膏。每服皂子大,荊芥湯化下。

《莊氏家傳》治小兒慢驚風,有虛積。軟金丹方

白話文:

將上述八種中藥材磨成細末,然後將硫磺放入陶瓷容器內加熱熔化,將水銀倒入其中攪拌均勻,研磨成細末,再研磨得更細,最後加入蜂蜜製成膏狀。每次服用如皁子般大小,用荊芥湯送服。

胡黃連(末),青黛,蘆薈,香墨(並研。各一錢),膩粉(半錢),使君子(末,五個),天漿子(末,三個),麝香(一字)

上件為末,同研如粉,煉蜜為丸如雞頭大。每服一丸,薄荷湯化下。

白話文:

胡黃連粉末、青黛、蘆薈、香墨(研磨成粉末,各一錢)、膩粉(半錢)、使君子粉末(五個)、天漿子粉末(三個)、麝香(一字)

《孔氏家傳》,睡驚丸,治慢驚。方中有睡驚丸甚多,此所犯之,藥迥不同。

白話文:

《孔氏家傳》記載的睡驚丸,是治療慢驚的藥方。其中有很多種睡驚丸,這裏所犯的驚嚇,藥物完全不同。

白附子(末),蟬殼(末。各挑一錢匕),天麻(末),硃砂(末),大附子(炮裂,去皮、臍,為末),青黛(末),天南星(以白礬湯浸一宿,焙乾為末)雄黃(末),全蠍(去尖毒,為末。各挑半錢七),麝香(別研,半字匕),腦子(一字匕,別研,入藥)

上件一十一味同研令勻,入飛羅面少許,滴冷水為丸如此○大。每服一丸,以薄荷湯磨破化下。

白話文:

白附子(研成細末),蟬殼(研成細末各取一錢匙),天麻(研成細末),硃砂(研成細末),大附子(用火炮裂後,去掉皮和肚臍,再研成細末),青黛(研成細末),天南星(用白礬水浸泡一晚,烘乾後研成細末),雄黃(研成細末),全蠍(去掉刺和毒,研成細末,各取半錢七分),麝香(另外研磨,取半字匙),腦子(取一字匙,另外研磨,入藥)。

《孔氏家傳》,硫黃丸,治陰癇。有二等小兒:小便澀,則硫黃丸入一分茯苓;若小便不澀,只一味硫黃也。

《孔氏家傳》解小兒一切傷風及慢驚。脾風膏方

白話文:

《孔氏家傳》記載,硫磺丸可以治療陰癇症。陰癇症有兩種情況:如果小便不通暢,就將硫磺丸加入一分茯苓;如果小便通暢,就只使用硫磺丸一種藥物即可。

天麻(酒浸一宿,切、焙、為末),硃砂(別研),人參(末),川芎(末。各一錢),乾蠍梢(炒為末),白殭蠶(直者,炒為末。各三七個),牛黃,龍腦(各別研,一字),麝香(別研,半錢)

白話文:

天麻(用酒浸泡一晚,切碎、烘乾、研磨成粉末),硃砂(另行研磨),人參(研磨成粉末),川芎(研磨成粉末。各一錢重),乾蠍梢(炒熟後研磨成粉末),白殭蠶(只取直的,炒熟後研磨成粉末。各三十七個),牛黃,龍腦(另行研磨,各一錢重),麝香(另行研磨,半錢重)

上件九味一處又研勻,煉蜜為膏。每服半皂子大,荊芥蔥湯化下。神妙。

《孔氏家傳》小兒慢驚,脾風。(取涎。)

上用天南星不拘多少,為末,用竹瀝油調下,喉涎自出。

《趙氏家傳》治小兒慢驚方。

白話文:

