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昉

《幼幼新書》~ 卷第二十三 (10)

回本書目錄

卷第二十三 (10)

1. 五疳第四

飽悶不消,腹泄不止,臨臥暖酒下三十丸,一服必愈。若食毒癰疽發背,半身不遂,並皆治之。

《譚氏殊聖方》:五歲疳傳力最微,頻頻嗞啀更饒啼,形容疲弱聲無力,滿口生瘡發又稀。此病名為疳膈疾,三焦流轉卻還脾,紫花石膽當門子,紅橘蒼甘請不疑。

龍香散

白朮(炮,一分),石膽(半錢,研),麝香(少許),龍齒,陳皮(末。各一錢)

上為末,米飲下半錢,二歲以下一字。

《譚氏殊聖》:治五疳羸瘦,毛髮稀疏,揉鼻咬甲,好食泥土,腹大頸細,痢如泔澱,乳食不消,小便白濁。

蝦蟆丸方

綠礬(半斤,為末),棗(一升半,去核)

上先用醋五升,並礬煮棗熟,後入黃連四兩,訶子去核二兩,使君子二兩,夜明砂二兩,蝦蟆四個,燒灰存性同搗碎,入前藥內攪勻,直到乾焦為度;再杵,羅為末,棗肉丸如黍米大。三、四歲每服三十丸,米飲下。乳食前。

漢東王先生《家寶》治小兒五疳,不長肌膚,不思飲食,日漸黃瘦,常服殺蟲。蘆薈丸方

蘆薈,蕪荑(去皮),青黛,檳榔,宣連(各一分),蟬殼(二十一個),胡黃連(半兩),真麝香(少許),獖豬膽(二枚)

上為末,豬膽為丸如大麻子大。每服五、七丸。十歲小兒三二十丸,並用飯飲吞下。

張渙,夜明丹,治五疳腹脹,目澀多睡方。

夜明砂(一兩,微炒),干蝦蟆(五個,燒存性,併為細末。次用),蘆薈,青黛,胡黃連,草龍膽,苦楝根(各半兩)

上件一處拌勻,粳米飯和丸如黍米大。每服十粒,米飲下,不拘時候。量兒大小加減。

《嬰童寶鑑》治小兒五疳。聖功散方

苦楝根(生子東引者,米泔浸一宿),鶴蝨

上件為散,每服半錢。熟水調下,連進二服。

西京丁左藏,柏葉散,治五疳腳細肚脹方。

側柏葉(五兩,干、為末),白附子(炮),蜣螂(炮熟,焙乾),麥芽(炒。各一兩),木香(三錢),伏苓,人參,青皮(去白。各一分)

上為細末。每服一錢,米飲調下。忌生冷、油膩、果子。

西京丁左藏,蘆薈丸,治小兒五疳方。

青黛,胡黃連,麝香,蘆薈,雷丸,貫眾,牛黃(生用),鶴蝨(各半兩),地龍,蛇蛻(燒灰。各一分)

上為細末,蒸餅心和丸芥菜子大。空心米飲下,三歲五丸。

西京丁左藏,青黛丸,治小兒五疳方。

青黛,雄黃,牛黃,麝香,巴豆(去心膜。各一分),胡黃連(半分)

上為細末,生醋為丸如黃米大。每服二丸,空心溫酒下。

《劉氏家傳》治小兒五疳羸瘦,合面臥地,筋青腦熱,吐瀉無度,渾身壯熱,口舌生瘡,痢下膿血,心腹脹滿,喘促氣急,乳食全少,多啼嘔逆,飲食不化。或時憎寒,多涕咳嗽,鼻下赤爛,十指皆癢,蝕於唇齒,生瘡出血,肛門不收,毛髮焦黃,但是疳疾神效。金蟾丸方

白話文:

[五疳第四]

吃飽後覺得肚子脹悶消化不良,腹瀉不止,睡前喝點溫熱的酒,然後服用三十顆藥丸,吃一次就會好。如果因為吃了有毒的東西導致癰疽、發背等皮膚病,或半身不遂,這個方法也都可以治療。

