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幼新書》~ 卷第九 (2)
卷第九 (2)
1. 急驚風第二
《巢氏病源》:小兒驚者,由血氣不和,熱實在內,心神不定,所以發驚,甚者掣縮變成癇。又小兒變蒸,亦微驚,所以然者,亦由熱氣所為。但須微發驚,以長血脈,不欲大驚,大驚乃灸驚脈。若五、六十日以灸者,驚復更甚。生百日後,灸驚脈,乃善耳。
白話文:
《巢氏病源論》中說:小兒驚厥,是由於血氣不和,熱氣鬱結在體內,心神不寧,所以發生驚厥,嚴重的會抽搐肢體,變成癇症。另外,小兒發燒後,也會出現輕微的驚厥,這也是由熱氣引起的。只要是輕微的驚厥,可以幫助增長血脈,但不要出現嚴重的驚厥,嚴重的驚厥需要針灸驚脈,但如果在小兒出生後五、六十天才針灸,驚厥會更加嚴重。出生後一百天後,再針灸驚脈,纔是最好的。
《聖惠》論:夫小兒急驚風者,由氣血不和,內有實熱,為風邪所乘,干於心絡之所致也。心者,神之所舍,主於血脈。若熱盛則血亂,血亂則氣並於血,氣血相併,又被風邪所搏,故驚而不安也。其候:遍身壯熱,痰涎壅滯,四肢拘急,筋脈抽掣,項背強直,牙關緊急是也。
白話文:
《聖惠》一書中提到:小兒急驚風是因為氣血不和,體內有實熱,被風邪侵襲,影響心絡所致。心是神明所居住的地方,主宰著血脈的運行。如果熱盛則血亂,血亂則氣與血相併,氣血相併,又被風邪所侵襲,所以就會驚嚇不安。症狀為:遍身壯熱,痰涎壅滯,四肢拘急,筋脈抽搐,項背強直,牙關緊閉等。
茅先生論:小兒生下周歲以上至十歲已來,有中急驚風,客忤,卒死。些三種俱一般調理。各有初受起因:急驚風形候者,涎響雙搐,雙目直視,面口青黑,不記人事。此候因初生下兒渾陽,或將養剩有,衣被蓋覆失理;或因放送兒子大小便被雞犬觸驚;或因人家鬧喚,大聲小叫驚著遂積,漸次第驚,成積在心,家被風邪虛,乃至此候。
白話文:
茅先生論斷:小兒出生後周歲以上到十歲,如果有中急驚風、客忤、卒死。這三種病症都用一般的方法來調理。但各有初次發病的原因,急速驚風的症狀是,流口水、身體抽搐,雙眼直視,面部和嘴脣青黑色,不認識人了。這種症狀是因為初生下的孩子身體陽氣旺盛,或者是被養的多餘了,穿的蓋的太厚;或者是由於被雞犬嚇著了;或是被家中鬧哄哄的聲音或大喊大叫嚇著了,漸漸地積累起來,形成驚嚇心理,孩子身體虛弱,就會導致這種症狀。
錢乙論:因聞大聲或大驚而發搐,發過則如故,此無陰也。當下,利驚丸主之。(方見本門中。)小兒急驚者,本因熱生於心,身熱面赤,引飲,口中氣熱,大小便黃赤,劇則搐也。蓋熱甚則風生,風屬肝,此陽盛陰虛也,故利驚丸主之。以除其痰熱,不可與巴豆及溫藥大下之,恐搐,虛熱不消也。
小兒客忤,痰熱於心胃,因聞聲非常,則動而驚搐矣。若熱極,雖不因聞聲及驚,亦自發搐。
白話文:
錢乙說:因為聽到了巨大的聲響,或者受到了大的驚嚇而開始抽搐,但是抽搐過後就跟以前一樣,這不是陰虛的表現。在這個時候,應該服用利驚丸來治療。(具體的藥方請參考本門的內容。)小兒急驚的根本原因是,熱氣生於心中,導致全身發熱、臉紅、想要喝水、口中的氣很熱、大小便變黃變赤,嚴重的話就會抽搐。是因熱氣過盛才導致風氣生出,而風氣屬於肝臟,所以這是陽氣大盛、陰氣虛弱的情況,因此應該服用利驚丸來治療。用利驚丸來去除痰熱,不能使用巴豆等溫熱的藥物進行大下洩,否則可能會導致抽搐,虛熱之氣也不會消除。
張渙論:小兒心神多不定,胞絡多積痰涎,遂生邪熱。若熱盛,干於心神,兼外傷風邪客搏,使遍身壯熱,痰涎壅滯,四肢抽掣,牙關緊急,名曰急驚風病。
《嬰童寶鑑》論:小兒急驚風為驚痰灌於心,而眼上、手足瘛瘲,身熱,牙關硬,口噤不開者也。
白話文:
張渙的論述:小孩子的心神容易不穩定,胞絡裡容易積蓄痰涎,從而產生邪熱。如果邪熱熾盛,就會影響心神,同時如果受到外傷風邪的侵襲,就會導致全身發燒,痰涎壅滯,四肢抽搐,牙關緊閉,這就是急驚風病。
《秘要指迷》論:凡小兒急驚風安痊,又經數日再發又安。如經三、四次,如此後發沉重,此乃惺惺形候,不足憑也。
白話文:
《祕要指迷》中提到:若小兒患有急驚風,在治癒後數天又復發,如此反復三、四次,那麼之後發作時症狀會更加嚴重、病情更加難以控制,因此不能只憑藉表面的症狀來判斷病情,需要更加深入地診斷和治療。
《玉訣》論:小兒急驚風,因風熱干心,先遭驚怖,前後驚涎併入於經絡之間,其狀發搐,眼吊唇黑,口噤難開,手足搐搦。此病但以吐瀉鎮心調治方愈。若使冷熱藥相逼,恐損命也。
《石壁經》三十六種內才發急驚風候歌:
白話文:
《玉訣》裡提到:小孩子發生急驚風,是因為風熱影響到心臟,先遇到驚嚇,前後的驚嚇口水一起進入經絡之間,症狀是抽搐、眼睛翻白、嘴脣發黑、嘴巴緊閉難以張開、手腳抽動。這種疾病只要用嘔吐、瀉下、安撫心神的藥物治療,才能痊癒。如果使用寒涼藥物與溫熱藥物混合服用,恐怕會危及性命。
才發驚風看握拳,指內指外細須言。(《鳳髓經》注云:大拇指也。),陰內陽外為順候,(是方始手足搐搦候,掌內紅潤握手指,男兒大指在外,女兒在內即順。)男左女右搐宜先。(一云:搐令痊。)用藥開關雙眼下,(《獻髓經》云:將藥搐鼻。)又將形候再重看。(《鳳髓經》云:如嚏噴者不妨。
白話文:
驚風發作時要看他的手握拳,手指向內還是向外(《鳳髓經》注云:大拇指也。),陰在內,陽在外,這叫做順候。(這是手足剛開始搐搦時手心紅潤,握手指時,男孩子的大拇指在外邊,女孩子的大拇指在裏面,這是合規律的。)如果是男孩子左邊搐搦,女孩子右邊搐搦,最先治療搐搦的那一邊。(另外一種說法認為:要讓搐搦發作到極點,才容易痊癒。)用藥從左右兩眼角下面開始注射。(《獻髓經》雲:將藥注射到鼻子裏。)再看一下發作的情況是否更加嚴重。(《鳳髓經》雲:如果像打噴嚏一樣,就沒關係了。)
)大忌悶涎潮入肺,結向心中不解痊。(若男子搐右,女搐左,此為逆候,不治。頒涎如眼黏續續不斷也,常利膈去涎。目若開,涎若散,則更當服去驚調氣藥,即止;若目不開,涎不斷者,必死矣。)遠與涼心為治療,解驚下藥始求安。(《鳳髓經》此一句云:解經調氣用湯丸。
白話文:
最忌諱涎潮進入肺部,在心裡鬱結,無法痊癒。(如果男人抽搐右側,女人抽搐左側,這是逆候,不治。頒涎就像眼睛黏糊糊的,連續不斷,經常利膈去涎。如果眼睛睜開了,涎氣散去了,就應該再服一些去驚調氣的藥,立刻就會停止;如果眼睛沒有睜開,涎氣沒有斷,那病人肯定會死。)遠離並使心涼爽就是治療方法,在祛除恐懼後用藥才能安寧。(《鳳髓經》這一句說:祛除恐懼症狀、調和氣息可以用湯藥或丸藥。)
)脈逆陰陽須意(《鳳髓經》此一句云:定搐疾時依用意。)用,定知無命別人間。(男左女右搐搦順也。《鳳髓經》急風自發歌注云:先將睹月散搐鼻,方見搐搦門中,次鎮心丸,方見一切驚門中,次生銀丸,方見急慢驚風門中。)
《石壁經》三十六種內急驚風候歌:
白話文:
脈搏逆亂陰陽的現象必須小心。(《鳳髓經》這句話說:治療抽搐疾病的時候,必須依賴自己的意念。)用這個(方法),就能肯定(病人)沒有生命危險,還能像其他人一樣生活。(男性左邊抽搐、女性右邊抽搐,這都是正常的現象。《鳳髓經》的急風自發歌注中說:首先用睹月散擦鼻子,才能治療抽搐症候羣;然後服用鎮心丸,才能治療一切驚症候羣;然後服用生銀丸,才能治療急慢驚風症候羣。)
七日歸前被物驚,(在七日內,因驚作熱,發驚也。若嬰兒變蒸,亦主驚,慎勿冷藥過多。)髮直喉干瀉又青。(發如麻直不潤,但嬰兒頻吃乳,孩兒多飲水,所謂喉干,其瀉多則青色也。)但看上唇微有汗,次觀印內(一云:腹上)有青筋,掌中有似桃花嫩,怕物多涎聽有聲。會者鎮驚為妙手,莫將風熱一般名。
白話文:
在七天滿月前,因受到驚嚇而發熱,出現抽搐的情況。如果嬰兒出現蒸熱的症狀,也主要是驚嚇引起的,要謹慎使用過多的寒涼藥物。
嬰兒的頭髮直立,喉嚨發乾,腹瀉且大便呈青色。
仔細觀察嬰兒的上脣,如果微微有汗,然後觀察其肚臍內側(或腹部),如果有青筋,手掌心有像桃花一樣嫩紅的顏色,嬰兒害怕東西,流很多口水,聽到聲音也會出現反應。
遇到這種情況,使用鎮驚的藥物是最好的方法,不要把這種情況一般性地當成風熱來治療。
此乃外證候也。若治,先當鎮驚藥,次定渴化涎,則其疾必痊。雖孩兒氣實,亦當調胃氣,方下驚藥,慎勿過冷也。(《鳳髓經》弱風急歌,一同云:宜服鎮心丸,生銀丸。方見同前。)
白話文:
這些都是外在症狀。如果治療,先應該使用安神定驚的藥物,然後平息口渴、化解痰涎,這樣病情必定會痊癒。即使小孩氣勢旺盛,也應該調理胃氣,才能服用治療驚風的藥物,小心不要太過於寒涼。(《鳳髓經》之弱風急歌,也說:應該服用鎮心丸、生銀丸。具體藥方請參照上述。)
《惠眼觀證》急風說云:內有風積熱涎,急潮口中,身背強直,雙目閉,雙手足搐,或目瞪而喉中涎響,不記人事,急以睡驚膏(方見本門中。)用蜜、糖、薄荷熟水磨下,須臾吐三、兩口涎,眼即轉低,即睡。少時,相次即瀉三、四次青白黏涎,下調氣藥,次日多睡,只用醒脾散。
白話文:
《惠眼觀證》的「急風」條文說:體內有風、痰熱積聚,迅速衝向口腔,身體和背部僵直,雙眼緊閉,雙手和雙腳抽搐,有時是眼睛瞪得大大的,喉嚨裡有痰液咳不出來,神智不清醒。緊急情況下可用睡驚膏(配方見該書本門中),用蜂蜜、糖、薄荷煮熟的水調服,一會兒就能吐出三到四口痰液,眼睛就會轉動,然後睡著了。一段時間後,會陸續排泄出三到四次青白色的黏液痰液,再用下調氣機的藥物,第二天多睡覺,只用醒脾散就可以了。
