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幼新書》~ 卷第二十三 (15)
卷第二十三 (15)
1. 風疳第五
上件搗,羅為末,以棗肉研水銀星盡,都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三丸,以溫水下。
《莊氏家傳》治小兒風疳。順肝氣,進飲食。蘆薈丸方
蘆薈(一錢,別研,秤,或只以皂角水磨),草龍膽(一兩,淨洗,銼、焙乾,秤)
上件藥一處搗,羅為末,用不蚛皂角三挺,以水二升挼汁,用生絹濾去滓,入銀器內慢火熬成膏,入前二味藥調和得所,丸如綠豆大。每服三丸至五丸,薄荷湯吞下。
張渙,熊膽天麻丹,治風疳羸瘦,搖頭揉目,百脈拘急方。
真熊膽,使君子(去殼),胡黃連,天麻,羌活,蟬殼(各一兩),蘆薈,乾蟾(酥炙黃。各半兩)
上件搗,羅為細末,粳米飯和丸黍米大。每服十粒,煎荊芥湯下。量兒大小加減。
張渙又方,烏蟾丹
烏蛇(酒浸去皮骨,炙令黃),乾蟾(酥炙黃),蛇蛻皮(燒灰。各一兩),胡黃連(半兩)
以上搗,羅為細末。次用:麝香,蘆薈,熊膽(各細研,一分)
上件一處拌勻,白麵糊和丸如黍米大。每服十粒,薄荷湯下。量兒大小加減。
《萬全方》治小兒肝疳羸瘦。酸棗仁丸
酸棗仁(微炒),蘆薈(研),蟬殼(去頭足,炒),硃砂(研),乾蠍(微炒),天南星(炮裂),蛇蛻皮(燒灰。各一分),青黛(半兩,研入),龍腦(半分,研入),蟾頭(一枚,炙令黃),蜣螂(去翅足,微炒),天漿子(微炒。各七枚)
上件杵,羅為末,用獨頭蒜燒熟,並醋飲和丸如綠豆大。空心,粥飲下三丸。量兒大小加減。
《趙氏家傳》,風疳丹,治小兒稟受不足,乳哺失宜,膚華浮脆,胃犯風冷,正氣微弱,客邪在內,令兒津液不固,自汗自利,中寒氣痞,關膈不通。成哯吐乳片,肌肉不生,精神昏塞,不欲啼笑;以致囟戶不斂,頭骨開張,龜胸解顱,丁奚無辜,無所不至。邪客於心,則成驚癇;邪客於脾,則成風疳。
如有此病,但能日與二、三服,自然令兒乳哺充肥,風消氣伏,神驗無比。予嘗以救小兒得效,不可勝數。
硃砂,硫黃,丁頭大赭石(三味各生研細),蛇黃(火煅、醋淬七遍,研細。各一分),蜣螂(去翅足,炒),地龍(盤曲者,銼、炒,去上滓。各三個),蠍(全者,二十個),使君子(大者十個,取肉),沒石子(一個),虼蚾頭(塗酥炙,一個),天漿子(炙),白附子(生。
各七個),白花蛇(一寸,酒浸一宿,不去皮骨,焙乾),大附子,烏頭(各取並向尖上,一、半個),半夏(生薑汁製,焙乾),麝香(秤),續隨子,丁香,赤石脂(各一錢)
上二十味為細末,和勻,以粟米飯搜丸如麻子大。量兒大小,湯飲下十粒。
風疳生核附:
漢東王先生《家寶》治小兒風疳,氣攻項下,生核子。皂角膏方
白話文:
[風疳第五]
第一方: 將以上藥材搗碎,磨成粉末,用紅棗肉搗成泥,和水銀混合均勻,再將全部混合物搓成綠豆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顆,用溫水送服。
第二方:《莊氏家傳》治療小兒風疳的藥方,可疏通肝氣,增進食慾。蘆薈丸的配方:
蘆薈(約3.75克,另外研磨,或直接用皂角水磨成汁),龍膽草(約37.5克,洗淨、切碎、烘乾)
