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幼新書》~ 卷第二十三 (24)
卷第二十三 (24)
1. 食疳第七
川大黃(銼,炒),黃連,桂心,代赭(細研),巴豆(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硃砂,麝香(研。各一兩),木香,人參,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黃,研如膏),京三稜(各半兩),肉豆蔻(二顆,去谷)
上件搗,羅為末,入巴豆、杏仁都研令勻,煉蜜和丸如麻子大。一服三丸,以粥飲下。
《張氏家傳》治小兒消疳,消食丸方
神麯,麥櫱,胡黃連,蕪荑(等分)
上為末,酒煮糊為丸如粟米粒大,飲下。
《莊氏家傳》治小兒脾疳,冷熱瀉方。
宣連(一分),木香(半分)
上件二味微炒過,羅成細末,米飯為丸如粟米大。每服五丸、七丸,米飲下,日三服,大妙。
《孔氏家傳》治小兒脾疳方。
胡黃連,使君子,五味子,檳榔(各一錢),南木香(半錢)
上為末,粟飯丸如綠豆大。飯內與五、七丸,日三服。
《王氏手集》,消疳丸,治小兒食疳乳癖,腹脹羸瘦,揉鼻咬甲,好食泥土,下痢色雜,煩渴,面黃,寒熱,喘滿,不生肌膚方
訶子皮(五個),檳榔(二個),肉豆蔻(一個),木香,丁香,蓽澄茄,青皮(各一錢),縮砂(十個),粟米(一合),巴豆(二十一個)
上為粗末,與巴豆一處炒令黃色,揀去巴豆不用,為末,墨水麵糊和丸。每服十丸,食前粟米飲下。
白話文:
第一個藥方:
將炒過的大黃、黃連、桂心、研磨細緻的代赭、去皮去心並壓去油脂的巴豆、硃砂、麝香(皆研磨成粉末,各一兩),以及木香、人參、浸泡過並去皮尖、去雙仁後用麩皮炒黃的杏仁(研磨成膏狀),京三稜(各半兩),肉豆蔻(兩顆,去殼)
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細末,加入巴豆、杏仁一起研磨均勻,再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成丸子,如麻子般大小。每次服用三顆,用粥水送服。
第二個藥方:
神麯、麥芽、胡黃連、蕪荑(等量)
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酒煮成的糊狀物做成丸子,如粟米般大小,用水送服。
第三個藥方:
宣連(一分)、木香(半分)
以上兩味藥稍微炒過,過篩成細末,用米飯做成丸子,如粟米般大小。每次服用五到七顆,用米湯送服,一天三次,效果很好。
第四個藥方:
胡黃連、使君子、五味子、檳榔(各一錢),南木香(半錢)
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粟米飯做成丸子,如綠豆般大小。與飯一同服用,每次五到七顆,一天三次。
第五個藥方:
訶子皮(五個)、檳榔(兩個)、肉豆蔻(一個)、木香、丁香、蓽澄茄、青皮(各一錢),縮砂(十個),粟米(一合),巴豆(二十一個)
以上藥材磨成粗末,與巴豆一起炒至黃色,揀去巴豆不用,將剩餘藥材磨成粉末,用墨水和麵糊調和成丸子。每次服用十顆,飯前用粟米水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