(方見吐利門中。)如不思食,乃下安胃藥。喉中余涎,乃下化涎湯藥。相夾調治,三日安。至第四、第五日再有潮熱,即是中風傷寒也。即麥湯散(方末見。)平胃丸(方見噦逆門中。)兩日平復。
白話文:
(方見吐瀉門中。)
如果沒有食慾,就服用養胃藥。
喉嚨中有剩餘的涎水,就服用化解涎水的藥物。
互相配合治療,三天就會好。
到了第四、第五天又出現潮熱,那就是中風傷寒。
就服用麥湯散(方見類中)。
平和胃丸(方見噦逆門中)。
兩天就會痊癒。
《小方脈論》說:急風之候,皆起於心臟也。所是諸般驚疾,累積在心,及至發時,先壯熱,次搐搦,體熱極,四肢煩悶,渾身壯熱,面頰赤色,口乾舌躁。皆因驚撲所致也,治之在心。
白話文:
《小方脈論》說:緊急而突然發生的風症,都是起因於心臟。不管是哪樣的驚嚇疾病,累積在心臟之中,發病時,會先出現壯熱,然後肌肉顫動、抽搐,全身又熱又悶,渾身發燙,臉頰赤紅,嘴巴乾澀舌頭燥熱,都是因為受到驚嚇而引起的,治療方法在於針對心臟進行治療。
長沙醫者李剛中說云:古書無驚候,陰陽癇而已。故陽受之曰急驚,陰受之曰慢驚。故陽動而躁,陽疾而速;陰靜而緩,陰慢而遲。小兒急搐得之於熱淫所勝,表裡連運,久而不除,肝風心火,因熱相合,二臟交爭,其氣蕃灼,而一腎水不能制二臟者也。又肝上筋及目,熱則筋縮急,而風乘之則發搐,手足不能有所制,風相牽引而目上視也。
白話文:
長沙醫師李剛中說:古書中沒有「驚風候」,只有「陰陽癇」。因此,陽氣受到侵襲時,叫做「急驚」,陰氣受到侵襲時,叫做「慢驚」。因此,陽氣發作時,會躁動,發病迅速;陰氣發作時,動作緩慢,發病延遲。小孩子急性抽搐,起因於熱淫侵襲,表裡運行連續不斷,久治不癒,肝風、心火,因熱相合,兩個臟器交相爭鬥,熱氣蒸騰,而一個腎水不能制約兩個臟器。另外,肝臟上的筋脈及眼睛,熱則筋縮急,風邪乘虛而入,則發作抽搐,手足不能有所控制,風相牽引而眼睛向上看。
其有左右搐者,各以其偏勝也。醫便以烏蛇、蜈蚣等藥,是治標而不治本也。故錢用瀉青丸主肝風(方見驚熱門中),導赤散瀉心火(方見實熱門中)。此醫用之上藥也。
《聖惠》治小兒急驚風,四肢抽掣,拘急壯熱,或則口噤。天麻丸方
白話文:
有些患者出現身體左右側肌肉不自主抽搐的症狀,這是因為患者身體某一側的機能過於強盛所導致的。醫生通常會使用烏蛇、蜈蚣等藥物來治療,但這種治療方法只針對症狀,並不能根治疾病。因此,錢氏使用瀉青丸來治療肝風(具體方劑可參照驚熱類疾病章節),使用導赤散來瀉心火(具體方劑可參照實熱類疾病章節)。這兩種藥物是醫生用來治療上述疾病的最佳藥物。
天麻,雄黃,天竺黃,麝香(此三味各細研),烏蛇肉,蟬殼,乾蠍,桂心,天南星,白芷,白附子,膩粉,半夏(湯洗七次,去滑。以上各一錢)
白話文:
天麻、雄黃、天竺黃、麝香(這三味藥材各研磨成細粉),烏蛇肉、蟬殼、乾蠍、桂心、天南星、白芷、白附子、膩粉、半夏(用沸水清洗七次,以去除黏滑。以上每味藥材各一錢)。
上件藥並生用,搗、羅為末,都研令勻,煮棗肉和丸如綠豆大。不計時候,以薄荷酒下三丸。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白話文:
上列藥方中的藥物都生用,搗碎、過篩成粉末,均勻混合研磨,用煮熟的棗肉和丸,像綠豆那麼大。不限時間,用薄荷酒送服三丸。根據孩子的年齡大小,酌情加減藥量。
《聖惠》治小兒急驚風,遍身壯熱,心多驚悸,睡臥不安,手足跳掣,胸膈多涎。犀角丸方
白話文:
《聖惠方》記載了治療小兒急驚風的方劑——犀角丸方。
急驚風的症狀包括:全身發熱、心悸、睡眠不安、手腳抽搐、胸膈有痰。
犀角丸方的組成:犀角、硃砂、珍珠、琥珀、人參、茯苓、白朮、甘草、遠志、柏子仁、酸棗仁、龍骨、牡蠣、五靈脂、雞內金、紫河車、硃砂、麝香。
將藥材研成粉末,加入蜂蜜製成丸劑,服用時以溫水送服。
犀角(屑),牛黃,腦麝,天竺黃(並細研),天麻,天南星,白附子(炮裂),桂心,蟬殼,烏蛇肉,乾蠍,鉛霜,水銀,硫黃(與水銀結砂子,細研。以上各一分)
白話文:
犀牛角(研碎成屑),牛黃,麝香,天竺黃(都研磨成細粉),天麻,天南星,白附子(用火炮製,使其裂開),桂心,蟬殼,烏蛇肉,乾蠍子,鉛霜,水銀,硫磺(與水銀研磨成砂子,然後研磨成細粉。以上各取一份)
上件藥並生用,搗、羅為末,入已研藥,再研令勻,煉蜜和丸如綠豆大。不計時候,以薄荷湯下三丸。量兒大小臨時加減。
白話文:
將上述的所有藥材同時生用,搗碎,過篩成粉末,倒入已經磨好的其他藥物中,再次研磨使成分均勻,接著加入蜂蜜和丸,做成綠豆大小的藥丸。不限時間,用薄荷湯送服三顆藥丸。根據兒童的大小,臨時增減藥物的服用量。
《聖惠》治小兒急驚風,遍身壯熱,筋脈不利,手足抽掣,口噤面青,痰涎壅滯,及疳氣所攻,肌體瘦弱。定生丸方
白話文:
《聖惠》治小兒急驚風,全身發熱,筋脈拘緊,手足抽搐,口不能張,臉色發青,痰液壅滯,以及疳氣侵襲,身體瘦弱。
定生丸方:
- 麝香:1克
- 龍骨:30克
- 牡蠣:30克
- 硃砂:1克
- 赤芍藥:15克
- 鉤藤:15克
- 西紅花:1克
- 薄荷:6克
- 紫蘇:10克
- 甘草:6克
雀兒飯甕(內有物),蟾頭(塗酥,炙令焦黃。各一兩),烏蛇(半兩,酒浸者,以去皮、骨、炙令黃),豬牙皂角(去皮,塗酥,炙令焦黃,去子),天麻,乾蠍(微炒),瓜蒂,天南星,青黛,硃砂,腦麝,雄黃,牛黃(以上六味細研),蜣螂(微炒,去翅,足),膩粉,曲頭,棘針,熊膽(以上各一分),藜蘆(去蘆頭),半夏(湯洗七遍,去滑。各半分)
白話文:
雀兒飯甕(內有東西),蟾蜍頭(塗上酥油,烤至焦黃。各一兩),烏蛇(半兩,用酒浸泡的,去掉皮、骨、烤至黃色),豬牙皁角(去掉皮,塗上酥油,烤至焦黃,去掉果核),天麻,乾蠍子(微炒),瓜蒂,天南星,青黛,硃砂,腦麝,雄黃,牛黃(以上六味藥材研磨成細末),蜣螂(微炒,去掉翅膀、足),膩粉,曲頭,棘針,熊膽(以上各一分),藜蘆(去掉蘆頭),半夏(用湯洗七遍,去掉滑膩。各半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豬膽汁和丸如綠豆大。每先以溫生薑湯研一丸,灌在鼻內,得嚏後,以生薑薄荷湯下三丸。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白話文:
把上述的藥材舂成粉末,用豬膽汁和丸,大小如綠豆。每次先用溫熱生薑湯研磨一丸,灌入鼻腔內,打噴嚏後,再用生薑薄荷湯服用三丸。依孩子的年齡大小酌量增減藥量。
《聖惠》治小兒急驚風,四肢搐搦,多涎沫,身熱如火,心神驚悸,發歇不定。救生丹方
白話文:
聖惠方中治療小兒急驚風的方劑是:四肢痙攣抽搐,口水多,身體像火一樣發熱,心神驚悸,發作不定。救生丹的方劑如下:
龍腦,牛黃,雄黃,硃砂,蘆薈,胡黃連(末),鉛霜,麝香,天竺黃,曾青,真珠,犀角,乾蠍(末。以上各一錢),金銀箔(各五十片),雀兒飯甕(三七枚,內有物者)
白話文:
-
龍腦:從龍腦樹中提取的芳香物質。
-
牛黃:從牛膽中提取的結石。
-
雄黃:一種黃色的礦物,含有砷。
-
硃砂:一種紅色的礦物,含有水銀。
-
蘆薈:一種肉質植物,葉片中含有蘆薈素。
-
胡黃連(末):胡黃連的粉末。
-
鉛霜:氧化鉛的粉末。
-
麝香:從麝鹿的麝香腺中提取的芳香物質。
-
天竺黃:一種從印度進口的黃色礦物。
-
曾青:一種藍色的礦物,含有銅。
-
真珠:珍珠。
-
犀角:犀牛角。
-
乾蠍(末):乾蠍子的粉末。
-
金銀箔(各五十片):金箔和銀箔,各五十片。
-
雀兒飯甕(三七枚,內有物者):雀兒飯甕,一種中藥,裡面含有東西。
上件藥都研為末,五月五日合和,用大活蟾十枚,於眉間各取酥少許,同研令勻,入飯和丸如彈子大。著瓷碗內,用黃梢活蠍四十九枚著碗內,令藥彈丸觸蠍,毒蜇入藥內,候毒盡,放蠍,然後重研藥彈令勻,丸如綠豆大。不計時候,以薄荷汁先研一丸,滴在鼻內,男左女右,候嚏,即以薄荷酒服兩丸。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聖惠》治小兒急驚風,四肢抽掣,牙關緊急,頭熱足寒。雄黃丸方
白話文:
先將上方的藥材都磨成粉末,於五月五日混合均勻。再取十隻活蟾蜍,於眉間各取出少許蟾酥,與藥粉一同研磨均勻。加入米粉拌勻,搓成彈珠大小的藥丸。將藥丸放入瓷碗內,加入四十九隻活黃梢蠍子。讓藥丸與蠍子接觸,直到蠍子的毒液注入藥丸內。等毒注入完畢,取出蠍子,重新研磨藥丸,直到均勻。將藥丸搓成綠豆大小即可。不需計算時間,先取一顆藥丸,以薄荷汁研磨後,滴入鼻孔(男性滴入左鼻孔,女性滴入右鼻孔)。等打噴嚏後,立即服用兩顆藥丸。藥丸的劑量可依照兒童的年齡大小增減。
雄黃,乳香,硃砂,牛黃(各一分),麝香,白礬(灰),鉛霜,熊膽,蠍梢(各半分,微炒),蟾酥(半錢)
白話文:
雄黃、乳香、硃砂、牛黃各取一份,麝香、白礬(研成灰)、鉛霜、熊膽、蠍梢各取半分,微炒後,再加入半錢蟾酥。
上件藥都研為末,以糯米飯和丸如綠豆大。不計時候,以溫水化三丸服之。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聖惠》治小兒急驚風。神效蠍尾散方
