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幼新書》~ 卷第二十三 (26)
卷第二十三 (26)
1. 氣疳第八
青黛,木香(各一分),檳榔,肉豆蔻(去殼。各一枚),麝香(半分,細研),黃連(一兩,去須),巴豆,川大黃(銼,微炒),鱉甲(塗酥、炙令黃,去裙襴。各半兩)
上件藥先取黃連、巴豆二味,以淡漿水三碗,煮令水盡;候乾,取出巴豆,去皮心,研如膏,紙裹壓去油,其黃連曝乾,然後與諸藥都搗,羅為末,用豬膽汁和丸如麻子大。一、二歲,每服空心以粥飲下二丸;三、四歲,每服三丸至四丸。每隔三日一服。量兒大小加減服之,取下惡物為效。次宜服訶梨勒丸補之。取下惡物後,宜服訶梨勒丸方
訶梨勒皮,草豆蔻,人參(去蘆頭),白朮,陳皮(湯浸,去白瓤,焙),白茯苓(各半兩),甘草(炙微赤,銼),丁香(各一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麻子大。一、二歲每服以粥飲下三丸、三、四歲每服五丸,空心、午後各一服。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聖惠》治小兒氣疳,腹脹時痛,體瘦。代赭丸方
代赭,硃砂(各細研),川大黃,當歸(各銼,微炒),桂心,萆薢(銼),木香(各半兩),麝香(半分,細研),巴豆(一分,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令勻,煉蜜和丸如黃米大。一、二歲兒,每服用粥飲下三丸,三、四歲每服五丸,空心、午後各一服。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聖惠》治小兒氣疳,不欲乳食,時復腹痛。木香丸方
木香,胡黃連,當歸(銼,微炒),訶梨勒(煨,用皮。各半錢),麝香(一錢,細研),青橘皮(一分,湯浸,去白瓤,焙)
上件藥搗,羅為末,用粟米飯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下三丸。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譚氏殊聖方》:小兒多熱積為驚,口內饒乾麵色青,咬甲愛鹽仍吃土,時時咳嗽夜多聲。氣疳傳髒心頭痛,搗眼揉眉不轉睛,求取草龍膽一個,丁香頓服便惺惺。
龍香丸
丁香母(三個),麝(少許),青黛(一分),蟾(一個,去肚,炙令黃色)
上為散,煮漿水飯為丸如粟米大,溫水下三丸。
張渙,麝香丹,治小兒肺疳,皮毛枯燥,咳嗽上氣方。
紫蘇子(微炒),五味子(各一分),半夏(半兩,湯洗七次),胡黃連(一兩),乾蟾(一枚,塗酥、炙微黃。以上搗,羅為細末。次用:)
麝香,蘆薈,硃砂(各細研)
上件一處拌勻,以棗肉和丸如黍米大。每服五粒至七粒,米飲下。量兒大小加減。
張渙,靈砂丹,因嗽成疳,最宜服之。
人參(半兩,去蘆頭),甜葶藶(研),五靈脂,胡黃連(併為細末),麝香,蘆薈(各細研),杏仁(麩炒,去皮尖。各一分),辰砂(半兩,細研)
上件一處拌勻,以粳米飯和丸如黍米大。每服十粒,煎人參湯下。量兒大小加減。
白話文:
氣疳第八
第一方:
青黛、木香各一分,檳榔、肉豆蔻(去殼)各一枚,麝香半分(磨成細粉),黃連一兩(去除鬚根),巴豆、川大黃(切碎,稍微炒過),鱉甲(塗上酥油烤黃,去除邊緣部分)各半兩。
先把黃連、巴豆兩味藥,用三碗淡米漿水煮到水乾,等藥材乾了,取出巴豆,去掉外皮和內心,搗成膏狀,用紙包住壓去油脂。將黃連曬乾,然後和剩下的藥材一起搗碎,過篩成細粉。用豬膽汁調和藥粉,搓成麻子大小的藥丸。一到兩歲的幼兒,每次空腹用粥水送服兩丸;三到四歲的幼兒,每次服用三到四丸。每隔三天服用一次。根據幼兒的大小調整劑量,直到排出體內不好的東西才有效。之後適合服用訶梨勒丸來補養身體。排出不好的東西後,應服用訶梨勒丸。
第二方:訶梨勒丸
訶梨勒皮、草豆蔻、人參(去除蘆頭)、白朮、陳皮(用熱水浸泡,去除白色內層,烘乾)、白茯苓各半兩,甘草(稍微烤黃,切碎)、丁香各一分。
將上述藥材搗碎,過篩成細粉,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搓成麻子大小的藥丸。一到兩歲的幼兒,每次用粥水送服三丸;三到四歲的幼兒,每次服用五丸,空腹和下午各服用一次。根據幼兒的大小適量調整劑量。
第三方:代赭丸
代赭石、硃砂(都磨成細粉),川大黃、當歸(切碎,稍微炒過),桂心、萆薢(切碎),木香各半兩,麝香半分(磨成細粉),巴豆一分(去皮心,搗碎,用紙包住壓去油脂)。
將上述藥材搗碎,過篩成細粉,加入磨好的藥粉,混合均勻,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搓成黃米大小的藥丸。一到兩歲的幼兒,每次用粥水送服三丸;三到四歲的幼兒,每次服用五丸,空腹和下午各服用一次。根據幼兒的大小適量調整劑量。
第四方:木香丸
木香、胡黃連、當歸(切碎,稍微炒過),訶梨勒(烤過,用皮)各半錢,麝香一錢(磨成細粉),青橘皮(用熱水浸泡,去除白色內層,烘乾)一分。
將上述藥材搗碎,過篩成細粉,用小米飯調和,搓成綠豆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不限時間,用粥水送服三丸。根據幼兒的大小適量調整劑量。
第五方:
孩子多因熱積而受驚,口內乾燥,臉色發青,喜歡咬指甲、吃鹽、甚至吃土,時常咳嗽,晚上咳嗽聲特別多。氣疳會傳到臟腑,引起心口疼痛,揉眼睛,揉眉毛,眼神呆滯。只要取一個草龍膽,加點丁香,立即服用,就能讓孩子清醒過來。
第六方:龍香丸
丁香母三個,麝香少許,青黛一分,蟾蜍一個(去掉內臟,烤至黃色)。
將上述藥材磨成粉,用米漿水煮成的稀飯搓成粟米大小的藥丸,用溫水送服三丸。
第七方:麝香丹
紫蘇子(稍微炒過)、五味子各一分,半夏半兩(用熱水洗七次),胡黃連一兩,乾蟾蜍一枚(塗上酥油,烤至微黃)。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細粉。再用:麝香、蘆薈、硃砂(都磨成細粉)。
將以上藥材混合均勻,用棗肉調和,搓成黍米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五到七粒,用米湯送服。根據幼兒的大小調整劑量。
第八方:靈砂丹
人參(去除蘆頭)半兩,甜葶藶(磨成粉),五靈脂,胡黃連(一起磨成細粉),麝香、蘆薈(都磨成細粉),杏仁(用麩皮炒過,去除外皮和尖端)各一分,辰砂半兩(磨成細粉)。
將以上藥材混合均勻,用粳米飯調和,搓成黍米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十粒,用煎好的人參湯送服。根據幼兒的大小調整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