將以上九種藥材一起研磨均勻,用蜂蜜煉製成膏狀。每次服用量約半個皂莢大小,用荊芥和蔥煮的湯送服。非常神奇有效。

《孔氏家傳》用於治療小兒慢驚和脾風(取涎)。

取天南星不計量,研磨成粉,用竹瀝油調和服用,喉間的痰涎會自動排出。

《趙氏家傳》治療小兒慢驚的方子。

上用天南星一個,酒浸四十九日,取出。用活蠍四十九個,逐個將天南星令蠍螫,至蠍困,即以候遍,切作片子,慢火焙乾,研成末。每服一字,薄荷湯化下。

白話文:

用天南星一個,浸泡於酒中四十九日,取出。再準備活蠍四十九隻,逐個用天南星讓蠍子蜇咬,直到蠍子疲倦困頓為止,然後等所有的蠍子都咬過天南星後,將天南星切成薄片,以小火烘乾,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約一公克,以薄荷湯沖服。

《趙氏家傳》,羌活膏,治小兒胃虛生風,變成陰癇,憂齒肉蠕,目澀饒睡。又療傷風壯熱,寒壅風熱,鼻塞呵欠,精神不爽。

白話文:

《趙氏家傳》中的羌活膏,可用於治療小兒胃虛生風,導致陰癇、憂齒肉蠕、目澀饒睡等症狀。此外,它還能治療傷風壯熱、寒壅風熱、鼻塞呵欠、精神不爽等問題。

羌活,獨活,天麻(炙),川芎,人參,茯苓(各一兩),幹家薄荷,直殭蠶(炒。各半兩),全蠍(一分),防風(一兩半)

白話文:

羌活、獨活、天麻(炒過)、川芎、人參、茯苓(各一兩),乾薄荷、直僵蠶(炒過,各半兩),全蠍(一分),防風(一兩半)

上為細末,煉蜜和成膏。每服一皂皂大,用荊芥、乳香煎湯化下。荊南太醫錢祐方。

《趙氏家傳》,溫驚丸,治小兒陰癇諸證方。

白話文:

將中藥材研磨成細粉末,並與蜂蜜混合成膏狀。每次服用一皁角大小的藥膏,用荊芥和乳香煎煮的湯汁送服。這是荊南太醫錢祐開的藥方。

天南星(一個,炮),香白芷(如天南星,炙),京墨(天南星三分之一,燒過),麝(少許)

白話文:

  1. 天南星(一個,炮製)

炮製:將天南星浸泡在水中,然後加熱至沸騰,煮至天南星變軟。取出生,切片,並曬乾。

  1. 香白芷(如天南星,炙)

炙:將香白芷切片,放在火上烤至微焦。

  1. 京墨(天南星的三分之一,燒過)

京墨:將天南星切片,放在火上燒至變黑。

  1. 麝(少許)

麝:取少量的麝香。

上為末,糊丸作小餅如○大,薄荷湯化下。丸了,外以銀箔或金箔裹之。

《吉氏家傳》治慢驚風。牛黃膏方

牛黃(半字),棘岡子(七十個,去殼),生硃砂(半錢),輕粉(一錢匕)

白話文:

上方的藥材磨成粉末,用面糊做成小餅,大小如同圓圈那樣,用薄荷湯送服。做好藥丸後,外面可以用銀箔或金箔包裹。

《吉氏家傳》治療慢驚風的方子,名為牛黃膏。

所需藥材如下: 牛黃(半克),棘崗子(七十顆,去殼),生朱砂(半錢),輕粉(一錢)。

上末用棘岡子肉研為膏,丸如芥子大。每服三丸,芥菜湯下。

白話文:

把上等的棘岡子肉研磨成膏狀,並將其製成芥子那麼大的丸子。每次服用三丸,並以芥菜湯送服。

《吉氏家傳》治小兒慢驚,饒睡,眼不開方。

鉤藤,防風(去蘆。各一錢),蟬殼(半兩),蠍梢,硃砂(各半錢),麻黃(一分、去節),麝(少許)

上件末。每服一字或半錢,煎薄荷湯調下。大小加減。

《吉氏家傳》治慢驚風,喉內有涎。辰砂散方

白話文:

《吉氏家傳》治療小兒慢驚,多睡,眼睛打不開的方子。

使用鉤藤、防風(去除根部,各一錢),蟬蛻(半兩),蠍尾,硃砂(各半錢),麻黃(一分,去除節),麝香(少許)。

以上材料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字或半錢,用煎煮的薄荷湯調服。根據年齡大小調整用量。

《吉氏家傳》治療慢驚風,喉內有痰涎的方子,名為辰砂散。

蛇黃(一個,火內煅,醋淬,用一錢,為末),白雞糞,鼠屎,白丁香(各一錢,燒為末)

白話文:

蛇黃(一個,火裡煅燒,用醋淬火,取一錢重研成粉),白雞糞,鼠屎,白丁香(各一錢重,燒成粉末)

上都入乳缽內,研勻。每服半錢,麝香湯調下,三歲以上麝香酒調下。不過三服,涎必下,若涎不下,難治。

《吉氏家傳》治慢驚風,化涎。牛黃散方

白話文:

把以上藥材放到乳缽內,研磨均勻。每次服用半錢,用麝香湯調和後服用,三歲以上用麝香酒調和後服用。服用不過三次,口水一定會流出,如果口水沒有流出,就難以治療。

牛黃(二錢),硃砂,雄黃(各一錢),南星(一個,水二盞、生薑一塊,槌碎,同煮,去薑),金銀箔(各五片),輕粉(抄一錢匕),麝香(半字)

上為細末。每服一字,薄荷湯調下。

《吉氏家傳》治吐瀉傳成慢驚。醒脾散方

白話文:

牛黃(二錢)、硃砂、雄黃(各一錢)、南星(一個,加入二盞水、一塊生薑,將生薑打碎後一起煮,撈出生薑)、金箔、銀箔(各五片)、輕粉(用一錢的湯匙挖取)、麝香(半個字)

厚朴(一兩,細銼,用水一盞,硇砂一豆許,用水煮,取出焙乾,秤一錢),草果子(一個,麵裹煨,去皮及面),人參,茯苓(各一錢),甘草(炙),陳皮(去白。各半錢),白豆蔻(一個)

白話文:

  • 厚朴(一兩,切碎,加入一杯水,再加少許硇砂,煮沸,取出烘乾,稱重一錢)

  • 草果子(一個,裹上面粉烘烤,去除皮和麵粉)

  • 人參、茯苓(各一錢)

  • 甘草(炙烤)、陳皮(去除白色,各半錢)

  • 白豆蔻(一個)

上末。每服半錢,冬瓜子煎湯調下,棗湯亦得。

白話文:

服用完後。每次服用半錢,用冬瓜子煮的湯沖服,也可以用大棗水沖服。

《陶善化傳》治小兒慢驚方。

上用貓糞少許,燒為末,以麝少許,米飲下。

《趙氏家傳》治小兒慢驚。萬安散方亦治慢脾風。)

白話文:

《陶善化傳》治療小兒慢驚的方子。

使用少量貓糞,燒成灰,加入少量麝香,用米湯送服。

《趙氏家傳》治療小兒慢驚。萬安散這個方子也能治療慢脾風。

全蠍(七個,以生薑自然汁浸),好硃砂(半錢,別研),麻黃(一錢,揀細直者,生薑自然汁浸),薄荷(原生者,以生薑汁浸開,每蠍一個,以薄荷七葉裹遍,以麻黃經系竹筋夾,炙令黃色),厚朴(二錢,去蘆頭、皮,生薑自然汁制),白朮(一錢,用水七分,一盞銀石器熬盡水,片開,焙乾)

白話文:

全蠍(7 個,用生薑的汁浸泡)

硃砂(半錢,研磨成極細的粉末,另器保存)

麻黃(1 錢,選擇細長直挺的麻黃,用生薑的汁泡開,每隻全蠍以 7 片薄荷葉包裏,用麻黃沿筋夾在竹籤上,烤炙至變成黃色)