白話文:
把前面的藥材全部研磨成粉末,再用糯米飯和成綠豆大小的藥丸。服用時不限時間,用溫水送服三丸。根據孩子的年齡大小適當增減藥量。
蠍尾(二十一枚,生用),白附子尖(二十七個,生用),膩粉(一錢,研入),附子尖(二七個,生用),半夏底(湯洗,去滑),天南星底(生用),烏頭尖(去皮,生用。各一七枚)
白話文:
-
蠍尾(二十一枚,直接使用)
-
白附子尖(二十七個,直接使用)
-
膩粉(一錢,研磨成粉後加入)
-
附子尖(二十七個,直接使用)
-
半夏底(用水洗淨,去除滑膩感)
-
天南星底(直接使用)
-
烏頭尖(去除外皮,直接使用。各十七枚)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以薄荷湯調下半字。若兒在百日內者,一字可分為四服。如要作丸,即以棗肉和丸如綠豆大,以馬蘭草湯下一丸。臨時看兒大小加減。
《聖惠》治小兒急驚風。返魂丸子方
白話文:
把前述的藥方搗成細末,每服藥用薄荷湯送服半湯匙的藥末。如果小孩在出生100天內,一匙藥末可分為四次服用。如果要作成藥丸,就用棗肉和藥末揉成綠豆大小的丸子,用馬蘭草湯送服一丸。根據小孩的大小增減藥量。
獨角仙(二枚,去翅、足,於瓷合燒,勿令煙出,研為末),白殭蠶(微炒),白附子,天南星,乾薑(並炮裂),牛黃(細研),青黛(研),甜葶藶(炒令紫色),烏蛇肉(炙令黃),硃砂(細研,水飛過。各半兩)
白話文:
獨角仙(二隻,去掉翅膀和腳,放在瓷器中燒,不要讓它冒煙,研磨成粉末),白殭蠶(稍微炒一下),白附子,天南星,乾薑(同時炮裂),牛黃(研磨成細粉),青黛(研磨),甜葶藶(炒成紫色),烏蛇肉(烤成黃色),硃砂(研磨成細粉,用水飛過,各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用豬膽汁並蟾酥如江豆大,和丸如粟米大。先以酒化一丸,滴在鼻中,即以酒或水下二丸。若不嚏,則不再下藥。
《聖惠》治小兒急驚風。定命丹方
白話文:
將上述的藥材搗碎,研磨成細末,加入豬膽汁和蟾酥,大約像江米豆的大小,混和均勻後製成粟米大小的藥丸。先用酒化開一丸藥丸,滴入鼻中,立即用酒或水服用另外兩丸藥丸。如果沒有打噴嚏,就不要再服用藥物。
獨角仙(去皮、翅、足,半錢),蟾酥(江豆大),桑螵蛸(一枚),天漿子(七枚),犀角(屑),牛黃,雄黃,天竺黃,青黛(各細研),硃砂(細研,水飛過),天南星,白附子,龍膽(去苗。各半兩),麝香(細研),乾蠍梢,膩粉(各一分)
白話文:
獨角仙(去除表皮、翅膀、腳,半錢的份量)、蟾酥(江豆般大小)、桑螵蛸(一枚)、天漿子(七枚)、犀牛角(磨成粉)、牛黃、雄黃、天竺黃、青黛(均研磨成細粉)、硃砂(研磨成細粉,再以水過濾)、天南星、白附子、龍膽(去除苗,各半兩)、麝香(研磨成細粉)、乾蠍子梢、膩粉(各一分)
上件藥並生用,搗、羅為末,以獖豬膽汁和丸如黃米粒大。每服先以溫水化破一丸,吹鼻內,得嚏五、七聲,即以薄荷水下二丸。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白話文:
把上方的藥材一起生用,搗碎後過篩成細末,再用野豬的膽汁和均勻,做出黃豆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時,先用溫水調散一丸,吹入鼻孔內,打五到七個噴嚏後,再用薄荷水服用兩丸。可以根據孩子的年齡大小適當增減藥量。
《聖惠》治小兒急驚風,壯熱,筋脈拘急,腰背強硬,時發搐搦。牛黃丸方
白話文:
《聖惠方》中治小兒急驚風、壯熱、筋脈拘急、腰背強硬、時發搐搦的方劑:
牛黃丸:
組成:牛黃、麝香、琥珀、硃砂、珍珠母、生牡蠣、人參、玄參、生地黃、甘草、麥冬、五味子、茯苓、白芍、當歸、川芎、赤芍、石斛、天麻、鉤藤、荊芥穗、防風、蟬蛻、僵蠶。
製法:將牛黃、麝香、琥珀、硃砂、珍珠母、生牡蠣研為細末。將人參、玄參、生地黃、甘草、麥冬、五味子、茯苓、白芍、當歸、川芎、赤芍、石斛、天麻、鉤藤、荊芥穗、防風、蟬蛻、僵蠶切碎,一起入鍋,加水煎煮,煎至藥汁濃縮。將藥汁濾出,加入研細的牛黃、麝香、琥珀、硃砂、珍珠母、生牡蠣,攪拌均勻,製成丸劑。
用法: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
功效:清熱解毒,熄風止痙,鎮驚安神。
主治:小兒急驚風、壯熱、筋脈拘急、腰背強硬、時發搐搦。
牛黃,麝香(並細研),乾蠍,晚蠶蛾(並微炒),波斯青黛(研入。各一分),蜣螂(微炙),蚱蟬(微炙,去翅、足。各三枚)
白話文:
牛黃、麝香(都研磨成細粉末)、乾蠍子、晚蠶蛾(都稍微炒一下)、波斯青黛(磨成粉末,各取一份)、蜣螂(稍微炙烤一下)、蚱蟬(稍微炙烤一下,去掉翅膀和腳,各取三隻)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糯米飯和丸如麻子大。一、二歲兒每服用薄荷湯下三丸。三、四歲兒每服五丸,不計時候。量兒大小,以意加減服之。
《聖惠》治小兒急驚風。天漿子丸方
白話文:
將以上藥物搗碎,篩成細末,用糯米飯和成如同麻子般大小的藥丸。一至兩歲的兒童每次服用三丸,用薄荷湯送服。三至四歲的兒童每次服用五丸,不拘時間。按照兒童的年齡大小,酌量增減服藥數量。
天漿子(一七枚,內有物者),牛黃,麝香(各細研),白附子(炒),犀角(屑),半夏(湯洗七次,去滑。各一分),蟾酥(一錢),豬膽(一枚,取汁)
白話文:
天漿子(十七枚,裡面裝有東西的),牛黃、麝香(研磨成細粉),白附子(炒熟),犀角(削成碎屑),半夏(用湯水洗七次,去除粘滑。各取一份),蟾酥(一錢),豬膽汁(取出一枚豬膽汁)
上件藥搗,羅為末,用麵糊入膽汁同和丸如黃米大。不計時候,以薄荷湯下三丸。量兒大小以意加減。(此方與慢驚風門中《聖惠》麝香丸味同而分兩不同。)
《聖惠》又方
白話文:
把上面的藥物搗碎,過篩成粉末,用麵糊和膽汁混合均勻,搓成黃米粒大小的丸子。不限時間,用薄荷湯送服三丸。根據小孩的大小酌情增減藥量。(此方與慢驚風門中《聖惠》麝香丸的成分相同,但分量不同。)
白附子,天南星(並炮裂),乾蠍(微炒。各一分),天漿子(二七枚,內有物者),烏驢耳塞(皂角子大,別研)
白話文:
白附子(1兩)天南星(1兩,同時炮製使其破裂)乾蠍子(1兩,微炒)天漿子(27枚,內有果實者)烏驢耳塞(皁角子大小,單獨研磨)
上件藥搗,羅為末,研入驢耳塞,令勻,用糯米飯和丸如綠豆大。不計時候,以熟酒研三丸服之。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聖惠》治小兒急驚風,化涎鎮心。牛黃丸方
白話文:
將上述藥物搗碎成粉末,研磨後填入驢耳中,使之均勻。然後用糯米飯和成綠豆大小的丸劑。不限制服用時間,用溫酒送服三丸。可依據孩子的年齡大小酌情增減劑量。
牛黃(細研),蛜𧌴(微炒),膩粉,半夏(湯洗七次,去滑),天南星(炮裂),麝香(細研。各一分),硃砂(半兩,細研,水飛過),天漿子(三七枚,內有物者)
白話文:
牛黃(研磨細膩),蛜螬(微微炒過),滑石粉,半夏(用湯水洗七次,去除滑膩),天南星(烘烤至裂開),麝香(研磨細膩。每種各一份),硃砂(半兩,研磨細膩,用水面漂過的),天漿子(三七粒,裡面有藥材的)。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細研藥令勻。用燒粟米飯和丸如黍米大。不計時候,以荊芥湯下五丸。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聖惠》治小兒急驚風,手足抽掣。白附子丸方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搗碎,篩出粉末,與研磨細末的藥材混合均勻。用燒熟的粟米飯和丸,大小如黍米。不限時間,用荊芥湯送服五丸。根據孩子的年齡大小適當加減劑量。
白附子(炮裂),白殭蠶(微炒),牛黃,麝香(並細研),甜葶藶(隔紙炒令紫色),蜣螂(微炒,去翅、足。各一分),乾蠍(微炒),青黛(細研。各半兩),烏蛇肉(三分,酒拌,炙令黃),蟾酥(半錢),天漿子(二七枚,內有物者),硃砂(半兩,細研,水飛過)
白話文:
-
白附子(以火炮裂)
-
白殭蠶(微微炒過)
-
牛黃
-
麝香(研磨成細粉)
-
甜葶藶(隔著紙炒至變成紫色)
-
蜣螂(稍微炒過,去掉翅膀和腿。每種各一份)
-
乾蠍(稍微炒過)
-
青黛(研磨成細粉。各半兩)
-
烏蛇肉(三分,用酒拌勻,炙烤至呈黃色)
-
蟾酥(半錢)
-
天漿子(二七枚,裡面有東西的)
-
硃砂(半兩,研磨成細粉,用水飛過)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豬膽汁和丸如綠豆大。每先以冷水研一丸,滴入鼻中,候嚏一、兩聲,便以溫水研三丸服之。或吐出黏涎,得睡便瘥。
《聖惠》治小兒急驚風,身熱口噤,四肢攣搐。龍腦丸方
白話文:
把上述藥材搗碎,羅篩成細末,用豬膽汁和成綠豆大小的丸劑。每次先用冷水研磨一顆藥丸,滴入鼻中,等打一兩聲噴嚏後,再用溫水研磨三顆藥丸服下。或吐出黏液,睡上一覺就好了。