《譚氏殊聖方》:五歲以下的疳病傳染力最弱,小孩會頻繁地發出嘶啞的聲音,哭鬧不停,看起來很虛弱,聲音也沒力氣,嘴巴裡長滿瘡,頭髮也變得稀疏。這種病叫做疳膈病,是三焦的氣血循環出了問題,影響到脾臟的功能。治療可以用紫花石膽(一種礦物藥)作為主要藥材,搭配紅橘、蒼朮、甘草等藥材,效果不錯。

龍香散: 將炮製過的白朮一分、研磨成粉的石膽半錢、少許麝香、龍齒和陳皮末各一錢混合在一起,製成藥粉。用米湯送服半錢,兩歲以下的小孩則服用一點點。

《譚氏殊聖》:治療五疳導致的消瘦,頭髮稀疏,孩子會揉鼻子、咬指甲,喜歡吃泥土,肚子很大,脖子卻很細,拉的肚子像米漿一樣,無法消化母乳和食物,小便混濁。

蝦蟆丸方: 將半斤綠礬研磨成粉,和一升半去核的紅棗一起放入鍋中,加入五升醋煮熟。接著加入四兩黃連,去核的訶子二兩,使君子兩兩,夜明砂兩兩,以及四個燒成灰的蛤蟆,全部搗碎後與之前的藥混合均勻,直到乾燥焦黃。再次搗碎過篩成粉末,用棗泥做成如黍米大小的藥丸。三到四歲的孩子每次服用三十顆,用米湯送服,最好在吃奶或吃飯前服用。

漢東王先生《家寶》:治療小兒五疳,導致肌肉不生長,不愛吃飯,日益消瘦,面色發黃。經常服用可以殺蟲。

蘆薈丸方: 將蘆薈、蕪荑(去皮)、青黛、檳榔、黃連(各一分)、蟬殼(二十一個)、胡黃連(半兩)、少許真麝香和兩個豬膽混合在一起,研磨成粉,用豬膽汁做成如大麻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五到七顆,十歲左右的小孩可以服用二三十顆,用飯湯送服。

張渙,夜明丹:治療五疳引起的腹脹,眼睛乾澀、想睡覺。

夜明丹方: 將一兩微炒過的夜明砂,和五個燒成灰的蛤蟆一起研磨成細末,接著加入蘆薈、青黛、胡黃連、草龍膽、苦楝根各半兩,混合均勻。用粳米飯做成如黍米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十顆,用米湯送服,不拘時間,根據孩子的大小調整劑量。

《嬰童寶鑑》聖功散方:治療小兒五疳。

聖功散方: 將用米泔水浸泡一晚上的苦楝根(選擇向東生長的根),和鶴蝨(一種蟲子)混合在一起,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半錢,用溫開水調服,連續服用兩次。

西京丁左藏,柏葉散:治療五疳導致的腿細肚子脹。

柏葉散方: 將五兩乾燥的側柏葉研磨成粉,加入炮製過的白附子、焙乾的蜣螂、炒過的麥芽各一兩,以及木香三錢,茯苓、人參、去白的青皮各一分,混合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一錢,用米湯調服。忌食生冷、油膩食物和水果。

西京丁左藏,蘆薈丸:治療小兒五疳。

蘆薈丸方: 將青黛、胡黃連、麝香、蘆薈、雷丸、貫眾、生牛黃、鶴蝨各半兩,以及地龍、燒成灰的蛇蛻各一分,混合研磨成細末,用蒸熟的麵餅心做成如芥菜籽大小的藥丸。空腹用米湯送服,三歲的孩子每次五顆。

西京丁左藏,青黛丸:治療小兒五疳。

青黛丸方: 將青黛、雄黃、牛黃、麝香、去心膜的巴豆各一分,以及胡黃連半分,混合研磨成細末,用生醋做成如黃米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兩顆,空腹用溫酒送服。

《劉氏家傳》金蟾丸方:治療小兒五疳導致的消瘦,喜歡趴著睡,血管青筋明顯,頭部發熱,吐瀉不止,全身發高燒,口舌生瘡,拉膿血便,肚子脹滿,呼吸急促,奶水和食物都吃不下,哭鬧嘔吐,無法消化食物,有時怕冷,多鼻涕咳嗽,鼻子下面潰爛,十個手指都發癢,侵蝕嘴唇和牙齒導致出血,肛門鬆弛,毛髮焦黃。只要是疳病,這個藥方都非常有效。