厚朴(2 錢,去除蘆頭和表皮,用生薑汁浸泡)

白朮(1 錢,加入 7 分的水,在銀石器皿中熬煎至水分完全蒸發,切片曬乾)

上各持制了,為細末,再入硃砂,研細。新生兒半錢,周晬以上一錢,量兒大小加減。日三服,並用金銀薄荷湯下。

安師傳治小兒慢驚風藥方。

白話文:

將以上所有藥材均磨成粉末,再加入硃砂,研磨至細。新生兒每次服用半錢,滿月以上的嬰兒每次服用一錢,根據孩子的體型大小增減藥量。每天服用三次,並用金銀薄荷湯送服。

上先研臘茶一誇,入生腦子半錢,以湯點八分一盞,用鐵杓一枚盛定,將蛇黃一個於火邊頃放,候炙極熱入杓內茶中,淬再三,至茶盡,研為細末。金銀薄荷湯調下,一歲以下半字,一歲以上一字。

白話文:

首先將臘茶碾碎成粉末,加入半錢重的生腦髓,再用湯水沖泡八分之一杯,用鐵杓盛裝好。將一條蛇黃放在火邊烤熱,等到非常燙的時候,放進鐵杓中的茶湯中,反覆淬三次,直到茶湯用盡,研磨成細末。然後用金銀薄荷湯送服,一歲以下的兒童服半帖,一歲以上的兒童服一帖。

長沙醫者丁時發傳:治脾風方並歌:孩兒驚久積涎生,傳入脾家事不輕。忽發如雷風雨勢,去涎方可得安寧。粉霜丸慢驚用銀粉,須審用。)

白話文:

長沙一位醫生丁時發傳述:治療脾風的方劑與歌謠:小兒驚嚇久了會產生積涎,傳入脾臟,問題很嚴重。這種疾病突然發作像雷鳴風雨一般猛烈,去除積涎才能獲得安寧。粉霜丸用於治療慢驚,成分中含有銀粉,使用時應謹慎。

粉霜,真珠(末。各半錢),硃砂,半夏(生薑汁浸。各一分),白附子(一個,炒),蠍(十四個,全者),水銀(一錢,結砂),腦麝(各少許)

白話文:

粉霜、珍珠粉各半錢,硃砂、半夏(用生薑汁浸泡)各一分,白附子一個(炒熟),蠍子十四個(完整的),水銀一錢(結砂),腦麝(各少許)

上件為末,蒸餅心為丸如此○大。每服三丸,淡薑湯吞下,大小加減。

長沙醫者丁時發傳治慢驚方:夜啼多熱無精彩,口沫涎生病不消,除病莫過靈藥治,睡驚丸子鎮三焦。睡驚丸

白話文:

這些藥材磨成粉末,用蒸餅中心部分做成如○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三粒,用淡薑湯送服,根據患者年齡大小可以酌情增減用量。

長沙的醫生丁時發傳下的治療慢驚風的方子:夜間哭鬧多是因為體內有熱且精神不振,口中有泡沫或涎水,疾病難以消除,最好的治療方法就是使用靈驗的藥物,睡驚丸能夠安撫心神,調和三焦。

青黛(三錢),殭蠶,乳香,天南星(各半錢),蠍(十四個),硼砂,蘆薈(各一錢半),使君子(七個),輕粉,硃砂(各一錢),龍腦,薄荷(一分),京墨(少許),巴豆(三個),腦麝(各少許)

白話文:

  • 青黛(三錢)

  • 殭蠶、乳香、天南星(各半錢)

  • 蠍子(十四個)

  • 硼砂、蘆薈(各一錢半)

  • 使君子(七個)

  • 輕粉、硃砂(各一錢)

  • 龍腦、薄荷(一分)

  • 京墨(少許)

  • 巴豆(三個)

  • 腦麝(各少許)

上件為末,蜜丸。看大小,金銀煎湯化下。

長沙醫者丘松年傳,醒脾散,治小兒慢驚,脾困,及大患後全不進乳食方。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粉末,用蜂蜜調合成丸。視情況調整大小,以金銀煎湯送服。