龍腦,雄黃,蘆薈,牛黃,鉛霜(以上各細研),丁香,木香,犀角(屑),天漿子,胡黃連,蠍尾,白花蛇(酒浸,去皮、骨,炙令黃。以上各一分),蟾酥(半分,研入)
白話文:
龍腦、雄黃、蘆薈、牛黃、鉛霜(以上各細研),丁香、木香、犀角(屑)、天漿子、胡黃連、蠍尾、白花蛇(浸泡在酒中,去皮、骨,炙至呈黃色。以上各一分),蟾酥(半分,研磨)。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桃心湯研下三丸。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聖惠》治小兒急驚風,口噤,手足抽掣,眼目直視,多吐涎沫,四肢壯熱。鶴壽丹方
白話文:
上面的藥物搗碎,過篩成粉末,用蜜調和成丸,大小像梧桐子。每次服用,用桃心湯研磨後,服用三丸。根據孩子的年齡大小,酌量增減用量。
天漿子(七枚,內有物者,微炒),蟬殼(二七枚),牛黃,青黛,麝香(各細研),蟾酥(研入。各一兩),硃砂(細研,水飛過),防風(去蘆頭),烏蛇(酒浸、去皮、骨,炙令黃。各半兩),蠶紙(一張,燒灰),地龍(三條,微炒)
白話文:
-
天漿子(七片,如果有東西在裡面,略微炒一下)
-
蟬殼(五十四片)
-
牛黃
-
青黛
-
麝香(都研磨成細末)
-
蟾酥(研磨拌入,各一兩)
-
硃砂(研磨成細末,用水多次過濾)
-
防風(去掉蘆葦頭)
-
烏蛇(用酒浸泡,去皮和骨頭,烘烤至黃色,各半兩)
-
蠶紙(一張,燒成灰)
-
地龍(三條,略微炒一下)
上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黍米大。不計時候,以新汲水研下三丸。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聖惠》治小兒急驚風,壯熱,吐涎。紅丸子方
硃砂(細研,水飛過),蠍尾(微炒。各半兩),膩粉(一分),巴豆(五枚,去皮、心,紙裹,壓去油)
白話文:
上藥材搗碎,篩成粉末,用煉蜜調和成如黍米大的丸劑。服用時不分時間,用新打的井水研磨下三丸。根據孩童的年齡大小酌情增減用量。
《聖惠方》治療小兒急驚風,高熱,流涎的「紅丸子」方:
朱砂(細研,用水洗淨雜質),蠍尾(輕微炒過。各半兩),鉛粉(一分),巴豆(五粒,去除外皮和心,用紙包裹,壓榨去油)。
上件藥研為末,用麵糊和丸如黍米大。不計時候,以桃仁湯下二丸。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白話文:
把上方的藥材研成粉末,用麵糊和丸成像黍米大小的藥丸。不管時間,用桃仁湯送服二丸。根據孩子的年齡大小加減服藥量。
《聖惠》治小兒急驚風,搐搦不止。抵聖丸方
白附子,白殭蠶,赤箭,半夏,天南星,蛜𧌴(各一分),膩粉(研入),烏蛇肉(各半兩)
白話文:
《聖惠》治療小兒急性驚風,抽搐不止。抵聖丸的配方如下:
白附子、白僵蠶、赤箭、半夏、天南星、蛜蝛(各一份),膩粉(研磨後加入),烏蛇肉(各半兩)。
上件藥並生搗,羅為末,用酒、薄荷汁各半盞,同熬為膏,和丸如綠豆大。不計時候,以溫酒下三丸,看兒大小加減服之。
《聖惠》治小兒急驚風,口噤搐搦,多涎悶亂。蟾酥丸方
白話文:
將以上藥材一起搗碎成粉末,再加入半盞酒和半盞薄荷汁一起熬煮成膏狀,然後將膏狀物搓成綠豆大小的丸劑。不限服用時間,每次以溫酒送服三丸,根據孩子的年齡和體重增減服用量。
蟾酥(研入),腦麝(並細研,半錢),硃砂(細研,二錢),青黛(細研,一錢),白附子(炮裂),乾蠍(微炒。各一分)
白話文:
蟾酥(研磨成粉),腦麝(也研磨成細粉,半錢),硃砂(研磨成細粉,二錢),青黛(研磨成細粉,一錢),白附子(炮製至裂開),乾蠍(稍微炒一下,各一份)
上件藥搗,羅為末,都研令勻,以豬膽汁和丸如綠豆大。先用奶汁化破一丸,滴在鼻內,良久,如嚏得數聲,即便以薄荷汁下一丸。不嚏者,難治。看兒大小臨時加減。
《聖惠》治小兒急驚風,痰涎口噤,手足抽掣。硃砂丸方
白話文:
把上列藥物搗碎,過篩成細末,全部研磨均勻,用豬膽汁和丸成綠豆大小。先用母乳化開一丸,滴在鼻內,過一段時間,如打幾個噴嚏,隨即用薄荷汁送下一丸。不打噴嚏的,難以治癒。根據孩子的體重大小,臨時加減藥量。
硃砂(細研),犀角(屑),鉛霜(研),天南星,白附子(並炮裂),半夏(湯浸七次,去滑),細辛,桂心,白殭蠶(微炒),乾蠍(微炒。各一分),烏蛇(三分,酒浸,去皮、骨,炙令黃),巴豆(七枚,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
白話文:
硃砂(研成細粉),犀牛角(磨成屑),鉛霜(研磨成粉),天南星,白附子(均用火炮裂),半夏(用沸水浸泡七次,去除滑膩),細辛,桂心,白殭蠶(微炒),乾蠍子(微炒,每種各取一份),烏蛇(取三份,用酒浸泡,去除皮骨,用火烤至黃色),巴豆(取七枚,去掉皮和心,研磨成粉,用紙包裹,壓榨去除油脂)
上件藥搗,羅為末,一半用無灰酒一中盞熬為膏,入其餘藥末,同和丸如綠豆大。每服生薑自然汁少許,入竹瀝一合,暖令溫,下二丸。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白話文:
取最開始磨好的藥材,過篩,一半用一杯白酒煮成膏狀,然後把剩餘的藥材,一起和成綠豆大的丸子。每次服藥時,將生薑汁和一杯竹瀝加溫,溫熱後服用兩丸。根據年齡和體重調整服藥量。
《聖惠》治小兒急驚風,心胸痰涎壅悶,口噤,手足抽掣。水銀丸方
水銀(入少許棗肉,研令星盡),膩粉,天南星(炮裂),乾蠍(微炒。各一分)
白話文:
《聖惠》治療小兒急驚風,心胸痰涎阻塞,口緊閉,手腳抽搐。水銀丸的配方如下:
水銀(加入少量棗肉,研磨至無星點),膩粉,天南星(炮製裂開),乾蠍(稍微炒過。各一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同研令勻。用棗肉和丸如黍米大。不計時候,煎乳香湯下五丸。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聖惠》治小兒急驚風,牙關緊急,筋脈抽掣,腰背強硬,口內多涎。雄黃丸方
白話文:
將以上藥物搗碎,篩成細末,全部研磨均勻。用棗肉和丸,大小如黍米。不拘時間,用煎乳香湯服用五丸。根據孩子的年齡大小酌情增減服用量。
雄黃,麝香,硃砂,牛黃(各細研),水銀(用棗肉研,令星盡。各一錢),膩粉(三錢),巴豆(七枚,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半夏(二錢,湯浸七遍,去滑),天漿子(十枚,內有物者,微炒)
白話文:
雄黃、麝香、硃砂、牛黃(各研成細粉),
水銀(用棗肉研磨,直到星散,各一錢),
膩粉(三錢),
巴豆(七粒,去除皮殼和心,研磨,用紙包起來,壓出油),
半夏(二錢,用沸水浸泡七次,去除滑膩感),
天漿子(十粒,內部有東西的,微炒)。
上件藥都研為末,以水銀膏同研令勻,煉蜜和丸如黍米大。不計時候,以溫酒下二丸。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聖惠》治小兒急驚風,化涎除搐搦。百靈丸方
白話文:
將上列藥物全部研磨成粉末,再與水銀膏一起研磨均勻,加入蜂蜜和成丸子,大小如同黍米的米粒。不計算時間,用溫酒送服兩丸。根據兒童的年齡大小增減藥量。
黑鉛,水銀(與黑鉛二味同結作砂子,細研),天南星,白附子(各炮裂),乾蠍,蟬殼(各微炒),天麻,牛黃(細研。各一分),麝香(細研,一錢)
上件藥搗,羅為末,糯米飯為丸如黍米大。不計時候,溫酒下三丸。
白話文:
-
黑鉛粉
-
水銀(與黑鉛研磨成細砂)
-
天南星
-
白附子(各炮裂)
-
乾蠍
-
蟬殼(各微炒)
-
天麻
-
牛黃(細研磨。各一份)
-
麝香(細研磨,一錢)
《聖惠》治小兒急驚風,多發搐搦,或夾食腹痛,面色變青、或大小便不通。真珠丸方
白話文:
《聖惠方》記載,治療小兒急驚風,症狀包括頻繁抽搐,或夾雜著食物積滯引起的腹痛,臉色發青,或大小便不通。真珠丸方如下:
真珠(研為末)1.5克
硃砂(研為末)1.5克
麝香(研為末)0.3克
冰片(研為末)0.3克
牛黃(研為末)0.6克
琥珀(研為末)0.6克
金箔(研為末)1克
銀箔(研為末)1克
玉屑(研為末)1.5克
使用方法:將所有藥物放入研缽中,研磨成細粉,加入蜂蜜調製成丸劑,每丸約重0.3克。取1-2丸,用溫開水送服,每日3次。
真珠(末),白附子(末),天南星(末。各半兩),滑石(末),膩粉(各一分),巴豆(三十粒,去皮,水浸三日,取出曝乾,研如膏)
白話文:
真珠(研末)、白附子(研末)、天南星(研末,各半兩)、滑石(研末)、膩粉(各一分)、巴豆(三十粒,去除果皮,浸泡在水中三天,取出曬乾,研磨成膏狀)
上件藥都研令勻,以糯米飯和丸如黃米大。百日以上兒以蔥白湯下一丸;一歲兩丸;三、四歲兒三丸。更量兒大小,看病虛實加減服。
白話文:
將上述中藥研磨成粉末,用糯米飯和成和黃米大小的藥丸。100天以上的嬰兒,用蔥白湯送服一粒藥丸;一歲的嬰兒,送服兩粒藥丸;三、四歲的嬰兒,送服三粒藥丸。再根據嬰兒的大小,觀察病情虛實,酌情增減藥丸數量。