將以上藥材搗碎,磨成粉末,用不帶蟲的皂角三條,加入約1200毫升的水揉搓出汁,用細絹過濾去除雜質,倒入銀器內用小火熬成膏狀,加入之前磨好的兩味藥粉攪拌均勻,搓成綠豆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到五顆,用薄荷湯送服。
**第三方:**張渙的熊膽天麻丹,治療風疳導致的消瘦、搖頭揉眼睛、全身脈絡緊張的症狀。
真正的熊膽、使君子(去殼)、胡黃連、天麻、羌活、蟬蛻(各約37.5克),蘆薈、乾蟾(用酥油烤黃,各約18.75克)
將以上藥材搗碎,磨成細粉,用粳米飯將藥粉搓成黍米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十顆,用荊芥湯送服。藥量可根據兒童年齡大小酌情增減。
**第四方:**張渙的另一個藥方,烏蟾丹。
烏蛇(用酒浸泡後去皮骨,烤黃)、乾蟾(用酥油烤黃)、蛇蛻皮(燒成灰,各約37.5克),胡黃連(約18.75克)
將以上藥材搗碎,磨成細粉。接著加入:麝香、蘆薈、熊膽(各約0.375克,研磨成細粉)
將以上全部混合均勻,用白麵糊搓成黍米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十顆,用薄荷湯送服。藥量可根據兒童年齡大小酌情增減。
第五方:《萬全方》治療小兒肝疳引起的消瘦。酸棗仁丸。
酸棗仁(稍微炒過)、蘆薈(研磨)、蟬蛻(去除頭足,炒過)、硃砂(研磨)、乾蠍(稍微炒過)、天南星(炮製至裂開)、蛇蛻皮(燒成灰,各約3.75克),青黛(約18.75克,研磨加入),龍腦(約1.875克,研磨加入),蟾蜍頭(一枚,烤黃),蜣螂(去除翅膀和足,稍微炒過),天漿子(稍微炒過,各七枚)
將以上藥材搗碎,磨成粉末,用烤熟的獨頭蒜和醋一起將藥粉搓成綠豆大小的藥丸。空腹時,用粥水送服三顆。藥量可根據兒童年齡大小酌情增減。
第六方:《趙氏家傳》風疳丹,治療小兒先天不足、餵養不當、皮膚脆弱、胃部受寒、正氣虛弱、邪氣內侵,導致津液無法固守、自汗、腹瀉、腹中寒冷脹氣、消化不良、經常吐奶、肌肉不發達、精神萎靡、不愛哭笑,甚至前囟門不閉合、頭骨開裂、雞胸、頭骨分離、四肢畸形,各種病症接踵而至。邪氣侵犯心臟,就會導致驚厥;邪氣侵犯脾臟,就會導致風疳。
如果出現這些病症,只要每天服用二到三次,自然會讓孩子變得健康強壯,消除風邪,效果非常好。我曾經用此藥方救治過很多孩子,效果極佳。
硃砂、硫黃、赭石(三味藥都生用研磨成細粉),蛇黃(用火煅燒後,用醋淬火七次,再研磨成細粉,各約3.75克),蜣螂(去除翅膀和足,炒過),地龍(盤曲的,切碎後炒過,去除雜質,各三個),全蠍(二十個),使君子(大的十個,取肉),沒石子(一個),虼蚾頭(塗上酥油烤過,一個),天漿子(烤過),白附子(生用,各七個),白花蛇(一寸長,用酒浸泡一晚,不去皮骨,烘乾),大附子、烏頭(各取尖端,約半個),半夏(用生薑汁製過,烘乾),麝香(稱重),續隨子、丁香、赤石脂(各約3.75克)
將以上二十味藥材磨成細粉,混合均勻,用小米飯將藥粉搓成麻子大小的藥丸。根據兒童年齡大小,用湯水送服十顆。
第七方: 風疳導致頸部生出腫塊:
漢東王先生《家寶》治療小兒風疳,導致氣體上攻到頸部下方,生出腫塊。皂角膏的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