此方由長沙的醫生丘松年所傳,名為醒脾散,用於治療小兒慢驚風、脾虛不振,以及病後完全無法進食乳類或食物的情況。

大天南星(一兩,每一個銼作五、六塊,用生薑一兩,切作片,厚朴一兩,銼碎,水三升煮,令南星透,揀去厚朴、生薑,只用南星,薄切、焙乾),冬瓜子(一百二十粒,鄭愈方用三十粒),白茯苓(半兩)

白話文:

  • 大天南星(100公克,每一個切成五或六塊,使用100公克生薑切片,100公克厚朴搗碎,將三公升水煮沸,直到天南星煮透,挑出厚朴和生薑,只用天南星,切薄片後烘乾)

  • 冬瓜子(120粒,鄭愈方使用30粒)

  • 白茯苓(50公克)

上為細末。每服一錢,水半盞,生薑一片,煎三分,溫服。或用蟬殼煎湯調下亦得。

長沙醫者李剛中傳治小兒因虛陰證慢驚,或慢脾風藥方。

白話文:

上方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一錢,用水半杯,加入生薑一片,煎煮至三分之二,溫服。也可以用蟬蛻煎湯送服。

此方由長沙醫生李剛中傳授,用於治療小兒因虛寒引起的慢驚風,或是慢脾風。

附子一個(重六錢以上或六錢者方可用,頂上剜一竅,入:),硇砂(半錢,在竅中,覆以附子末,填竅令實,不去皮、臍、於淨地上取一竅如附子大,入附子在地竅中,以土築實,上以灰火一碗許蓋之,次以炭火三、五莖於灰火上,盤飯間,量附子得處為度,候地冷方取出附子,去皮,同硇砂一處為細末),防風(二錢半,為末),全蠍(為末),白殭蠶(直者,去絲、土,微炒,為末。各四十九個),明淨乳香(一錢半,別研,為末)

白話文:

  1. 附子一個(重量需超過六錢或六錢,才能使用。在附子的頂部挖一個洞,放入)

  2. 硇砂(半錢,放入洞中,並用附子粉覆蓋,將洞填滿,不除去皮和臍。在乾淨的地面上挖一個與附子大小相同的洞,將附子放入洞中,用土填實。在附子上蓋上一碗灰火,然後在灰火上放三到五根炭火。根據附子的情況,在飯熟的時間內,等待地冷卻後,取出附子,去掉皮,將附子和硇砂一起磨成細粉)

  3. 防風(二錢半,磨成粉末)

  4. 全蠍(磨成粉末)

  5. 白殭蠶(選用直的,去除絲和土,微炒,磨成粉末。各四十九個)

  6. 明淨乳香(一錢半,研磨,磨成粉末)

上六味細末,和合作一處,入乳缽中,細細研極勻。周歲以下服半平錢;半歲以下嬰孩服一字;周歲以上者,服半平錢以上或一小平錢。量輕重加減與服。並用乳香湯調下。

白話文:

將六味藥材全部研磨成細末,混合在一起,放入乳缽中,研磨至極為均勻。一歲以下的兒童服用半個平錢的藥量;半歲以下的嬰兒服用一個字的藥量;一歲以上的兒童服用半個平錢以上或一個小平錢的藥量。根據兒童的體重加減藥量。並且用乳香湯調和服用。

長沙醫者鄭愈傳安心丸,治小兒慢驚方。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全蠍(半兩,炒)

上件為末,麵糊為丸如黃米大,硃砂為衣。每服二十丸,米飲下。

長沙醫者鄭愈傳治小兒慢驚方:

附子(炮,去皮、臍),白附子(生),全蠍(炙熟。各一個),蜈蚣(一條,炙熱)

白話文:

長沙的醫生鄭愈傳下來的安心丸,用於治療小兒慢驚。

附子(一兩,炮製後去皮及傘部),全蠍(半兩,炒過)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粉末,用麵糊做成如黃米大小的丸子,外包硃砂。每次服用二十粒,用米湯送服。

長沙的醫生鄭愈傳下來的治療小兒慢驚的藥方:

附子(炮製後去皮及傘部),白附子(生用),全蠍(烤熟),蜈蚣(一條,烤熱)。各取一個。

上件為末,用麻黃不計多少,去節,為末,酒煮麻黃成膏,和藥為丸如雞頭大。一歲一丸,二歲二丸,用溫酒化下。

長沙醫者鄭愈傳治小兒慢驚。睡紅散方

白話文:

把藥材磨成粉末,麻黃的用量不限,去除枝節,再將麻黃磨粉,用酒煮麻黃,使其成膏,與藥材混合製成雞頭大小的藥丸。一歲的兒童服用一丸,二歲的兒童服用二丸,用溫酒送服。

赤頭蜈蚣(一條,去足),蔓陀羅子(一個),天南星(二個,只取心,如指頭大兩塊),乳香(一塊,如指頭大),土狗子(去頭、足),全蠍(各七個),硃砂(一錢),腦麝(各少許)

白話文:

  • 赤頭蜈蚣:一條,去除腳部。

  • 蔓陀羅子:一個。

  • 天南星:兩個,只取中心部分,大小如兩個指頭。

  • 乳香:一塊,大小如一個指頭。

  • 土狗子:去除頭部和腳部。

  • 全蠍:各七個。

  • 硃砂:一錢。

  • 腦麝:各少許。

上件為末。每服一大錢,分二百服,用金銀薄荷湯調下。

長沙醫者鄭愈傳,救生散,治小兒吐痢成慢驚風方。

白話文:

這些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大錢,分成兩百次服用,用金銀花和薄荷煎湯送服。

長沙的醫生鄭愈傳下來的方子,名為救生散,用於治療小兒因吐瀉而轉為慢性驚風的病症。

全蠍(七個,用薄荷七葉,逐個裹了,以生薑自然汁浸,麻黃七條,候稍干,系葉上、串上,炙令焦黃色),白朮(塗蜜,炙黃,一錢),厚朴(一片,用草三寸,水一盞,煮七沸,取厚朴一錢),人參,附子(炮,去皮、臍。各一錢)

白話文:

全蠍(七個,用薄荷七片,逐個包裹,以生薑自然汁浸泡。麻黃七條,待稍乾後,系在葉子上、串起來,烘烤至焦黃色。)

白朮(塗上蜂蜜,烘烤至黃色,一錢)

厚朴(一片,用草三寸、水一盞,煮沸七次,取厚朴一錢)

人參、附子(炮製,去皮、臍。各一錢)

上件為末。每服半錢至一錢,煎青水茄湯調下,或蜜丸如黃米大,飲湯下。

長沙醫者鄭愈傳治小兒慢驚風。虛風湯方

黑附子(炮,去皮、臍),天南星(大者,生,去皮。各一個),白附子(七個)

上件為末。每服半錢,水一盞,入蠍梢一個,同煎至六分,微熱服。

白話文:

以上材料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半錢到一錢,用煮過的青水茄湯調服,或者做成像黃米大小的蜜丸,用湯送服。

長沙醫生鄭愈傳下來治療小兒慢驚風的方子,名為虛風湯。

使用黑附子(炮製後去皮、臍)和天南星(大的,生用,去皮。各一個),以及白附子(七個)。

將上述材料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半錢,用水一碗,加入蠍尾一個,一同煎煮至六分滿,稍微溫熱時服用。

《聖惠》灸法:小兒緩驚風,灸尺澤,各一壯,在肘中橫紋約上動脈中,炷如小麥大。

白話文:

《聖惠》灸法:小兒緩驚風,灸尺澤穴,每穴灸一壯。尺澤穴在肘部橫紋約兩寸上,動脈的中間,灸炷如小麥粒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