《聖惠》治小兒初生及月內急驚風,客忤邪氣,發歇搐搦,涎聚上壅。虎睛丸方
白話文:
《聖惠》方治療小兒出生和出生一個月內的急驚風,風邪入侵,發作抽搐,口水聚集壅塞的急救藥方。虎睛丸方
虎睛(一對,酒浸,炙令乾,先搗末),牛黃,青黛(各細研),膩粉(各一分),麝香(細研,半分),乾蠍(七枚,微炒)
白話文:
-
虎睛(一對,用酒浸泡,烤乾,先搗成粉末)
-
牛黃
-
青黛(都研磨成細粉)
-
膩粉(各取一份)
-
麝香(研磨成細粉,取半份)
-
乾蠍子(七枚,微微炒過)
上件藥都細研令勻,用蟾酥半錢,以新汲水少許浸化如麵糊,搜前藥末,丸如麻子大。初生及月內即以乳汁化下一丸,百日以上兒二丸,足一歲兒薄荷湯下三丸。更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白話文:
將上述的藥材全部研磨成粉末,均勻混合。加入半錢的蟾酥,並加入少許剛汲取的新鮮水,將其浸泡至像麵糊一樣的狀態,然後將研磨好的藥材末倒入,搓揉成如芝麻大小的藥丸。初生及滿月內的嬰兒,可用母乳將一顆藥丸化開後服用。滿百日以上的嬰兒服用兩顆藥丸,滿一歲的嬰兒服用三顆藥丸,並以薄荷湯送服。可以根據孩子的年齡大小,調整服用藥丸的數量。
《聖惠》治小兒急驚風甚者,宜服,追風丸方
川烏頭(炮裂,去皮、臍),白殭蠶,乾蠍(並微炒。各一分),白附子,乾薑,天南星(並炮裂。各半分)
白話文:
《聖惠》治療小兒急性驚風症狀嚴重的,適合服用追風丸。配方如下:川烏頭(炮製後去皮去臍)、白僵蠶、乾蠍(都稍微炒過,各用一分量),白附子、乾薑、天南星(都炮製過,各用半分量)。
上件藥搗,羅為末,煮槐膠和丸如黍米大。不計時候,以溫酒下五丸。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白話文:
將上列藥物搗碎,過篩成粉末,再加入槐膠煮沸,製成如黍米般大小的丸劑。不拘時間,用溫酒送服五丸。視兒童的大小酌情增減藥量。
《聖惠》治小兒驚風,頭熱足冷,口噤面青,筋脈抽掣,多痰涎疾狀甚者,宜服,宣風丸方張渙名祛風丹)
白話文:
聖惠方(治小兒驚風,頭熱足冷,口閉面青,筋脈抽搐,多痰涎,病情嚴重者,宜服此方)
名稱是宣風丸,又叫做祛風丹。
組成有:感冒散四錢、牛黃一錢、麝香一錢半、膽星半錢、全蠍四錢、半夏半錢、 زعفران一錢、冰片一錢、川連半錢、 硃砂半錢、烏梅二錢、 知母三錢、牡蠣五錢、 。
製法:上藥研成細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丸,用薑湯送服。
巴豆(七枚,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張渙用五個),川烏頭(一分,炮裂,去皮、臍。張渙用一枚),白附子,天南星(並炮裂),膩粉(研入。各一分)
白話文:
-
巴豆(七枚,去皮、去心,用紙包起來,壓出油,張渙用五個)
-
川烏頭(一分,用火炮裂,去皮、去臍。張渙用一枚)
-
白附子(一分)
-
天南星(一分,用火炮裂)
-
膩粉(研磨成粉,加入各藥一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巴豆、膩粉同研令勻,以棗肉和丸如黍米大。不計時候,以薄荷湯下二丸。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白話文:
將上述藥物搗碎,研成細末,加入巴豆、膩粉一起研磨至均勻,用棗肉和成如黍米大小的丸子。不限時間,用薄荷湯送服兩丸。根據孩子的年齡大小增減藥量。
《聖惠》又方
牛黃,麝香,青黛(各一分),硫黃(半分),巴豆(三枚,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
上件藥都研為末,以軟飯和丸如黍米大。不計時候,以溫水下二丸。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聖惠》治小兒急驚風,搐搦,口噤。乾蠍丸方
白話文:
牛黃、麝香、青黛(各一份),硫黃(半份),巴豆(三顆,去皮去心,研磨後用紙包好壓去油)。
將上述藥物全部研磨成粉末,用軟飯拌合製成如黍米大小的丸子。服藥時間不限,用溫水送服兩粒。根據孩童的年齡大小酌情增減用量。
此方出自《聖惠》,用於治療小兒急性驚風、抽搐、牙關緊閉。
乾蠍(微炒),臘月紫驢護干(細切,炒令焦黃),鉛霜(細研。各一分),真珠(末,一錢),虎睛(一對,酒浸,微炙)
白話文:
-
乾蠍子(稍微炒一下)。
-
臘月紫驢腎(切細,炒到焦黃)。
-
鉛霜(研磨成細粉)。
-
真珠(研磨成粉,一錢)。
-
虎眼珠(一對,浸泡在酒中,稍微烤一下)。
上件藥搗,羅為末,用鴟梟腦髓和丸如麻子大。不計時候,以乳汁下一丸,神效。二歲以上加丸服之。
《聖惠》治小兒急驚風,化痰涎,定搐搦,利臟腑。青黛丸方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搗碎,過篩成為粉末,用貓頭鷹的腦髓調和製成如麻子大小的丸劑。不論時間,以乳汁送服一丸,效果神奇。兩歲以上的兒童可增加服用量。
出自《聖惠方》,用於治療小兒急驚風,化痰止涎,安定抽搐,通利臟腑。此處指的是「青黛丸」的配方。
青黛,半夏(湯洗七次,焙乾,麩炒黃色,為末),蟾酥(各一分),甘遂(末),膩粉,腦麝(各一錢)
白話文:
-
青黛:一種中藥,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
-
半夏:一種中藥,具有化痰止咳、降逆止嘔的功效。
-
蟾酥:一種中藥,具有清熱解毒、明目消翳的功效。
-
甘遂:一種中藥,具有逐水消腫、破積癥的功效。
-
膩粉:一種中藥,具有滑潤皮膚、止癢消炎的功效。
-
腦麝:一種中藥,具有開竅醒神、活血化瘀的功效。
按著以下步驟炮製:
-
將半夏用湯洗七次,以去除其中的毒性。
-
將半夏焙乾並麩炒至黃色,然後研磨成細末。
-
將蟾酥、甘遂、膩粉、腦麝分別研磨成細末。
將青黛、半夏末、蟾酥末、甘遂末、膩粉末、腦麝末混合均勻,即可入藥。
上件藥都細研,用湯化蟾酥和丸如粟米大。每服以薄荷湯化二丸,微瀉是效,未瀉再服。量兒大小加減服。
《聖惠》治小兒急驚風,痰涎壅毒,壯熱腹脹。天南星丸方
白話文:
這些藥材都要磨得很細,然後用湯水把蟾酥混合做成像粟米一樣大的丸子。每次服用時,用薄荷湯融化兩粒,若出現微微瀉下的情況就是有效,如果沒有瀉下可以再服用。根據孩子的年齡大小調整用量。
出自《聖惠》治療小兒急驚風、痰涎阻塞、高燒腹脹的「天南星丸」配方。
天南星(炮裂),水銀(以少棗肉研,令星盡),硃砂(細研。各一分),金銀箔(並細研。各二十片),麝香(細研,一錢),巴豆(一枚,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
白話文:
-
天南星(炮裂):將天南星炮製成裂開的狀態。
-
水銀(以少棗肉研,令星盡):將水銀與少量的大棗肉研磨,直到水銀完全融入大棗肉中。
-
硃砂(細研):將硃砂研磨成細末。
-
金銀箔(並細研):將金銀箔研磨成細末。
-
麝香(細研,一錢):將麝香研磨成細末,重量為一錢。
-
巴豆(一枚,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取一枚巴豆,去除外皮和內核,研磨成細末,用紙包裹並壓出油分。
上件藥搗,羅天南星為末,都研令勻,煉蜜和丸如黍米大。一歲兒每服以暖水下一丸,取下惡物為效。二歲以上加丸服。
《聖惠》治小兒急驚風。青黛丸方
白話文:
將上列藥搗碎,並將南星研成細末,全部研磨均勻,加入蜂蜜和丸,丸的大小像黍米。一歲的兒童每次服用一丸,用溫水送下,直到將體內的惡物排出即為有效。兩歲以上的兒童可增加丸的數量服用。
青黛(一分,細研),蛇頭(一枚,塗酥,炙令黃),白殭蠶(一兩,微炒),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張渙用一兩),蟾酥(三片,如柳葉大,鐵器上焙)
白話文:
-
青黛(一錢,研成細末)
-
蛇頭(一個,塗上酥油,烘烤至微黃)
-
白殭蠶(一兩,略微炒一下)
-
半夏(半兩,用溫水洗七遍去除滑膩。張渙用一兩)
-
蟾酥(三片,大小如柳葉,放在鐵器上烘烤)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酒煮麵糊和丸如綠豆大。不計時候,以薄荷湯化下三丸。量兒大小臨時加減。
《聖惠》治小兒急驚風,壯熱煩亂,大便結澀。續隨子丸方
續隨子(去皮,別研),青黛,蘆薈,胡黃連(末),麝香(各一分)
上件藥都細研,以糯米飯和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薄荷湯或溫水化破一丸服。未瘥再服。
《聖惠》治小兒急驚風,兼去心間涎。硃砂丸方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搗碎,篩成粉末,用酒煮面糊混合製成如綠豆大小的丸劑。服用時間不限,用薄荷湯送服三丸,根據孩童年齡大小酌情增減劑量。
《聖惠方》治療小兒急性驚風,高燒煩躁,大便乾燥。續隨子丸配方
續隨子(去皮,單獨研磨),青黛,蘆薈,胡黃連(研末),麝香(各一分)
將上述藥材全部細細研磨,以糯米飯混合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丸劑。服用時間不限,用薄荷湯或溫水化開一丸服用,若未痊癒可再次服用。
《聖惠方》治療小兒急性驚風,同時去除心間痰涎。硃砂丸配方
硃砂,砒霜(各一分),豉(三百粒),皂角(一寸,炙黃焦),巴豆(十五枚,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
白話文:
硃砂、砒霜(各一點五公克),大豆(四十五公克),皁角(三公分長,烤黃至焦黑),巴豆(二十二點五公克,去皮、去心,研磨後,用紙包壓去油)。
上件藥先研硃砂、砒霜為粉,次入豉、巴豆,都研令細,以棗肉和丸如黍米大。一、二歲兒每服以溫水下一丸服,得吐瀉為效。
《聖惠》治小兒急驚風,喉中涎,吐不出,咽不入。壞涎丸方
白話文:
上述藥方先將硃砂、砒霜碾成粉末,然後加入豉、巴豆,一起研磨成細粉,以棗肉和成丸,大小如黍米。一、二歲的兒童每次服用溫開水送服一丸,催吐瀉下即可。
水銀(以少棗肉研,令星盡),雄黃,硃砂(並細研。各一分),鉛霜,甘草(各半分)
白話文:
水銀(與少量去子棗肉一起研磨,直到星星完全消失),雄黃、硃砂(都研磨成細末,各取一份),鉛霜、甘草(各取半份)
上件藥都細末研,以糯米飯和丸如黍米大。每服以梨汁下二丸,化涎盡為度。
《聖惠》治小兒急驚風,化頑涎,利胸膈。水銀丸方
水銀(以少棗肉研,令星盡),天南星(生用。各一分),蛜𧌴(半兩,生用,去足)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棗肉和丸如綠豆大。不計時候,以薄荷湯下兩丸。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聖惠》治小兒急驚風。必效,碧霞丹方
硫黃(半分),膩粉(一錢),青黛(一分),巴豆(七粒,研,去油)
上件藥都研令細,用軟飯和丸如黍米大。不計時候,以薄荷湯下二丸。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聖惠》治小兒急驚風,搐搦,墜涎。抵聖丸方
水銀(半兩),麝香(半分),天南星(一兩,生用)
白話文:
這些藥材都要磨成細末,用糯米飯調和做成如黍米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時,用梨汁送服兩丸,直到痰涎消失為止。
《聖惠》治療小兒急驚風,化除頑固的痰涎,疏通胸膈的水銀丸配方
水銀(與少量棗肉一起研磨,直到沒有水銀顆粒),天南星(生用,各一分),螻蛄(半兩,生用,去掉腳)
將上述藥材搗碎篩成細末,用棗肉調和做成如綠豆大小的丸子。不論時間,用薄荷湯送服兩丸。根據孩童的年齡大小酌情增減用量。
《聖惠》治療小兒急驚風的有效配方,碧霞丹
硫黃(半分),膩粉(一錢),青黛(一分),巴豆(七粒,研磨去油)
將上述藥材全部研磨成細末,用軟飯調和做成如黍米大小的丸子。不論時間,用薄荷湯送服兩丸。根據孩童的年齡大小酌情增減用量。
《聖惠》治療小兒急驚風,抽搐,流涎的抵聖丸配方
水銀(半兩),麝香(半分),天南星(一兩,生用)
上件藥搗天南星為末,次入水銀,又以石腦油同搗,硬軟得所;又以麝香搗三、二百杵,丸如綠豆大。不計時候,以薄荷湯化破一丸服之。量兒大小加減。
《聖惠》又方
天漿子(三枚,生用),硃砂(末,一錢),乾蠍(七枚,生用)
白話文:
先將天南星搗成末,然後加入水銀,再加入石腦油一起搗,使其軟硬適中;再加入麝香搗三、二百次,做成綠豆般大小的丸子。不拘時間,用薄荷湯化開一丸服用。根據小孩的年齡大小增減劑量。
上搗、羅為末,以軟飯和丸如粟米大。不計時候,以荊芥湯下二丸。量兒大小加減服。
太醫局,牛黃金虎丹,治小兒急驚風。
白話文:
將藥材搗碎、過篩成細末,用柔軟的米飯和成藥丸,大小和粟米的米粒相同。不拘泥於服藥時間,用荊芥湯送服二粒。根據孩子的年齡大小酌情加減劑量。
牛黃(研,二兩半),雄黃(水飛,一百五十兩),天南星(為末,用牛膽汁和作餅子,焙乾。如無牛膽,即申法酒蒸七晝夜),白礬(水飛,細研),天竺黃,膩粉(各研,二十五兩),天雄(炮裂,去皮,臍,一十二兩),生龍腦(研,五兩),金箔(八百片,為衣)
白話文:
-
牛黃(磨成粉末,二兩半)
-
雄黃(經過水飛提純,一百五十兩)
-
天南星(磨成粉末,用牛膽汁和在一起做成餅狀,烘乾。如果沒有牛膽汁,就用陳年米酒浸泡蒸七天七夜)
-
白礬(經過水飛提純,細細研磨)
-
天竺黃、膩粉(各研磨成粉末,二十五兩)
-
天雄(經過炮製裂開,去除皮和肚臍,一十二兩)
-
生龍腦(研磨成粉末,五兩)
-
金箔(八百片,用於做藥物的衣)
上為末,煉蜜搜和,每一兩半作十丸,以金箔為衣。治急中風,身背強直,口噤失音,筋脈拘急,鼻乾面黑,遍身壯熱,汗出如油,目瞪唇青,心神迷悶,形體如醉,痰涎壅塞胸膈,喉中如拽鋸聲。每服一丸,以新汲水化灌之,扶坐,使藥行化。良久,續以薄荷自然汁更研化一丸,灌之,立愈。
白話文:
將藥材磨成粉末,再和蜂蜜混合,每一兩半的藥粉製成十顆藥丸,並用金箔包覆。這藥丸可以治療急中風,症狀包括身體僵硬,失語,筋脈拘急,鼻子乾燥,臉色發黑,全身發熱,汗水如油,眼睛瞪大,嘴脣發青,心神昏迷,身體像喝醉一樣,痰液堵塞胸膈,喉嚨裡有像鋸木頭的聲音。每次服用一顆藥丸,用新鮮的水送服,讓病人扶坐,幫助藥物發揮作用。過一會兒,再用薄荷汁研磨一顆藥丸,讓病人吞服,可以立刻痊癒。
肥盛體虛,多涎有風之人,宜常以此藥隨身備急,覺眼前暗黑,心膈悶亂,有涎欲倒,化藥不及,急嚼一丸,新汲水下。小兒急驚風,一歲兒服綠豆大一丸,薄荷自然汁化,灌之。更量歲數,臨時加減。有孕婦人不得服。
白話文:
對於肥胖且體虛,以及多涎且常有風症的人,宜經常將此藥備在身邊以備不時之需。如果感到眼前發黑、心絞痛、胸悶氣亂、口水直流、即將暈倒,來不及化藥時,立即咀嚼一丸此藥,再喝下剛打上來的水。小兒患急性痙攣症,一歲以下的患兒服用綠豆大小的一丸此藥,用薄荷汁化開後灌服。依據患兒的年齡,臨時酌情增減藥量。懷孕婦女不得服用此藥。
錢乙小惺惺丸,解毒。治急驚風癇,潮熱及諸疾虛煩,藥毒上攻,躁渴。
白話文:
錢乙的小惺惺丸,具有解毒的功效。用於治療急驚風癇、潮熱以及各種疾病引起的虛煩、藥毒上攻、躁渴等症狀。
臘日取東行母豬糞(燒灰存性),辰砂(水研,飛),蛇黃(西山者,燒赤,醋淬三次,水飛,研,乾用。各半兩),腦麝(各二錢),牛黃(一錢。各別研)
白話文:
臘月取東行的母豬糞(燒灰留下),辰砂(用水研磨,蒸發),蛇黃(西山產的,燒紅,用醋浸泡三次,用水蒸發,研磨,用乾的。各半兩),腦麝(各2錢),牛黃(1錢。分別研磨)
上以東流水作麵糊丸桐子大,硃砂為衣。每服二、三歲兩丸,鑰匙研破,溫水化下。小兒方生便宜服一丸,除胎中百疾,食後。
白話文:
將東流水做成像桐子那麼大的小藥丸,硃砂做表皮。每次服用二到三歲兩顆藥丸,用鑰匙研磨成粉狀,用溫水送服。小嬰兒出生後即可服用一丸,可以消除胎裡所帶來的各種疾病,在飯後服用。
錢乙利驚丸方,治小兒急驚風。
輕粉,青黛(各一分),天竺黃(二錢),黑牽牛(末,生,半兩)
上同研勻,蜜丸豌豆大。一歲一丸,溫薄荷水下,食後。
錢乙金箔丸,治急驚涎盛。
白話文:
錢乙的利驚丸方,用於治療小兒急驚風。
使用輕粉、青黛(各一份),天竺黃(兩錢),黑牽牛(研末,生用,半兩)。
將以上材料混合研勻,用蜂蜜製成豌豆大小的丸劑。一歲大的孩童一次服用一丸,用溫薄荷水送服,飯後服用。
錢乙的金箔丸,用於治療急驚涎盛。
金箔(二十片),天南星(銼,炒熟),白附子(炮),防風(去蘆頭,切、焙),半夏(湯浸七次,切,焙乾,秤。各半兩),雄黃,辰砂(各一分),生犀(末,半分),牛黃,腦麝(各半錢。以上六物研)
白話文:
金箔(二十片)、
天南星(銼碎,炒熟)、
白附子(炮製)、
防風(去除蘆頭,切碎,焙乾)、
半夏(用湯浸泡七次,切碎,焙乾,稱取。各半兩)、
雄黃、
辰砂(各一分)、
生犀(研磨成粉,半分)、
牛黃、
腦麝(各半錢。以上六種藥物研磨成粉)
上為細末,薑汁麵糊丸麻子大。每服三、五丸至一、二十丸,人參湯下。如治慢驚,去龍腦,服無時。
錢乙龍腦散方
白話文:
藥丸要磨成很細的粉末狀,然後用薑汁和麵糊和成芝麻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三、五丸到一、二十丸,用人參湯送服。如果是治療慢驚風,去龍腦,服用藥丸沒有時間限制。
大黃(蒸),半夏(湯洗,薄切,用薑汁浸一宿,焙乾,炒),甘草,金星石,銀星石,寒水石,禹餘糧,不灰木,青蛤粉
上各等分,同為細末,研入龍腦一字,再研勻。新水調一字至半錢,量兒大小與之。通解諸毒。本舊方也,
白話文:
大黃(蒸過)
半夏(用熱水洗淨,切成薄片,用薑汁浸泡一晚,然後烘乾,炒至微黃)
甘草(切片,炒至表面微黃)
金星石(研磨成粉末)
銀星石(研磨成粉末)
寒水石(研磨成粉末)
禹餘糧(研磨成粉末)
不灰木(研磨成粉末)
青蛤粉(研磨成粉末)
仲陽添入甘松三、兩枝,藿香葉末一錢,金牙石一分,減大黃一半,治藥毒吐血。神妙。
白話文:
仲陽加入甘松三兩,藿香葉末一錢,金牙石一分,減少大黃一半,用於治療藥物中毒造成的吐血。效果神奇。
張渙,已風丹方,祛風退急驚。
白殭蠶,干全蠍,白附子(各半兩),防風,天竺黃(細研),鉤藤(各一兩)
上件為細末,煉蜜和丸雞頭大。每服一粒至二粒,點麝香荊芥湯化下。
張渙,急風膏方,截急驚風,利胸膈。
白話文:
張渙,已風丹方,用來袪除風邪,緩解急驚。
使用白僵蠶、乾全蠍、白附子(各半兩),防風、天竺黃(細研)、鉤藤(各一兩)。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末,用煉蜜調和製成如雞頭般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一到兩粒,用麝香荊芥湯送服。
張渙,急風膏方,用於治療急驚風,暢通胸膈。
好硃砂(半兩,細研,水飛,焙乾),天漿子(炒為末),干全蠍(為末。各二七個),膩粉(一錢),青黛(一錢,別研)
白話文:
-
上等的硃砂(半兩,研磨成細粉,用水沖洗,焙乾)
-
天漿子(炒熟後研磨成粉末)
-
全蠍(研磨成粉末,每種各 27 個)
-
膩粉(一錢)
-
青黛(一錢,另外研磨)
上件都拌勻,入腦子半錢,研細,用軟飯和成膏如皂子大。每服一粒,煎人參荊芥湯化下。
張渙,軟紅膏方,治急驚潮搐涎盛者。
白話文:
將所有藥材混合均勻,加入半錢的腦子,研磨細緻,再用軟飯調合成膏,大小如皂莢。每次服用一粒,用人參荊芥湯煎煮後送服。
張渙的軟紅膏方,用於治療急性驚風、抽搐及多涎症狀。
天南星(一兩,生用,別搗,羅為細末),硃砂(半兩,細研,水飛),水銀(一分,用真石腦油半盞,同研極細),乾蠍梢(四十九枚,為細末)
白話文:
-
天南星(一兩,生用,不要搗碎,磨成細末)。
-
硃砂(半兩,研磨細膩,用清水提純)。
-
水銀(一分,用真石腦油半盞,一起研磨至極細)。
-
乾蠍梢(四十九枚,研磨成細末)。
上件一處拌勻,入腦、麝各一錢,再研棗肉,和於石臼中,搗三、五百下,硬軟得所,成膏如皂皂大。每服一粒,煎薄荷湯化下。神驗。量兒大小加減。
白話文:
將上述的材料混合均勻,然後加入腦、麝香各一錢,再研碎棗肉,放入石臼中,搗三、五百下,讓軟硬適中,做成像皁皁一樣大的藥膏。每次服用一粒,用薄荷湯化開服用。非常有效。根據孩子的體型大小增減用量。
張渙,碧霞丹方,治急驚膈實涎盛者。
硫黃,膩粉,青黛(各細研),硃砂(細研,水飛。各一分),巴豆(五粒,去心、膜、出油,別研)
上件一處都研令細,滴水和如黍米大。每服五粒,以薄荷湯下,量兒大小加減。
張渙,金箔膏方,急治急驚大便不通者。
白話文:
張渙,碧霞丹的配方,用於治療急驚風、膈實、涎多的情況。
硫黃、膩粉、青黛(各自細研),硃砂(細研,水飛。各一分),巴豆(五粒,去心、膜、榨油,另外研磨)
將上述材料一同研磨至細,滴水調和成黍米大小。每次服用五粒,用薄荷湯送服,根據孩童的年齡大小調整用量。
張渙,金箔膏的配方,用於緊急治療急驚風、大便不通的情況。
金箔(十片,別研),水銀(以棗肉少許研,令星盡),鉛霜,水磨雄黃(細研),乾蠍(取末),硃砂(細研,水飛。各一分)
白話文:
-
金箔(十片,另行研磨)
-
水銀(以少許棗肉研磨,直到星星完全消失)
-
鉛霜
-
水磨雄黃(研磨至細膩)
-
乾蠍(研磨成粉末)
-
硃砂(研磨至細膩,以水飛法提純。各一分)
上件都研為細末,取鵝梨汁和如綠豆大。每服二粒至三粒,麝香湯化下。
張渙,銀箔丹方,治急驚伏熱潮發者。
白話文:
將以上材料全部研磨成細粉,用鵝梨的汁液調和成綠豆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二到三粒,用麝香湯送服。
這是張渙的銀箔丹配方,用於治療急性的驚風和內熱引起的發燒。
銀箔(十片,別研),續隨子(去皮),青黛,蘆薈(四味各別研),胡黃連(末。各一分),麝香(末,一錢)
白話文:
-
銀箔:十片,研磨成粉末,並單獨存放。
-
續隨子:去除外皮,研磨成粉末。
-
青黛:研磨成粉末。
-
蘆薈:研磨成粉末。
-
胡黃連:研磨成末,取一份。
-
麝香:研磨成末,取一錢。
上件同研勻細,以糯米飯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一粒至二粒,煎薄荷湯下。量兒大小加減。
張渙,虎睛丹方,治急驚心膈挾痰者。
白話文:
將以上藥材研磨均勻細緻,用糯米飯調和製成如綠豆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一到兩粒,用薄荷湯送服。根據孩童的年齡大小調整用量。
張渙的「虎睛丹」方,用於治療急性驚風伴有痰的心膈症狀。
虎睛(一對,酒浸一宿,微炙為末),乾蠍,粉霜(細研),青黛(研),續隨子(研),真珠(末,研。各一分),麝香(一錢,研)
白話文:
-
虎睛(一對,浸泡在酒中過夜,微烤後研磨成粉末)
-
乾蠍
-
粉霜(研磨成細粉)
-
青黛(研磨)
-
續隨子(研磨)
-
真珠(研磨成粉末)
-
麝香(研磨,一錢)
上件都拌勻,研細,以軟粳米飯和丸如黍米大。每服五粒至七粒,薄荷湯下。更量大小加減。
張渙,追風丹方,治急驚,潮發至癇者。
白話文:
將所有材料混合均勻,研磨細緻,用軟熟的粳米飯調合成如黍米大小的丸狀。每次服用五到七粒,用薄荷湯送服。根據年齡大小酌情增減用量。
張渙的「追風丹」方,用於治療急驚風,症狀包括發熱反覆直至抽搐。
乾薑(微炮),白殭蠶(微炒黃。各半兩),白附子,天南星(炮裂。各一分),大川烏頭(一枚,炮裂,去皮、臍)
白話文:
-
乾薑(微炮):微炒過的乾薑。
-
白殭蠶(微炒黃):微炒至黃色的白殭蠶。
-
白附子:未加工的附子。
-
天南星(炮裂):炮製過的南星,使其爆裂。
-
大川烏頭(一枚,炮裂,去皮、臍):炮裂後的大川烏頭,去除皮和臍。
上件搗,羅為細末,煮槐膠和丸如黍米大。每服十粒,溫酒下。量兒大小加減。
《四十八候》,牛黃丸,治急驚,風熱,夜啼。
硃砂(二錢),乳香,酸棗仁(各一錢),雄黃(二錢,醋煮)
上為末,滴水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粒,金銀薄荷湯下。
《石壁經》三十六種治急驚風。鉤藤散方
鉤藤,天竺黃,犀角屑,蟬蛻,甘遂(煨),甘草(炙黃)
上各等分為末。每服半錢,金銀薄荷湯調下,日進四服。
《石壁經》三十六種治急驚又方。
鉤藤,胡黃連,硝石(別研,半錢),甘草(炙,一分)
上為末。每服半錢,麥門冬熟水下。
《惠眼觀證》,睡驚膏,大治急驚,凡中驚後涎盛,亦宜服之。
白話文:
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為細粉,用煮好的槐樹膠混合製成如黍米般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十粒,以溫酒送服。根據孩童的年齡大小調整用量。
《四十八候》中的牛黃丸,用於治療急性驚風、風熱及夜間哭鬧。
朱砂(兩錢),乳香,酸棗仁(各一錢),雄黃(兩錢,醋煮)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粉末,加入少量水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一粒,以金銀花薄荷湯送服。
《石壁經》中記載了三十六種治療急性驚風的方法,其中包括鉤藤散的配方:
鉤藤,天竺黃,犀角屑,蟬蛻,甘遂(炒),甘草(炒至黃色)
將以上各藥材等量混合並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半錢,以金銀花薄荷湯調和送服,每日服用四次。
《石壁經》中另一種治療急性驚風的方法如下:
鉤藤,胡黃連,硝石(單獨研磨,半錢),甘草(炒,一分)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半錢,以麥門冬煎湯送服。
《惠眼觀證》中的睡驚膏,對治療急性驚風有顯著效果,對於驚嚇後唾液分泌過多的情況也適合服用。
赤腳蜈蚣(一條),輕粉(四匣子),巴豆(七粒,不出油),汞(用四個棗結,二錢),白附子(尖,四十個),蠍梢(十四個),青黛(抄二錢),麝香(少許,研)
白話文:
-
赤腳蜈蚣:一條
-
輕粉:四個盒子
-
巴豆:七粒,不可用有油的
-
汞:四個棗核的量,約二錢多
-
白附子(尖):四十顆
-
蠍梢:十四顆
-
青黛:兩錢,研磨成末
-
麝香:少許,研磨成粉
上為末,於汞棗肉內都研勻。每服一皂大,薄荷湯磨下。如小兒近七歲,氣盛涎多,須加倍服之。
《劉氏家傳》,一星散,治急驚,如傷風亦可服。
天南星(一個,炮,水浸一宿),乾蠍(生,二七個,全),川烏尖(炮後取二七個),硃砂(一錢)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細末,與水銀和大棗肉一起均勻混合。每次服用量等同於一個皂角的大小,用薄荷湯送服。如果小孩接近七歲,體質較壯且口水多,則需加倍服用。
根據《劉氏家傳》的記載,此方稱為「一星散」,用於治療急性驚風,若因傷風引起也可服用。
所需藥材包括:天南星(一枚,炮製後用水浸泡一夜)、乾蠍子(活的,十四隻,完整)、川烏頭尖(炮製後取十四個)、朱砂(一錢)。
上為末。急驚不問大小,金銀薄荷湯下半錢,見吐為驗,如胃脘無涎,只見汗出為驗,後用熟水洗奶與吃,後吃和氣藥。
白話文:
研磨成粉末。急症不論大小,以金銀薄荷湯送下半錢,以吐出為驗證,如果胃部沒有口水,只有出汗為驗證,之後用煮熟的白開水清洗奶頭並餵食,之後服用和氣藥。
木香(生),人參(各一錢),丁香(七粒),甘草(少許,炙)
上末之,飯飲調下半錢。
《劉氏家傳》小兒急驚,手足抽縮,眼倒,奶不下。定命散
白話文:
木香(生)、人參(各一錢)、丁香(七粒)、甘草(少許,炙)。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飯後的米湯調服半錢。
《劉氏家傳》記載,此方用於小兒急驚,症見手足抽搐,眼睛上翻,無法哺乳。名為定命散。
鬱金(二個大者,生,為末),蠍梢(七個),干全蠍(一個),膩粉(炒,一大錢),硃砂(一錢半),麝(少許),巴豆(七粒,去皮、心、臍,不去油,細研)
白話文:
鬱金(兩個大的,生的,研成末),蠍梢(七個),全蠍(一個),膩粉(炒過的,一大錢),硃砂(一錢半),麝香(少許),巴豆(七粒,去皮、心、臍,不去油,研成細末)
上為末。急驚、癇疾,未滿歲只一字,金銀薄荷湯下,冷水調亦得。如初生至三、五月,皆可一字以下。
服藥後良久,有吐涎下來,與拭卻口內涎。暖處蓋臥,汗出為度,不得當風吹著,良久,瀉一、兩次即安。
《孔氏家傳》治小兒急驚風,只用銀液丹下之,立效。
白話文:
上方研磨成粉末。對於突然發作的驚風或癲癇,如果年齡未滿一歲,只需使用一個字的份量,用金銀薄荷湯送服,或者用冷開水調服也可以。如果是新生兒到三個月至五個月大的嬰兒,用量可以少於一個字的份量。
服藥後一段時間,若出現吐涎的情況,應幫忙擦乾淨口腔內的涎水。然後讓孩子在溫暖的地方躺著休息,直到出汗為止,注意不要讓風直接吹到孩子身上。過一段時間後,可能會排便一到兩次,這樣就表示病情好轉了。
根據《孔氏家傳》的記載,治療小兒急性驚風,只需使用「銀液丹」,效果立竿見影。
黑鉛(半斤,煉十遍,秤取三兩,再於銚子內熔成汁,以水銀三兩投入汁中,結成砂子,分為塊,以母草十兩,水煮半日,候冷,取出,入乳缽內,研細為度)上色鐵粉(五兩,於乳缽內研,以漿水飛過,候乾,秤取三兩),硃砂(半兩,研),膩粉(二兩),天南星(三兩,為末)
白話文:
黑鉛(半斤,煉製十次,稱取三兩,再在銚子裡熔化成汁,加入三兩水銀到汁液中,形成砂子,分成塊狀,用十兩的母草,水煮半日,等冷卻後取出,放入乳缽中,研磨成粉)上色鐵粉(五兩,在乳缽中研磨,用漿水過濾,等乾了之後,稱取三兩),硃砂(半兩,研磨),膩粉(二兩),天南星(三兩,研成末)。
上件細研令勻,以麵糊為丸如綠豆大。每服兩丸,如有患,不計時候,薄荷蜜湯下,日可三服。大人丸如桐子,薑湯亦得。赤白痢,二宜湯下;小便不通,燈心湯下;霍亂,木瓜湯下。
《孔氏家傳》治陽證驚風。牛黃丸
白話文:
將上面的藥材研磨均勻,用麵粉糊做成綠豆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兩丸,如有需要,不管什麼時候,用薄荷蜜湯送服,每天可服用三次。成年人的藥丸做成桐子大小,也可以用薑湯送服。赤痢和白痢,都用湯藥送服;小便不通,用燈心湯送服;霍亂,用木瓜湯送服。
牛黃,片白龍腦,熊膽(各半錢),水磨雄黃(半錢),騏驎蠍,硃砂,木香(各一錢),真蟾酥,麝香(各一字)
白話文:
牛黃、白龍腦片、熊膽(各半錢),研磨成粉的雄黃(半錢),騏驎蠍、硃砂、木香(各一錢),真蟾蜍酥、麝香(各一字)。
上一處研為細末,不入甕,新粟米飯為丸小豆大。常服三丸,急病五丸,男左女右,鼻中灌為效。若五、七歲,五、七丸灌鼻內;一、二歲至三、四歲,三、四丸灌。先以新汲水量多少化磨破丸為汁,方灌鼻內。
白話文:
將上一個處方研磨成細末,不要放入甕中。用新粟米飯做成小豆般大小的丸劑。通常服用三丸,急病服用五丸。男生由左側鼻孔灌入藥丸,女生則由右側灌入。如果患者年齡在五到七歲之間,則灌入五到七丸;年齡在一到二歲到三到四歲之間,則灌入三到四丸。先用新汲取的水將藥丸化開成汁,再灌入鼻腔內。
《王氏手集》治小兒急驚風方。
獖豬糞
上掘地坑深尺余,以豬糞攪和水,澄清,取一茶腳許,以麝香服之,立醒。慢驚不可用。
《趙氏家傳》治小兒急驚。龍齒膏
白話文:
《王氏手集》治療小兒急驚風的方法。
野豬的糞便
挖一個深度超過一尺的地坑,將豬糞與水混合攪拌,讓其沈澱澄清後,取大約一杯底的量,加入麝香讓孩童服用,立即就能甦醒。對於慢性的驚風則不適用。
《趙氏家傳》治療小兒急驚的方法。
使用龍齒膏。
龍齒(半兩,水研,飛過),乾山藥,川甜硝,人參,寒水石(炭火燒,水飛),甘草(炙。各一兩),硃砂(二錢),腦麝(各一錢)
白話文:
龍齒(半兩,用清水研磨,取浮於水面的粉末),乾山藥,川甜硝,人參,寒水石(炭火燒制後,用清水取其粉末),甘草(炙製。各一兩),硃砂(二錢),腦麝(各一錢)。
上件為細末。熟蜜和為三劑,三歲兒可服雞頭大,用薄荷湯化下。
《吉氏家傳》治小兒急驚。鎮心散
白話文:
這些藥材要研磨成細粉。用熟蜂蜜調合成三劑藥,三歲大的小孩可以服用如雞頭大小的一劑,用薄荷湯送服。
出自《吉氏家傳》,用於治療小兒急驚的方劑,名為鎮心散。
白附子,硃砂(研。各一錢),全蠍,殭蠶(各七個),琥珀(半錢,研),天南星(一個,水醋同煮令熟爛,焙,一字)
上細末,入腦、麝少許。每服半錢,薄荷水調下。
長沙醫者李剛中傳治小兒因熱急搐方。
白話文:
白附子、硃砂(研磨,各一錢)、全蠍、殭蠶(各七個)、琥珀(半錢,研磨)、天南星(一個,用清水和醋一起煮至熟爛,烘乾,切成一字形)
蛇黃(半兩,火煅末,入好醋中淬一十四遍,候冷,為細末),雄豬糞(南方取者,火煅,候冷,杵,半兩),夜明砂(秤二錢半,細研)
白話文:
蛇黃:半兩,燒熱後研成細末,浸泡在優質醋中淬煉十四遍,取出後待其冷卻,研磨成細末。
雄豬糞:取自南方的雄豬糞便,燒熱後待其冷卻,研磨成細末,用量為半兩。
夜明砂:稱取二錢半,研磨成細末。
上四味合一處,細研極勻,淨器收。周歲以下並用半平錢;兩月嬰兒一字;周歲已上一平錢,並用麝香湯放溫,調灌下。少定,末退,再進一服,立效。
長沙醫者鄭愈傳,桃紅散,治小兒急驚風。
白話文:
將以上四種藥材混合在一起,研磨得非常均勻,裝入乾淨的容器中保存。一歲以下的嬰兒服用半平錢的劑量;兩個月的嬰兒服用一字的劑量;一歲以上的嬰兒服用一平錢的劑量。所有劑量都使用麝香湯溫熱後,調和均勻後灌服。服用不久,病症就會消失,如果症狀沒有消失,可以再服用一次,立竿見影。
大天南星(一個,去心,入硃砂二錢在南星內,用南星封口,上面再用生薑自然汁和麵餅子裹,慢火內炒熱,取出)蠍(一個,全者),蜈蚣(一條,二味用酒少許,煮乾,焙)
上件為末。每服一字,用金銀薄荷湯調下。
長沙醫者鄭愈傳,水銀丸,治小兒急驚諸藥不治者。
白話文:
大天南星(一個,去除中心,在裡面放入二錢硃砂,再用天南星封口,在上面再用生薑汁和麵粉做成麵餅包裹,小火慢慢炒熟,取出)蠍子(一個,不要弄斷)蜈蚣(一條,這兩種藥材用少許酒煮乾、烘焙)
水銀砂子,黃柏(末),黃芩(末。各半錢),風化朴硝,天南星(炮末),青黛(各一錢),全蠍(十四個,焙乾)
白話文:
-
水銀砂子:一種礦物,含有汞。
-
黃柏(末):黃柏樹的樹皮,研磨成粉末。
-
黃芩(末):黃芩植物的根莖,研磨成粉末。
-
風化朴硝:自然風化的硝石。
-
天南星(炮末):天南星植物的根莖,經過炮製後研磨成粉末。
-
青黛:一種藍色的天然染料,由菘藍植物葉片製成。
-
全蠍(十四個,焙乾):十四隻全蠍,經過焙乾處理。
上件七味同研細,方入砂子令勻,浸,蒸餅和為劑,丸如黃米大。一歲兒服二丸,溫薄荷湯下,不計時候服。
白話文:
將上面七種藥物研磨成細末,再加入砂子,使其均勻混合。浸泡後,與蒸熟的餅和在一起做成劑量。丸的體積要像黃米那麼大。一歲的孩子服用兩丸,溫薄荷湯送服,不限服用時間。
長沙醫者鄭愈傳,問命散,治小兒急驚發搐。
蜈蚣(一條),白殭蠶(直者,比蜈蚣長)
上件為末,男左女右,鼻內搐一字。
白話文:
長沙的醫生鄭愈傳下了一個方子,名為「問命散」,用來治療小兒突然發作的驚風抽搐。
成分包括:蜈蚣(一條),白殭蠶(要直的,比蜈蚣長)。
將上述材料研磨成粉末,男孩用左鼻孔,女孩用右鼻孔,每次吸入一點點。
《聖惠》灸法:小兒急驚風,灸前頂一穴,三壯,在百會前一寸。若不愈,須灸兩眉頭及鼻下人中一穴,炷如小麥大。
白話文:
《聖惠》針灸法:如果小兒患有急驚風,可以在前頂穴灸三壯,該穴位在前囟門前一寸。如果還沒有治癒,需要在兩眉頭和鼻下的人中穴,每個穴位灸如小麥般大的艾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